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豆(BlackBean),又名黑大豆、烏豆、櫓豆、馬料豆、料豆、枝仔豆、冬豆子、零烏豆,有豆中之王的美稱,為豆科植物大豆的黑色種子,與黃大豆間種,種皮黑色。
黑豆蛋白質含量為49.8%,居眾豆之首,相當於牛肉的2倍多、雞蛋的3倍、牛奶的16倍。其他如煙酸、維生素B1、維生素B2、胡蘿蔔素及微量元素銅、鈷、鐵的含量也很高。黑豆含有18種胺基酸,包括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黑豆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達80%,吸收率高達95%以上,除能滿足人體對脂肪的需要外,還有降低血中膽固醇的作用。黑豆基本不含膽固醇,只含有植物固醇,而植物固醇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又有抑制人體吸收膽固醇、降低血膽固醇含量的作用。中醫認為,黑豆性味甘溫,無毒,歸心、脾、腎經,有補腎滋陰、補血明目、除溼利水的功效,可輔助治療腎虛腰疼、血虛目睹、腹脹水腫、自汗盜汗等。據唐代的《本草拾遺》記載,黑豆「溫補,好顏色,變白不老」。明代李時珍對黑豆的保健功效也給予了充分肯定。《養老奉親書》中說:「每晨水吞黑豆二十七粒,謂五臟谷,到老不衰。豆有五色,各治五臟,唯黑豆屬水性寒,為腎之谷,入腎功多。」除此之外,明代醫學家張介賓在《景嶽全書》中記載的「泡製黑豆」方,不僅具有補腎填精、強筋壯骨之功能,而且能養顏,防老抗衰。黑豆對年輕女性來說,還有美容養顏的功效。黑豆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其中E族和B族維生素含量最高,維生素E的含量比肉類高5~7倍眾所周知,維生素E 是一種相當重要的保持青春健美的物質。我國古人雖不知道黑豆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E,卻從實踐中得知它是一種美容食品。如古代藥典上曾記載黑豆可駐顏、明目、烏髮,使皮膚白嫩等。黑豆皮為黑色,含有花青素,花青素是很好的抗氧化劑來源,能清除體內自由基,尤其是在胃的酸性環境下,抗氧化效果好,養顏美容,增加腸胃蠕動。
黑豆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VE也是一種抗氧化劑,能清除體內自由基,減少皮膚皺紋,保持青春健美。黑豆中粗纖維含量高達4%,常食黑豆可提供食物中的粗纖維,促進消化,防止便秘發生。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易出現體虛乏力的狀況。要想增強活力和精力,按照祖國醫學的理論,補腎很重要。黑豆就是一種有效的補腎品。根據中醫理論,豆乃腎之谷,黑色屬水,水走腎,所以腎虛的人食用黑豆是有益處的。
另外,根據中醫理論,「黑豆乃腎之谷」黑色屬水,水走腎,所以腎虛的人食用黑豆可以祛風除熱、調中下氣、解毒利尿,可以有效地緩解尿頻、腰酸、女性白帶異常及下腹部陰冷等症狀。
既然黑豆的好處那麼多,下面讓我們來學幾種黑豆的創意吃法吧
材料:取黑豆30克,雪梨1至2個。
做法:將雪梨洗淨切片,黑豆洗淨,把二者放入鍋中,加水煮開後轉小火燉至爛熟。每日食用兩次,對由肺腎陰虛引起的鬚髮早白、皮膚粗糙有一定功效。
材料:取黑豆500克,香醋100克,紅糖8克,溼澱粉20克,辣椒粉、精鹽適量。
做法:將黑豆洗淨後,浸泡一天,瀝乾水分,隔水蒸至熟軟。將香醋、紅糖、溼澱粉一起攪勻放入鍋中,用文火邊煮邊用勺攪,至稠厚,把蒸過的黑豆倒入鍋中,加入精鹽、辣椒粉,可開胃消食、補腎抗衰。
材料:取黑豆、粳米各100克,蘇木15克,雞血藤30克,元胡粉5克,紅糖適量。
做法:先將黑豆洗淨,放入鍋內,加適量水,煮至五成熟。另將蘇木、雞血藤加水煎煮40分鐘,濾去藥渣。把藥液與黑豆再同時煮,至八成熟時,放入粳米、元胡粉及適量清水,煮至熟爛,加紅糖攪拌均勻即可。有補腎活血、通絡止痛之功效,適用於氣滯血淤型血管性頭痛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