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大衛·鮑森牧師,1930年2月25日出生於英國,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解經者之一,他的教學和傳道事工遍及全球。當地時間2020年5月21日上午9點,這位被世人所喜愛的朋友和老師離世回到主懷裡去了。
筆者當時正在研讀他關於《羅馬書》的講道。還在算著,這位非常好的老師今年應該90歲了,得知他離世的消息,就好像得知一位老朋友離開了……就好像剛剛還跟他說過話,轉眼間他就離開了。
流過眼淚之後,我們還是要歡喜快樂,因為我們雖然在地上無緣相見,但未來在美麗的天堂我們一定會彼此認識,到時候會跟幽默的他打招呼說,我在地上的時候一直聽你講道,現在終於見到本尊了。
他在療養院修養期間,依然在進行解經講道服侍,把主的工做到了最後一刻。所以我們我們的紀念他的方式應該像他一樣,不斷地去做主的工。
《羅馬書》這卷書信是所有解經人都十分重視的一卷書,也因為各人的認識和神的開啟程度出現了各種不同的解釋,筆者認為大衛·鮑森牧師的觀點是目前最能夠解釋得通的一種。因此按照大衛·鮑森牧師的觀點來總結給大家,僅以此篇不完全的內容紀念這位可愛的神的僕人。
01保羅書信中最長的一封
古時候傳送書信十分昂貴,而且過程艱難,當時信的長度差不多是18-209個字不等,可以說是很短的,但保羅的要長得多,平均是1300個字,羅馬書是最長的一封信,很特別,有七千一百多個字。是什麼原因促使保羅費了許多筆墨和財力去傳達這樣一封信呢?一定是發生了什麼大事情。
羅馬當時是一個同性戀的城市,前15個皇帝中有14個是同性戀,整個城市也是一樣,整個社會道德敗壞到了極點,子女違抗父母,無法無天,暴力和犯罪都到處泛濫,但這些都不是保羅寫這封信的原因,使徒所關注的是基督的身體即教會的真理保持純正,接下來我們看看當時在羅馬教會發生了什麼。
02面臨嚴重分裂的羅馬教會
當時的羅馬教會已經經歷過了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教會裡只有猶太基督徒,他們是五旬節上耶路撒冷過節的時候,聖靈降下時信主的那一批人。第二個階段是他們回去以後,在羅馬建立了教會,逐漸有了外邦人信主。第三個階段是羅馬下令驅逐所有的猶太人離境,因為當時的皇帝革老丟非常厭惡猶太人。第四個階段是皇帝又下令猶太人可以回到羅馬來,因為革老丟已經過世,皇帝尼祿希望猶太人回來激活經濟。
當猶太基督徒回到羅馬以後,發現原本全是猶太人的教會現在全都是外邦人,而且教會教導說上帝已經棄絕了猶太人,用外邦人來代替了他們。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保羅在第9-11章中特別提到了神怎樣揀選以色列人。在11章1節也特別清晰地強調了「神棄絕了他的百姓嗎?斷乎沒有!」這是語氣非常強烈的一種表達。非常的強調,神並沒有棄絕以色列人。
這也是整個羅馬書的中心思想。保羅希望看到的,就是羅馬教會中的外邦人和猶太人彼此接納,彼此在基督耶穌裡合一。否則的話,羅馬的教會就會嚴重分裂,分成兩個派別。但他當時正在帶著馬其頓和亞該亞人湊出的捐項往耶路撒冷去供給聖徒,分身乏術的保羅只好寫信給他們講明其中的道理。
03史上最長鋪墊和最長問候結束語
《羅馬書》寫信的對象是保羅沒有拜訪過的教會,羅馬的教會不是他建立的,沒有私人的交情,不像加拉太教會那樣,是保羅親自建立的,跟加拉太人曾有過深厚的情誼,而且大家都聽說保羅所到之處總是引起麻煩,為了使大家容易接受並認可他所講的,這封信的言辭不像《加拉太書》那樣激烈,並且信的開頭做了很長的鋪墊,幾乎1-8章全是鋪墊,到了第9章才切入重點。
同時結尾處的第16章一整張的篇幅列舉了很長一串的問候名單,是因為這些人都認識保羅,有了他們的見證,當地羅馬教會的人更能夠了解和接受保羅所說的內容。
04《羅馬書》是一封關於「關係」的信
有的解經人認為這封信是以向羅馬傳福音為目的的,但大衛·鮑森牧師不同意這個觀點,因為保羅傳道的時候一定會講到很多真理,比如悔改、未來、基督再來。這些都是每次傳福音保羅一定會講的,所以這封《羅馬書》並不是傳福音的,而是談猶太人和外邦人關係的,談他們該有的關係。
保羅先談真理再談行為,這跟保羅在《加拉太書》所堅持是完全一致,先有「因信稱義」再有「與信仰相稱的行為」。所以我們看到《羅馬書》1-8章先講我們與上帝之間的垂直關係,這是首要的,後面才講信徒彼此之間的水平關係。大衛·鮑森牧師把第一部分叫做「內在的救贖工作」,第二部分叫做「外在的救贖工作」。即上帝先在我們心裡工作,然後才該是我們工作。
05《羅馬書》章節概覽
第一至八章講的都是上帝和人之間的關係。
第1-3章,講到因著人的罪,上帝的憤怒在罪人身上;第1章保羅很有技巧地用第三人稱「他們」指出外邦人所犯的罪,第2章用了第二人稱「你們」指出了猶太人暗中所犯的罪,第3章用了第一人稱「我們」指出無論是外邦人還是猶太人,人人都犯了罪並不分你我。第3章後半段至5章,談稱義,無論猶太人還是外邦人,都需要因信稱義,並在第4章講到亞伯拉罕因著信,是猶太人和外邦人之父;第6-8章講到成聖,談到信心冷淡和沒有到達成聖目標的危險;第6章寫外邦人容易回到肉體情慾中去,第7章寫猶太人容易回到律法主義中去,這兩者都需要依靠聖靈得著釋放。第九章以後開始講的是信徒之間水平的關係。
第9-11章講教會和以色列的關係;第12章講教會內部及教會與外部逼迫者間的關係;第13章講到基督徒和國家政府的關係;第14-15章講猶太人和外邦人之間的關係,信心強壯和信心軟弱的基督徒應該如何相處(指猶太基督徒和外邦基督徒)及猶太使徒對外邦世界的影響。第十六章是問候,並要求外邦基督徒跟猶太基督徒彼此親嘴問安。
《羅馬書》概要先總結到這裡,主要觀點來自於上帝的忠心的僕人親愛的大衛·鮑森牧師,感謝他為我們留下了這麼多寶貴的財富,期待在他的引領下,我們對《羅馬書》理解得更加深刻,願感動他的靈也加倍的感動所有愛主的人。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推出《羅馬書注釋》精彩內容,為了保證不錯過信息,請大家關注「以薩迦的圖書館」,如果對你有幫助,也請轉發給更多弟兄姊妹。
《加拉太書注釋》部分內容連結如下:
整卷加拉太書都在說明這一件事丨《加拉太書注釋》第六章速讀
保羅的日常得勝手冊丨《加拉太書注釋》第五章速讀
這一句「阿爸,父」勝過千言萬語丨《加拉太書注釋》第四章速讀
律法原是引我們到基督面前的師傅丨《加拉太書注釋》第三章速讀
揭秘保羅捍衛的權利——《加拉太書注釋》第二章速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