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少將宋玉林,抗美援朝唯一打滿3年之人,最後一役奇襲白虎團

2020-12-23 騰訊網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將軍中,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不少,但在朝鮮戰場上打了三年以上的就不多了。在朝鮮三年以上而且一直在前線作戰的就更少了。最先出國,參加了首戰,又堅持到打完最後一仗的將軍,算來只有一個人。他,就是開國少將宋玉林。

宋玉林

1953年6月的朝鮮戰場上,正當我軍與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籤署停戰協議之時,南朝鮮方面竟公然破壞協議,扣留我方被俘人員,公開叫囂要"單獨幹"、"北進"。

為打擊李承晚集團的囂張氣焰,加深敵人內部矛盾,實現早日停戰,經中央軍委批准,我志願軍決定進行一次以打擊李承晚軍隊為主的戰役,"再殲敵一萬人",迫敵妥協。戰役的主要方向選在金城突出部地區,擔任主攻任務的部隊為第20兵團。

為了更好地發揮作戰部隊的主動性和靈活性,第20兵團司令員楊勇將兵團所屬5個軍分為東、西、中三個作戰集團,各集團在總的原則和部署下,可獨立作戰,完成各自攻擊目標。

起初,第68軍副軍長宋玉林指揮的西作戰集團的任務是:第一步,首先攻佔敵金城地區前沿的522.1、552.8高地一線的諸高地,殲敵首都師第1團主力;得手後,再向前發展,攻佔一線防線主陣地前之梨實洞、北亭嶺、月峰山、開野裡以北地區;而後再與中、東作戰集團協同作戰,攻殲梨船洞以西及西北敵主陣地之敵,並依次穩紮穩打,逐步向前推進。

右起為羅聯,饒輔廷,羅遇坤,陳亞才,宋玉林

但是,宋玉林不同意這種打法,認為此種戰法,表面上穩紮穩打、步步推進,實際上一個一山頭一個山頭地攻,一個陣地一個陣地地奪,與敵拼消耗,即使勝了,也最多是個擊潰戰。他主張,以大膽穿插迂迴的辦法,直插敵縱深,奇襲敵指揮所,首先打亂敵指揮系統,使敵難以組織有效反抗。而後實施分割包圍,各個殲滅。

在作戰會議上,宋玉林講了自己的方案,但大部分同志不同意他的意見,理由是:有些冒險,不符合上級穩紮穩打的要求。為了統一大家的思想,宋玉林根據上級意圖、我軍的任務與敵我地形條件,客觀地分析了執行這一作戰方案的有利條件和困難,戰鬥打響後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以及處置的具體措施,保證在任何情況下吃不了虧。最後,大家才一致同意他的作戰方案。"

7月13日晚21時,金城前線,突然1000餘門火炮一齊開火,在短短的7至8分鐘時間裡,第20兵團參戰部隊,將1900噸炮彈,傾瀉在南朝鮮軍陣地上。炮火準備後,西集團主攻部隊第203、204師在522.1和552.8高地之間啞口地區同時發起攻擊,以雙斧劈門之勢,一齊砍下,一舉將敵兩個陣地割裂。

在主力"雙斧劈門"之時,西集團有13支滲透穿插支隊,乘機殺人,像十幾支利箭,趁夜暗直刺敵縱深。其中,由副團長趙仁虎帶領的支隊尤為迅猛。這支穿插支隊在炮火準備時,就積極向前運動,在主力打開缺口攻擊敵第一線主陣地時,他們迅速通過了敵炮火封鎖區,繞過公路口的布雷場,跑步向敵縱深猛插。

趙仁虎

先頭偵察班12人,由副排長楊育才帶領。他們化裝成南朝鮮軍,一路上,冒雨涉險,抓俘虜,得口令,巧妙地通過了敵人的幾道崗卡,直插南朝鮮軍首都師號稱"白虎團"的第1團團部所在地二青洞。

我軍炮火的猛烈攻擊,致使白虎團的交通和通信全部中斷,敵指揮系統一時間陷入癱瘓,白虎團團長崔喜寅一邊派部隊增援一線,一邊向上級求援。

抗美援朝微縮景觀

南朝鮮軍首都師師長崔昌彥在齊宮洞指揮所接到第1團的求援報告後,急令機甲團分派一個營到二青洞支援第1團,並決定由副師長林溢淳隨機甲團緊急到1團指揮所處置情況。不料,當進至二青洞溝,距白虎團部僅數百步之遙,卻與宋玉林派出的趙仁虎的穿插支隊遭遇。

趙仁虎乘敵未弄清真相之機,果斷命令穿插部隊先敵開火。敵遭到迎頭打擊,一片混亂。後邊幾輛汽車上的敵人,企圖下車抵抗,正向敵團部急馳的楊育才,果斷命令偵察班停止前進,立即散開,以突然猛烈的火力,將這幾輛車上的敵人大部殲滅。

之後,偵察班不戀戰,不貪繳獲,以猛虎下山之勢,直撲白虎團團部。當時,"白虎團"團部前停有大小汽車三十餘輛,首都師副師長、機甲團團長及隨從已到達這裡。楊育才帶領化裝偵察班猛然闖進會議室、警衛室,開槍射擊,打得敵人措手不及,亂作一團,抱頭亂竄,僅有白虎團團長等個別人漏網,其餘白虎團團部人員全部被殲。

西作戰集團主力部隊趁敵混亂,迅速將敵分割包圍,一舉將白虎團殲滅。緊接著又將前來增援首都師的機甲團包圍,並發起分割攻擊。敵在我猛烈打擊下,頓時大亂,各自顧命,四下逃竄,團長陸根洙當場斃命,隨即機甲團全團覆沒。

西作戰集團司令員宋玉林得知已襲擊白虎團,殲滅機甲團,即指揮預備隊從側翼加入戰鬥,爭取天還沒亮,敵空軍未出動前,吃掉首都師,奪回金城突出部。

攻擊發起後,南朝鮮軍驚恐萬狀,狼狽不堪,丟棄大量武器和物資,一窩蜂似的向南潰逃。從金城通往華川的公路上,到處是潰退的南朝鮮軍。汽車撞翻了,大炮壓著屍體,坦克擋住了汽車,亂成一團。

籤署停戰協定

在我軍的沉重打擊下,南朝鮮李承晚集團終於低下頭來,答應停戰協議條款,敵我雙方於7月16日夜停火,於27日正式籤署停戰協定,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結束。

金城一役,宋玉林指揮的西作戰集團,以排山倒海之勢,橫掃千軍如卷席,殲敵一萬七千餘人,一舉收復金城地區五十多平方公裡,為抗美援朝的勝利結束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相關焦點

  • 宋仲基的「白虎部隊」是抗美援朝中被奇襲的那個白虎團嗎?
    筆者在《從<太陽的後裔>管窺當代韓國軍隊》一文中,曾提到主人公柳時鎮所在的韓國陸軍第707特殊任務大隊(即第707特種作戰營),綽號「白虎」。有人驚奇地發現,「白虎」,這個名字怎麼這麼耳熟?對中國人來說,名為「白虎」的韓軍部隊當然耳熟——那不就是「白虎團」麼?
  • 樣板戲《奇襲白虎團》:抗美援朝的真事兒,遠比舞臺演繹精彩
    由於舞臺條件所限,軍事類的樣板戲,根本無法真實重現故事的原貌,特別是《奇襲白虎》這部戲,它的故事源自於抗美援朝戰場上的精彩戰例,「奇襲白虎團」可以說是志願軍創造的軍事史上的一個奇蹟:13人PK掉南朝鮮王牌部隊的團部,共計消滅233名敵人(含俘虜),而自身卻無一傷亡。讓我們重溫一下那場盪氣迴腸的戰鬥,重回那片偉大的、最可愛的志願軍戰士曾經浴血奮戰的戰場。
  • 奇襲白虎團:終極之戰,準且狠的虎口掏心
    旗幟的背後,是一段在中國廣為流傳的故事——奇襲白虎團。10月8日,在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到來之際,現代京劇《奇襲白虎團》再次亮相山東省會大劇院,繼續影響著這一代觀眾。 在抗美援朝最後一戰金城戰役中,志願軍第68軍203師607團先頭偵察班12人在副排長楊育才的率領下,從俘虜口中巧妙獲知敵軍的聯絡口令,順利通過敵人的幾道崗哨盤查,最終直搗二青洞南朝鮮軍首都師第1團(白虎團)團部,繳獲李承晚親自授予「白虎團」的「優勝」虎頭旗。
  • 大開本《奇襲白虎團》連環畫
    最近一段時期,央視電影頻道增加了抗美援朝題材電影的播放,曾連續三個晚上播出我國三部經典影片《英雄兒女》《上甘嶺》《奇襲》,重溫當年英雄兒女們抗美援朝的戰鬥故事。圖1 封面我是一個電影連環畫收藏愛好者,尤其喜歡收藏戰爭題材連環畫。
  • 宋仲基的「白虎部隊」是被奇襲的那個白虎團嗎?
    抗美援朝戰爭末期的金城戰役中,志願軍第68軍203師第609團副排長楊育才率小分隊一路穿插,成功實施「斬首」,一舉將該團團部摧毀,同時配合主力部隊全殲了該團。這就是著名的「奇襲白虎團」。這個被志願軍全殲的「白虎」是不是宋仲基「歐巴」的部隊呢?當然不是,此「白虎」非彼「白虎」。被志願軍全殲的是個團,宋仲基的第707特殊任務大隊是個營,部隊的性質也不一樣,顯然不是一支部隊。
  • 開國少將詹大南逝世,享年105歲,開國少將目前僅剩7人!
    當聽到開國少將詹大南將軍於今日上午逝世的噩耗時,心裡為之一顫,開國將軍又走了一位。詹老雖然今天離開了我們,但詹老的革命精神將被我們後輩代代傳承,他為國家做出的卓越貢獻將永遠被我們後輩代代銘記。詹老的一生可謂是波瀾壯闊的一生,他14歲參加革命,16歲參加紅軍,19歲參加長徵,21歲加入中國共產黨,在火與血的歷練中逐步成為我黨和我軍的優秀將軍。
  • 老經典唱出新精神 《奇襲白虎團》在京上演獲好評
    10月23日電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由山東省京劇院復排的現代京劇《奇襲白虎團》,被列為此次紀念活動全國兩部重點演出劇目之一,22日晚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進行了首場演出。 在開幕儀式上,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書記、部長胡和平致辭時講到,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捨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這場保衛革命反抗侵略正義之戰的偉大勝利。
  • 潼關之戰與奇襲白虎團
    這時,段志玄率領20名騎兵趕來救援,陣斬隋軍數十人。戰鬥中,段志玄腳部被敵箭射傷,由於擔心引起部隊思想波動,便忍痛不言,甚至再三衝入敵陣拼殺,致使桑顯和部大亂。劉文靜部士氣重新振作,乘機勇猛衝擊,大破隋軍,屈突通被俘。1953年6月,志願軍總部根據中央軍委和毛澤東指示,決定發起夏季戰役第三次進攻,以配合停戰談判。
  • 英雄不會被忘記,主席看京劇《奇襲白虎團》問:此人目前何在?
    1947年10月,方榮翔光榮參加了東北人民解放軍第七縱隊京劇團任演員,他作為一個京劇表演者、傳承者,又一次為我軍的發展從藝術方面做出了貢獻,可見,他一直以來是一個一心向著黨的京劇名家,願意為國為黨做出自己的傑出貢獻,此後在1951年10月,方榮翔奔赴抗美援朝戰爭的戰場,為參加抗美援朝的將士們提供一些慰問活動和文藝演出,雖然身在朝鮮,條件艱苦,他從未有一天時間抱怨過,在朝時間長達七年之久。
  • 奇襲白虎團,13人偵察小分隊榮立集體特等功,並非全都是志願軍
    為了嚴厲懲罰李承晚集團破壞朝鮮停戰的行徑,1953年7月13—27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集中6個軍的兵力、1000餘門火炮,對金城以南25公裡寬的弧形戰線實施猛烈進攻。這場戰役共打垮李承晚軍4個師,殲敵5.3萬餘人,向前推進了9.5公裡,拉直了戰線,擴大陣地面積近170平方公裡,有力地配合了停戰談判,促進了朝鮮停戰的實現。
  • 抗美援朝「穿插營」營長逝前回憶:奇襲白虎團背後的真實故事
    來源:中國軍網微信公眾號 作者:劉天博每當談起抗美援朝戰爭中奇襲白虎團這一經典戰鬥時,人們大多能想起京劇《奇襲白虎團》中嚴偉才的原型一級戰鬥英雄楊育才,但是許多人並不了解這場驚心動魄戰鬥背後的細節與那些鮮為人知的英雄。只有觸摸歷史經緯裡的錚錚鐵骨,穿越時空感受那段清晰的歲月,才能更真實地感懷英雄、懷念英雄。
  • 你還記得《奇襲白虎團》裡帥氣逼人的宋玉慶嗎?大明湖畔的男主角
    》裡的嚴偉才,那帥氣瀟灑的形象,功夫了得,讓多少人為之傾倒。》,起初想讓李師斌來扮演主角嚴偉才這個角色,因為李師斌年齡偏大,最後決定啟用唱念做打、武功了得的宋玉慶。,8歲進入劇團工作在當時已經滿了40年工齡,按照國家規定,50歲的宋玉慶辦理了離休。
  • 解密:707部隊與我軍奇襲白虎團之間的恩恩怨怨
    對中國人來說,名為「白虎」的韓軍部隊當然耳熟——那不就是「白虎團」麼?抗美援朝戰爭末期的金城戰役中,志願軍第68軍203師第609團副排長楊育才率小分隊一路穿插,成功實施「斬首」,一舉將該團團部摧毀,同時配合主力部隊全殲了該團。這就是著名的「奇襲白虎團」。此事經央視評論員楊禹的微博,再次成為熱點:
  • 用自己都聽不懂的「英語」唬住敵哨兵,偵察英雄楊育才奇襲白虎團
    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紀念日,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說起抗美援朝,很多人就會想起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那部著名的革命現代京劇《奇襲白虎團》。《奇襲白虎團》的故事,取材於朝鮮戰場上的真實事跡。
  • 1042名開國將帥中唯一老外!越南人洪水:1955年為何成開國少將?
    1955年,我軍舉行了隆重的授銜典禮。鮮為人知的是,在我軍的1042名開國將帥中有一位老外,他還是我軍1042名開國將帥唯一的老外。他就是越南人洪水。從他本人的履歷和戰功我們就能看出,儘管洪水是越南人,但他絕對有資格成為新中國的開國少將。
  • 抗美援朝最後一役,我軍1100門大炮齊射,打殘韓軍王牌首都師
    而美國在把麥克阿瑟撤職後,重新找了三個頗有能力的人來擔任聯合國軍總司令,但這並沒有改變他們最終獲得失敗的結局,美國還因戰爭損失了數百億美元以及17萬年輕力壯的青壯年。自上甘嶺一役之後,美國放棄了原本要幫助南韓攻佔北朝鮮的計劃,為避免再產生更多的戰爭經費損失和人員傷亡,關於韓戰的停戰談判被提上了日程。然而當時作為南韓總統的李承晚卻對此極為不滿,他認為,南韓沒有實現「家國統一」夢,戰爭就不能停止。
  • 陳姓最後的開國將軍逝世,享年100歲,開國將星僅存九顆
    開國少將、原瀋陽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陳紹昆逝世,值得一說的是陳紹昆將軍是陳姓最後的開國將軍,將軍去世後,江蘇再無健在開國將軍。陳紹昆是陳姓百歲開國將軍之一,將軍去世後,全國各地沉痛哀悼、緬懷將軍過往,以此傳揚革命精神,銘記歷史。
  • 開國少將中,何人軍事能力最強
    開國將帥都是人民軍隊中傑出的名將,前面幾期,我們已經講完了大將、中將的軍事能力排名,今天就來說說開國少將吧。開國少將雖然相比元帥、大將、中將,軍事能力稍顯不足,但依然有不少極為突出的名將湧現,他們的傑出戰績,直到今天依然被我們津津樂道,彪炳史冊。
  • 盪氣迴腸的最後一戰:炮火映紅了天空,奇襲白虎團,180師雪恥
    對當面南韓軍形成了3∶1的兵力優勢和1.7∶1的火力優勢。 1953年7月13日夜9時,濃雲低垂,天地間一片昏暗,暴雨前的氣候悶熱得讓人窒息。 中國軍隊的1100門火炮在一片沉寂中突然怒吼。東起北漢江,西至下甘嶺,幾十裡的敵軍陣地上濃煙滾滾,黑色的陰雲被炮火染成了紫紅。
  • 105歲開國少將詹大南逝世 曾率部全殲美軍王牌部隊
    繼11月18日「開國少將」楊思祿逝世後,11月21日,另一名「開國少將」詹大南去世。至此,「開國將領」僅存7人。 據澎湃新聞網報導,「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副司令詹大南將軍於11月21日上午在江蘇南京逝世,時年10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