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中國考古大會》即將登場

2021-02-28 文博圈

2021年是中國考古學誕生100周年。經過幾代考古人接續奮鬥,中國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歷史軸線,增強了歷史信度,豐富了歷史內涵,活化了歷史場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華語環球節目中心將創新推出《中國考古大會》,致敬中國考古,探尋中華文明。

圍繞重大考古發現 梳理中華文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高度重視考古工作,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提供堅強支撐。

《中國考古大會》將圍繞中國考古學百年曆程中的重大考古發現、文化遺存、遺址文物等,將考古發掘研究與史海鉤沉熔於一爐,將歷史與當代有機結合,梳理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歷史脈絡。每期節目將根據考古發掘過程和歷史脈絡「劇情式」推進,用現代表現手法解密考古遺址,介紹考古文物,展示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和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講好中國考古工作背後所承載的文化特質、民族精神和時代價值。

用好「大會」IP 講好考古故事

《中國考古大會》將立足「大型考古類文化節目」的定位,用好總臺《中國地名大會》等現象級「大會」IP,創新運用互動闖關、考古探秘、專家解讀、實景紀錄等多種形式,還原考古現場,解密考古過程,解讀考古文物,探尋中國歷史的起源與發展,展現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

節目將按照「縱向時間軸、橫向主題軸」的邏輯,編織中國考古與歷史文化的經緯網絡,選取重大考古發現,進行電視模式的創意和知識點包裝。

節目將選拔不同年齡、職業、學識的文化遺產守護者或愛好者,通過節目環節層層推進,把考古、歷史等知識融入其中。同時邀請考古領域專家,一線考古工作者、親歷者來到現場,講述考古背後鮮為人知的經歷和故事。

借力科技手段 實現「知識性+競技感」的融合

《中國考古大會》將踐行總臺「5G+4K/8K+AI」高質量發展路徑,增加節目的科技感。通過「VR擴展呈現」等技術手段,將演播室打造成裸眼3D的考古現場,實現對真實考古環境和場景的呈現,讓中華大地上星羅棋布的文化遺存、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萬千文物、讓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和故事活起來,豐富全社會歷史文化滋養。

節目還將強化大小屏互動和衍生內容開發,聯合總臺央視頻等新媒體平臺,同步推出「線上考古」知識問答等活動。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文博圈立場

文博圈投稿:wenboquan01@163.com

相關焦點

  • 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專業創建60周年大會舉行
    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專業創建60周年大會舉行 2020-11-04 14: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央視2020年《中國詩詞大會》中秋詩會錄製,主持人還會是龍洋嗎?
    2020年央視《中國詩詞大會》中秋詩會即將錄製,主持人還會是龍洋嗎?央視大型文化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已經成功舉辦了五季,一直以來收視率和觀眾口碑都不錯,特別是2020年《中國詩詞大會》中秋詩會也會如期播出,節目組官方公布的選手招募信息顯示,要以家庭成員組成的組合形式參賽。
  • 劉玉珠出席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全體幹部大會
    劉玉珠出席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全體幹部大會 2020-11-27 1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本周六的這次大會上,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將揭牌
    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將於10月31日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多學科的專家學者將就考古學的前沿發展展開學術討論。同時,本次大會還將舉行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揭牌儀式。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上,將有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西北大學等單位的各位專家學者,匯集考古學、文物與博物館學、歷史學等多學科共同參與學術討論,為中國考古學的前沿發展提供智慧。
  • 紀錄片《海昏侯墓考古之謎》央視播出
    本報訊 (記者張雪嬌)為了完整還原此次震驚中外的考古發掘全過程,展現中國一流的考古水平和先進的文物發掘、保護、修復水平,8月24日起,5集紀錄片《海昏侯墓考古之謎》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晚8點檔《國家記憶》欄目播出。  中國目前發現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列侯墓葬——海昏侯墓,2011年在江西南昌發現。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已開播!奉節即將精彩亮相!
    , 已經成為繼央視春晚之後 又一個全球華人的新年俗。 作為《中國詩詞大會》的資深粉絲,我很期待初十那一期節目奉節精彩亮相。看了這麼多期,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知識改變命運,詩詞改變人生。
  •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召開全所大會宣布人事變動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馬黎2020年9月14日上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舉行全所職工大會。大會宣讀中共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任免通知:方向明同志主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免去劉斌同志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中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總支部委員會書記、委員職務。劉斌同志在大會上發表感言,回顧在所工作的三十多年,見證了考古所的發展與壯大,在硬體設施、人才隊伍、學術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就。
  • 繼《中國詩詞大會》、《國家寶藏》後,央視這次把目光放到了服飾上
    此前兩檔綜藝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國家寶藏》,把大美中國在詩詞、文物上的文化積累公之於眾後,央視又推出了一檔新綜藝,這一次,它把目光聚焦在了服飾上。 11月7日,央視大型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迎來首播,首期主題為「錦繡之美」,通過「歷史空間」、「匠心空間」、「創演空間」,用故事、幽默、歌聲、真實歷史等多種形式,詮釋了中華兒女對服飾紋樣和手工藝技巧的極致追求。
  • 《印象武隆》走進央視一臺 即將與全國觀眾見面
    今日晚上8點,在《中國民歌大會》最後一期節目中,重慶大型實景演出《印象武隆》將派出強大演出團隊助陣,「川江號子」作為壓軸大戲將登上央視大舞臺
  • 央視《中國地名大會》第二季正式開始錄製,建議把主持人魯健換掉
    央視中文國際《中國地名大會》第二季來了,建議把主持人魯健換掉據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的官方消息,由央視和民政部聯合錄製的中國首檔大型地名文化節目《中國地名大會》第二季已正式開始錄製。作為一檔專門弘揚地名文化的節目,《中國地名大會》第一季在今年年初播出時,雖然不像《中國詩詞大會》那麼火爆,但也受到了很多地理知識愛好者的追捧。
  • 央視籌備《詩詞大會》中秋詩會,主持人董卿缺席,李七月呼聲高
    隨著中秋佳節的到來,一系列晚會、節目也將接踵而至,作為國內電視媒體的代表,央視除了製作中秋晚會,《中國詩詞大會》中秋專場同樣啟動。「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古人用一句句詩詞向後人傳達著自己的心路歷程,而中秋節作為傳統節日,更是古人們吟詩作對的大好時機,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節目組自然不會放過如此好的宣傳機會,中秋專場的製作理所當然。
  • 《中國成語大會》到《經典詠流傳》,央視綜藝為何連創高分奇蹟?
    這部主打為中國古詩詞譜曲並在當代廣為傳唱的節目,一經上映便迅速火爆螢屏,豆瓣評分達到了8.9分。加上去年的《國家寶藏》、《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等大火的節目,近年來,央視綜藝獨樹一幟地深耕文化類綜藝節目,接連創造高分奇蹟,打造出了屬於自己的品牌節目,在喧囂的中國綜藝市場上像一股清流。
  • 中國考古的濫觴
    近代中國考古學離不開金石學的發展,金石學所研究的對象是古代遺留下來的實物,是近代考古學在中國的興起奠定了基礎,是考古學的前身。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極其豐富的古蹟古物。19世紀末,歐洲的考古學已日漸興盛。
  • 中國成語大會 張騰嶽「挑撥離間」情侶搭檔
    騰訊娛樂訊 上周五,《中國成語大會》在激烈與爆笑中結束了首期節目的角逐,本周又將烽煙再起,即將上演父子作家挑戰「活字典」學霸,高顏值情侶搭檔遭遇「神猜」「碔砆」兄弟的連臺好戲。本場比賽是24進18的第二場較量,8組參賽選手將會有2組被淘汰。誰將慘遭淘汰,誰將高歌晉級?我們拭目以待!
  • 央視新聞聚焦!在山西早期聚落遺址,吉林大學考古工作取得新突破!
    據央視節目報導,夏縣師村遺址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夏縣裴介鎮師村西北約1公裡處的青龍河故道河曲地帶。2000年,考古學科獲批歷史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並被列入國家"211工程"學科建設項目。2001年,考古學系併入文學院。2005年,依託考古學科建立的"中國邊疆史地創新基地"被確定為國家"985工程"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2007年,考古學及博物館學被增補為國家重點學科。2017年,吉林大學考古學科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A類高校的"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 中國成語大會邯鄲四霸資料介紹:靈趙菡芮來自邯鄲學院
    12月18日19時30分,央視科教頻道播出的《中國成語大會》將進行18進12第二場較量,記者從節目組獲悉,來自邯鄲市的「靈趙菡芮」組合再次登場,市民可一睹風採。張鈺樺白娟牛芮韓煥  中國成語大會邯鄲四霸:牛芮、韓煥、白娟、張鈺樺。
  • 《中國歌曲大會國慶盛典》引期待 李宇春、霍尊、維塔斯同臺獻藝
    十一國慶期間最引人關注的盛典之一,《中國歌曲大會國慶盛典》即將於10月4日在CCTV-3綜藝頻道黃金時段播出。在此次盛典上,不但有李光羲,胡松華,李谷一,閻維文等藝術家,還有李宇春、袁婭維、霍尊、阿雲嘎、寧靜、林志炫等實力派偶像,也有國際表演藝術家維塔斯、尚·馬龍,他們用不一樣的方式演繹中國歌曲,為中國經典歌曲注入更加鮮活、年輕的血液,讓其煥然新生。李宇春《蜀繡》酷炫登場 袁婭維與歌迷互動超有愛歌手李宇春出現在《中國歌曲大會國慶盛典》上,引發眾多歌迷和普通觀眾的期待。
  • 著名歌唱家雷佳、才旦卓瑪如何評價《中國民歌大會》?
    在談到民歌大會對傳承民歌所起到的深遠意義時,雷佳說道:「我覺得民歌是我們祖輩留給我們最豐富的文化之一,所以我也希望藉助民歌大會的舞臺,能夠讓我們中國目前各個方面的這種音樂家會聚在一起,把中國最寶貴的財富在現代煥發出新的光彩,同時我也相信通過民歌大會和我們的努力能夠讓更多的人愛上中國的民歌。」 河水天上來,民歌萬代傳!
  • 聆聽中國故事,唱響中國民歌!央視文藝最強陣容傾力打造《中國民歌大會》
    為此,領航中國綜藝的央視綜藝自然不能錯過這場群雄爭霸的盛宴:在其「金秋播出季」的強勢主題下,N檔特別節目的和盤託出絕對可讓之成為國慶檔最值得期待的綜藝平臺。中國民歌浩如煙海,燦若繁星,是人民之歌,生活之歌,勞動之歌,也是時代之歌,民族之歌。它世代相傳,口傳心授,凝聚日常百姓的智慧結晶,記錄滄海桑田的歷史變遷。中國民歌的歷史淵源流長。
  • 《中國詩詞大會》合集
    《中國詩詞大會》是央視首檔全民參與的詩詞節目,節目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基本宗旨,力求通過對詩詞知識的比拼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