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人身財產安全、智慧財產權保護……法治是最...

2021-01-07 澎湃新聞

本文原標題:《@企業家:人身財產安全、智慧財產權保護……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檢察機關將行動進行到底》

在去年6月制定出臺(以下簡稱「《意見》」)的基礎上,近日,上海市檢察機關部署開展2019服務保障優化營商環境檢察專項行動(以下簡稱「專項行動」),全力為上海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提供有力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去年考察上海時,要求「上海要瞄準最高標準、最高水平,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今年春節後開工第一天,

服務保障優化營商環境

檢察機關將有何新作為?

上海檢察梳理了企業家們關心的問題

結合專項行動一一解答~

專項行動主要內容是什麼?和《意見》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去年出臺的《意見》,立足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職能,聚焦制度供給、權益保障、效率響應、宜居生活等優質營商環境四個衡量指數,推出20項工作舉措,將服務保障措施貫穿於檢察工作各個環節。

此次開展的專項行動,是圍繞落實上海三項新的重大任務,積極回應去年走訪調研中企業提出的需求和建議,將《意見》進一步細化落實,可以說是《意見》的「任務書」,重點包括六方面工作:

◆加強金融創新和智慧財產權專門保護。主動對接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重大任務,優化升級服務保障科創中心建設統一平臺,探索建立智慧財產權公益訴訟制度,為科創企業提供針對性、專門化的檢察保障,保護、鼓勵企業創新創業,助力金融市場健康繁榮。

◆建立涉企重大疑難複雜案件專項督辦機制。包括建立涉企重大疑難複雜案件報備制度,堅決防止冤假錯案,發布典型案例「以案說法」,加強法治宣傳教育,推動構建公正、透明、可預期的法治環境。

◆對利用刑事手段違規插手經濟糾紛等開展專項監督。如監督糾正民事經濟糾紛被當作刑事案件立案等問題,加大對刑事訴訟活動中企業合法權益和企業家人身財產安全的保護力度。

◆開展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專項監督。包括對超期審理等企業家反映強烈的問題及時進行監督,對民事執行活動進行專項監督,深化虛假訴訟專項監督等。

◆完善企業司法需求保障機制。包括完善企業司法訴求反映處理和反饋機制,推動與行業商會、行業調解組織搭建非訴調解平臺,繼續深入走訪調研企業等。

◆檢察公共服務專項建設。包括完善12309檢察服務中心等平臺營商環境專欄建設,在落實國家戰略重點區域、科技創新聚集區建立法律服務工作站等,進一步暢通企業訴求表達和法律服務渠道等。

以上這六項具體工作,專項行動對每一項都分解細化,明確牽頭部門和參與部門,確保各項工作都能得到有效落實。

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是上海的三項新的重大任務之一。檢察機關將如何提供保障?

科創板兼具金融和智慧財產權的雙重屬性,檢察機關將探索把保護創新和維護金融安全相結合,為相關企業提供檢察服務保障。在金融安全方面,我們將結合司法活動開展前瞻性研究,及時捕捉風險,準確提示風險,聯手防範風險。此外,根據最高檢部署,我們還將開展證券期貨類案件辦案基地建設,進一步提升司法質效,提供司法服務,維護市場安全穩定。

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我們將進一步完善涉智慧財產權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辦案模式,依法嚴厲打擊智慧財產權犯罪,探索智慧財產權公益訴訟制度,全力以赴保護企業創新創業。同時,進一步將檢察辦案程序公開化、透明化,充分保護智慧財產權權利人的知情權、參與權、訴訟權等合法權益,確保權利人充分了解自身的訴訟權利和義務,更好地參與到訴訟程序中來。此外,深化智慧財產權訴前和解工作,在積極促成被告人向權利人合理賠償損失同時,及時修復受損的社會關係,提高訴訟效率,降低司法成本,減少經濟損失。

人身安全、財產安全事關切身利益,一直都是企業家最關心的問題。如果一些民事經濟糾紛被當作刑事案件來處理,或者明顯侵害企業權益的犯罪遲遲不能得到追究,檢察機關對此會採取哪些行動?

辦案中,我們堅決一視同仁,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統一訴訟標準和工作要求,更加準確地把握法律政策界限,堅持罪刑法定原則,準確區分經濟糾紛與經濟犯罪、企業正當融資行為與非法集資犯罪等界限。

針對民營企業家反映相對集中的不當立案、該立不立、違法查扣財產等問題,專項行動中分別針對刑事類案件和民事行政類等案件,開展了兩個專項監督,充分履行法律監督職責,努力讓企業家專心創業、放心投資、安心經營。

對刑事案件,主要對利用刑事手段違規插手經濟糾紛等問題強化監督,重點放在立案、偵查等訴訟環節和未進入檢察環節就終結訴訟的案件,如侵害企業權益犯罪應立案而不立、立而不偵、久偵不決等問題。對在押涉案企業家,切實履行羈押必要性審查職責,不需要繼續羈押的,及時建議辦案機關變更強制措施。

對民事類等案件,對超期審理、違法查封、濫用保全以及執行不當、怠於執行等問題強化監督,防止司法不當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

近年來,人民法院全力攻堅「執行難」問題,「基本解決執行難」階段性目標如期實現。專項行動強調了對涉企民事執行活動進行監督,都有哪些內容?

解決執行難需要綜合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我們依法督促相關職能機構積極履職,並加大支持法院依法執行的力度。監督的重點有:明顯超標的執行和查封、消極執行、違法拍賣、錯誤分配財產、變相變更裁判結果等問題,推動執行規範化。同時,通過監督促進依法窮盡執行手段,防止濫用「程序結案」、實體久拖不決。

對民事非訴執行領域發現的問題,尤其是對公證、仲裁領域存在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進行全面分析,向有關部門發出改進工作的檢察建議。

訴訟活動中存在的虛假訴訟、惡意訴訟為正常經營的企業家深惡痛絕,嚴重破壞營商環境。專項行動中提到了要深化虛假訴訟專項監督,具體會有什麼樣的措施?

我們將強化與有關部門建立完善聯合防範、發現和制裁機制。

一方面,對當事人濫用訴訟權利、虛假陳述、偽造證據、提供虛假證據等虛假訴訟行為,監督審判機關及時糾正錯誤裁判、調解;對涉嫌刑事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另一方面,我們在開展訴訟監督活動中,如果發現司法工作人員徇私枉法、枉法裁判或執行判決裁定失職、濫用職權,損害司法公正的行為,也將依法查辦,切實維護司法權威和司法公信力。

我們看到一些中小企業由於經營管理不盡完善,極易受到不法侵害,成為健康持續發展的重大風險。專項行動中提到的企業司法需求專項保障服務,具體會提供一些什麼樣的幫助呢?

除了直接到企業走訪外,我們已經建立了與工商聯、行業協會等溝通聯繫機制,互通信息,多方面聽取企業的司法訴求。今年我們也將繼續深入企業走訪調研,圍繞金融司法政策、智慧財產權保護、企業人員職務犯罪預防等主題,深入了解企業司法需求。

我們有多種途徑為企業提供法治服務和宣傳教育。如針對企業法律方面的需求,提供一對一專題法律諮詢、開設法律講座等,幫助增強企業人員依法從業意識。此外,我們會適時梳理相關領域典型案例,公開發布檢察白皮書,歸集分析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刑事法律風險點,加強對企業的預警提示,並積極運用檢察建議幫助企業堵漏建制等,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提供幫助。

良好的營商環境少不了經營者與司法部門互動,近年來,企業家也經常受邀參加檢察機關的座談會等活動,面對面交流。如在平時,企業家有法律上的困惑、有訴求,或者想向檢察機關提出意見建議,有哪些渠道可以反映?

我們的12309檢察服務中心,涵蓋網站、電話、移動客戶端、微信公眾號等渠道,集檢察服務、檢務公開、接受監督等功能於一體,統一對外提供智能化的「一站式」服務。其中,對涉企的來信、來訪、來電,開設專門通道,抓緊處理、及時反饋。下一步,我們將升級12309檢察服務中心,並將檢察服務窗口接入「一網通辦」。

同時,「上海檢察」微信公眾號設有服務保障科創中心建設統一平臺,可提供信息查詢、法律諮詢、法律文書、舉報申訴等服務,努力為企業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準的檢察服務。

相關焦點

  • 中共中央辦公廳:保護企業家人身財產安全!兩個典型案例解析
    其中提到:主動配合有關部門開展依法甄別糾正侵害民營企業產權錯案怨案,依法維護企業正常經營秩序,尊重和保護企業家合法人身和財產權益……本文結合最高法此前發布的(依法甄別糾正一批涉產權冤錯案件)典型案例,梳理其中的典型意義:典型案例1:嚴格區分企業家犯罪所得和企業經營管理的合法財產典型案例2:刑事扣押行為違法,需返還扣押財物並支付相應的利息典型案例
  • 顧雛軍案等入選平等保護民營企業家人身財產安全典型案例
    研討會上,最高法司法案例研究院發布了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家人身財產安全十大典型案例。記者注意到,張文中詐騙、單位行賄、挪用公款再審改判無罪案,顧雛軍虛報註冊資本、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挪用資金案等案例入選。
  • ...法:嚴懲侵害企業家人身財產安全犯罪 防止用刑事手段幹預經濟糾紛
    中國網7月31日訊(記者 張豔玲)31日,全國法院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司法保護工作推進會召開,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周強出席會議並講話。周強強調,要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認真貫徹實施民法典,把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司法保護工作提高到新水平,為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周強指出,各級法院要增強加強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司法保護的責任感、使命感。
  • 解除同居關係時財產如何分割?男友對我家暴,能否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在這裡, 只要你有問題,「上海法治聲音」將推薦專業律師免費解答。問答內容還將同步在「百度新聞上海頻道」、「上海手機報」。 聯繫我們:可在「上海法治聲音」微信上留言,可撥打電話021-63225642,或發送郵箱fazhishengyin@126.com有問必答。
  • ...保健品欲強行接管財產?珠海香洲法院為老年人發首份人身保護令
    今天,記者從珠海香洲法院獲悉,該院近期發出一份特殊的人身安全保護令:禁止王女士對母親林阿姨實施家暴行為;禁止王女士跟蹤、接觸、騷擾母親和進入母親的住所。據介紹,兩人矛盾緣於,王女士不準母親獨居,脅迫母親搬進自己家中共同生活,強行要求母親交出財產,並辯稱是擔心母親購買保健品被詐騙,從而代管母親財產。
  • 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法律適用
    五是建立完善了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當事人受到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現實危險時,可以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此外,反家暴法還將適用範圍擴大到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規定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參照反家暴法規定執行。  筆者主要就人民法院辦理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案件進行探討。
  • 夷陵區的她申請了人身安全保護令
    近日,宜昌市夷陵區人民法院成功調解一起離婚案件,審理過程中為保護遭受家庭暴力的原告,夷陵法院依法籤發人身安全保護令為其「撐腰」。為不再遭受家暴,劉某向法院起訴離婚,並另行申請了人身安全保護令。夷陵法院受理此案後,承辦法官根據相關證據,認為劉某的申請符合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法定條件,遂依照《反家庭暴力法》相關規定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裁定禁止陳某實施毆打、威脅、騷擾、跟蹤劉某,並進一步載明違反禁令將承擔的法律責任。
  • 中消協發布春節消費七大提示 保護人身財產安全和個人隱私
    保護人身財產安全和個人隱私春節期間,無論出行、購物還是餐飲消費,應保護好人身財產安全。網絡交易不要隨意提供個人信息,不要見碼就掃。買年貨:選擇正規商超消費者購買年貨,應到正規商場超市選購,注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線上購物要到正規電商平臺,保留好訂單、聊天記錄或截屏等相關證據。
  • 什麼情況下可以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2015-09-11 10:49:01 | 來源:中國法院網 | 作者:謝彩鳳   問:婚姻案件中,如果一方當事人遭受家庭暴力,能否申請人生安全保護令及如何申請
  • 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理論與實務
    如果不能,什麼情況下才可以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對此,筆者通過法律規定梳理及案例分析層層深入,明確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理論與實務。 二、針對「家庭暴力」的保護措施:人身安全保護令2016年3月1日《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實施,為家暴受害者提供了有力的保護,最亮點、強有力的保護措施就是人身安全保護令。
  • 駐厄瓜多使館提醒厄中國公民注意人身財產安全
    在此特殊時期,駐厄使領館提醒在厄中國公民:一、密切關注當地安全形勢,切實提高風險防範意識,避免前往案件高發區域,根據自身情況加強住所及經營場所安保措施,確保人身和財產安全。二、避免在辦公場所和住所存放大量現金。如需赴銀行支取大額現金,建議提前申請免費護送服務。
  • 公安部:保護民警及其近親屬人身財產安全及人格尊嚴
    規定明確了侵犯民警執法權威的具體情形、處置要求,並將警務輔助人員、民警近親屬一併納入保護範疇。公安部警務督察局局長張向寧介紹,近年來,一線公安民警在執法執勤中遭遇阻撓執法、暴力抗法、造謠誹謗事件時有發生。對此,《規定》明確,公安民警依法履行職責、行使職權受法律保護,不受妨害、阻礙。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女兒意欲霸佔財產 母親申請人身保護
    女兒意欲霸佔母親財產,多次騷擾、毆打,嚴重威脅老人的生命安全。為此,老人依法向法院申請人身保護令。  高某某(60歲)與高某女(35歲)系母女關係,高某女因其父親在其出生5個月時去世,故由高某某獨自撫養長大。高某女依賴思想嚴重,意圖侵佔高某某的財產。
  • 劉衛東:民營企業家財產權保護的若干問題
    此次「案例大講壇」以「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家人身財產安全」為主題,發布了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家人身財產安全十大典型案例。5月30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民營企業家座談會,包括前段時間備受關注的張文中也參與了此次的座談會。周強院長在會上強調「加強刑事司法保護,嚴格落實罪刑法定、疑罪從無原則,堅決防止利用刑事手段幹預經濟糾紛,堅決依法保護企業家人身財產安全。」
  • 「普法」如何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為進一步增強姐妹們的維權意識,保障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小新姐姐會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為姐妹們普及法律知識呦!今天普及的內容是如何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我國首部反家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2016年3月1日起施行,首次建立了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
  • 深圳法治政府建設巡禮13:法護創新,建最嚴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
    據悉,近年來深圳以法治呵護創新發展,不斷加強頂層設計,加大執法力度,從立法、執法、司法各環節構建多元聯合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 立法築基,完善智慧財產權制度 作為首批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城市,深圳近年來把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作為創新發展和營商環境改革的重中之重,並堅持運用法治思維,通過完善智慧財產權政策體系、實施最嚴智慧財產權保護條例、創新智慧財產權服務、嚴格執法等舉措,推進智慧財產權「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為助力深圳在國家智慧財產權保護中發揮先行示範作用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 力推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走深走遠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關係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係高質量發展,關係人民生活幸福,關係國家對外開放大局,關係國家安全。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  令人欣喜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實現了從引進大國向創造大國轉變,從追求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
  • 人身安全保護令操作指南
    《關於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操作指南(試行)》。第二條  人身安全保護令可以不依附於訴訟,單獨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案件包括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審查案件和人身安全保護令變更案件,人民法院受理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的,應當立「民保令」字案號;申請撤銷、變更、延長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應當立「民保更」字案號。
  • 長春孫氏三兄弟涉黑案拷問公民人身財產安全!
    孫氏三兄弟獲釋後祭拜去世的母親(網絡圖片) 本站訊 近來,隨著民營企業的連連出事,企業家、普通公民的人身財產安全成為熱點話題。但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時至今日,孫寶民的被委託管理的臺北大廈財產也未能解封,每年1100多萬元的收入也去向不明!在將近4年時間裡,孫寶民不斷的申請解封、賠償,吉林省公安廳也曾做出給與賠償的決定,但吉林市公安局和檢察院就是不給解封,也不給與賠償!人們不僅要追問,我們的人身、財產還有安全感嗎?
  • 安徽:違反人身安全保護令或被納入信用「黑名單」
    當事人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實危險的,可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當事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因受到強制或威嚇、年老、殘疾、重病等原因無法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其近親屬、公安機關、婦女聯合會、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救助管理機構可以代為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