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恥辱!上尉飛行員駕機叛變,投降日本人,最終換來三槍正法!

2020-12-22 虹攝庫爾斯克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在抗日戰爭中,中國空軍浴血奮戰,血灑長空,雖然自身戰機性能和數量都不足以與日軍相抗衡,但卻前赴後繼,英勇作戰,成就了很多英雄人物!

有英雄自然也有狗熊!

今天就介紹一起鮮為人知的,重慶國民政府空軍轟炸機飛往宜昌投降日軍和汪偽政府的事件。

圖片:當時中國空軍裝備的蘇制SB快速轟炸機。

據史料記載:

1941年9月27日,國民政府空軍第一大隊奉命轟炸湘北日軍,該隊上尉分隊長張惕勤,挾持轟炸員湯厚漣、通訊員梁文華,駕駛一架蘇制SB-2型快速轟炸機趁機叛變,飛往宜昌投降日軍。

老蔣知道自己的轟炸機投降了日本後震怒,有寫日記習慣的老蔣在10月1日的日記中寫道:「此為我空軍成立以來,最大之奇恥汙點。」

當時汪偽政府的報紙對這件事有詳細的報導。後來這架飛機被日軍運回日本進行研究。

圖片:當時汪偽報紙刊登的這次飛行員叛變事件。

張惕勤是安徽合肥人,畢業於空軍軍官學校,他駕機投降,讓汪偽跟打了雞血一樣興奮,汪精衛親自在南京接見了張惕勤,恬不知恥地誇獎張惕勤的「義舉」。

汪偽更是拿著這件事情大做文章,甚至以「得道多助」這樣不知羞恥的標題,來稱讚張惕勤的漢奸行為。

張惕勤當漢奸之後,得到了汪偽的重用,任命他為偽航空署的科長,另外兩人也成了飛行教官。

張惕勤投敵叛國後,更喪心病狂的利用手中掌握的我空軍軍情,數度充當日本軍機轟炸我陣地的嚮導,給我抗日軍民造成了極大的人員傷亡和軍事財產損失。可以說禍國害民,莫此為甚。

圖片:投敵叛變的0202號轟炸機。

張惕勤駕駛的SB-2轟炸機,在蘇聯定位是中型快速轟炸機,載彈量有600公斤,最大航程980公裡,和美國德國的中型轟炸機相比略顯不足,和日軍的中型轟炸機相當,但是在實戰中SB-2的載彈量可以達到900公斤。

在防護上,SB-2設計之初就具備一定的裝甲防禦能力,機體和內部關鍵部位則採用強度很高的鍩錳矽鋼。自衛武器為4挺蘇制7.62毫米機槍,可以有效形成自衛火力網。

SB-2轟炸機的成員很少,僅有3人,飛機也不算重,空載為3噸,滿載重量不過5噸多,可以在相對簡陋的機場起降。後來很多美國轟炸機根本無法適應中國惡劣的機場環境,但SB-2轟炸機則毫不費力的適應了。

圖片:這是投敵後與日軍合影的三名叛徒,從右向左分別是湯厚漣、梁文華和張惕勤。

抗戰勝利以後,張惕勤自知罪孽深重,趁亂畏罪潛逃,偽裝成一名商人,混跡於商旅之中,以為無人認識。

殊不知天網恢恢疏而不漏,1947年張惕勤在上海被捕。隨後被押解到空軍總司令部軍法處法辦。

張惕勤經空軍總司令部軍法處一再開庭審理,查明其叛國罪行屬實,判處死刑。呈報上級核批,一個月後,1948年2月5日11時,軍法處接到了國防部轉交的蔣介石親自核准的執行令。於當日下午14時,由空軍總司令部軍法處處長吳樹漢中校親自開庭。

圖片:張惕勤等人駕駛的0202號機抵達南京的照片,接機的都是日本人。

張惕勤從看守所提出時,身穿藍色長袍,皮鞋,身體結實,說著普通話。

吳樹漢在驗明正身後,當面向張惕勤宣讀了死刑判決書,並告知他此案已經最終核准將立即執行,如果有什麼遺言趕緊留下吧。

1948年2月5日下午16時10分,在位於南京中華門外的東炮臺刑場,投敵叛國的漢奸張惕勤被槍決。槍決張惕勤共打了三槍,其中頭中一彈,胸腹各中一彈。圍觀的百姓眾多,聽到是槍斃漢奸,無不拍手稱快。

圖片:叛變的0202號機三視圖。

全部評論

相關焦點

  • 國民黨飛行員劉善本,第一個駕機投奔解放區,後來的結局怎麼樣?
    今天我們的故事與一個飛行員有關,他是解放戰爭時期第一個投奔解放區的國民黨飛行員,他也為後續國民黨飛行員駕機起義開創了先例。此人就是劉善本,那麼作為第一個駕機起義的國民黨飛行員,劉善本後來的結局怎麼樣呢?
  • 60年代:7名國民黨飛行員起義,其中4人從國外駕機回國|國民黨空軍|...
    ——國民黨飛行員駕百餘架戰機向我軍投城紀實(三)陳 輝60年代共發生兩起國民黨空軍飛行員駕機起義,先有國民黨上尉飛行員徐廷澤駕機起義,後有國民黨上尉飛行教官黃天明、飛行生朱京蓉駕機起義。1963年6月2日,《人民日報》刊登了新華社的消息:「原蔣軍空軍第2聯隊11大隊43中隊上尉飛行員徐廷澤,駕美制F—86F噴氣戰鬥機起義,飛返祖國大陸,於今日上午在華東某機場安全降落。徐廷澤棄暗投明歸來,受到當地軍民的熱烈歡迎。」臺灣中央社報導:「空軍總部宣布:『我機一架1日上午在臺灣上空做例性訓練飛行時,因氣候惡劣失去聯絡。」
  • 1960年代至1990年代臺灣駕機投誠大陸的飛行員
    徐廷澤:1963年6月1日,國民黨空軍第2聯隊第11大隊43中隊上尉飛行員徐廷澤駕駛1架美制F-86戰鬥機從臺灣新竹起飛,在福建龍田機場安全降落。(圖片來自網絡)  國民黨1949年敗退臺灣後,國共雙方均積極展開策反活動,以高額獎金吸引對方的將士、由其是空軍飛行員投誠到自己陣營來。1962年7月25日,解放軍發布通告,宣布對駕駛飛機、艦艇起義歸來人員的獎勵和聯絡方法。1964年3月15日,再次發布通告,重申了對駕駛飛機起義歸來人員的獎勵方法,並公布了廣東汕頭、浙江青田和浙江路橋3個機場的航向、電臺呼號和波長。
  • 臺灣飛行員黃天明,由蔣介石親授軍銜,駕機回歸大陸後結局如何?
    原來是一位叫黃天明的臺灣飛行員,駕駛一架T-33型教練機,由臺灣主動回歸大陸,因為燃油不足迫降廣東惠陽。駕駛這架飛機的黃天明是臺灣的飛行教官,當時的軍銜為上尉。黃天明駕駛飛機回歸大陸後影響深遠,那麼這位主動回歸大陸的臺灣空軍上尉後來的結局怎麼樣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黃天明的結局。黃天明出生於1940年,他是廣東新興人。
  • 第一位駕機起義的臺灣飛行員,飛機被打了200多個彈孔後強行降落
    在兩岸對峙的幾十年裡,有上百名國民黨軍的飛行員駕駛戰機起義,飛回大陸,其中第一位駕機起義的國民黨軍飛行員就是國民黨駐臺灣空軍第八大隊上尉飛行員杜道時。1917年,杜道時出生於山東一個書香家庭,在那個年代裡,能夠當上飛行員的家庭非富即貴,杜道時的家境其實也十分殷實。
  • 駕機叛逃的朝鮮傳奇飛行員:拒絕10萬美元獎金,大學教授身份退休!
    該機最終轉移到美國國家空軍博物館,恢復其原有機身號碼「2057」。在獲得了蘇制米格15戰機以後,美國開始不主張用金錢引誘華約和敵對國飛行員叛逃,此前的1953年3月和5月,先後有兩名波蘭飛行員駕駛波蘭空軍的米格-15投奔西方,但獎金只有5萬美元。盧今錫是比較特殊的。不過這位叛逃的朝鮮飛行員最後似乎並未接受10萬美元現金,而是接受了美方提供的等價大學教育和其他資助。
  • 紅豬電影中的細節:出場1分鐘竟是歷史人物,曾駕機在故宮上表演
    紅豬從義大利駕機逃離時,一架紅色的雙浮筒水上飛機飛來打招呼,一番戰友間的寒暄後,飛行員引導紅豬避開了義大利空軍的攔截。小姑娘菲奧問他是誰,紅豬深沉地說:「費拉林,曾經的戰友。」圖片:義大利空軍飛行員費拉林的紀念碑,他曾在宮崎駿動畫片《紅豬》中出鏡。在義大利空軍博物館中,就樹立著一位飛行員的紀念碑,他身著連體飛行服,頭戴飛行帽,昂首望向天空,正是義大利著名飛行員阿圖羅·費拉林上尉。
  • 落地後:我終於回家了,1989年臺灣飛行員駕機回大陸
    大家好,我是大別山魚哥,今天魚哥和大家聊一下由臺灣駕機起義的飛行員林賢順。 熟悉那段歷史的人都知道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之後,兩岸一直處於對峙的狀態,臺灣當局對大陸秉持著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阻礙著兩岸的溝通與交流。這個政策致使很多臺灣居民無法回大陸探親。
  • 第一個起義的國軍飛行員,駕駛轟炸機飛抵延安,後來成解放軍少將
    第一個向我軍起義的國軍飛行員,駕駛一架轟炸機飛抵延安,後來成為了解放軍少將。他的名叫劉善本。    劉善本,出身於1915年,山東省昌樂縣泊莊人,1932年他考入北京大學附中,1935年在「航空救國」思想影響下,他考入杭州筧橋中央航校,畢業後被分配到國民黨空軍八大隊任作戰參謀、上尉飛行員。
  • 駕機起義黃植誠 滄桑不了情(上)
    時任社長朱冬生特別會張羅,匆匆搞了一場「單位禮堂」級別的「春晚」,硬要讓我這個的搖筆桿的人出個節目(誰讓我在他們社出版了《元帥外交家》呢)。最後,我應承了拉手風琴伴奏,而那位「獨唱歌手」,正是臺灣駕機起義飛行員黃植誠。他往臺上一站就氣場強大,一曲《小城故事》唱得深情廻轉,掌聲四起,而我這個業餘水準的風琴手,只勉強夠格當個陪襯而已。
  • 80年代時期,我軍有3名飛行員駕機叛逃臺灣,結果報應來了!
    80年代初期,海峽兩岸的關係還比較緊張,當時有三個我軍的飛行員,叛逃到了臺灣地區,這些叛逃的飛行員,最後的結局都如何呢?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第1個飛行員名叫吳榮根,他是浙江金華人,1974年入伍,後來進入空軍部門接受飛行訓練。
  • 日軍最後悔的一次交換戰俘:只因被捕的飛行員是官二代
    這大概是日軍最後悔的一次「放虎歸山」事件,也正是因著這次失誤,日軍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而一切的緣由,竟只是因為一名飛行員。究竟是怎樣的飛行員對日軍如此重要,竟不惜一切代價來交換他?1944年1月,一架飛機在山東解放區昌邑縣東利漁村附近因故障而墜落。
  • 日本投降儀式,麥克阿瑟為何換5支鋼筆籤字?日本學者:這是恥辱
    ,以及沒有擦過的髒軍靴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9時正,麥克阿瑟正式宣讀投降命令,日本代表團的臉色鐵青,日本外務大臣、甲級戰犯之一的重光葵在聽到麥克阿瑟的話後,甚至一度沒拿緊手杖,滑落在地,十分狼狽,在隨後的籤字儀式上,他也是手忙腳亂
  • 二戰日本陸海軍航空兵「特攻」史:菊花殘 滿地傷
    太平洋戰爭中,日軍首例駕機撞擊地面目標的行動出現於偷襲珍珠港時:赤城號航母第一次攻擊隊第二制空隊一等飛行兵曹平野崟在座機被防空火力擊傷後進行自殺式襲擊,最終這架零戰二一型摔在了美軍機場跑道上。但以上行動均出於飛行員的犧牲精神與自行抉擇。真正將這種自殺式攻擊編制系統化的,不是別國,正是日本。時間回溯到1944年10月17日。
  • 被等級制坑害的日軍飛行員:空戰王牌,戰後被指不夠資歷開飛機
    一位擊落過10架美機的飛行員,戰後找工作被新成立的航空自衛隊拒絕加入,理由居然是「資歷不夠」!這位飛行員就是幾天前去世的日本海軍空戰王牌——笠井智一,曾被稱為「最後一位在世的『紫電改』飛行員」。笠井智一在1942年加入日本海軍飛行員預科訓練,當時年僅16歲。1944年初,笠井智一首次參戰。1945年日本投降時,他才19歲而已。笠井智一雖然是一名典型的少年兵,但卻是真正的百戰餘生。
  • 我國一女飛行員,突然駕機降落美軍基地,亮出證件後受到盛情款待
    導語:我國一女飛行員,突然駕機降落美軍基地,亮出證件後受到盛情款待我們知道,飛行員必須經歷過很多磨難和訓練,最終才能夠成為更優秀的人。在人們的印象中,飛行員一般都是男性居多,包括航天員也是如此,這是他們需要穿上特定的一種抗荷服,這會讓人體下半身形成一種更大的壓力,這就是軍隊中少有女飛行員的原因。所以,也代表女性飛行員要承受更多的壓力。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一位非常出名的女飛行員,她曾經開飛機闖入了美軍基地,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抗戰期間的日本軍刀:軍官人手一把,飛行員也有,投降時全要交出
    【圖為日軍飛行員也人手一把軍刀】日本軍刀製作精良,馳名中外,二戰期間,日本軍刀產量很大,多達幾十萬把,絕大部分為陸軍軍官佩戴,不僅鋒利異常,更是榮譽的象徵。不過日本軍刀的歷史倒不長,明治維新後才出現自己的制式軍刀。
  • 網傳臺飛行員投誠大陸
    而臺軍今年因演習訓練死亡人員已達15人,摔了4架軍機。其中最為慘痛的,發生在今年1月2日,臺軍的一架黑鷹直升機墜毀,致使臺軍「參謀總長」沈一鳴等多人喪生,臺軍至今還不清楚毛病在哪裡。 島內分析認為原因有三個:一,臺灣向美軍購,得到的多是二手或汰換裝備,且已服役多年,維修保養都有問題;二,臺軍人員素質、人力規劃以及訓練體制等,存在老舊通病;三,近年大陸加強在臺海軍事活動,臺軍疲於奔命應對,勞困頓乏。 但是,刀哥認為,最核心的其實是在「臺獨」。
  • 一個結束二戰的飛行員,造成14萬日本人死亡,他卻活到92歲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影響最大,波及範圍最廣的一次戰爭,這次的戰爭造成無數人死亡,對於受到這次戰爭波及的國家來說,二戰是一場永遠無法抹除的痛。1945年9月2日,進行了整整6年的二戰終於以日本無條件投降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