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奏鳴曲中的皇冠明珠—《降A大調貝多芬31鋼琴奏鳴曲Op.110》

2020-12-25 雅登中國

「假如有一個火星人來到我們的星球,他懷著好奇心想探索這個行星最深邃的文化,想帶回最能代表我們文化最高榮譽和最能反映人類研究成果的稀世珍寶,我將毫不遲疑地把貝多芬32首鋼琴奏鳴曲推薦給他。」

——英國著名鋼琴家,指揮家路易·肯特納

《第31號鋼琴奏鳴曲》是偉大作曲家貝多芬全套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中的倒數第二首。這不僅是貝多芬晚期極為重要的一部作品,更是他一生中所作32首奏鳴曲中的代表作。這一時期,正是貝多芬正在承受身體和精神沉重苦難的年代,但整首曲目卻充滿對人生深邃的感悟和超凡的寧靜平和。

貝多芬《第31號鋼琴奏鳴曲》手稿

這首奏鳴曲始作於1820年夏天,完成於1821年12月。這時,德國 SAUTER (首德) 鋼琴創始人Johann Grimm剛剛完成在音樂之都維也納的Streicher鋼琴製造工廠內為貝多芬製造鋼琴的工作,並回到家鄉——德國南部城市施派欣根創立了 SAUTER 鋼琴製造公司。

而 SAUTER (首德) Concert 275 三角鋼琴作為 SAUTER 鋼琴製造公司的頂級音樂會三角鋼琴,完美傳承了200年前貝多芬所制訂的鋼琴聲學效果標準。對於兩個世紀後再現《第31號鋼琴奏鳴曲》這部偉大作品來說,絕對是音樂家獨一無二的選擇。

接下來,我們即將為您獻上由鋼琴家 Werner Nnni 在 SAUTER (首德) Concert 275三角鋼琴上演奏的貝多芬《第31號鋼琴奏鳴曲》。相信這位德國鋼琴家在這架100%德國製造並傳承自貝多芬本人的三角鋼琴上所演奏的經典曲目,一定能夠深深打動您的心靈。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貝多芬第31號奏鳴曲Op. 110 第一樂章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貝多芬第31號奏鳴曲Op. 110 第二樂章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貝多芬第31號奏鳴曲Op. 110 第三樂章

相關焦點

  • 第6號F大調鋼琴奏鳴曲 op.10.2——貝多芬
    第6號F大調鋼琴奏鳴曲 op.10.2 概況 Overview貝多芬第六號鋼琴奏鳴曲,F大調,OP.10.2
  • 貝多芬第十一鋼琴奏鳴曲作品22​ 降B大調
    貝多芬在努力探索新手法和新形式的同時,創作了幾首情緒十分明朗,形式樸素清新的這首第十一鋼琴奏鳴曲即屬此。貝多芬對這首奏鳴曲似乎非常滿意,認為這首奏鳴曲是非常傑出的奏鳴曲。伯爵是住在維也納的愛爾蘭裔貴族,是貝多芬音樂的熱情支持者。貝多芬在呈獻給他這首奏鳴曲之前,曾把作品9三首弦樂三重奏寫上「僅將最高之作獻給我的藝術最高的愛護者馮布朗伯爵」。此外,他還獻給該伯爵夫人作品10的三首鋼琴奏鳴曲。
  • 貝多芬的32首鋼琴奏鳴曲
    許多著名的古典鋼琴大師們都善於使用這一體裁,並利用這一體裁創作了大量的經典作品,如海頓52首,莫扎持17首等。貝多芬32首奏鳴曲的創作幾乎貫穿了他的一生,具有一定的自傳性。深刻的思想內涵和激烈的矛盾衝突在貝多芬手裡發揮了奏鳴曲式的巨大威力。可以說,貝多芬的32首鋼琴奏鳴曲無論在廣度和深度上都超過了他的前人海頓和莫扎特,被歐洲音樂史譽為「新約全書」,與巴赫的《十二平均率》均被鋼琴界作為必彈曲目。
  •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中拿坡裡和弦
    《第十三號鋼琴奏鳴曲》Op.27 No.1貝多芬鋼琴奏鳴曲中拿坡裡和弦的運用導讀:拿坡裡和弦是和聲理論中非常特殊的一個和弦,尤其在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中被廣泛應用。有些國外著名的音樂學者如金德曼與查爾斯·羅森,分別在討論貝多芬的熱情奏鳴曲時,提到此奏鳴曲中拿坡裡和弦的大量運用,但是除此之外幾乎沒有其他更為深刻的論述。因此本文要針對貝多芬的拿坡裡和弦進行系統化的梳理。
  • 貝多芬三十二部鋼琴奏鳴曲的故事
    我一直是貝多芬作品的詮釋者,在我的演奏生涯中,曾在世界各地演奏了60次貝多芬的全套三十二部鋼琴奏鳴曲。書中對貝多芬每部鋼琴奏鳴曲的描述並不是為了進行科學分析,而是從詮釋者的角度,把每部奏鳴曲看作貝多芬人生路上的節點,從而演繹這些偉大的作品。
  • 聆聽肯普夫及其貝多芬奏鳴曲全集
    第12號鋼琴奏鳴曲Piano Sonata No.12 Op.26 1800-1801 降A大調第13號鋼琴奏鳴曲Piano Sonata No.13 Op.27.1 1800-1801 降E大調第17號鋼琴奏鳴曲(暴風雨)Piano Sonata No.17 Op.31.2 D小調第18號鋼琴奏鳴曲Piano Sonata No.18 Op.31.3 降E大調
  • 貝多芬降E大調第二十六鋼琴奏鳴曲《告別》
  • 貝多芬晚期奏鳴曲演奏技巧指南
    Op.109、110、111淺析貝多芬晚期奏鳴曲的演奏技巧導讀:貝多芬是德國偉大的作曲家,他創作的32首鋼琴奏鳴曲在鋼琴藝術史中佔有獨一無二的位置,他把鋼琴奏鳴曲這一形式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峰,提高了鋼琴奏鳴曲的藝術表現力。
  • 薦書|貝多芬三十二部鋼琴奏鳴曲的故事
    我一直是貝多芬作品的詮釋者,在我的演奏生涯中,曾在世界各地演奏了60次貝多芬的全套三十二部鋼琴奏鳴曲。書中對貝多芬每部鋼琴奏鳴曲的描述並不是為了進行科學分析,而是從詮釋者的角度,把每部奏鳴曲看作貝多芬人生路上的節點,從而演繹這些偉大的作品。
  • 貝多芬降E大調第二十六鋼琴奏鳴曲《告別》賞析
    降E大調第二十六號鋼琴奏鳴曲《告別》,作於1809至1810年。貝多芬的朋友、他最有力的支持者魯道夫大公爵,在1809年因法國軍隊侵佔維也納而憤然離去,一年之後才返回故土。正是以這段故事為背景,貝多芬創作了這首鋼琴奏鳴曲,在本曲中充分反映出他與魯道夫公爵這對摯友從「告別」到「重逢」期間的感觸,隱含著他們深深的友情和對法國侵略者的憎惡。   這首奏鳴曲屬於貝多芬中期的作品,強烈地散發著一種已日漸成熟的新風格的芳香。
  • 鋼琴上的《第九交響曲》丨淺析貝多芬《降B大調第29號「槌子鍵琴」鋼琴奏鳴曲》(Op.106)第一樂章
    無論從外型還是內容上看,這首鋼琴奏鳴曲都是屬於古今絕無僅有的大型鋼琴作品。當時倫敦的鋼琴製造商勃洛多烏德(Broadwood)送給貝多芬一架出色的鋼琴,當時英國製造鋼琴性能上舉世聞名,貝多芬因這一架鋼琴而產生了這部巨大的奏鳴曲,鋼琴在當時德文稱「槌子鍵琴」,以有別於「撥弦鍵琴」,因此,這部作品又稱《槌子鍵琴奏鳴曲》。
  • 100首無侵犯版權之憂的鋼琴曲!
    12、阿拉伯風 德彪西13、玄秘曲 薩蒂14、C大調鋼協 莫扎特15、降A大調「離別」圓舞曲op.69no.1-蕭邦16、裸體舞曲no.1-薩蒂17、菠蘿拉格 喬普林18、悲愴奏鳴曲第一樂章-貝多芬19、愛之夢
  • 不可不學的5首貝多芬鋼琴奏鳴曲
    貝多芬的鋼琴音樂作品以熱情豪放和對比強烈的交響性著稱。鋼琴奏鳴曲在他的作品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不但體現了他個人音樂創作風格的演變,而且預示了鋼琴音樂從古典主義進入浪漫主義的過程。他的32首鋼琴奏鳴曲在奏鳴曲結構上做出了重大貢獻,同時還在鋼琴力度對比、戲劇化因素、不同音區的色彩變化上做出了重大發展,使之成為與巴赫《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齊名、在音樂史上有突出貢獻的作品。
  • 5首最著名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
    關於這首奏鳴曲的名字「月光」,有著很多的說法,最著名的是一個動人的傳說:據說,貝多芬給一位盲人姑娘演奏鋼琴的時候,風吹滅了蠟燭,月光靜靜地灑落在那個貧困的小屋裡,灑在鋼琴上。這時的貝多芬即興創作了「月光」奏鳴曲。
  • 長沙藝術講堂丨跟隨藝術名家暢遊貝多芬鋼琴奏鳴曲
    聽藝術名家邊彈邊談貝多芬本期講座為貝多芬奏鳴曲系列講座全集的倒數第三場,將從作品十第一、第二首,作品十四第一、第二首的四部作品中,體現雖同為一個作品號,但作品個性迥異並展現貝多芬極為旺盛的創造力與想像力。
  • 貝多芬《A大調第二鋼琴奏鳴曲》賞析
    A大調奏鳴曲作品第2號之二的性質與第一奏鳴曲大不相同,除第二樂章以外,整個奏鳴曲裡沒有戲劇性的因素。在這首明朗、歡快、活潑的奏鳴曲裡,特別在它的末樂章,獨特的鋼琴寫法因素要比第一奏鳴曲多得多,同時這首奏鳴曲得性質和風格要比第一奏鳴曲更接近古典交響曲。    第一樂章    本奏鳴曲第一樂章是奏鳴曲式快板。
  • 100首無侵犯版權之憂的鋼琴曲!「丁丁租琴」
    14、C大調鋼協 莫扎特15、降A大調「離別」圓舞曲op.69no.1-蕭邦16、裸體舞曲no.1-薩蒂17、菠蘿拉格 喬普林29、月光2 貝多芬30、a小調圓舞曲 蕭邦31、波蘭舞曲 蕭邦32、奏鳴曲kv283 莫扎特
  • 貝多芬32首鋼琴奏鳴曲詳解(晚期:走向哲思的終局)
    《A大調第二十八鋼琴奏鳴曲》(Op.101)神性之光傳遍人類,這時根本不存在更崇高的了。《A大調鋼琴奏鳴曲》(Op.101)1816年11月完成。這首幻想曲般的奏鳴曲融詩意和哲理的沉思於一體,展露了貝多芬對民歌的關注,整個旋律與和聲運動頻繁,使用的對位法也加深了樂曲抒情內省的意味。
  • 貝多芬32首鋼琴奏鳴曲詳解(早期:維也納時期)
    哈姆的答覆是貝多芬的鋼奏鳴曲集。為什麼32首奏鳴曲有那麼大的魔力?大概因為這些作品是現代鋼琴藝術的基礎,蘊含各種音樂要素與經驗探索,把思想與美,人性與自然融合其中,呈現了一切鋼琴創作中最深刻的和最微妙的音樂解釋方面的問題。經常聆聽或彈奏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會讓人對此痴迷。它們色彩繽紛,就像山上的榕樹層次分明。每一個音符都是一聲呼吸,每一個樂句都拓寬人性藝術。
  • 貝多芬《降B大調第11號鋼琴奏鳴曲》賞析
    這首第十一號鋼琴奏鳴曲,降B大調,OP.22,與OP.18的弦樂四重奏同時著手創作,作於1800年。在出版時貝多芬命名為《大奏鳴曲》,獻給布勞尼(Browne 1767—1827)伯爵。共4個樂章。    《降B大調第十一鋼琴奏鳴曲》Piano Sonata in Bs-dur Op.22 充滿著青春的氣息和年輕人的感情,沒有一絲灰暗的陰影。這個類型的作品已是最後一首了,此後的作品開始做各種各樣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