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看過2012年上映的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電影講述了少年派和一隻老虎在小船上共度227天的故事,該片色調明豔溫和,哲理意味濃鬱。而早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前,世界上就有一本「漂流文學」了,那就是《魯濱遜漂流記》。
主人公魯濱遜一生志在四方,時常在荒島漂流,但是他的意志與努力讓他能頑強地生存下來。其實這個故事是笛福受真人事件啟發而寫下的,也就是說有原型。
原型叫做亞歷山大·塞爾柯克,他是一名蘇格蘭水手。由於有著豐富的導航經驗,塞爾柯克被任命為英國皇家艦隊「五港同盟」號的領航員。這對他來說是一種榮譽,然而這榮譽感還沒有保持多久,他就感受到了痛苦,因為這艘船的船長宛如有狂躁症一樣,時不時就對手下大發脾氣。
1704年12月,船隻駕駛到了一個小島,去此處取適合飲用的淡水。就在取水過程中,塞爾柯克又和船長發生了齟齬,暴躁的船長竟然不顧塞爾柯克的安危,將他丟到島上,自己帶著手下將這艘船開走了。
塞爾柯克將自己為數不多的東西收拾起來了,而環顧四周,發現了這裡確實是一個人煙罕至的小島,也就是說他得孤獨地地在此地生存,除非他能找到離開的方式。幸好,此地雖然荒蕪,但是並沒有猛獸出沒,不然塞爾柯克可能真的沒有命了。
他砍了幾棵樹木,用它們來搭建茅草屋,同時還打了狍子將它的皮剝下來當做被窩。而此地臨海,魚類資源十分豐富,塞爾柯克思及此,決定自己弄一個魚鉤來釣魚,沒想到他真的找到了一塊破船板,將上面的釘子取下來後,他開始動手打造了。
而除了每日為自己找吃的之外,他也到處去探索,希望能找到另外的吃食,沒想到這裡竟然有一個還沒有建成的補給站,是西班牙人在這裡留下來的。而在這座補給站裡,竟然有一群山羊,這就意味著他每天可以吃羊肉,也可以喝牛奶,同時也不需要擔心溫暖的問題。
當然,他也不可能永遠只吃肉,於是他到處搜羅,不過運氣好的是,他竟然還真的找到了李子、胡蘿蔔和辣椒,雖然它們都是野菜,他利用這些野菜循環播種,最終生產出了吃不完的青菜。
一個人的日子有時候還是有點無聊,於是塞爾柯克將主意打到了當地的野貓身上,通過堅持不懈的投喂,這些野貓終於開始親近他了,因而他每天也可以擼擼貓,生活還是非常愜意的,最關鍵的是這些貓還能將投食他蔬菜的老鼠給解決掉。
1709年2月,航海家威廉·丹彼爾帶著他的船隊路過了這個小島,塞爾柯克才離開了這個地方,而他也順勢加入了船隊,從此開始了和人在海上漂流的日子。不過,兩年後他回到了自己的故鄉,就再也沒有外出航海過,而回去後的他時常和周邊的人講自己的故事,這也讓笛福聽到了,才產生《魯濱遜漂流記》這部偉大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