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應篇》說:「又有三臺北鬥神君,在人頭上,錄人罪惡,奪其紀算。」這個三臺北鬥星君是天上的福德正神分身而來,時刻和我們在一起。那麼這個神來幹什麼呢?他是來記錄我們的思想、言行的神。然後向天上匯報,再根據我們的善惡來進行相應的獎罰。《了凡四訓》的主人公袁了凡,就是在雲谷禪師的點拔啟發下,發起勇猛心,懺悔、改業,把自己短壽、福薄、無子的命運改變的,他能夠改變就是獲得了三臺北鬥神君的認可,從而被天帝把自己不好的命運改變。而一個人若是棄善從惡,同樣會把好命變成惡命,被奪其紀算(一紀是十二年,一算是一百天)。
關於鬼神之說,儒、釋、道都有共同的認識,當然還是佛教和道家說的比較詳細。《地藏菩薩本願經》中說:「復有他方國土,及娑婆世界,海神、江神、河神、樹神、山神、地神……如是等神皆來集會。復有他方國土及娑婆世界,諸大鬼王,所謂惡目鬼王、啖血鬼王、啖精氣鬼王……如是等鬼王,皆來集會。」這些神鬼都是佛教的護法,他們示現不同的身相來度化眾生。能夠成為人也是有大福報的,是根據不同的業力來選擇投生於什麼樣的家庭,遇到不同業緣來享受或者償還自己福禍。然後再根據這一世的因果選擇不同取向。因此今生一定要多修福、修善、積功累德變得越來越好才是正道。
鬼神都是有神通的,一般的鬼神都具備「五通」也就是五種神通,我們的起心動念和所作所為他們都知道。首先天地神祇記錄我們的罪惡以心念為主,一個人的思想骯髒或者美好決定了一個人的行為正確和錯誤,也決定了一個人的善惡表現。佛教有十善十惡,十善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嗔、不痴。相對於十善就是十惡,另外孝、順,父母也是有很大福報的,這些行為都會被天地神祇掌握,再根據你的表現進行相應的獎懲。另外我們每個家裡還有一個主要神仙「灶神」。《論語》有一段話是這麼說的:「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那時候人們對家神、灶神以及天地都是敬重供養的。可見儒家對於鬼神的事是認可的,那時候的人們對天地神祇的事比我們現在要敬重的多,了解的多,所以人們都能自覺遵守仁義道德。
人一旦發起大懺悔心,天地就會為之動容,俗話說:「浪子回頭金不換」,心中對過去的想法、行為,有所不齒了,就會努力去求仁義道德,在求仁義道德的同時也會得到富貴功名,「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你雖然求仁義道德,但是富貴功名也會被天地賜福與你。六祖慧能說過:「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一個人真正改變了,神靈也會敬重、保佑的。如果我們老是念怨不休,把別人的過失,時刻懷恨在心,總是記恨、嫉妒、埋怨他人,甚至願他人身死、倒黴,這樣的惡念也會被家神、灶神記錄下來,到時候會被天帝降下罪殃以示懲罰。
口業也是很嚴重的,罵人、損人、諷刺人,說他人是非,挑撥離間、不正經的語言、淫邪的話語,或者自咒咒他,怨天尤人、呵風罵雨都是不行的,都要受到懲罰。或者說自己有什麼神通,是某仙再來,某佛出世,用這個來騙取財物,這樣的大妄語是要受到鬼神遣罰的。如果佛菩薩化身再來人間一定和光同塵,用來度化眾生的方法一定是隱晦的,如果說自己是佛菩薩乘願再來,一定是惡魔現世。佛在楞嚴經上說過,下一尊佛是彌勒佛,目前在兜率天內院講法,再過56億7千萬年才下生到人間示現成佛。這期間是地藏菩薩代佛度化人間。其他菩薩也以不同的方式度化眾生,有許多鬼王也是因為眾生的因緣果報不一樣,來度化眾生,所以說不論神也罷,鬼也罷,只要發心是好的、是善的、是利人的我們修行人,學佛人一定要恭敬、隨喜。
中國老話是有道理和根據的,他們說,「離地三尺有神靈」,意思是讓我們要有敬畏之心來做人做事。神靈也確實無時無地不在,你若做了什麼虧心事,以及所有的言行舉止可能騙得了人,但是你騙不了神靈,而且會遭到一定報應,這也是世間法中的因果法則。古往今來這樣的事例舉不勝舉:「竇氏救人,高折五枝之桂;救蟻中狀元之選,埋蛇享宰相之榮。」這些陰騭之事,彰顯了因果,是天地神祇降福降祥的例證。所以人們才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必然受報。」對於當世許多人來說,因為不明白、不了解、不相信,佛教的三世因果說,又看不清,看不到,前世、現世、後世的因果報應,所以未必會對頭上、家中、天地的神靈信以為真,更不會把善惡之報放在心上,這是最可憐的了。
一切眾生,包括天、人、畜生、餓鬼、地獄在內,所有的起心動念、一舉一動、一切言行都有天地神明監察掌握,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也是世間法,因果循環的真實所在。如果沒有約束,惡人為惡還能享受好報,善人行善反遭天譴,這個世界想想可知會成什麼樣子了,沒有這樣道理的,天理難容啊!這是世間法的真實內容!當然佛教在行善的基礎上,在世間法的因果法則中,還是提倡出世之法的,我們在這個世間法則中以行善為基礎,生起出離之心,發心修行,脫離這個娑婆世界、五濁惡世。那樣才能不被一念之差所束縛,也不因為沒有智慧而墮落,因為出離了,就沒有什麼善惡之心了,無所善無所惡,因為心在空又不落空,善惡之心無處來,也無處去,善惡本來是一體,這也是成佛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