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9月臺灣對大陸與香港的貿易總額約1542億美元(大華網絡報資料照片)
根據臺灣「主計總處」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臺灣經濟成長率預估為2.54%,其中「島內需求」(民間與官方消費加上固定資本形成)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為0.18%,約佔7%,而「海外淨需求」(出口金額減進口金額即貿易順差)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為2.36%,約佔93%,由此可見「海外淨需求」對臺灣經濟成長的重要性。
而今年前三季臺灣整體的貿易順差為403.1億美元,但是對大陸的貿易順差為619.4億美元(若是根據大陸統計則為992.8億美元),也就是說臺灣若是沒有大陸市場,對外貿易要呈現216.3億美元的貿易逆差,若是換算成對經濟成長率的貢獻比率大約為143%,由此可見,大陸廣大市場絕對是臺灣經濟成長的動力源泉。
臺灣是個以外貿為導向的經濟體,對外貿易對臺灣經濟發展非常重要,因此維持出口暢旺一直是臺灣經濟成長最重要的課題。在1960至1990年代臺灣地區出口產品主要集中在美國,美國成為臺灣經濟成長最重要的來源。然而,自1979年大陸執行「改革開放」政策後,這個情況已經有所改變。
尤其是1987年臺灣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開啟兩岸交流序幕以來,經過30多年發展,目前大陸是臺灣的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與第一大進口地區,更是對外貿易順差的最大來源,同時也是臺商對外投資與人民出外旅遊最多的地區。
以兩岸貿易為例,依照臺灣統計資料,2019年臺灣對大陸與香港的貿易總額約為1906億美元,出口金額約為1322億美元,進口金額約為584億美元,臺灣享有貿易順差為738億美元,而當年臺灣對外貿易順差總額僅為435億美元。
今年1至9月臺灣對大陸與香港的貿易總額約為1542億美元,在全球貿易受「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衝擊下,全球貿易額大幅滑落的狀況下,兩岸貿易總額仍逆勢成長10.4%,實屬不易。而今年1至9月臺灣對大陸與香港的出口金額為1080.8億美元,佔臺灣整體出口金額的43.6%,其重要性不言可喻。
若是根據大陸統計資料,今年1至9月兩岸進出口總額為1853.8億美元,成長12.4%,其中大陸自臺灣進口1423.3億美元、對臺灣出口為430.5億美元,臺灣享有貿易順差992.8億美元,大陸的統計金額比臺灣統計金額還大,可見兩岸經貿關係非常深厚。
除了兩岸貿易往來密切之外,兩岸投資往來也非常密切,自1991年臺灣開放企業赴大陸投資以來,截至2020年9月為止,臺灣一共核准4萬4277件投資案,核准赴大陸投資金額超過1907億美元,若再加上臺商從第三地的轉投資,金額更大。
而自2009年6月30日臺灣開放大陸企業來臺投資後,截至2020年9月,陸資在臺投資1449件,投資金額為24億餘美元,僱用了上萬名臺灣幹部,對臺灣經濟成長、就業、稅收有一定程度的貢獻,而大陸目前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對外投資國,每年對外投資金額都超過1000億美元,臺灣若能多爭取大陸企業來臺投資,對經濟成長一定有所幫助。
最後,以人民往來為例,截至2019年底為止,臺灣人民赴大陸旅遊超過1億1000餘萬人次﹔而截至2020年9月底止,大陸人民赴臺遊總人數共計3161.8萬人次。然而,今年1至9月大陸人士來臺受COVID-19疫情衝擊,驟降95.6%,兩岸航空業、旅遊業、飯店業、運輸業、計程車、觀光景點、夜市、伴手禮等產業都受到巨大衝擊,由此可知兩岸人民往來對臺灣經濟發展的重要程度。
總而言之,兩岸人員往來與經貿關係密切,大陸是臺灣經濟成長的動力源泉,當前兩岸最佳相處之道就是維持現狀、和平發展、擱置爭議、務實協商,提高雙方人員往來與經貿互動,讓大陸經濟騰飛的動能成為臺灣經濟成長的引擎,這才是臺灣的最佳選擇,絕對不是政治意識形態作祟,讓兩岸瀕於戰爭危險邊緣。
來源:大華網絡報
作者:鄧岱賢,原海基會經貿處處長
責任編輯:邱夢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