曹爽怎麼死的?曹爽真的被誅三族?

2021-03-05 器物匠心

三國時期,曹爽身為魏明帝曹叡臨終前的託孤輔政大臣,與司馬懿一文一武,輔佐幼帝曹芳。然而曹爽驟登高位,卻將司馬懿排擠在外,任用自己信任的人,逐漸獨攬大權。司馬懿畢竟比曹爽多吃了幾十年的飯,他不動聲色,只讓曹爽以為自己將死,老邁昏聵,誰也沒想到,突然之間就發動一次政變。那麼在這一次的政變之後,曹爽的結局是什麼呢?曹爽是怎麼死的?

縱觀曹爽的一生,前半生可以說是默默無聞,一個或許是因為年輕,沒有太多的經驗,以至於難當大任,第二點,曹爽年輕時候,的確也是謹慎持重,比較謙虛,雖然可以以宗室的身份出入宮廷,而且還與曹叡關係不錯,但是也不見他有什麼太大的功績。而他一生最榮耀的時候,也就是在曹叡臨死之前,任命他做輔政大臣的時候。

新帝曹芳即位之後,因為年幼,只有八歲,所以需要曹爽和司馬懿共同輔政,然而曹爽,或許是沒了父親曹真的管束,或許是因為皇帝都要依賴他,也就一點一點膨脹起來,像個氣球一樣飄。

原本最開始的時候,曹爽還能事事都與司馬懿商議,畢竟司馬懿經驗足夠,曹操封魏王之後,讓司馬懿輔佐曹丕,曹丕臨死前讓司馬懿輔佐曹叡,現在曹叡死了,司馬懿還是輔政大臣。這樣的信任和經驗,在朝可真的找不出第二個人能與司馬懿相比。曹爽自然明白這一點,因此對司馬懿也還比較尊重。

然而後來,或許是身邊之人心性並非純良之輩,建議曹爽將司馬懿尊為太傅,明升暗貶,削去了司馬懿的軍權,又趁機讓自己的親信掌握住各項大權。曹叡在位的時候,嫌棄那些浮華之人,遂棄之不用,這個時候都被曹爽拉出來變成自己的心腹,一點一點收緊大權,不理會司馬懿,獨斷專政。

司馬懿畢竟歷經數朝,暗中培植自己的勢力,當曹爽放鬆警惕,與幼帝前往魏明帝陵墓高平陵掃墓的時候,發動了歷史上著名的奪權政變高平陵之變。曹爽選擇了投降,然而投降並沒有換來司馬懿承諾的只是削去官職,最終以謀反的罪名,將曹爽兄弟極其親信黨羽,一起屠三族。

曹爽當初如果聽從桓範的建議,帶著天子前往許昌,或者反抗,可能都不至於有這樣的結果,但這樣的選擇,註定了他不能得以善終。

相關焦點

  • 殺了曹爽一家,滅三族還不夠,大肆殺戮
    曹操、曹丕、曹叡在世時,司馬懿不敢翹尾巴,曹休、曹真在世,司馬懿也不敢瞎搞,但是,這些人一死,司馬懿無人能控制住他,就跳起來了,發動了「高平陵政變」,奪取了曹魏大權。司馬懿殺起人來,可真夠狠的,簡直是駭人聽聞。那麼,司馬懿究竟殺了多少人呢?
  • 曹爽被誅
    司馬懿擔心曹爽絕地反擊,先後派侍中許允(事跡詳見前文《夏侯玄之死》)、尚書陳泰以及曹爽的親信、殿中校尉尹大目等人誘勸曹爽放棄權力;並以洛水為誓,允諾只要曹爽交出兵權,便可保留爵位。蔣濟亦寫信給曹爽,稱司馬懿只想剝奪他們兄弟的兵權,不會傷害他們性命,可以保他們富貴。曹爽思考了一整夜,決定放棄抵抗,請皇帝罷免自己,並向司馬懿認罪、投降。曹爽兄弟被免職後,以侯爵身份回到府第。
  • 司馬懿誅殺曹爽三族,僅漏掉一人,結果司馬家族被他趕盡殺絕
    在古代的時候,我們都經常聽說誅滅九族或者抄家滅族之類慘絕人寰的事情,而之所以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能夠起到震懾效果,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防止報復,比如諸葛亮就曾經誅殺了曹爽三族,但是由於漏掉了一個人,所以最終導致司馬家族被趕盡殺絕。
  • 司馬懿是怎麼輸給曹爽的?
    這篇文章說說曹爽和司馬懿鬥爭的第三個回合,正好可以回答這個問題。本文可定名為:《曹爽有話說:我不是三國最大的草包》一、曹爽是什麼人?問:曹爽是什麼人?答:是魏明帝的髮小,在出任輔政大臣之前當過散騎侍郎,累遷城門校尉,加散騎常侍,轉武衛將軍這些官。一看就知道,全部都是皇帝身邊的近侍。魏明帝臨死前擬定的第一批輔政大臣名單裡就有曹爽,時任武衛將軍。
  • 《曹爽傳》:爽爽爽,曹爽的爽!
    曹爽長得身寬體胖,從小就以宗室的身份出入宮廷,與曹叡的關係很好。在曹叡繼位以後,曹爽被任命為散騎待郎,後遷任城門校尉加散騎常侍,再轉任武衛將軍,備受寵愛。231年,曹爽的爹爹曹真去世,曹爽便繼承了父親的邵陵侯爵位。239年,曹叡病重,原本想託孤給曹肇等人,但因為曹肇得罪了秘書孫資和劉放,於是二人在曹叡耳邊建議,改立託孤大臣。於是,曹爽與司馬懿便頂替了上來。
  • 魏明帝死前為曹爽留下一位人才,本可對抗司馬懿,可惜曹爽不用
    雖然一開始的時候,曹爽和司馬懿這兩位託孤大臣之間互相配合,相處融洽。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曹爽和司馬懿之間走向對立,最終於公元249年爆發了高平陵之變。而在高平陵之變中,曹爽本人可謂不知所措,其手下也多是沽名釣譽之輩,沒有匹敵司馬懿一方的能力。最終,曹爽被殺,司馬懿家族篡奪了曹魏的大權。值得注意的是,魏明帝曹叡臨終前,實際上為曹爽留下了一位人才。
  • 高平陵政變,曹爽參軍六神無主!姐姐讓他逃,司馬懿:既往不咎!
    曹爽苦心打造的派系灰飛煙滅,曹羲、曹訓、何晏、鄧颺、李勝、畢軌、丁謐等骨幹被夷滅三族。「首犯必誅」自不必多講,但是曹爽掌握權柄十年之久,所謂的「脅從」又該何去何從?司馬懿還會不會給一個「一鍵重啟」的機會?今天,我們來一起觀摩小人物在風雲際會中,如何絲滑脫鉤,重新做人。
  • 如果你是「高平陵之變」中的曹爽,你會怎麼辦?
    在曹魏正始十年(294年)的時候,太傅司馬懿趁著大將軍曹爽和魏帝曹芳去拜謁魏明帝之墓高平陵的時候發動政變,控制京師,又派遣侍中、高陽人許允和尚書陳泰去勸說曹爽,告訴他應該儘早歸降認罪;又派曹爽所信任的殿中校尉尹大目去告訴曹爽,只是免去他的官職而已,並指著洛水發了誓。
  • 桓範力勸曹爽不聽,曹芳回京司馬清算——司馬懿(十七)
    大將軍曹爽收到這張彈劾表後,是大吃一驚,於是扣住奏章不敢上奏,並且把皇帝曹芳留在伊水之南,命令麾下士卒砍伐樹木修建成簡單的鹿角和營寨,徵發屯兵數千人用來防守。正在這時,大司農桓範與曹爽的司馬魯芝逃出洛陽,跑到高平陵與曹爽會合。
  • 「傅粉何郎」的人生悲劇:司馬懿為什麼要用政敵來審理曹爽的謀逆案?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逼迫曹爽交出權力,出營投降,但司馬懿並沒有放過曹爽,而是利用張當的口供重新將曹爽治罪。
  • 三國曹爽是誰的兒子?曹爽的下場又是如何
    曹爽的部下李勝被命為荊州刺史。曹爽讓他以辭別為名前去探望司馬懿的病情。司馬懿故意裝出十分病重的樣子,騙過了曹爽。司馬懿與兒子司馬師、司馬昭暗中密謀,要伺機殺了曹爽。曹爽自少出入宮中,與曹叡交情甚好。曹叡繼位後,任命他為散騎待郎,後遷任城門校尉加散騎常侍,再轉任武衛將軍,特別受到寵愛。公元231年(太和五年),曹真逝世,曹爽承襲邵陵侯爵位。
  • 司馬懿政變殺曹爽奪權,曹氏宗親為什麼不反抗?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駕崩,遺命8歲的養子曹芳繼位為帝,司馬懿和曹爽為輔政大臣。這兩個也都不是什麼好人,打著操縱曹芳、自己當隱形皇帝的主意,第一回合的爭鬥中,司馬懿暫敗,不得不避退一步,以身體有病為由辭職回家。曹爽還真以為半隻腳踏進棺材的司馬懿沒什麼殺傷力了,從此對他不太警惕。但他就沒想過,司馬懿連曹操都不太看得起,怎麼可能甘心被他曹爽壓制?
  • 此人曹魏死忠,受司馬懿賞識,被曹爽重用,為何司馬師將之誅殺?
    且看上圖,夏侯玄的母親是德陽鄉主——曹氏,即曹真的妹妹。所以,夏侯玄是曹爽姑姑的兒子,這也是曹爽日後重用夏侯玄的原因之一。因為夏侯玄身世的特殊,他需要承擔起幫助振興曹魏的責任。雖然出生顯赫,但他絕非紈絝子弟。從小飽讀詩書,很有名士風範,在文學領域以及哲學領域頗有建樹,不僅有作品文集留世,而且開創了魏晉玄學的先河。
  • 連曹爽都殺了,司馬懿為什麼還是堅辭九錫?
    一直到明帝曹叡時期,司馬懿才誅孟達,扛孫權,拒諸葛,平公孫,通過不斷的東徵西討,南徵北戰,建立功勳,逐步接觸到了軍權。但是,到明帝曹叡去世的時候,曹魏政權的文武大權仍然掌握在曹氏、夏侯氏手中,以及部分忠於曹魏的文武臣僚的手中。也是因此,在齊王芳繼位後,此前曹爽並無威望,也無功勳,只是通過很簡單的辦法,就能迫使司馬懿託病不朝,隱居不出,以求避禍。
  • 被投訴而導致本文被刪——曹爽、司馬懿系列第三篇
    這篇文章說說曹爽和司馬懿鬥爭的第三個回合,正好可以回答這個問題。本文可定名為:《曹爽有話說:我不是三國最大的草包》一、曹爽是什麼人?問:曹爽是什麼人?答:是魏明帝的髮小,在出任輔政大臣之前當過散騎侍郎,累遷城門校尉,加散騎常侍,轉武衛將軍這些官。一看就知道,全部都是皇帝身邊的近侍。魏明帝臨死前擬定的第一批輔政大臣名單裡就有曹爽,時任武衛將軍。
  • 曹爽是被自己蠢死滴
    曹爽心理罵道:「司馬懿這孫子,都到這個地步了,還假惺惺,不就是想取我曹家而代之嗎?」當他繼續往下看,發現字字殺人不見血。「今大將軍曹爽,背棄顧命,敗亂國典,內則僭擬,外則專權。」何為僭擬?直白點說就是想做皇帝,這可是謀反的罪名!他曹爽,皇親國戚,論輩分還是皇帝的叔父。看到司馬懿的無中生有,他心裡不禁想唾司馬懿一臉。
  • 三國殺新武將曹爽技能前瞻,控制比翻面還要強,策劃果然誠不欺我
    曹爽(4勾玉血量)勢力:魏曹爽是曹真的長子,與司馬懿同為託孤大臣,但是曹爽專權,任用自己親信,虛耗國力,總的來說就是權臣。後來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亂,夷曹爽三族,自此司馬懿獨攬大權。可以說曹魏盡敗於曹爽之手,因為曹睿死後,其養子曹芳才八歲就繼位,啥都不懂,但當時魏國很多老臣,所以曹爽職責很重要,但他擅自專政,而且無大才,給司馬懿鑽了漏洞。
  • 沈伯俊:老謀深算,陰狠毒辣——《司馬懿詐病賺曹爽》賞析
    這就為誅滅曹爽集團之舉埋下了伏筆。             第二層,寫曹爽集團的昏庸腐敗。曹爽獨攬魏國大權後,既無先人創業的雄才大略,又無守成的謹慎勤勉,在政治上毫無建樹,卻沉湎酒色,縱情享樂。 作品列舉了他若干「僭越」之處:「凡用衣服器皿,與朝廷無異;各處進貢玩好珍奇之物,先取上等者入己,然後進宮;佳人美女,充滿府院。」
  • 高平陵之變曹爽被夷三族,唯一寡婦存活,司馬懿:讓她為曹家留後
    比如說曹爽被司馬懿誅滅三族時,曹家的寡婦夏侯令女,因為其行為讓司馬懿讚嘆不已,因此成為曹爽家唯一存活下來的人。那麼,夏侯令女到底做了什麼,既讓司馬懿點讚,也讓司馬光為其留下一段記述呢?讀《通鑑》,學《通鑑》,大家好,我是已經通讀《資治通鑑》兩遍的小白讀資治通鑑,今天就為大家帶來《資治通鑑》的解讀。
  • 《虎嘯龍吟》高平陵事變,曹爽有天子和兵權怎麼還投降?
    魏明帝託孤後,司馬懿和曹爽同為輔政大臣。一開始,曹爽事事詢問司馬懿的意見。不久後,曹爽採用丁謐的計策,讓司馬懿成為太傅,榮其位,虛其權,漸漸將司馬懿權力架空。就這樣,曹爽生生壓制了司馬懿長達9年,而司馬懿唯有裝病,拿出當年拒絕成為曹操幕僚一樣的老套路,才能夠勉強保命。高平陵事變前夕,曹爽可以說已經完全掌控了中央最高權力。他的手下,也有一大批得力的幹將,比如當年的"四聰八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