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將軍中,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不少,但在朝鮮戰場上打了三年以上的就不多了。在朝鮮三年以上而且一直在前線作戰的就更少了。最先出國,參加了首戰,又堅持到打完最後一仗的將軍,算來只有一個人。他,就是開國少將宋玉林。
宋玉林
1953年6月的朝鮮戰場上,正當我軍與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籤署停戰協議之時,南朝鮮方面竟公然破壞協議,扣留我方被俘人員,公開叫囂要"單獨幹"、"北進"。
為打擊李承晚集團的囂張氣焰,加深敵人內部矛盾,實現早日停戰,經中央軍委批准,我志願軍決定進行一次以打擊李承晚軍隊為主的戰役,"再殲敵一萬人",迫敵妥協。戰役的主要方向選在金城突出部地區,擔任主攻任務的部隊為第20兵團。
為了更好地發揮作戰部隊的主動性和靈活性,第20兵團司令員楊勇將兵團所屬5個軍分為東、西、中三個作戰集團,各集團在總的原則和部署下,可獨立作戰,完成各自攻擊目標。
起初,第68軍副軍長宋玉林指揮的西作戰集團的任務是:第一步,首先攻佔敵金城地區前沿的522.1、552.8高地一線的諸高地,殲敵首都師第1團主力;得手後,再向前發展,攻佔一線防線主陣地前之梨實洞、北亭嶺、月峰山、開野裡以北地區;而後再與中、東作戰集團協同作戰,攻殲梨船洞以西及西北敵主陣地之敵,並依次穩紮穩打,逐步向前推進。
右起為羅聯,饒輔廷,羅遇坤,陳亞才,宋玉林
但是,宋玉林不同意這種打法,認為此種戰法,表面上穩紮穩打、步步推進,實際上一個一山頭一個山頭地攻,一個陣地一個陣地地奪,與敵拼消耗,即使勝了,也最多是個擊潰戰。他主張,以大膽穿插迂迴的辦法,直插敵縱深,奇襲敵指揮所,首先打亂敵指揮系統,使敵難以組織有效反抗。而後實施分割包圍,各個殲滅。
在作戰會議上,宋玉林講了自己的方案,但大部分同志不同意他的意見,理由是:有些冒險,不符合上級穩紮穩打的要求。為了統一大家的思想,宋玉林根據上級意圖、我軍的任務與敵我地形條件,客觀地分析了執行這一作戰方案的有利條件和困難,戰鬥打響後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以及處置的具體措施,保證在任何情況下吃不了虧。最後,大家才一致同意他的作戰方案。"
7月13日晚21時,金城前線,突然1000餘門火炮一齊開火,在短短的7至8分鐘時間裡,第20兵團參戰部隊,將1900噸炮彈,傾瀉在南朝鮮軍陣地上。炮火準備後,西集團主攻部隊第203、204師在522.1和552.8高地之間啞口地區同時發起攻擊,以雙斧劈門之勢,一齊砍下,一舉將敵兩個陣地割裂。
在主力"雙斧劈門"之時,西集團有13支滲透穿插支隊,乘機殺人,像十幾支利箭,趁夜暗直刺敵縱深。其中,由副團長趙仁虎帶領的支隊尤為迅猛。這支穿插支隊在炮火準備時,就積極向前運動,在主力打開缺口攻擊敵第一線主陣地時,他們迅速通過了敵炮火封鎖區,繞過公路口的布雷場,跑步向敵縱深猛插。
趙仁虎
先頭偵察班12人,由副排長楊育才帶領。他們化裝成南朝鮮軍,一路上,冒雨涉險,抓俘虜,得口令,巧妙地通過了敵人的幾道崗卡,直插南朝鮮軍首都師號稱"白虎團"的第1團團部所在地二青洞。
我軍炮火的猛烈攻擊,致使白虎團的交通和通信全部中斷,敵指揮系統一時間陷入癱瘓,白虎團團長崔喜寅一邊派部隊增援一線,一邊向上級求援。
抗美援朝微縮景觀
南朝鮮軍首都師師長崔昌彥在齊宮洞指揮所接到第1團的求援報告後,急令機甲團分派一個營到二青洞支援第1團,並決定由副師長林溢淳隨機甲團緊急到1團指揮所處置情況。不料,當進至二青洞溝,距白虎團部僅數百步之遙,卻與宋玉林派出的趙仁虎的穿插支隊遭遇。
趙仁虎乘敵未弄清真相之機,果斷命令穿插部隊先敵開火。敵遭到迎頭打擊,一片混亂。後邊幾輛汽車上的敵人,企圖下車抵抗,正向敵團部急馳的楊育才,果斷命令偵察班停止前進,立即散開,以突然猛烈的火力,將這幾輛車上的敵人大部殲滅。
之後,偵察班不戀戰,不貪繳獲,以猛虎下山之勢,直撲白虎團團部。當時,"白虎團"團部前停有大小汽車三十餘輛,首都師副師長、機甲團團長及隨從已到達這裡。楊育才帶領化裝偵察班猛然闖進會議室、警衛室,開槍射擊,打得敵人措手不及,亂作一團,抱頭亂竄,僅有白虎團團長等個別人漏網,其餘白虎團團部人員全部被殲。
西作戰集團主力部隊趁敵混亂,迅速將敵分割包圍,一舉將白虎團殲滅。緊接著又將前來增援首都師的機甲團包圍,並發起分割攻擊。敵在我猛烈打擊下,頓時大亂,各自顧命,四下逃竄,團長陸根洙當場斃命,隨即機甲團全團覆沒。
西作戰集團司令員宋玉林得知已襲擊白虎團,殲滅機甲團,即指揮預備隊從側翼加入戰鬥,爭取天還沒亮,敵空軍未出動前,吃掉首都師,奪回金城突出部。
攻擊發起後,南朝鮮軍驚恐萬狀,狼狽不堪,丟棄大量武器和物資,一窩蜂似的向南潰逃。從金城通往華川的公路上,到處是潰退的南朝鮮軍。汽車撞翻了,大炮壓著屍體,坦克擋住了汽車,亂成一團。
籤署停戰協定
在我軍的沉重打擊下,南朝鮮李承晚集團終於低下頭來,答應停戰協議條款,敵我雙方於7月16日夜停火,於27日正式籤署停戰協定,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結束。
金城一役,宋玉林指揮的西作戰集團,以排山倒海之勢,橫掃千軍如卷席,殲敵一萬七千餘人,一舉收復金城地區五十多平方公裡,為抗美援朝的勝利結束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