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筆下的處世與自處

2021-02-23 行走山西

 隨 我 行 走 山 西      許 你 萬 裡 榮 耀

鑑古  | 知非  |  旅途  | 視野  |  生活

眾多的作家,雖有才情,但由於創作題材單一,因而成就終究有限。與此相反,歷史上偉大的作家,不僅才情過人,而且創作題材寬廣,從多方面反映了他那個時代,因而成就卓著。李白無疑是屬於後一種的。

從李白留下來的作品看,他創作的題材是寬廣的。他既寫個人的志向、抱負、遊歷和懷才不遇的憤懣,也寫國家的動亂,人民的悲苦;既把筆觸伸向社會現實,也描繪祖國壯麗的山川;既探索歷史的過去,褒貶古人,也面對當世,評說同時代的一些人物;既寫了上層人物,也涉及市井小民……在他筆下,呈現的是廣闊的社會和大自然的圖景。

李白能做到這一步,是由多方面的因素組成的。

歷來題材單一的作家,究其原因,往往解決不好處世與自處的關係。他們生長在舊時代,境遇不同,有的春風得意,仕途順利,有的窮愁潦倒,困頓一生。不善於自處的人,胸襟狹窄,識見不廣,目光容易專注於自己的鼻子尖,看不到三山五嶽,億萬生民,因而常常是以個人的悲喜為悲喜。自己青雲直上,則筆下多半產生頌歌,對封建帝王歌功頌德。自己遇到挫折,筆下便多是怨詩與哀歌,訴說個人的怨苦不可休止。

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都沒有把眼光投向整個社會,或自我陶醉而淡忘了人民,或悲悲切切而憂己多於憂民,聰明才智在狹小的範圍內被扼殺。在很大的程度上,李白是有別於這種情況的。他雖然也曾以接近皇帝、權貴為榮,對榮華富貴表示過羨慕與留戀,說過「生不願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的話,想依託權門的推薦而一展抱負,還寫過「長安宮闕九天上,此地曾經為近臣」這樣的詩歌,但他一生並不得意,除在長安做了不到兩年「翰林供奉」外,其餘幾十年都是浪跡天涯。

在長期的逆境中,他一方面寫了許多抒發個人悲憤的詩篇,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雲》);「閶闔九門不可通,以額扣關閽者怒。白日不照我精誠,杞國無事憂天傾。」(《梁父吟》);「吟詩作賦北窗裡,萬言不值一杯水」(《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等等。也寫了許多昏飲逃世、仰慕仙道,消極地感嘆人生的詩篇,給後世以消極影響。這是他作品中的糟粕。

但另一方面,他又沒有隻把意念局限於個人的處境。他胸懷曠達,不忘自己的抱負和理想,不忘生民的痛苦。他寫了不少樂觀向上、希求大有作為的詩作。如「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曜。卻秦振英聲,後世仰末照。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吾亦淡蕩人,拂衣可同調。」(《古風》五十九首之一)「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寧羞白髮照清水,逢時吐氣思經綸,廣張三千六百釣,風期暗與文王親。大賢虎變愚不測,當年頗似尋常人。」(《梁父吟》)他不僅嚮往著有朝一日能像魯仲連、姜子牙這樣為國家建功立業,而且還在安史之亂發生以後,贈詩給率兵出徵的將領,說「獨坐清天下,專徵出海隅……風高初選將,月滿欲平胡。殺氣橫千裡,軍起動九區。白猿慚劍術,黃石借兵符。戎虜行當翦,鯨鯢立可誅。自憐非劇孟,何以佐良圖。」(《中丞宋公以吳兵三千赴河南軍次尋陽脫餘之囚參謀幕府因贈之》)這首詩鮮明地表達了他的報國之志。

在這之前,他就寫了不少充滿愛國激情的詩篇:「試借君王玉馬鞭,指揮戎虜坐瓊筵。南風一掃胡塵靜,西入長安到日邊。」表達了要掃平叛亂,恢復故都的壯志。即使因永王李璘起兵的事受牽連而流放夜郎,他的愛國之心也沒有泯滅。在《贈張相鎬》一詩裡他寫道:「石勒窺神州,劉聰劫天子。撫劍夜吟嘯,雄心日千裡。誓欲斬鯨鯢,澄清洛陽水。」在為流放夜郎而作的長詩中,他仍然說:「桀犬尚吠堯,匈奴笑千秋。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這有力地說明,他沒有戚戚於個人的不幸遭遇,而能以天下之心為心憂國憂民。這是李白善於自處的力證。

他關心民瘼,寫了一些反映人民痛苦的詩歌。楊國忠派兵遠徵南詔,喪師20萬,他寫了《書懷贈南陵常贊府》《古風》第三十四等詩加以揭露,後一首說:「渡瀘當五月,將赴雲南徵。怯卒非戰士,炎方難遠行。長號別嚴親,日月慘光晶。泣盡繼以血,心摧兩無聲。困獸當猛虎,窮魚餌奔鯨。千去不一回,投軀豈全生?如何舞幹戚,一使有苗平。」

看到船工炎夏挽船的辛勞,他寫了《丁都護歌》:「雲陽上徵去,兩岸饒商賈。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水濁不可飲,壺漿半成土。一唱都護歌,心摧淚如雨。萬人鑿盤石,無由達江滸。君看石芒碭,掩淚悲千古。」

看到農民的艱辛,他寫了《宿五松山下荀媼家》:「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田家秋作苦,鄰女夜春寒。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這類詩說明,他雖然一生飄流南北,懷才不遇,但卻不象李賀、孟郊那樣,過多地去吟詠個人的哀怨與窮愁,而是能夠自處,視野頗寬,寫出題材廣泛的詩篇。這不能不說是李白胸襟過人之處。

題材單一的作家,除了不善於自處,個人憂戚纏於胸際、視野偏狹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生活圈子窄小。他們踏入社會之後,或局限於官場、宮廷,或只與少數騷人墨客為友。廣大底層人民他們並未怎麼接觸,無所體察,廣大地域他們並未涉足,名山大川的風光無從領略。這樣,他們寫作時必然局限於某個不大的範圍,題材必然單一,因為對其餘世界他們並不熟悉。因此,儘管他們的某些篇章雖然也堪稱上乘之作,但終歸造成不了廣博宏大的氣象,他們本人才智雖高,但不能成為時代的驕子。

李白足跡遍南北,一生如浮萍浪梗,到處漂移,從求仕宦的角度說他是倒運的,從詩人的角度說他則是幸運的。他遊歷了天下無數壯觀的景色,寫下了許多氣象萬千的山水詩篇,使後世詩人瞠目結舌,望而卻步。《蜀道難》是人所共知的,我們且看《夢遊天姥吟留別》:「遊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霓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到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方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雲顛。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像這類山水詩,李白寫了許多,他的創作題材因此得以擴展,也使他的作品更加瑰麗雄奇,流傳廣遠。

李白長期「混遊漁商」,接觸各種人士,熟悉他們的生活、情感、語言,增廣見聞,使他的寫作題材大為開拓,在諸多方面都給後人留下了膾炙人口的名篇。有描寫戰爭的,如《戰城南》:「去年戰,桑乾源;今年戰,蔥河道。洗兵條支海上波,放馬天山雪中草。萬裡長徵戰,三軍盡衰老……野戰格鬥死,敗馬嘶鳴向天悲。烏鳶啄人腸,銜飛上掛枯樹枝。士卒塗草莽,將軍空爾為……」

有描寫邊塞生活的,如《關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徵戰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有描寫民間俠客的,如《俠客行》:「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有憑弔古蹟緬懷先賢的,如《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子房未虎嘯,破產不為家。滄海得壯士,椎秦博浪沙。報韓雖不成,天地皆振動。潛匿遊下邳,豈曰非智勇。我來圯橋上,懷古欽英風。唯見碧流水,曾無黃石公。嘆息此人去,蕭條徐泗空。」

有描寫冶煉工人夜間冶爐場面的,如《秋浦歌》:「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

有記述與僧、道交往的,如《聽蜀僧濬彈琴》:「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客心洗流水,遺響入霜鍾。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這些門類廣泛的詩作,說明李白生活領域之寬,興趣之廣。這使他手中的彩筆,上下古今,天地人神,士農工商,三教九流,無所不寫。

這些都是他的成就超越常人的重大因素。

來源:大道知行、中華讀書報

原標題:李白筆下的處世與自處

公眾號:行走山西

如若侵權,請隨時告知。不敬之處請海涵。  郵箱:xdn01@126.com

「行走山西」所發文稿除特別標註作者署名外,其他文稿均為「行走山西」原創稿,歡迎轉載,但請註明作者、出處。

你若喜歡,可點在看分享行走山西

相關焦點

  • 李白的俠客夢,叛逆與豪情,解析李白為何任俠,最後一個讓人心疼
    所謂「三杯弄寶刀,殺人如剪草」,是他心底壓抑不住的熱望,他在詩中說「笑盡一杯酒,殺人都市中」,這不僅僅是他筆下的俠客,也是他想像中的痛快生活。值得一提的是,李白不僅渴望做俠客,描寫俠客生活,他還有一首詩描寫女俠客,這首詩名為《秦女休行》。他筆下的女俠,美豔冷峻,果敢瀟灑,他寫道「手揮白楊刀,清晝殺仇家。
  • 李白與杜甫詩歌的比較研究
    論文關鍵詞:李白 杜甫 創作方法 風格 意象 浪漫主義 現實主義   論文摘要:後世敬仰的「詩仙」李白與「詩聖」杜甫是我國唐代的兩位著名的詩人,他們為後人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歌。李白、杜甫的詩歌思想有著一致性,他們同樣愛祖國、愛,關心國家的命運,關心人民的疾苦。
  • 與藝相伴 | 詩仙《李白》踏歌而來
    作為歷史人物題材舞劇的代表作,舞劇《李白》成功地將史實與舞蹈藝術相融合,以「現實」與「夢境」虛實結合的創作手法,徐徐展開李白在「道」與「勢」之間掙扎徘徊的一生。舞劇通過截取李白一生中的幾個重大事件,採取倒敘結構,以其晚年兵敗被發配夜郎為切入點展開回憶。
  • 獨處,是一種高品格的處世態度
    一個人的時候,總是孤獨帶有寂寞,就像當年的李白一樣,「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一種悽涼油然而生,可是在悽涼過後,人生的境界也由此不同。 獨處,是一種高品格的處世態度。 你有多少時間沒有獨處過了呢,一個人真真正正感受一下孤獨的滋味,在黑暗中思考人生,反思人生的得與失,去望望天空,放空自己。
  • 謫仙人——李白
    大家知道著名詩人李白嗎?與他「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你攜著它行走於雲端之上,穿梭於千古之間,也與它化作天上的星鬥,一起眺望永恆。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
  •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 看詩仙李白筆下的美景
    竹素君特意整理了詩仙李白描寫美景的詩詞,同一處景色,在詩仙的筆下卻是另一番意境。希望對大家日後寫景有所幫助。竹素君永遠愛你們!▲點擊綠標聽音樂(王聯)
  • 李白的「朋友圈」——意像篇——酒
    李白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據考證,李白的詩中有名的如《將進酒》,《月下獨酌》等多次被人引用,如杜甫、蘇軾等也都曾化用過李白的酒詩,無不名噪一時。而後世描寫李白之時,也總離不開酒,更有個別甚者,在後來將「太白遺風」做為酒樓門匾,一直流傳至今,使得酒仙之名甚至高於詩仙.
  •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詩仙李白筆下的西施,長這樣
    但當話題轉向李白、西施,人們頓時眉飛色舞,搖身一變成為「新聞發言人」「文史創作者」。李白讓高力士脫靴,由楊貴妃捧硯,鬥酒詩百篇,筆管搖曳間,演化出半個盛唐;西施的一笑一顰,沉魚落雁,國色天香,盈盈淺淺中,就使強吳灰飛煙滅。那麼,李白寫過西施嗎?李白風流倜儻,怎麼會錯過千古美女的大好素材!
  • 我歌李白:既然有過李白,九州神採奕奕
    對於所有中國人而言,哪怕他不了解古典文學,哪怕他半點都不喜歡詩歌,他也會開口遇到李白,落筆碰到李白,童年邂逅李白。我們走遍神州大地,會在千山萬水、日月星辰中,偶遇李白的背影……臺灣詩人余光中這樣形容他:「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 李白:如果能重來,我選李榮浩
    可惜,李榮浩結婚了,而李白只有苦和相思。「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機中織錦秦川女,碧紗如煙隔窗語」「停梭悵然憶遠人,獨宿空房淚如雨」李白筆下有很多相思的女子他聽出了李白的才氣,卻沒聽見他「心動」。因為工作的需要,再加一點點好感。楊貴妃和李白越走越近,李白「鬥酒詩百篇」,楊貴妃「霓裳羽衣,貴妃醉酒」,也都是性情中人,時間久了難免會激素上頭,忘記現實。楊貴妃骨子裡有文藝氣質,帶著一點少女心,她特意跑去和李白說:大唐有你,才是真的了不起。李白不醉了,在這長安城,他突然有種找到知己的感覺,可惜她是帝王的女人。
  • 彭玉平:李白《清平調》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詩歌裡的春天那是一個屬於詩人的春天,李白憑藉自己卓越的才華,步入了大唐王朝的權力中心,受到了玄宗皇帝極高的禮遇,在金碧輝煌的興慶宮沉香亭畔,他醉意闌珊
  • 李白的真實武功,到底是什麼水平?
    那麼問題來了,李白詩篇裡,這近乎登峰造極,直追武俠小說裡「絕世高手」的強大戰鬥力,會不會是他自己自吹呢?同時代李白身邊的一些人,也提供了重要的佐證。比如盛唐詩人崔宗之筆下的李白,曾經「超舞拂長劍,四座皆揚眉」。能夠在這樣的場合拔劍起舞,把現場一群行家看得服氣,就足見其硬核的實力。
  • 李白一首火不起來的詩,沒有以往狂放仙氣,卻還原一個最感人李白
    ——《送友人入蜀》這首詩很難給人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特別是在李白的筆下。李白是誰,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不羈狂士形象,這是大家最喜歡的李白,也是大家潛意識裡最認可的古代文人的形象。但是這首詩不是這樣,這首詩甚至不像是李白寫的,這和李白一貫的風格稍許有些偏差。
  • 讀李白這首「小清新」,想起「溫州女人」殷桃|唐詩「商婦」掠影
    豐子愷先生筆下的「青梅竹馬」。《長幹行》本是民歌的曲調。李白這首詩,屬於民歌的再創作。長乾兒女,並非都是白居易筆下的「重利輕別離」,他們的煙火人生,同樣有長情、浪漫的一面。《長幹行》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李白通過這首詩,為古代的商賈精神張目。
  • 觀四季輪迴,品四季之美,李白的《子夜吳歌》究竟美在哪?
    其實,李白也有小兒女的一面,他之所以能夠豪情萬丈,正是因為他有一顆最天真、最爛漫、最純淨的心,有了這樣一顆孩子般的心,他才能夠寫出《長幹行》這樣青梅竹馬的愛情,「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愛情在李白的筆下有了一絲絲煙火氣,有了一絲絲天真爛漫。有了這樣一顆孩子般的心,他才寫出《子夜吳歌》的春夏秋冬,就讓我們跟隨李白,去體味四季之美。
  • 《長安十二時辰》金牌作詞人李白,寫詞的時候他在想什麼?
    詞中意:在李白之前,以此題為詩者,多為慨嘆人生短暫,主張及時行樂,往往有一種縱情聲色的頹廢情緒。而李白筆下,雖也同樣發出「百年苦易滿」的嘆喟,然而,全詩貫穿的卻是樂觀浪漫、昂揚奮發的基調。時光流逝,人生易老,年華難駐,在這漫長的歲月裡,那曾經見過東海三次變為桑田的麻姑仙女,如今也已兩鬢斑白了。
  • 李白那些鮮為人知的好詩詞,依然驚豔!
    李白一生創作了近萬首詩詞作品,但流傳下來的卻不多,大概只有1000多首,收錄在《李白全集》。這些詩歌中,有的我們非常熟悉、背誦如流,有的卻沒有那麼出名。今天摘錄的這幾首李白詩,相對小眾,卻都是值得一讀的好詩詞。
  • 李白寫給王昌齡的一首詩,情真意切,真摯感人!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唐代:李白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新唐書.文藝傳》載王昌齡左遷龍標尉(古人尚右,故稱貶官為左遷),是因為「不護細行」,也就是說,他之所以罪貶官,並不是由於什麼重大問題,而只是由於生活小節不夠檢點。
  • 02.李白《長幹行》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她總希望丈夫能夠像莊子筆下的韋生那樣,信守對自己的承諾,哪怕大洪水,哪怕天崩地裂,也一直在原地不動,就抱著柱子在那等著她守著她。可是現實呢,現實是長乾兒女註定要過聚少離多的生活呀,做丈夫的註定要東奔西走,做妻子的也註定要嘗盡離愁啊!
  • 李白醉了|李正宇 為你朗誦
    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古往今來,可曾見如此可愛的詩人?天子是誰?李白醉了,醉了的李白生活在一個自由的世界,一個美的王國。什麼天子,什麼王侯貴胄,都湮沒在李白的酒裡,幻化出這一個任情恣性的詩仙,「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千古一醉,快哉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