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歷史長河中十大傑出鋼琴奏鳴曲

2021-02-07 古典音樂

▲ 皮埃爾-勞倫·埃馬德/華納唱片


The Piano Sonata No 2,

Concord,Mass.,1840–60


美國現代主義作曲家查爾斯·艾夫斯創作的《第二鋼琴奏鳴曲,麻薩諸塞州的康科德,1840-1860年》 ,又被稱為《康科德奏鳴曲》,是作曲家最受推崇的一部著名作品,典型的演奏時間大約45分鐘。


這部作品顯示了艾夫斯的實驗性傾向:大部分都沒有小節線、和弦進階、第二樂章裡還出現了用一塊14 3/4英寸(37釐米)的木頭按下鋼琴鍵製造的音堆和弦。這部作品還充分證明了艾夫斯引用音樂的喜好:其每個樂章中都引用了貝多芬第五交響曲裡開頭的幾個小節,還有一些不太明顯的引用來自貝多芬的《錘子鍵琴奏鳴曲》和其它作品。對一部鋼琴奏鳴曲來說,非同尋常的還是引進了其它樂器:第一樂章結束部分,有一個中提琴可供選擇;最後一個樂章裡,還短暫出現了長笛(這是梭羅演奏過的樂器)。其創作意圖都在他《一首奏鳴曲之前的隨筆和其它文章》裡有所提及。


查爾斯·艾夫斯(1874-1954)是第一位嶄露頭角的具有特色的美國藝術音樂作曲家。但是,他在美學上追求的目標,同那些音樂機構並不相合,於是開始經營自己的公司。公眾只是在30年代才認識到艾夫斯的音樂成就,那已經是他創作了大量具有高度獨創性的作品之後。他是孤立地創作這些作品的,而且顯然沒有範本。他的大多數作品在他生前都沒有上演和出版過。這些作品預示了二十世紀音樂的一些激進的發展,如自由的不協和音、多調性、復節奏、以及試驗性的曲式。他幾乎所有作品都寫於1890-1922年間,包括兩首鋼琴奏鳴曲。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1916-1919年間創作的《第二鋼琴奏鳴曲,麻薩諸塞州的康科德,1840-1860年》,於1920年在一本文集中由私人出版。艾夫斯在這本書中(艾夫斯:《一首奏鳴曲之前的隨筆和其它文章》)扼要地描述了該作的音樂內容:


整個作品的企圖就是表現(一個人的)超驗主義精神的印象。在半個多世紀以前,這種精神就同麻薩諸塞州康科德的許多人的心靈是相連的。這一點可以在愛默生和梭羅印象主義的圖畫、奧爾科特一家人的素描、一首據說是反映了在霍桑的幻想中常見的更加光明的性質的諧謔曲中聽到。第一和最後樂章的目的不在於給出生活的任何規劃,或是愛默生和梭羅的任何特定的作品,毋寧說,它是一些圖景或印象的混合物。


——摘自《西方音樂史》


留聲機推薦:

馬克-安德魯·哈默林(Marc-André Hamelin  September 5, 1961.9.5-),加拿大鋼琴家

廠牌:Hyperion


哈默林演奏的《康科德奏鳴曲》是最真實意義上的超驗之作,其能力使他能夠將很酷炫的詩意和抒情境界,打造成那些更加勤勉的受僱鋼琴家無法企及的高度。

相關焦點

  • 貝多芬的32首鋼琴奏鳴曲
    德國作曲家、鋼琴家路德維希.範.貝多芬(LudwigVanBeethven)是集古典主義之大成,開浪漫主義之先河的最偉大的音樂家,也是近代鋼琴史上最偉大的鋼琴大師。許多著名的古典鋼琴大師們都善於使用這一體裁,並利用這一體裁創作了大量的經典作品,如海頓52首,莫扎持17首等。貝多芬32首奏鳴曲的創作幾乎貫穿了他的一生,具有一定的自傳性。深刻的思想內涵和激烈的矛盾衝突在貝多芬手裡發揮了奏鳴曲式的巨大威力。可以說,貝多芬的32首鋼琴奏鳴曲無論在廣度和深度上都超過了他的前人海頓和莫扎特,被歐洲音樂史譽為「新約全書」,與巴赫的《十二平均率》均被鋼琴界作為必彈曲目。
  • 不可不學的5首貝多芬鋼琴奏鳴曲
    他的作品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因此被尊稱為「樂聖」和「交響樂之王」。貝多芬的鋼琴音樂作品以熱情豪放和對比強烈的交響性著稱。鋼琴奏鳴曲在他的作品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不但體現了他個人音樂創作風格的演變,而且預示了鋼琴音樂從古典主義進入浪漫主義的過程。
  • 搶票| 中央音樂學院傑出鋼琴家譚小棠師生獨奏音樂會
    3、中票名單請在10月12日(周五)18:00點前查看我們給您的後臺回復。一生共創作了9首編號交響曲、36首鋼琴奏鳴曲(其中32首帶有編號,1首未完成)、10部小提琴奏鳴曲、16首弦樂四重奏、1部歌劇及2部彌撒曲等等。這些作品對音樂發展有著深遠影響,貝多芬因此被尊稱為「樂聖」。從貝多芬的作品目錄可以發現鋼琴奏鳴曲是他較為青睞的體裁。儘管他在交響曲和弦樂四重奏上也取得了前無古人的成就,但他的鋼琴奏鳴曲不僅數量眾多,也貫穿了他的整個音樂生涯。
  • 貝多芬第十一鋼琴奏鳴曲作品22​ 降B大調
    22 降B大調獻給馮·布朗伯爵作於1800年 貝多芬初期創作的鋼琴奏鳴曲到此為止,以後的創作顯示了他的自由作風,他的自我境界。貝多芬在努力探索新手法和新形式的同時,創作了幾首情緒十分明朗,形式樸素清新的這首第十一鋼琴奏鳴曲即屬此。貝多芬對這首奏鳴曲似乎非常滿意,認為這首奏鳴曲是非常傑出的奏鳴曲。伯爵是住在維也納的愛爾蘭裔貴族,是貝多芬音樂的熱情支持者。貝多芬在呈獻給他這首奏鳴曲之前,曾把作品9三首弦樂三重奏寫上「僅將最高之作獻給我的藝術最高的愛護者馮布朗伯爵」。此外,他還獻給該伯爵夫人作品10的三首鋼琴奏鳴曲。
  • 向貝多芬致敬,鋼琴大師白建宇連續舉辦8天8場鋼琴奏鳴曲演奏會
    當今藝術造詣頂尖的亞洲鋼琴大師白建宇,在全臺樂迷引頸期盼下抵臺,今天起將在臺中國家歌劇院以連續8天8場演奏全套貝多芬32首鋼琴奏鳴曲,與樂迷一起為 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慶生,向「樂聖」致敬。2020年是有「樂聖」美譽的德國作曲家貝多芬250周年誕辰,臺中國家歌劇院邀請白建宇首度來臺演奏全套貝多芬32首鋼琴奏鳴曲,自12月16日至23日在中劇院, 連續推出8天8場的音樂饗宴,樂迷們將可大飽耳福。 臺中國家歌劇院15日舉辦「NTT會客室」,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白建宇與樂評人焦元溥與會對談。
  • 莫扎特鋼琴奏鳴曲藝術特色指南
    生命之火只在莫扎特身上燃燒了36年,過早離世的他卻為後人留下大量寶貴的音樂財富,一共75卷600多首作品,涉及交響曲、歌劇、鋼琴奏鳴曲、小提琴奏鳴曲、器樂協奏曲、重奏與室內樂等音樂體裁,而鋼琴音樂是其重要的創作領域。他的17首鋼琴奏鳴曲是世界音樂寶庫的經典。探究鋼琴奏鳴曲的藝術特色有助於進一步接近莫扎特,接受音樂文化的薰陶。
  • 貝多芬《悲愴鋼琴奏鳴曲》曲式作品分析
    》導讀:在貝多芬眾多作品中,鋼琴作品佔有重要地位,尤其是他的32首鋼琴奏鳴曲,被稱作鋼琴家的「新約全書」。其中第八首又名《悲愴》,是一首非常經典的作品,可以說是貝多芬早期創作的寫照,同時也是他創作生涯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曲子突出了貝多芬同命運鬥爭及其超凡脫俗的人物個性。作品共三個樂章,本文從創作背景、曲式結構方面入手,對此作品作初步的探究。一、創作背景 《c小調第八鋼琴奏鳴曲》――悲愴,創作於1798年,出版於1799年,是貝多芬早期作品中最傑出的一首。
  • 貝多芬三十二部鋼琴奏鳴曲的故事
    [奧] 魯道夫•布赫賓德 著 馬莉娜 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20-12ISBN: 9787108070142 定價:89.00元【內容簡介】我在書中撰寫的是貝多芬的生平和他三十二部鋼琴奏鳴曲的故事
  • 莫扎特鋼琴奏鳴曲演奏風格指南
    奧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鋼琴奏鳴曲屬於古典派的奏鳴曲,在其室內樂作品中佔有重要地位。他的音樂蕩漾著人們的靈魂,使人們的情操變的高尚。莫扎特以他無比自然、流暢、直率的天性,顯示其音樂的精神面貌——優雅、甜美、柔和、細膩的感情。他的鋼琴奏鳴曲是鋼琴藝術史上不朽的精品。
  • 鋼琴奏鳴曲中的皇冠明珠—《降A大調貝多芬31鋼琴奏鳴曲Op.110》
    ——英國著名鋼琴家,指揮家路易·肯特納《第31號鋼琴奏鳴曲》是偉大作曲家貝多芬全套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中的倒數第二首。這不僅是貝多芬晚期極為重要的一部作品,更是他一生中所作32首奏鳴曲中的代表作。貝多芬《第31號鋼琴奏鳴曲》手稿這首奏鳴曲始作於1820年夏天,完成於1821年12月。
  • 藝術| 西方樂器之王-鋼琴及世界十大名曲
    鋼琴(義大利語:pianoforte)是西洋古典音樂中的一種鍵盤樂器,有「樂器之王」的美稱。由88個琴鍵(52個白鍵,36個黑鍵)和金屬弦音板組成。義大利人巴託羅密歐·克裡斯多佛利(Bartolomeo Christofori),1655-1731)在1709年發明了鋼琴,至今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 貝多芬《悲愴鋼琴奏鳴曲》欣賞指南
    3、通過《「悲愴」鋼琴奏鳴曲》,感受貝多芬的內心世界一、作者介紹 貝多芬於1770年12月16日出生於德國波恩的一個貧窮的家庭。自幼跟從父親學習音樂,很早就顯露了音樂上的才華,八歲便開始登臺演出。他創作了大量充滿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如交響曲《英雄》、《命運》,《田園交響曲》;序曲《哀格蒙特》;鋼琴曲《悲愴》、《月光曲》、《暴風雨》、《熱情》、《黎明》等等。
  • 5首最著名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
    這是達到了貝多芬早期鋼琴奏鳴曲之頂峰的傑作,也是因其戲劇性的優美旋律而為世人所熟悉的作品。本曲無論在內容、旋律和結構等諸多方面,都滲透著一種日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這也是貝多芬等德國音樂家共有的特質。本曲的演奏技巧並不太難,因此被演奏的機會也非常之多,更是許多鋼琴初學者愛不釋手的曲目。在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中,《悲愴》是第一首由他本人親自寫上標題的作品。
  • 莫扎特鋼琴奏鳴曲k280 第一樂章
    1756年莫扎特出生在奧地利薩爾茨堡,他四歲時就可以憑藉記憶,正確的彈奏一首鋼琴曲。五歲就開始作曲,完成了好幾首小步舞曲,他的生活充滿音樂。六歲時,父親為使兒子在音樂的道路上更有前途,則帶領莫扎特去英法德各國演出,當時他轟動歐洲,被譽為音樂神童。莫扎特的音樂充滿了真切情感的流露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
  • 薦書|貝多芬三十二部鋼琴奏鳴曲的故事
    [奧] 魯道夫 布赫賓德 著 馬莉娜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20-12 【內容簡介】 我在書中撰寫的是貝多芬的生平和他三十二部鋼琴奏鳴曲的故事
  • 聆聽鋼琴大師(六)丨阿什肯納吉丨無論李斯特還是拉威爾,阿胥肯納吉的表現就像一位傑出的雕塑家,其它詮釋者則是壁畫家.
    ·阿什肯納吉 阿胥肯納吉(一般譯作阿什肯納吉)1937年出生於俄羅斯高爾基,六歲開始學習鋼琴,在莫斯科音樂院附屬中央音樂學校師事阿奈達.孫巴特延,1955年在莫斯科音樂院師從奧博林,同年在華沙蕭邦大賽中獲得第二名(那一年的第三名是傅聰),1956年得到伊莉莎白皇后鋼琴大寶金牌,畢業後首度赴美國巡迴演,1962年與奧格東並列柴可夫斯基大賽第一名,一年後以貝多芬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 寧峰聯袂黃秋寧,上演貝多芬鋼琴與小提琴奏鳴曲全集
    貝多芬的十首鋼琴與小提琴奏鳴曲與巴赫的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帕格尼尼24首隨想曲被公認為「小提琴文獻中的三套經典作品」這一次,小提琴家寧峰聯袂鋼琴家黃秋寧在星海音樂廳精彩演繹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貝多芬250
  • 如何理解貝多芬《「悲愴」鋼琴奏鳴曲》的「悲愴」意韻?
    貝多芬作曲的「悲愴」鋼琴奏鳴曲,是其流派個性風格的鮮活體現,是鋼琴奏鳴曲體裁風格的範本式樣,是鋼琴音樂文獻中的經典作品。該文對「悲愴」樂曲進行了音樂學分析和音樂審美取向的梳理。 德國作曲家貝多芬(Beethoven,1770―1827)創作了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由於其藝術價值和文獻地位的重要特徵故被後人稱譽為「音樂聖經」。其中作品標題為「悲愴」的第八鋼琴奏鳴曲(作品13號)是貝多芬個性音樂風格和所屬流派特徵的鮮活體現,又是鋼琴奏鳴曲體裁風格的範本式樣和鋼琴音樂文獻中的經典作品。
  • 音樂,讓我對你敞開丨安耶科維奇演奏格裡格《e小調鋼琴奏鳴曲》Op.7
    申請說明    歡迎申請申請給樂迷(音樂專業也是樂迷,所以音樂專業也可以申請,除此以外,音樂專業{包括畢業生}憑藉學校和專業,可以申請鋼琴、樂譜群)準備的古典音樂欣賞群,這群會有以下幾類功能:每天帶領大家閱讀與欣賞公眾號的音樂;每天至少往群裡投放一篇以上有價值的音樂文字或者圖書;經常推薦古典音樂演出信息
  • 世界十大鋼琴名曲,古典優雅,你聽過幾首?
    因此,世界十大鋼琴名曲,也是不少學琴學生們的必修課。那麼,世界十大鋼琴名曲,到底有哪幾首呢?在世界世界十大鋼琴名曲中,小編發現不少鋼琴曲都是我們每天都能聽到的。接下來,跟隨小編一起走進世界十大鋼琴名曲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