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簡介 莫高窟的歷史介紹

2020-11-23 天氣網

導語:莫高窟是我國著名景點,它的壁畫世界聞名,從這些壁畫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古代的一些生活場景,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意義。那麼,你知道莫高窟在哪裡嗎?它的存在有什麼意義?以下是莫高窟簡介,通過莫高窟的歷史介紹,了解莫高窟的價值所在。

莫高窟簡介 莫高窟的歷史介紹 

莫高窟壁畫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中國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莫高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莫高窟現存北魏至元的洞窟735個,分為南北兩區。南區是莫高窟的主體,為僧侶們從事宗教活動的場所,有487個洞窟,均有壁畫或塑像。北區有248個洞窟,其中只有5個存在壁畫或塑像,而其它的都是僧侶修行、居住和亡後掩埋場所,有土炕、灶炕、煙道、壁龕、檯燈等生活設施。兩區共計492個洞窟存在壁畫和塑像,有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唐宋木構崖簷5個,以及數千塊蓮花柱石、鋪地花磚等。

莫高窟地處絲綢之路的一個戰略要點。它不僅是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同時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識的交匯處。莫高窟的492個小石窟和洞穴廟宇,以其雕像和壁畫聞名於世,展示了延續千年的佛教藝術。

莫高窟歷史價值:

敦煌莫高窟

1、總體價值

敦煌石窟藝術是集建築、雕塑、繪畫於一體的立體藝術,古代藝術家在繼承中原漢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藝術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吸收、融化了外來的表現手法,發展成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國民族風俗的佛教藝術品。為研究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宗教、民族關係、中外友好往來等提供珍貴資料,是人類文化寶藏和精神財富。

2、建築藝術價值

現存500多個洞窟中保存有繪畫、彩塑的492個,有禪窟、殿堂窟、塔廟窟、穹隆頂窟、「影窟」等形制,還有一些佛塔。窟型最大者高40餘米、寬30米見方,最小者高不足盈尺。從早期石窟所保留下來的中心塔柱式這一外來形式的窟型,反映了古代藝術家在接受外來藝術的同時,加以消化、吸收,使它成為我國民族形式。其中不少是現存古建築的傑作。

3、彩塑藝術價值

彩塑為敦煌藝術的主體,有佛像、菩薩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剛、力士、神等。彩塑形式豐富多採,有圓塑、浮塑、影塑、善業塑等。最高34.5米,最小僅2釐米右(善業泥木石像),題材之豐富和手藝之高超,堪稱佛教彩塑博物館。

4、 壁畫藝術價值

敦煌石窟藝術中數量最大,內容最豐富的部分是壁畫,這些壁畫既有反映宗教題材的,也有反映當時一些生產勞動場面、社會生活場景的,為研究4世紀到14世紀的中國古代社會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莫高窟的壁畫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盛唐時期的壁畫水平最高。學者都將敦煌壁畫稱作是「牆壁上的圖書館」。

       相關推薦

匝道是什麼意思 匝道指的是什麼道路

全世界有多少個國家 世界上一共有多少個國家

武夷山在哪裡個省市 武夷山具體位置在哪裡

亞洲有哪些國家  亞洲一共有多少個國家

阿爾卑斯山在哪個國家 阿爾卑斯山屬於哪個國家境內

肯德基是哪個國家的 肯德基屬於哪個國家的品牌

阿拉善盟屬於哪個市 阿拉善盟在哪裡屬於哪個省份

黃河全長多少千米 黃河到底有多長

廬山在哪裡 廬山在哪個省哪個市

布達拉宮在哪裡 布達拉宮屬於哪個城市

太姥山在哪裡 太姥山是哪個省的景點

相關焦點

  • 敦煌莫高窟,觸摸歷史的滄涼
    敦煌坐落在河西走廊的西端,莫高窟為敦煌北窟群 莫高窟,也稱千佛洞,居中國四大名窟之首。它始建於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了巨大的規模,也是世界上最大、最豐富的佛教聖地——就其藏經洞一項就發現五萬多件文物。在這些奪目的壁畫背後,敦煌度過了它不凡的歷程。
  • 了解莫高窟的歷史變遷,更好地感悟敦煌的魅力
    莫高窟是中國文化重要遺產之一,也是非常經典的古文化,莫高窟開鑿時間是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 莫高窟開鑿的時間是前秦十六國時期,根據歷史上《李克讓重修莫高窟佛龕碑》書中記載,曾經有位僧人經過這座山
  • 敦煌文物研究所第一本專著——《敦煌莫高窟》
    甘肅人民出版社在1957年11月出版了《敦煌莫高窟》,這是敦煌文物研究所出版的第一本專著,印數為6000冊。《敦煌莫高窟》是一本較為全面的介紹莫高窟藝術和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的專著。該書包括:一、常書鴻先生寫的《敦煌莫高窟介紹——中國人民的藝術寶庫》,相當於序言;二、《概況》,洞窟外景和敦煌文物研究所人員工作現場照片19張(含萬庚育製作的《莫高窟全圖》),相當於《敦煌莫高窟介紹》一文的插圖;三、洞窟塑像與壁畫30幅,另外有3張臨本彩圖(常書鴻臨《馬車》、史葦湘臨《得醫圖》、李承仙臨《推磨圖》),封面為莫高窟第320窟的雙飛天臨本;四、圖版說明。
  • 向西遊記——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從表面上看就是很多從石頭或者是山上掏開的山洞入口處會有一些裝飾但是裡面的壁畫和神像都非常漂亮但是拍照片會損壞文物,所以是不能拍照的來莫高窟的人很多,我大概是排隊排了2個小時才進入到第一個洞窟,一共雖然有很多洞窟,但是實際同時開放的就只有6個
  • 敦煌莫高窟在哪裡
    敦煌莫高窟在敦煌市東南25公裡處的鳴沙山東麓斷崖上。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後歷經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
  • 一眼千年 漠漠黃沙莫高窟
    「漠漠黃沙莫高窟,塞北邊陲一明珠!」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位於敦煌市東南部25公裡處,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現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
  • 美術研究|為莫高窟王道士正身潔體
    2006年10月在莫高窟留影只不過,我確實無心,也無能用多少筆墨來介紹所看到和了解到的洞窟中的那些精彩壁畫、塑像和所有文化藝術瑰寶。王圓籙成了莫高窟近代史中的「罪大惡極」之人。為了更進一步弄清歷史真實,還一段莫高窟的歷史真相,洗去潑灑在王道士身上的汙濁,還他一個本來面貌,我於是產生了重訪莫高窟的想法。2011年,是王道士羽化升天80周年。筆者很想在這一年復走敦煌,但遺憾沒能成行,直到2013年9月8日,才有幸再次來到莫高窟。可以說,此行是專為進一步考證並釋疑王道士其人其事而來的。
  • 文化瑰寶的海洋,世界的敦煌莫高窟
    提前二十天官網定的莫高窟A類票,疫情期間每天只發3000張門票,需要提前搶。A類可以看八個洞窟和兩場電影,B類只能看四個。定的八點半場次,電影還是要看的,提前了解莫高窟歷史才能更好地看洞窟!環幕電影很震撼,比電影院的4d效果好太多了(有些人或許會頭暈)莫高窟最早洞窟建於北梁年間,距今有1650年左右,但已被破壞。
  • 尋•景 | 敦煌不只有莫高窟、月牙泉
    一直以來,敦煌留給世人的印象,無外乎神秘的莫高窟、蒼茫的戈壁灘、金色的胡楊林以及深居大漠的月牙泉。然而,作為河西走廊的軍事要塞、絲綢之路上的必經之地,敦煌歷經千年歷史變遷,積蓄了堪稱世界之最的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記憶遺產。
  • 尋•景|敦煌不只有莫高窟、月牙泉
    一直以來,敦煌留給世人的印象,無外乎神秘的莫高窟、蒼茫的戈壁灘、金色的胡楊林以及深居大漠的月牙泉。然而,作為河西走廊的軍事要塞、絲綢之路上的必經之地,敦煌歷經千年歷史變遷,積蓄了堪稱世界之最的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記憶遺產。
  • 敦煌莫高窟「禁止拍照」,僅是防止閃光燈強光破壞壁畫嗎
    接上文,上文把敦煌莫高窟的全貌簡單介紹了一下,筆者進景區也就是在外面拍了一些圖片,精美的洞窟內是一張照片也沒有,未免有些遺憾。浩瀚戈壁灘上的擁有2000多年歷史的莫高窟,也就是千佛洞的遙遠神秘和歷史滄桑足夠吸引人。遊客在核心景區門前需要臨時組隊,由景區導遊帶隊遊覽。景區導遊再三強調,在洞窟裡決不允許拍照,無論是相機還是手機。
  • 4月新郵《世界遺產——敦煌莫高窟》郵票、小型張內容介紹 附文...
    (《偉大的祖國》系列兩組,《敦煌壁畫》系列六組)這次中國郵政將選取之前從表現過的「莫高窟彩塑」,再現千年前的歷史榮光。 第45窟的塑像原有九身,但是隨著歷史的塵沙,龕外兩側力士像早已經泯沒與歷史之中,已經不存在。
  • 不是悽涼,更不是妖豔-莫高窟的顏色帶著歷史氣息的渾厚
    -旅遊篇莫高窟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後歷經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是中國三大石窟和四大石窟之一。窟內有非常精美的壁畫,彩塑,千佛像。我之前也有看到有些評論說莫高窟不好看不值得,但如果你了解這段千年歷史,參觀時一定會有所感觸。所以強烈建議大家在去參觀之前看一點關於敦煌莫高窟的紀錄片,大致了解一下莫高窟的歷史,紀錄片裡也會有許多精美洞窟的展示,這樣我們再實地參觀的時候才能觀有所得。
  • 《莫高窟與吳哥窟的對話》入選優秀國產紀錄片
    、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出品的大型紀錄片《莫高窟與吳哥窟的對話》上榜。據悉,歷時兩年完成的《莫高窟與吳哥窟的對話》,是中國首部亞洲文明對話題材的大型紀錄片,時長100分鐘,分《絲路雙驕》《餘響千年》兩集,全方位展現了世界上最大的石窟「莫高窟」和世界上最大的廟宇「吳哥窟」之間命運相通、文化相通、藝術相通的奇妙關聯。
  • 莫高窟,一處漸漸沉入歷史的寶藏。敦煌,一座走向消亡的城市
    莫高窟在元代以後鮮為人知,幾百年裡基本保存了原貌。 但時間從來不會因為你的悲痛而停止,莫高窟消亡的命運,也從未在歷史的長河中改變。
  • 高清紀錄片:敦煌莫高窟
    中國美術至寶——敦煌莫高窟,人稱「沙漠中的大畫廊」。大唐時期,佛教文化興盛,石窟,大佛營造不斷,但規模最大的唯有莫高窟。在現存的492洞石窟中,約有半數建於唐代。營造千年,又歷經千年,逝者如斯,但當年富麗多彩的壁畫和栩栩如生的塑像,如今在石窟中尚存。莫高窟中燁然生輝的中華文化,乃是世界工藝美術之極致,同時莫高窟中還存有大量的古文書,可謂藝術性,學術性兼備。片中將為大家展現包括未公開石窟在內的30洞石窟的美之全貌。
  • 敦煌除了莫高窟和月牙泉還有啥
    原標題:尋•景 | 敦煌不只有莫高窟、月牙泉一直以來,敦煌留給世人的印象,無外乎神秘的莫高窟、蒼茫的戈壁灘、金色的胡楊林以及深居大漠的月牙泉。然而,作為河西走廊的軍事要塞、絲綢之路上的必經之地,敦煌歷經千年歷史變遷,積蓄了堪稱世界之最的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記憶遺產。
  • 甘肅敦煌莫高窟,漫天黃沙飛舞山路陡峭險峻,佛教文化博大精深
    敦煌莫高窟以喀斯特地貌為主,山洞分布在其中,高低無規律地相間在其中,以其奇特的地貌聞名,引得許多中外遊客前來觀賞。莫高窟裡面又許許多多形狀各異的洞窯,分布廣面積大,有佛壇窟,七佛窟,大像窟塔柱窟等等。這些窟內又畫有各式各樣的雕塑畫,十分壯觀,讓人不由得感嘆古人的智慧。敦煌莫高窟裡面無處不隱射這中國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
  • 紀錄片《莫高窟與吳哥窟的對話》獲年度優秀長片!
    莫高窟與吳哥窟雖然遠隔千山萬水,但它們同為海陸絲綢之路上的重關要口,都與絲路共興衰、同榮辱,都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鑑而造就的亞洲藝術高峰。在兩窟相通的文化符號中,蘊含著中柬兩國人文相親的歷史傳承;在兩窟相似的歷史境遇中,沉澱了「一帶一路」沿線文明興衰的歷史反思。
  • 敦煌莫高窟講解:日本人對敦煌的特殊感情
    另外,阿熊還要著重介紹一位日本的畫家平山鬱夫先生。這可是日本的一位國寶級的畫家,1958年,中國敦煌藝術展在東京開幕,當平山鬱夫看到「飛天」生機勃勃的姿態,苦悶的心靈被深深震撼,他隨後創作的《佛教傳來》,成為他的成名作。70年代末,平山鬱夫終於第一次來到敦煌莫高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