謬誤,是我們日常生活最頻繁接觸,卻又經常難以發現。什麼叫謬誤,如果一個論證的前提不支持其結論,我們就是在進行錯誤的推理,這就稱為論證。然而,大多數謬誤並非形式邏輯的推理錯誤,以非形式謬誤居多,即關注點經常脫離真正要論證的命題。謬誤的分類有很多,下圖是書中對謬誤進行的四大分類。
不相干謬誤,很容易理解,即前提與結論不搭邊,有意思的是在日常對話中是最常見的,所以也放在第一個討論;不當歸納謬誤,前提有點關聯,但前提缺乏力度;預設謬誤,前提中假定太多東西,而推論又錯誤地依賴於前提的這些沒有根據的假定,這種有時候很容易構成循環論證,而有些人喜歡利用製造邏輯陷阱。含混謬誤,即表達模糊不清,很容易形成多種誤讀。下面開始細講各個分類
不相干謬誤分了六種,訴諸感情很容易理解,人是感性動物,有時候很容易被情緒的影響而失去對錯的判斷。正確的推理被誘導對結論的情感性和非理性支持的技巧所取代,就犯了訴諸情感錯誤;紅色鯡魚,源自於用鯡魚乾擾氣味,拯救被獵狗追捕的狐狸。通過引入某些事件或特性來誤導聽眾就幹擾了理性的推理,推理因此而受到了操縱,說白了就是轉移注意力;稻草人謬誤,通過誤讀對方的立場,削弱原本正確的推理,這裡與鯡魚的區別就是它是把對方的論點扭曲成錯的,鯡魚只是轉移討論別的論點;人身攻擊,就很容易理解,關於某問題的正確推理被一個對對手人格或特殊環境的攻擊所取代,就犯了訴諸個人謬誤;訴諸暴力,推理被為了得到贊同或支持而訴諸暴力的行為所取代;不得要領,錯誤地拒斥不在真正討論話題上的觀點,這種就是純粹語文理解問題,都沒讀懂真正的論點。
不當歸納有四類,訴諸未知,以一命題沒有被證明為假做理由來論證該命題的真,或通過某命題沒有被證明為真來證明它為假,未知的不是確定的,卻把它當成確定的結果,就是武斷;訴諸不當權威,人非全知全能,所以很多時候還是得依靠權威,但是引用權威來說明不是他擅長的領域那就有問題,權威者是有領域限制的;虛假原因,通常僅僅根據兩個事件的前後相繼就把一個東西當做一個事物的原因,而它實際上並不是那個事物的原因,這種還有一種說法,叫滑坡謬誤;輕率概括,從一個或極少數例子輕率地或倉促地過渡到了一個大範圍的陳述或普遍陳述,這種叫以偏概全。
預設謬誤有三種,偶然,講以概括使用於沒有涵蓋的特例之上的形式謬誤,將偶然性當普遍性;複雜問句,預設隱藏在問句中的某些命題為真的方式來問問題的非形式謬誤,命題太多有時候互為真假,不能全盤肯定或否定;丐題,所要論證的結論已經在前提中得到陳述或預設的一種非形式謬誤,這種很容易造成循環論證。
含混謬誤有五類,基本都是跟語句使用有關。歧義,在論證的明確表述中,有意或無意地使用同一個詞或短語的兩個或更多意思;雙關,由於詞彙的鬆散,笨拙或錯誤組織導致某個陳述有多種意義的選擇,進而引起的一種非形式謬誤;重音,對一個詞語做不同強調,從而使這個相同的術語或短語在前提和結論中有不同的意義,就犯了這一非形式謬誤;合成,錯誤的從部分性質到整體性質進行推理,或者錯誤的從某匯集的個別分子的性質到整個匯集的性質進行推理;分解,錯誤的從整體性質到它的一個部分的性質進行推理,或者錯誤的從某些實體匯集的某個全體性質到該匯集的個別實體性質進行推理。
說那麼多,其實判別謬誤抓住兩點就可以,第一,有沒有在討論核心論點,即有沒有偏題;第二,討論核心論點用的論據對不對。基本能杜絕很多謬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