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手伸個懶腰 肩關節竟然脫位

2020-12-27 瀟湘名醫

株洲日報記者 劉瓊

通訊員/肖盛世

株洲日報訊 抬手伸個懶腰,也會造成肩關節脫位。這樣的煩心事,市民沈師傅已經歷了十多次。近日,在市中心醫院關節外科,醫生為他進行了手術,解決了困擾他多年的頑疾。

沈師傅愛好打籃球,5年前,在一次打球時,他的肩膀意外受傷。之後,他去了多家醫院就診,做過復位,也敷過中藥,可依然不見好。平日活動時,他只要稍微用力,肩關節就會脫位。

「經檢查,患者被診斷為復發性肩關節脫位。」市中心醫院關節外科主任朱寶玉介紹,肩關節是人體活動度最大的關節,但同時也是人體最不穩定的關節。在人體所有的關節脫位中,肩關節脫位的比例高達45%。肩關節脫位常發生在體育鍛鍊的接觸性運動項目中,如足球、籃球、柔道、摔跤等。絕大多數的創傷性肩關節脫位病例發生在14歲—34歲。

查明病因後,醫生立即為沈師傅進行了修復手術。經過3個月的康復訓練後,沈師傅又能重返運動場。

【來源:株洲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肩關節脫位莫大意反覆發作危害骨結構
    很多人有肩關節脫位的經歷,復位後絕大部分人都沒事了,但有極少數人以後又反覆出現脫位,輕者運動時發生,重者晚上睡覺抬手時也會脫出來,這種情況稱為習慣性脫位,骨科醫生稱之為肩關節不穩定。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關節外科楊梁主任提示,肩關節脫位如在初期治療不當,可發生習慣性脫位。反覆發作會帶來一系列骨損傷。
  • 肩關節脫位應該怎麼辦?
    肩關節脫位是一種骨科比較常見的疾病,很多人在受到外力衝擊,甚至是扭轉手臂的時候,就有可能造成肩關節脫位,一旦發生,會對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的影響,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肩關節脫位之後我們應該怎麼處理?
  • 肩關節脫位後可以自己復位嗎?
    復位後以後怎麼預防再脫位呢?……今天由陳疾忤教授來為大家講解「肩關節脫位」,為你講解長久以來被輕視的「肩關節脫位」。PART.01為什麼脫位的大多是肩關節?正常情況下,肱骨頭和肩胛骨的關節盂(像個小託盤凹進去)結合,並被周圍韌帶和肌肉包繞固定。肩關節脫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肩膀脫臼,指的是「頭」離開「託盤」。
  • 肩關節脫位再也不用叫主任了,我讓患者自己搞定!
    血戰中,陳真的右肩關節被藤田剛打脫位了,導致整個右臂無法移動,更不能出拳格擋。於是,整個電影中經典的一幕出現了:《精武英雄》視頻李連杰飾演的陳真在打鬥中拉開距離,將自己脫位的胳膊按在地上,強忍著劇痛突然扭動軀體,自己復位了脫位的肩關節。而後右上肢功能的瞬間恢復,陳真衝上去最終打倒了大反派。
  • 肩關節習慣性脫位是怎麼一回事?專家的建議仔細聽聽
    有一些患者有這樣的問題,在出現過一次肩關節脫位之後,之後很容易便會再次出現脫位。有一些在劇烈的運動中出現再次脫位,有一些甚至是在睡夢中就會出現脫位。為此,如何防止肩關節再次脫位成為了很多患者的一個想要了解的事情。
  • 康復治療師小漫畫~肩關節半脫位篇
    未 完 待 續康復乾貨:半脫位必須知道的五件事肩關節半脫位於偏癱患者中很常見,而針對它最主要的是做好早期預防。大多數造成患者脫位的原因都是護理者為了轉移省力而直接拉動患者的患側手臂,以及患者平時不注意自己的手臂的擺放。所以早期康復宣教異常重要。然而,治療師在治療中要注意這五點一、矯正肩胛骨位置。
  • 援非日記|第262天,痛到吸冷氣的肩關節脫位
    但左側肩膀還是不敢自主活動,我心想,難道是肩關節脫位了?在小夥子的協助下,他終於慢慢脫下上衣、露出了肩膀。我的目光一下被他左側肩膀明顯的方肩外形(方肩畸形)所吸引!和右側對比,左肩三角肌失去圓隆的飽滿形態,而左肩前方軟組織卻較對側隆起,左肩峰端形成直角樣改變,我用手指順著他的肩峰輕輕往下摸,能明顯感覺到關節盂的空虛。
  • 工作累了,「伸個懶腰」英語咋說?很簡單!
    有時候工作累了,歇息一下,伸個懶腰。有的人選擇瑜伽來放鬆。本期我們來說一說英語怎麼說「伸個懶腰」,並且總結一些常見的健身動作英語表達哦。當然了,不一定是做瑜伽才用到這個動作,只要你夠柔軟,柔韌性夠好,你也可以做到這個動作。
  • 復位脫位的肩關節,我讓患者自己搞定
    血戰中,陳真的右肩關節被藤田剛打脫位了,導致整個右臂無法移動,更不能出拳格擋。於是,整個電影中經典的一幕出現了:《精武英雄》視頻李連杰飾演的陳真在打鬥中拉開距離,將自己脫位的胳膊按在地上,強忍著劇痛突然扭動軀體,自己復位了脫位的肩關節。而後右上肢功能的瞬間恢復,陳真衝上去最終打倒了大反派。
  • 如何改善肩關節靈活性?做好4個動作,讓你上肢鍛鍊無憂!
    2、關節的面差非常大,特別容易脫位,一般是肱骨頭向下方脫位。3、關節頭比較大,關節盂比較小,並且有關節盂唇。4、主要靠肩部的韌帶和小肌肉群架起連接橋梁,起到固定的作用。5、肩關節能夠做伸展、彎曲、內收、外展、旋轉等運動。
  • 7大關節脫位?復位方法一篇搞定!
    介紹幾種常用的方法,其他方法可點擊《專題教程:肩關節前脫位手法復位大集合!(附:復位新技巧)》查看。絕大多數的肩關節脫位(97%)是前脫位。典型的損傷機制是上肢強力外展和外旋。另外,肱骨近端受到從後向前的暴力也會造成肩關節前脫位。肩關節前脫位可以進一步分為喙突下脫位和盂下脫位,而喙突下脫位是最為常見的脫位。
  • 七大關節脫位手法復位方法大全(附視頻)
    介紹幾種常用的方法,其他方法可點擊《專題教程:肩關節前脫位手法復位大集合!(附:復位新技巧)》查看。絕大多數的肩關節脫位(97%)是前脫位。典型的損傷機制是上肢強力外展和外旋。另外,肱骨近端受到從後向前的暴力也會造成肩關節前脫位。肩關節前脫位可以進一步分為喙突下脫位和盂下脫位,而喙突下脫位是最為常見的脫位。
  • 如何判斷肩關節痛是「肩袖損傷」還是「肩周炎?
    主被動受限範圍區別:肩袖損傷肩關節主動外展上舉和後伸(胳膊從下方摸後背)疼痛受限、活動無力,但是肩關節朝前上舉多正常,而且在別人幫助下外展和後伸活動範圍可以部分恢復
  • 肩關節彈響該怎麼辦?
    一 什麼是肩關節彈響肩關節彈響主要是因胸廓與肩胛骨連接處在肩胛活動或運動時出現異常的摩擦而產生可以聽到的聲音或觸摸到的震動。肩胛骨在胸廓上滑行,形成肩胸關節。肩胛骨和胸廓間有兩塊肌肉:肩胛下肌和前鋸肌,數個滑囊,正常時,肩胛骨滑動自如、無感覺;當該滑動引起不適、疼痛感覺,伴響聲、摩擦感時,即為痛性肩胛骨彈響症。
  • 超實用的肩部拉伸操,尤其適合老年人保護肩關節
    肩關節為全身活動範圍最大、最靈活的關節,也是活動量最大的關節,人們在鍛鍊時若不注意保護,突然遭受較大暴力或長期不恰當的活動造成的勞損都會導致肩關節損傷而出現疼痛,甚至活動困難。隨著年齡的增大,肩關節的機能會隨著人體機能的衰退而衰退,至老年時骨骼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疏鬆、肩部肌肉力量減弱、肌腱特別是肩袖的柔韌性變差,肩關節的應變能力、承載能力、活動能力等等都會降低,並且還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大幅度下降。因此,老年人的肩關節保養比治療更重要。老年人喜溫怕寒,肩關節更是如此。
  • 肩關節疼痛怎麼辦?了解肩部組織,教你用運動緩解疼痛
    其實,很多人因為不正確的訓練方法,極其容易導致關節受損,其中肩關節就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部位之一。經常性的肩膀感到疲勞,肩關節疼痛怎麼辦?你需要知道以下幾點,再加上適當的動作鍛鍊,有助於解決你的煩惱。一、肩關節的構成肩關節的主要是由肩胛骨的關節盂和肱骨頭組成,在肩胛骨周圍還有橫韌帶、 喙肩韌帶、喙鎖韌帶、肩鎖韌帶組織,他們共同用力,起著固定肩關節的作用。
  • 肩關節的故事 (一)
    但猴子不會為了徵服感而勇攀高峰,除非餓瘋了或有個母猴在那兒等著。人類走出叢林邁向原野,直立行走使整個人體結構逐漸演變和進化。上肢放棄了攀爬,因而手臂變短,也不再有強健的力量,轉而以手為中心變得更加靈活和準確。
  • 禾零會 | 在這座」魔法村莊「 讓你的」靈魂「伸個懶腰
    - 酒店掠影-當你的內心告訴自己「我需要一個假期」時,Rancho La Puerta FItness Resort & Spa歡迎你的到來,並會帶給你愉悅和難忘的經歷,讓你的「靈魂」在這裡伸個懶腰
  • 肩關節疼痛,含胸圓肩。有可能肱骨前移了,四個姿勢穩定肩關節
    如果你做瑜伽體式桌式或前伸展式,身體抬不起來,肩關節受到限制。經常含胸駝背,肩關節活動受到限制,上舉手臂時肩關節有酸痛感。很有可能是「肱骨前移」了。從肩關節處手臂外展肩外旋。如果肱骨頭抬高,超過肩關節水平位置,是出現了肱骨前移。肩袖肌群維持肩關節的穩定性,肱骨前移的出現,主要是肩關節前下方的肌肉不穩定,前下方靠肩胛下肌來維持。這樣很容易造成肩胛下肌受損,並限制肩關節的活動。肱骨前移會引發圓肩駝背,並導致上肩部肌肉過緊,進一步引發頸椎前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