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靈

2020-12-22 農村老爺爺講故事

範斯文,是清朝浙江一代有名的才子。父親是個老秀才,母親也是名門之秀。範斯文十二歲就考中秀才,但此後卻屢試不第。範斯文到了三十歲還是一事無成,父母先後得病去世,他沒有一技之長,遂坐吃山空,心灰意賴,淪為乞丐。每日乞討度日,倒也逍遙自在。

這年春天,他早上討了一頓好飯,蹲在太陽底下曬太陽。對面是一戶富豪人家,樓上不時有漂亮女子走來走去。不久,只見出來一個漂亮的女子,看樣子像個丫環,大約十七八歲年紀,只見她走路慌慌張張,好像從身上掉了什麼東西,她沒有發覺,急匆匆向前走去。

範斯文過去查看,見是一個錦緞包袱,裡面有金銀首飾和幾錠銀子。範斯文雖然貧窮,但也不是貪財之人,於是坐等那個丫環回來。

過了一會兒,丫環果然返回,大汗淋漓,慌裡慌張四處尋覓。自言自語唉聲嘆氣說:「我死不足惜,但辜負了主人的信任,該如何是好。」說完,取出一條白綾,就要上吊自盡。範斯文走過去問道:「姑娘可是丟了東西,要尋短見。」丫環定睛一看,是個乞丐,但卻氣宇軒昂。聽他話中有話,於是哀求說:「好哥哥,你可是拾到什麼東西了嗎?」範斯文說:「你要是告訴我實情,我就還給你。」

那個丫環說:「我是蘇家丫環蘇娟,天天服侍我家小姐,我家小姐年方十八,自幼定下娃娃親嫁給秦公子。後來秦家家道中落,我家主人悔婚,要逼我家小姐改嫁,小姐日夜哭泣,尋死覓活。我同情我家小姐,請他取出所有的私房錢,我擔當使者去送給小姐的夫婿。讓他進京趕考,考取功名,來迎娶我家小姐。剛才包袱不慎丟失,我有何臉面見我家小姐,所以要上吊自盡。」範斯文把包袱交給蘇娟。蘇娟見了,立即磕頭感謝。範斯文把她攙扶起來。蘇娟疑惑地問道:「你是個乞丐,得到這麼一大筆錢,卻不貪佔,我該如何報答你?」

範斯文看著蘇娟俏麗的模樣,內心激起無限的欲望,說道:「我三十多歲了,還是個童子身,你長得真漂亮,能否陪我一次呢?」蘇娟聽後,猶豫了一下說:「你暫且等我辦完事,再來報答你。」說罷,蘇娟急匆匆走了。

三天以後的一天傍晚,他正在路上走著,範斯文聽見蘇娟喊他說:「哥哥,請跟我來。」範斯文跟著他來到一個無人的去處。蘇娟對他說:「看你見財不貪心,也是正人君子,我今天來履行我的承諾。」說完躺在地上,用手絹蒙住了自己的臉。

範斯文奇怪地問道:「你這是何意?」蘇娟說:「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靈,雖然是你情我願,但也是該有所敬畏的。」範斯文聽後,猶如當頭一棒,立即清醒了,他扶起蘇娟說:「拾金不昧,應該是人的本性,我卻乘人之危,你敬畏神明,難道我不該敬畏嗎?」蘇娟問他:「我看公子也不是尋常之人,為何會淪為乞丐。」範斯文詳細述說了自己的遭遇。蘇娟鼓勵他說:「男兒應志在四方,建功立業,怎麼能自暴自棄呢?今後我會把自己的飯食分一半給你充飢,你應該繼續讀書,求取功名。」

在蘇娟的鼓勵下,範斯文又重新拾起書本,發奮苦讀,由於吃飯不再發愁,他潛心苦讀,學業大有長進。轉眼到了大考之年,蘇娟給他湊了幾兩銀子讓他去趕考。沒想到他竟然考中了舉人,又中了進士,官授縣令之職。

當了縣令,範斯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迎娶蘇娟為妻。蘇家小姐的夫婿,也考中進士。蘇娟和小姐一起舉辦了婚禮,真可謂是「雙喜臨門」。

這真是: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靈;好心換來好報應,有情之人成眷屬。

相關焦點

  • 道教小知識:舉頭三尺有神明,其實神靈一直在我們身邊!
    人們常說「舉頭三尺有神明」,用來告誡世人莫作惡,人在做,天在看,神明會記錄你的一言一行。其實,這一說法並非是沒有根據的,事實上,在道教傳說中,我們的身邊始終存在著神明。夜遊神又稱夜遊巡,是一位公正、善良之神,他巡夜時常將民間百姓的冤屈之事稟報給天帝,使正義得到伸張,惡人得到懲罰。民間傳說,看見遊神會招致不幸,《桃花女》中的「今日伊出門之時,正與日遊神相遇,雖不至死,也要帶傷上陣。」說的就是衝撞了遊神。3.
  • 俗話:舉頭三尺有神明,有哪些神明呢?有哪些出處呢?
    《漫談傳統民間俗語文化》系列第3回我們經常聽到過這樣一句俗語「舉頭三尺有神明」,大家也都知道其意思,是源自古時候人們祭祀的行為。人們遇到不順就會到寺廟中祭祀叩拜,認為神明在供桌上面三尺的地方看著,若誠心禱告,神明就會顯靈並幫助自己。
  • 舉頭三尺有神明,人生善惡終有報
    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兩句話都是一個意思,「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話來自很多版本,這說明此話很有哲理的,也很現實的,被不少有名望之人所採用。《增廣賢文》中提到:「萬事勸人休瞞昧,舉頭三尺有神明」。意思是勸人做任何事情都不要隱瞞真實情況,你頭頂上就有神靈在看著你。
  • 老話「舉頭三尺有神明」,它的上一句其實更經典,卻少有人知
    所以民間流傳的俗語,其實從本質上來說,都是老祖宗的經驗之談,雖然俗語的表面意思一看便知,但是要理解其中的內涵,還是需要自己研讀的。比如本期和大家說的一句俗語「舉頭三尺有神明」,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詳,也是一句有關道德準則的俗語。這句話的意思說,一個人不要做壞事,因為人在做,天在看,距離頭頂三尺的地方就有神明的存在,而這些神明會把我們做的好事壞事記錄下來。
  • 古人云:「舉頭三尺有神明」,後半句最為經典,深藏處世的大智慧
    可是,這句"舉頭三尺有神明"並不是一整句的俗語,而是俗語的前半部分,後半部分很少被人提及,但卻蘊含的人生哲理和處世智慧,絲毫不亞於前句。我們來品一品《智囊全集》中的這句"舉頭三尺有神明"。這種禱告的形式,經過了長期的發展與演變,慢慢的古代人認為神靈是萬能的,神靈知道每個人的任何事情,所以也就有了後來我們聽到的"舉頭三尺有神明"。"舉頭三尺有神明"就是在告訴大家,告訴世人,自己做事要行得正坐得端,要對得起自己,你要知道抬頭自有神靈在監督著你。
  • 舉頭三尺有神明,神仙為什麼要監察人間的善惡功過?
    中國有句古話叫「舉頭三尺有神明」,意思是說人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要心存敬畏,不要天良喪盡、壞事做絕,因為就在頭頂三尺的地方便有神明監察著你的一言一行,並根據人們的行善作惡來斷定禍福因果。道教承負理論認為,人們在世間所做的一切事情,天地之間的司過之神會分毫不差地把這份報應呈現出來,近報在己、遠報兒孫,一個人的行為可能會涉及到整個家族的利益。
  • 俗語中的「舉頭三尺有神明」你知道何意嗎?
    還記得我們經常在電視劇中聽到的那句俗語「舉頭三尺有神明」嗎?你知道這句話想表達什麼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其中有一種說法是:古代人因為信仰神靈,如果遇到某方面不如意,就會到相應的祭廟中叩拜。這裡舉是指向上的意思,案是指擺放香火的供桌。
  • 古人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其實下一句更經典,老俗語深藏大智慧
    經常聽到老人說:「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都多」,其實有時候老人說的話都是很有道理的,你仔細品味之後,都會發現深藏大智慧。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話,意思是人抬頭三尺的地方就有神明在看著,也就是說神明離我們很近,所以人不能做壞事。
  • 頭上三尺有神靈的驚人真相(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我們每個人一出生,就有兩尊神和我們每天在一起,一尊叫同生,一尊叫同名,站在我們的兩肩上。另外還有三屍神,(鬼道的神,神有鬼神和天神之分)一位住在我們的頭部,讓我們多思,一位住在我們腹部,讓我們多食,一位住在我們的腳部,讓我們多淫,所以當我們吃飽喝足,腳上也很暖和的時候就容易做淫穢的夢。離頭三尺有神靈,名曰三臺北鬥神君,這是天上的福德正神分身而來,時刻和我們在一起。
  • 古人講「舉頭三尺有神明」,其實還有下半句,老祖宗對後人的告誡
    人生哲理「舉頭三尺有神明」《增廣賢文》中曾提到:「萬事勸人休瞞昧,舉頭三尺有神明」。《增廣賢文》是一部窺探人性的啟蒙教育書籍,這部典籍以荀子「性惡論」思想為契機,不斷告訴世人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應該遵守最基本的道德底線,胡作非為就會自食惡果。
  • 佛教怎麼看「離地三尺有神靈」?
    《太上感應篇》說:「又有三臺北鬥神君,在人頭上,錄人罪惡,奪其紀算。」這個三臺北鬥星君是天上的福德正神分身而來,時刻和我們在一起。那麼這個神來幹什麼呢?他是來記錄我們的思想、言行的神。然後向天上匯報,再根據我們的善惡來進行相應的獎罰。
  • 古人言:「舉頭三尺有神明」,後半句才是經典,蘊含上千年的智慧
    而"舉頭三尺有神明",便是出自於古人之言,被一代代的有識之士記住,並視為指導人生的指路明燈。蘊含了上千年的智慧。可是,我們從老人家口中聽慣了這句話,卻很少有人知道後半句。其實《智囊全集》中便向世人點明了後半句話,其背後蘊含的人生哲理和處世智慧,卻是絲毫不亞於前句。首先,我們不妨來品一品載於《智囊全集》中的這句蘊含真知灼見的前半句。
  • 古人忠告:「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越早明白越好
    古人訓「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被奉為經典,卻很少有人能做到。 整句俗語為「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後半句出自清代葉存仁的詩歌:「明月清風夜半時,扁舟相送故遲遲。感君情重還君贈,不畏人知畏己知。」。 第一、「舉頭三尺有神明」 在古代社會由於人們的思想比較落後,或者說對自然界的了解比較有限。
  • 舉頭三尺有神明,善惡到頭終有報
    《太上感應篇》有云: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兇神已隨之。人在做,天在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舉頭三尺有神明,如果暗地裡做了壞事,瞞得過一時,瞞不過一世,遲早會被公之於眾,人不懲罰你,天會懲罰你。清代的葉存仁,是一個清廉的好官,為官三十餘載仍兩袖清風。當他離任時,下屬堅持要送他。但是他在江邊等了很久,還是沒有等到。直到天黑,下屬才乘舟趕來。
  • 民間故事:狀元和寡婦的遭遇,告訴你舉頭三尺有神明!
    中國人有句話:『舉頭三尺有神明』,我們每個人頭頂上都有神明『。這句話是叫我們時時刻刻檢討自己的起心動念、所作所為,要止惡行善。我們任何一個起心動念,是善是惡,他們都會記下來。所以我們最好不要隨便起心動念,以免造惡因。萬一造了惡因,就要趕快回頭,不要一直繼續下去,觸犯了戒律。
  • 道教那些事:「舉頭三尺有神明」,我們身邊都有哪些神呢?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話的意思非常明了,就是說每個人的頭上都有神明,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應該嚴格遵守道德底線,保持自己的原則,否則就會「欺天」,正所謂「天道好輪迴」,不是不報,而是時候未到。
  • 人在做,天在看!善惡自有記功坊
    另外還有三屍神,(鬼道的神,神有鬼神和天神之分)一位住在我們的頭部,讓我們多思,一位住在我們腹部,讓我們多食,一位住在我們的腳部,讓我們多淫,所以當我們吃飽喝足,腳上也很暖和的時候就容易做淫穢的夢。就是這個緣故。離頭三尺有神,名曰三臺北鬥神君,這是天上的福德正神分身而來,時刻和我們在一起。白天還有日遊神,晚上有夜遊神。那麼這些神都來做什麼呢?記錄----記錄我們的意念,言語,行動。
  • 佛教:「舉頭三尺有神明」,這5件損「陰德」的事,別再做了!
    指一個人暗地裡做好事,而不為人所知,別人不知道,這種善的行為被上天記功,功德利益無邊。陰德大的人,善良敦厚,自有上天庇佑,福報無量。人這一生缺什麼,都不可缺福報,沒有福報,會過得很苦。常言說得好「有福不用忙,無福跑斷腸」,沒有福報的人,一生窮困潦倒、奔波勞累,最是心酸。雖然人一出生的命我們已無法更改,但是我們靠此生的行善積德為自己修福。
  • 舉頭三尺有神明:看看邪淫的人頭頂會有什麼光?
    相信很多朋友的師長都曾講過這樣一句話:「舉頭三尺有神明」。  說到神明,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敬天敬神的傳統,這不僅是因為祖師修行濟世的風範事跡值得我們尊崇學習,更是因為神明是人類行為對錯的考較者與記錄者,我們通過敬神來約束自己,才不至於行差踏錯,一墮冥途。道教著名的勸善經典《太上感應篇》指出:「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又有三臺北鬥神君,在人頭上,錄人罪惡,奪其紀算。
  • 舉頭三尺有神明,心存敬畏,平安每天
    但是無論怎樣,無論你是小孩還是老人,無論你是男人還是女人,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做人做事,都必須要符合社會的價值觀,做人,都應該有敬畏之心,做事,都要有自己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