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飛行中的鳥,翅膀怎麼也拍不清楚,記住這些技巧就可以解決

2021-02-15 攝影技術技巧跟我學

有些初玩「打鳥」的朋友每次抓拍飛行中的鳥兒時,拍出的效果往往比較模糊,特別是震動的翅膀,尤其模糊,其實要拍清楚鳥兒,也很簡單,只要有合適的器材設備,合理的參數設置,以及正確的對焦選擇,滿足中三點,你拍的作品就能如你所願,下面小編將這三點給大家詳細介紹下。

1.器材設備的選擇
鳥在飛行時,速度都很快,這就對相機的對焦能力提出要求了,所以擁有一臺對焦迅速,反應靈敏的相機是非常有必要的。
大家都知道,鏡頭的光圈越大,則相應快門速度可以更快,同樣,相比用一臺入門級的相機來拍鳥就遠不及一臺專業級的相機拍攝的圖像清晰細膩,所以擁有一臺專業相機去拍鳥也是很有必要的。
除了相機要力求使用專業級外,搭配的鏡頭也是舉足輕重的,打鳥沒有長焦鏡頭怎麼行,鏡頭焦距至少達到300mm才行,如果你用400mm,600mm的鏡頭去拍鳥,那就更好了。
另外,在蹲點拍攝的場合,由於你需要較長時間的等待,所以三腳架是你不錯的選擇,再搭配個全景雲臺,這樣一來可以為你承重笨重的鏡頭,使你拍攝過程輕鬆愉快,二來可以使你的相機更穩定,對提高圖像畫質大有幫助。

2.拍鳥的參數設置
在拍鳥過程中,如果要拍一些飛鳥的照片,要將震動的翅膀清晰的「凝固」下來,那麼我們必須採用高速快門來拍攝,快門速度至少要到1/1000 秒或者更高才可以。要想獲得高速快門,我們就不能將光圈開的很小,在保證鳥兒能拍清晰的前提下儘量把光圈開大,一般光圈保持到F/8比較合適,如果快門速度還不夠快的話,我們可以將ISO數值適當提升點,以獲得更加快速的快門值。

3.拍鳥的對焦設置
拍攝移動的物體,比如本文講到的飛鳥時,最關鍵的就是對焦,要是對不準焦,一切都無從談起,你拍出來的也就廢片一張,模糊不堪。
拍攝移動物體要對好焦,小編給大家以下幾點建議:
①如果你的相機比較一般,沒有專業級相機那樣強大的功能,在對焦方面最好使用單點對焦來完成對焦拍攝。
②如果你所使用的是專業級相機設備,那麼你可以用多點對焦,區域對焦來方便的捕捉飛行中的鳥兒。
③如果你使用的是變焦鏡頭,在遇到對焦困難時(比如鳥兒目標比較小),此種情況,你就試試把鏡頭焦距再拉長點,把目標再放大點,這樣方便對焦。

另外,僅僅保證鳥兒拍清楚還不夠,我們還要把它拍美,其中就是畫面的背景處理方面,要力求簡潔,能突出飛鳥足夠主體,我們可以通過下面幾點來實現。
①利用大光圈,長焦鏡頭的壓縮景深,來實現背景的虛化,從而突出主體。
②改變拍攝角度,避開雜亂的背景。
③利用電腦軟體進行後期圖片處理,進行二次創作。

版權聲明:本文為「攝影技術技巧跟我學」原創,版權所有。文章已籤約版權機構,受全網保護和維權。

相關焦點

  • 御風飛行:南美神鷹5小時飛行170公裡,期間無需拍動翅膀!
    御風(氣流)飛行,是鳥類飛行最重要的技巧,其中大型猛禽尤為擅長,因為它們都有一對寬大的翅膀。在大型猛禽的眼裡,蔚藍的天空不是空蕩蕩的,而是無形的景觀。比如有陣風、有上升的暖氣流,還有因山脈起伏等特徵激發向上的氣流等。
  • 御風神行:南美神鷹5小時飛行160公裡,卻絲毫不需拍動翅膀
    要求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有點強人所難;但要求一隻安第斯神鷹要飛又不準拍翅膀,對它來說簡直輕而易舉。(Vultur gryphus)身上的拍翅記錄器數據時,他們全都驚訝地說不出話:其中一隻安第斯神鷹在起飛後,飛了超過5個小時,飛行總長超過160公裡,卻絲毫沒有拍動翅膀。
  • 秋冬季不知道拍什麼?教你「打鳥」的攝影教程,分享我拍鳥的經驗
    拍攝人像和鳥類相比,人像攝影可以指導模特的表情和動作,但拍攝小鳥時卻無法控制它們的飛行速度和動作,充滿了隨機性,較為考驗攝影師的預判能力。在野外想拍出滿意的小鳥作品,難度很大,甚至會「空軍」,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若要說拍,那肯定能挑出來很多,滿意不滿意是一回事兒,畢竟誰也不想要千篇一律的攝影作品。
  • 為啥鳥扇兩下翅膀就能飛起來,而我扇胳膊就紋絲不動呢?
    熟悉的是很多昆蟲和鳥類都是這麼飛行的,陌生在於幾乎沒見過什麼人造飛行器是「扇著翅膀」飛起來的……  撲翼飛行  想飛起來不容易  通過扇動翅膀飛翔,稱為「撲翼飛行」。不只是《天空之城》,由弗蘭克·赫伯特創作的科幻巨作《沙丘》系列中也出現了撲翼飛行器的設定。
  • 盤點我在英國拍到的野生鳥
    我每天在家坐井觀天,時間一久,就能慢慢觀察出這些小鳥們的可愛之處來。鳥兒都是貪吃的。趁我們不注意,就會在我家草坪上做短暫停留,吃吃蟲子,找找蚯蚓。但鳥兒又是警覺的,若看見有人類湊近,無論我的動作和腳步多麼輕柔,也恍如一場地震,把專心找蟲尋草籽的鳥兒給驚走。只見它一個旱地拔蔥,拍拍翅膀,就此消失,成為遠處的一個小黑點。
  • 超會借風使力,安地斯神鷹在空中連飛5小時完全未拍翅膀
    科學家利用飛行記錄器發現一隻超強安地斯神鷹,在空中飛了5小時卻完全沒拍打翅膀,純粹搭著氣流飛行將近172公裡。要拖著這麼肥重的身軀飛上天,可想而知振翅消耗的能量有多大,為了節省體力,這些高飛鳥類會依靠不斷上升的氣流來長距離飛行,達爾文(Charles Darwin)就曾觀察過安地斯神鷹飛行1.5小時,期間不見它們拍動一次雙翼。
  • 體重15公斤,展翼3米的巨鷹,空中飛5小時172公裡竟完全未拍翅膀
    科學家利用飛行記錄器發現一隻超強安地斯神鷹,在空中飛了 5 小時卻完全沒拍翅膀,純粹搭著氣流飛行將近 172 公裡。要拖著這麼重的身軀飛上天,可想而知振翅消耗的能量有多大,為了節省體力,這些高飛鳥類會依靠不斷上升的氣流來長距離飛行,達爾文(Charles Darwin)就曾觀察到安地斯神鷹飛行 1.5 小時,期間不見牠們拍動一次雙翼。
  • 人像照片怎麼拍?這些攝影技巧教你拍好人像
    那麼,人像照片怎麼拍呢?分享這些攝影技巧來帶你拍出好看的人像照片。1、想拍好人像,要注意臉部光線想要拍攝人像,我們一定要注意模特臉部光線的處理,這是直接關係到整張照片的成敗。比如可以選擇將光圈開大,這是較為常用的方式;也可以靠近模特來拍攝或者將焦距拉長拍攝,都是放大人像比例,將雜亂背景儘量捨去,從而使得人像主體突出,雜亂背景減少和虛化。3、注意構圖,安排好人物的畫面位置拍攝人像一定要注意構圖,合理的安排好模特在畫面中的位置。
  • 天空中的「永動機」,飛行5小時不扇一次翅膀,安第斯神鷹的傳奇
    上天一直都是人們孜孜不倦探索的方向,特別是飛機的出現讓很多人以為人類的「飛行能力」已經超越了鳥類,但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要是跟你說有一種鳥類的飛行時間可以長達5小時,行程將近172公裡,並且在飛行的途中可以做到不扇一次翅膀。這種鳥比起飛機又是如何?
  • 飛魚難飛出海鳥的範圍,飛魚終究還是魚,不具有飛行本領!
    在海洋中,海鳥是一種能夠適應海洋氣候環境的鳥類,以魚類為主要食物的鳥,甚至能潛到水下幾十米去追魚類。但這次,有拍攝到(拍攝時間不詳):一隻海鳥不是在水中捕捉魚類,而是魚飛在空中,落入海鳥的口中,難得一見動物獵食奇景。
  • 有哪些常見的看起來不會飛,實際上飛行技巧卓越的鳥?鳥類飛行篇
    或者說它們的飛行高度只有幾米而已,沒有持續飛行能力。這一點也很好理解:作為家禽,如果會飛的話,那養肥了自己飛了,那不就白養了嘛?!所以一般來說也沒有人把善飛的遷徙類鳥作為家禽飼養。所謂的龍骨突就是鳥類胸骨附近的凸起,龍骨突越明顯,則附著的翼肌越強壯,翅膀扇動更有力,例如下圖這隻鴿子的解剖圖。除了龍骨突,會飛的鳥類還有中空的骨骼,而走禽類的鳥骨骼中充滿骨髓,所以體重大自然不能起飛。會飛的鳥類骨骼佔體重的比例普遍在5~6%。
  • 小米一億像素照片怎麼拍?記住開啟這些設置 你也能拍大片
    經常使用小米手機拍照的小夥伴們,應該都遇到過拍出來的照片一點都不好看的情況吧!然後就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不會拍照,其實只要在使用小米手機拍照前,記住開啟這些設置,你也能拍出大片的。其中街拍模式A可以在息屏狀態下進行連拍,而街拍模式B可以在息屏狀態下進行錄像,只要點擊【相機】-【設置】就能找到【街拍模式】了。3、夜景增強當我們在拍攝夜景的時候,那一定要開啟相機的【夜景增強】設置,這時手機能自動拍下來多張照片,合成噪點更少,畫面更明亮的照片。只要點擊【相機】,然後找到【三橫線】的圖標,就能看到【夜景增強】了,將開關開啟即可。
  • 因為拍動翅膀就能冷卻空氣,所以據說急凍鳥飛過就會下雪
    因為拍動翅膀就能冷卻空氣, 所以據說急凍鳥飛過就會下雪。
  • 折返鏡頭,也可以拍牡丹花
    3 價格性價比好,成像不錯,如果喜歡拍花,花個不到1000塊錢的買個折返鏡頭,基本拍花就保證了夢幻唯美的效果了。4 我關注折返鏡頭的甜甜圈效果,很多人的甜甜圈是鐮刀形,我不喜歡。我喜歡這個圓形一定要美。
  • 攝影技巧:如何拍好飛機圖片?這三大點需要注意!
    攝影技巧:飛機作為一種高級交通工具,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經常乘坐,所以,在飛機場會看見很多乘客喜歡在登機前拍上一張與飛機的合照,以此來表達自己的心情。飛機處於靜止的情況下,拍照很簡單,那麼,當飛機處於飛行的狀態下,怎樣才能捕捉到飛機的風馳電掣?今天的文章中,bobo將為大家詳細介紹。
  • 一樣的旅途,不一樣的風景之三(金門的鳥)
    不過很遺憾的是因為八哥和黑水雞太常見的緣故,我居然犯了鳥種歧視的錯誤,沒有拍它們。其實金門有一個很特殊的現象,就是因為出產高粱酒,當地相關部門處理酒糟的一個方法就是免費送給養牛羊的農戶,以至於金門的很多鳥都愛上了吃酒糟,像黑水雞這種在水邊生活的鳥類都在草地上跑來跑去,在酒糟堆旁流連忘返。          不過沒拍就是沒拍,爭取以後有機會再去一次吧。現在說拍到的。
  • 人類在擁有翅膀後,真的可以飛行嗎?
    外國女子花費百萬美元,給身體植入翅膀,只為完成飛天夢!鳥是一種飛行動物,它們可以隨意的翱翔天空。而人類卻沒有這種生理條件,只能在地面行走,但是人類也是發出了飛翔的辦法,如飛機、熱氣球、載人的飛行器。試想一下,如果人類擁有一雙翅膀,會有什麼樣的情況發生呢?在眾多飛行狀態之中,鳥類的飛行是非常穩定,最為理想的,而人類發明的飛機都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雖然飛機是世界上事故率最小的,但是也會有危險。而飛機的發明之路也是非常坎坷的。大家或許都人類史上第1次上天可能是美國萊特兄弟發明的飛機。
  • 飛機失速是怎麼回事?鳥也會失速嗎?
    它們的失速是怎麼一回事呢?操作得當的話,這個過程中飛機不會損失太多高度,機組人員和飛機上的乘客也並不會有什麼危險。但有時候,失速的飛機會邊下降邊旋轉,這是因為兩邊的機翼失速情況不一樣,飛機圍繞著失速更嚴重的一側旋轉。這種邊下降邊旋轉會對飛機機體造成很大的破壞,並且對於乘客來說也是相當危險的,必須及時改出。
  • 拍蝴蝶照片的時候,是選擇翅膀還是選擇眼睛看效果就知道
    文章分類|攝影文章字數|1112,閱讀約3分鐘攝影風景和人是比較簡單的攝影素材,接拍多少難易度,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了很多攝影大師的昆蟲照片,各種點評攝影師的焦點位置不對拍攝者將對焦位置的錯誤歸咎於所使用的鏡頭不是紅圈微距鏡頭
  • 昆蟲飛行的謎團,蜜蜂為什麼不遵守空氣動力學它也能飛上天!
    昆蟲獨有的飛行能力令科學家嘆為觀止。按照傳統空氣動力學原理來看,蜜蜂是根本無法飛上天的。昆蟲飛行是20世紀的一大謎團,最近人們才終於發現它們飛行軌跡中所顯露的一些奧秘——空氣動力學誕生之初,科學家就注意到昆蟲的飛行有點詭異。早期研究表明,昆蟲是通過快速拍打它們的翅膀來飛行的,可這種力量太小,依據它們的體重與飛行力量比率,科學家根本不可能製造出人類的飛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