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能摘五六十斤,收入上百元,賺得比在城裡打工還多!」早晨6時,清遠英德市九龍鎮河頭村的千畝桑芽菜基地裡,農戶陳井清正在忙活。在他身後,摩託車穿梭在田埂上,快速把採摘好的桑芽葉快速運往村內加工廠。
河頭村是清遠推動「一村一品」,加快鄉村產業發展的縮影。順應產業發展規律,立足當地特色資源,清遠正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同時,通過聚焦清遠雞、茶葉等優勢主導產業,一個「3+X」農業產業體系在清遠被構建起來,當地產業布局得到進一步優化,利益聯結機製得到進一步完善。包括陳井清在內,越來越多清遠農民分享到了產業的增值收益。
隨著清遠市委推動清遠高質量發展「十大行動方案」的正式發布,清遠鄉村產業發展進入全新快車道。清遠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大力發展「3+X」產業體系,高質量建設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同時,著力打造跨縣域的特色優勢產業帶,紮實推進農業產業鏈現代化,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樣板區項目等重點項目、重大平臺建設,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南方日報記者 何帆燕
小小「致富菜」 富民又興村
說這小小的桑芽菜是河頭村民的「致富菜」並不為過。
河頭村坐落在英西峰林走廊腳下,擁有獨特的自然景觀。縱然如此,這裡過去卻一度因為產業基礎薄弱、人口外流嚴重,處於守著金山銀山過苦日子的窘境。
2017年以來,結合當地土地整合工作,河頭村建成了桑芽菜基地,成立了萬子桑蠶專業合作社,以「合作社+農戶」的方式,走出了一條以農業為基礎,鄉村旅遊為支撐的深度融合發展之路,打開了集體經濟發展「致富門」。河頭村黨支部副書記許景峰介紹,目前河頭村種植的桑芽菜面積約1200畝,因為每隔三四天便可收穫一茬,每年約有10個月的採摘期,村民因此有了穩定的收入保障。
村民的致富熱情被成功激發,除了桑芽菜基地外,百香果產業基地、碧鄉民宿等一批產業扶貧項目逐一生根發芽。河頭村集體收入從2017年的8.2萬元,提高到如今的27.4萬元,吸引近1000人回流。在河頭村的示範帶動下,周邊村莊也掀起了「種桑芽菜熱」,帶動九龍鎮種植近8000畝桑芽菜,合作社桑芽菜年產量超1000噸。
陳井清家住河頭村石下村民小組,原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抓住村裡發展桑芽菜產業機遇,成為受益者之一。他承包了幾畝土地搞起了生產,年收入增加了3萬多元,成功摘掉了「窮帽子」。
鄉村產業蓬勃發展 示範村鎮越來越多
在清遠,像河頭村一樣憑藉「一村一品」煥發新機的村鎮不少,鄉村產業得到了蓬勃發展。
在佛岡縣湯塘鎮竹山村,冬日的暖陽灑在粉葛基地,一個個粗壯、飽滿的粉葛早已破土而出,豐收的歌兒已經唱起。竹山村種植粉葛已有數百年歷史,肥沃的土壤、溫暖的氣候、充沛的雨量和較大的晝夜溫差,讓當地出產的粉葛有著皮薄、肉香、質嫩、入口無渣等優良品質。通過推進「一村一品」建設,積極引入粉葛深加工生產線,建立特色農業生產基地和綠色食品加工基地,當地粉葛種植面積已超過500畝,成為竹山村家家戶戶的致富增收產品。
每年11月至次年2月,是採挖、銷售淮山的好時節。在陽山縣七拱鎮西連村,村民在田間地頭忙著採挖淮山的熱鬧「大戲」剛剛演罷。陽山縣是「中國淮山種植之鄉」,淮山種植面積為廣東最大,產品銷往全國各地。七拱鎮是陽山淮山的主產地,自改革開放後便開始大規模種植淮山,種植規模已達到8000多畝。西連村正是其主要分布地之一,當地種植戶自發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形成了成熟的淮山種植、包裝、銷售產業鏈。
去年8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公布首批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和第二批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名單,清遠90個專業村和5個專業鎮經各地申報推薦、專家評審及網上公示等程序,獲準認定。而在2020年12月1日,農業農村部官網對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名單進行公示,憑藉已培育起來的淮山和麻竹筍產業,清遠有2個村鎮入選,分別是陽山縣七拱鎮西連村和英德市西牛鎮,至此,清遠市入選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者達到5個。
實施「3個三工程」 培育產業強鎮強村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我們坑口村的筆架茶種植面積已從400多畝發展到3000多畝,每年可生產幹茶近10噸。」筆架山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新才說。
坑口村位於清遠市清新區,與大多數粵北山村一樣,這裡山多地少無水田。但通過探索土地託管、資金入股、訂單農業和合營代管等方式,打造「一村一品」,這裡發展起了茶產業,單村集體年增收一項便超過10萬元。
發展優勢主導產業是清遠加快鄉村產業發展的主要思路之一。近年來,立足地區資源優勢,清遠市大力實施農業「3個三工程」,重點發展茶葉、清遠雞、柑橘三大主導產業,同時注重培育特色產業強鎮強村,集中連片發展起了瘦身魚、烏鬃鵝、食用菌、西洋菜等特色產業。
鄉村產業發展壯大需要有完善的設施服務配套。積極推進鄉村路網建設、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設和農村物流配送網絡建設是清遠的具體行動。數據顯示,目前清遠市所有行政村已實現光纖寬帶、4G網絡全覆蓋。通過推廣「平臺快遞+電商改造」「農村客運+快遞企業」的電商到村物流配送,農產品進城難正被有效解決。
據行業統計,目前清遠市茶葉種植已達到21.06萬畝、水果種植75.83萬畝、蔬菜種植217.5萬畝、筍竹面積約75萬畝、蠶桑種植7.5萬畝、家禽年出欄10591萬隻(其中清遠雞年出欄約達8378萬隻)。在水產養殖方面,更已成為全省桂花魚四大主產區之一,產量佔全省的四分之一。
2020年前三季度,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清遠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36.7億元、增加值206.2億元,同比增長3.9%、3.5%,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3723.1元,增長6.3%。越來越多像河頭村一樣的「空心村」迎來蝶變,隨著村裡農旅產業的不斷發展,在外的村民逐漸回流,尋找致富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