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標題:《@企業家:人身財產安全、智慧財產權保護……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檢察機關將行動進行到底》
在去年6月制定出臺(以下簡稱「《意見》」)的基礎上,近日,上海市檢察機關部署開展2019服務保障優化營商環境檢察專項行動(以下簡稱「專項行動」),全力為上海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提供有力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去年考察上海時,要求「上海要瞄準最高標準、最高水平,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今年春節後開工第一天,
服務保障優化營商環境
檢察機關將有何新作為?
上海檢察梳理了企業家們關心的問題
結合專項行動一一解答~
問
專項行動主要內容是什麼?和《意見》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答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去年出臺的《意見》,立足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職能,聚焦制度供給、權益保障、效率響應、宜居生活等優質營商環境四個衡量指數,推出20項工作舉措,將服務保障措施貫穿於檢察工作各個環節。
此次開展的專項行動,是圍繞落實上海三項新的重大任務,積極回應去年走訪調研中企業提出的需求和建議,將《意見》進一步細化落實,可以說是《意見》的「任務書」,重點包括六方面工作:
◆加強金融創新和智慧財產權專門保護。主動對接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重大任務,優化升級服務保障科創中心建設統一平臺,探索建立智慧財產權公益訴訟制度,為科創企業提供針對性、專門化的檢察保障,保護、鼓勵企業創新創業,助力金融市場健康繁榮。
◆建立涉企重大疑難複雜案件專項督辦機制。包括建立涉企重大疑難複雜案件報備制度,堅決防止冤假錯案,發布典型案例「以案說法」,加強法治宣傳教育,推動構建公正、透明、可預期的法治環境。
◆對利用刑事手段違規插手經濟糾紛等開展專項監督。如監督糾正民事經濟糾紛被當作刑事案件立案等問題,加大對刑事訴訟活動中企業合法權益和企業家人身財產安全的保護力度。
◆開展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專項監督。包括對超期審理等企業家反映強烈的問題及時進行監督,對民事執行活動進行專項監督,深化虛假訴訟專項監督等。
◆完善企業司法需求保障機制。包括完善企業司法訴求反映處理和反饋機制,推動與行業商會、行業調解組織搭建非訴調解平臺,繼續深入走訪調研企業等。
◆檢察公共服務專項建設。包括完善12309檢察服務中心等平臺營商環境專欄建設,在落實國家戰略重點區域、科技創新聚集區建立法律服務工作站等,進一步暢通企業訴求表達和法律服務渠道等。
以上這六項具體工作,專項行動對每一項都分解細化,明確牽頭部門和參與部門,確保各項工作都能得到有效落實。
問
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是上海的三項新的重大任務之一。檢察機關將如何提供保障?
答
科創板兼具金融和智慧財產權的雙重屬性,檢察機關將探索把保護創新和維護金融安全相結合,為相關企業提供檢察服務保障。在金融安全方面,我們將結合司法活動開展前瞻性研究,及時捕捉風險,準確提示風險,聯手防範風險。此外,根據最高檢部署,我們還將開展證券期貨類案件辦案基地建設,進一步提升司法質效,提供司法服務,維護市場安全穩定。
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我們將進一步完善涉智慧財產權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辦案模式,依法嚴厲打擊智慧財產權犯罪,探索智慧財產權公益訴訟制度,全力以赴保護企業創新創業。同時,進一步將檢察辦案程序公開化、透明化,充分保護智慧財產權權利人的知情權、參與權、訴訟權等合法權益,確保權利人充分了解自身的訴訟權利和義務,更好地參與到訴訟程序中來。此外,深化智慧財產權訴前和解工作,在積極促成被告人向權利人合理賠償損失同時,及時修復受損的社會關係,提高訴訟效率,降低司法成本,減少經濟損失。
問
人身安全、財產安全事關切身利益,一直都是企業家最關心的問題。如果一些民事經濟糾紛被當作刑事案件來處理,或者明顯侵害企業權益的犯罪遲遲不能得到追究,檢察機關對此會採取哪些行動?
答
辦案中,我們堅決一視同仁,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統一訴訟標準和工作要求,更加準確地把握法律政策界限,堅持罪刑法定原則,準確區分經濟糾紛與經濟犯罪、企業正當融資行為與非法集資犯罪等界限。
針對民營企業家反映相對集中的不當立案、該立不立、違法查扣財產等問題,專項行動中分別針對刑事類案件和民事行政類等案件,開展了兩個專項監督,充分履行法律監督職責,努力讓企業家專心創業、放心投資、安心經營。
對刑事案件,主要對利用刑事手段違規插手經濟糾紛等問題強化監督,重點放在立案、偵查等訴訟環節和未進入檢察環節就終結訴訟的案件,如侵害企業權益犯罪應立案而不立、立而不偵、久偵不決等問題。對在押涉案企業家,切實履行羈押必要性審查職責,不需要繼續羈押的,及時建議辦案機關變更強制措施。
對民事類等案件,對超期審理、違法查封、濫用保全以及執行不當、怠於執行等問題強化監督,防止司法不當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
問
近年來,人民法院全力攻堅「執行難」問題,「基本解決執行難」階段性目標如期實現。專項行動強調了對涉企民事執行活動進行監督,都有哪些內容?
答
解決執行難需要綜合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我們依法督促相關職能機構積極履職,並加大支持法院依法執行的力度。監督的重點有:明顯超標的執行和查封、消極執行、違法拍賣、錯誤分配財產、變相變更裁判結果等問題,推動執行規範化。同時,通過監督促進依法窮盡執行手段,防止濫用「程序結案」、實體久拖不決。
對民事非訴執行領域發現的問題,尤其是對公證、仲裁領域存在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進行全面分析,向有關部門發出改進工作的檢察建議。
問
訴訟活動中存在的虛假訴訟、惡意訴訟為正常經營的企業家深惡痛絕,嚴重破壞營商環境。專項行動中提到了要深化虛假訴訟專項監督,具體會有什麼樣的措施?
答
我們將強化與有關部門建立完善聯合防範、發現和制裁機制。
一方面,對當事人濫用訴訟權利、虛假陳述、偽造證據、提供虛假證據等虛假訴訟行為,監督審判機關及時糾正錯誤裁判、調解;對涉嫌刑事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另一方面,我們在開展訴訟監督活動中,如果發現司法工作人員徇私枉法、枉法裁判或執行判決裁定失職、濫用職權,損害司法公正的行為,也將依法查辦,切實維護司法權威和司法公信力。
問
我們看到一些中小企業由於經營管理不盡完善,極易受到不法侵害,成為健康持續發展的重大風險。專項行動中提到的企業司法需求專項保障服務,具體會提供一些什麼樣的幫助呢?
答
除了直接到企業走訪外,我們已經建立了與工商聯、行業協會等溝通聯繫機制,互通信息,多方面聽取企業的司法訴求。今年我們也將繼續深入企業走訪調研,圍繞金融司法政策、智慧財產權保護、企業人員職務犯罪預防等主題,深入了解企業司法需求。
我們有多種途徑為企業提供法治服務和宣傳教育。如針對企業法律方面的需求,提供一對一專題法律諮詢、開設法律講座等,幫助增強企業人員依法從業意識。此外,我們會適時梳理相關領域典型案例,公開發布檢察白皮書,歸集分析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刑事法律風險點,加強對企業的預警提示,並積極運用檢察建議幫助企業堵漏建制等,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提供幫助。
問
良好的營商環境少不了經營者與司法部門互動,近年來,企業家也經常受邀參加檢察機關的座談會等活動,面對面交流。如在平時,企業家有法律上的困惑、有訴求,或者想向檢察機關提出意見建議,有哪些渠道可以反映?
答
我們的12309檢察服務中心,涵蓋網站、電話、移動客戶端、微信公眾號等渠道,集檢察服務、檢務公開、接受監督等功能於一體,統一對外提供智能化的「一站式」服務。其中,對涉企的來信、來訪、來電,開設專門通道,抓緊處理、及時反饋。下一步,我們將升級12309檢察服務中心,並將檢察服務窗口接入「一網通辦」。
同時,「上海檢察」微信公眾號設有服務保障科創中心建設統一平臺,可提供信息查詢、法律諮詢、法律文書、舉報申訴等服務,努力為企業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準的檢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