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明白,雞蛋中富含蛋白質,是個十分有營養的食物,無論是電視上還是新聞媒體上,大家都大肆宣傳雞蛋的好處,鼓勵大家多給自己和孩子們補充營養,這句話不光被父母聽到了,更被爺爺奶奶認真地記在心裡了。
雞蛋的做法有很多種,煎雞蛋、炒雞蛋、炸雞蛋醬或是做成雞蛋糕好像都是不錯的吃法,好像用一個雞蛋就可以創造出來一個美食世界一樣,這種「雞蛋營養學」好像讓老一輩的人都當作信仰一般對待,好像寶寶雞蛋吃得越多對身體就越好一樣。
寶寶們似乎也不抗拒,怎麼吃好像都不會膩,爺爺奶奶們看著孩子喜歡吃雞蛋這一舉動,好像受到了極大鼓勵一樣,每次給孩子做飯,總是頓頓少不了雞蛋的陪伴。可是沒成想,好心也有辦壞事的時候。
有個寶媽陪我聊天說,公公婆婆在看孩子的時候讓孩子瘋狂地吃雞蛋,一天下來吃了七八個,一天後,孩子的身上就出現了過敏的症狀,上吐下瀉的給孩子折磨得不輕,讓父母們很是心疼,只能送到醫院看醫生。
雞蛋吃多了不好,但是,過敏體質也得注意,有位寶媽發現自己的孩子臉上又紅又腫起了很多的小痘痘,她以為是孩子是因為換季感到皮膚乾燥缺水造成的皮膚問題,所以就給孩子抹了點自己常用的化妝水和乳液,可是沒想到,孩子臉上卻越來越嚴重了。
醫生告訴他,孩子對蛋白質過敏。孩子的母親突然恍然大悟,因為她希望孩子能補充充足的蛋白質,所以每天都要給孩子吃上一個雞蛋,還要給孩子吃一些魚和蝦這些含有大量蛋白質的食物。而這些東西有高度的蛋白質,孩子的過敏體質就表現出來了,在臉上就紅腫了一片。
那麼孩子怎樣才能正確吃雞蛋呢?什麼樣的孩子才適合吃雞蛋呢?
首先,孩子不用太早開始吃雞蛋,因為最開始的時候,孩子吃母乳是完全可以保證營養的吸收的。在孩子六個月以後,父母可以嘗試為孩子添加一些輔食,讓孩子嘗試著去適應,大概孩子吃了三四個月左右的輔食以後,才可以開始嘗試著為寶寶吃一點雞蛋黃。
最開始要少一點給寶寶喂,觀察寶寶有沒有過敏現象,沒有問題的時候再逐漸添加,並且,必須要控制雞蛋的攝入量,如果攝入的過多,也會對寶寶的身體發育造成影響,同時寶寶也會感覺到十分的不舒服。
另外,家長們還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在吃煮雞蛋的過程中,要保證雞蛋是煮熟的,很多家長誤認為那種流心的雞蛋營養價值特別特別的高,實則不然,這樣未熟的雞蛋裡面有大量的細菌還未被殺死,會讓寶寶腸胃不適,造成拉肚的後果。
所以,吃雞蛋要有度,俗話說:「物極必反」,雞蛋雖好,頓頓吃也是不可以的哦。
關注@小舅媽育兒,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孩子更好的成長!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收藏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