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正道是滄桑
作者〡 鄭麗君 編輯〡阿谷
出品〡俊傑文學 圖片〡作者
深秋的早上,和三五好友相約去鄉村遊玩攝影。
遠村秋色如畫,紅樹間疏黃。早起的人迎著晨曦,開始了一天的勞作。
農忙已過,老牛或悠閒地吃著草,或慵懶地躺在草地上曬太陽。
秋天千百年來為文人墨客所歌吟和稱道,是因為秋天不僅是一個金色的季節,也是一個豐收的季節。
我們到來的時候,稻子已經收割了,金色的稻茬齊刷刷地站立著,向最遠的地方延伸著,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遼遠壯闊。
我穿上大紅褂子,挎著籃子,呼吸著原野的氣息,心中滿漾著孩童般的快樂,我撿拾著遺落的稻穗,也在撿拾遠去的兒時記憶。
年少時,為賦新詞強說愁,如今卻淡淡地道一句天涼好個秋。光陰蹉跎,世界喧囂,我慶幸自己在人生旅途中保留著那份野趣和閒心,如果有一天我對一切風景都熟視無睹,也不再有心情傾聽內心的音樂,那一定是老了俗了。
經過生活的打磨,歲月的滄桑,人生的無常,現在的我,總笑得沒心沒肺,好像從來沒有被生活欺負過一樣。
鄉村的秋是飽滿的,明朗的,相比那些傷春悲秋的詩句,我更喜歡劉禹錫的《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到了人生的秋天,不再和自己和他人較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讓自己的腳步慢下來,多領略身邊的風景。 站在歲月之巔,放飛心情,雲千層,風萬裡,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我們繼續尋覓著秋色。相比金色的濃烈和絢爛,那一泓瀅瀅的秋水讓人的心頓時沉靜下來。
陽光斜照在水面上,泛著粼粼微光,如果說春水是帶著莽撞的激情的少女,經過一個盛夏的激流迴旋,到了秋日,已經不起不興,不驚不變,成為溫潤,柔和,從容淡定的中年女子。
我喜歡秋水歷經風霜卻不見風霜的模樣,依然澄澈明淨,仿佛一眼就能看透,卻又怎麼也看不透。駐足溪邊,那溪畔的楓樹,搖曳多姿的蘆花,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即將凋零的萬物因為水的潤澤呈現出一片清新。在這樣的柔波裡,我也甘心做一條水草,在揉碎的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凝神垂釣的老人,撐著油紙傘的美人,和這湖光山色構成了一幅恬靜的畫面。風起處,白裙女子的裙擺輕輕擺動,讓我的心也跟著輕輕蕩漾起來,想起了《詩經.蒹葭》裡那個美好的女子: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走進村子裡,屋前的三兩棵柿子樹掛滿了紅彤彤的柿子,和年代久遠的老房子一起落寞地曬著太陽,我的心頓時升起一股淡淡的鄉愁。
這裡的村莊保留著最原始的樣貌,小橋流水掩綠林,雞犬相聞伴花香,古樹老屋無昏鴉,曲徑涼風無瘦馬,最宜曬曬太陽發發呆,卻吸引不了青壯年了,只留下幾戶老人。我們在老房子裡穿來穿去,尋找那些熟悉的味道和遙遠的記憶。
臨近中午,我厚著臉皮問在院子裡翻豆子的大嫂要飯吃。大嫂為難地說:「飯是有的,就是沒有好的菜。」跟著她進屋,正好看到門前棚子裡堆滿了南瓜番薯芋頭,我雀躍著說:「吃這些最好了!」
大嫂「噗嗤」笑了:「這都是豬食。」
「我就愛吃豬食。」
大嫂叫來她的公公為我們燒火,老人精神矍鑠,一直笑呵呵的,一身藏藍色的衣服乾乾淨淨。交談中,才知道這位淳樸和藹的老人已經92歲了,是個抗戰老兵,我們不禁肅然起敬,纏著他講故事。老人笑著搖搖頭說,沒什麼好講的,很多事已經記不起了。
飯後,我們要和老人合影,老人忙擺著手說:「不用了,不用了,我這老頭子又髒又臭的。」
我大聲說:「不不,去哪找像您這麼清清爽爽,氣度不凡的老頭子哪!」老人像孩子般咧開嘴笑了,開開心心和我們合了影。
老人把我們送到門口,我們祝他健康長壽,快快樂樂!老人點著頭,不停地說:下次再來啊!下次再來啊!
站在村口,回眸,用目光讀一個個遠去的故事,正如閱讀一個老人縱橫交錯的皺紋,人間正道是滄桑,這樣的滄桑美,喚醒的是對往事的追憶,和內心深處的那份溫暖。
我們喜歡美麗,嚮往青春,但又迷戀這古老的皺紋,在他的斑駁裡尋找寧靜,真正的寧靜不僅是遠離塵囂的安謐,更是經歷大風大浪後,那份隨遇而安的恬淡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