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車禍「摔壞了腦子」,而今一年讀書700本,他如何能做到?

2020-12-22 燈火dh闌珊

如果有人跟你說,他每個月讀60本書,撰寫60篇書評,你相信嗎?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我一直覺得,愛吹牛的人通常都看不到自己的淺薄,因為他們的樂趣,就是享受被人追捧的快感,現實一定會狠狠抽打他們的臉。

但實際上,被現實打臉的人是我。

日本作家印南敦史,是一位專業的書評人,他每個月都要為四家網站撰寫60本書的書評,平均每天讀兩本書,一年的閱讀量超過700本!

所以永遠不要用自己的狹隘,去猜測別人的生活,那時我還太無知,不懂得自己的淺薄。我以為每個月讀60本書是天方夜譚,可在印南敦史的眼裡,這些不過是習以為常的生活習慣。

印南敦史到底擁有怎樣特殊的能力,可以每天閱讀兩本書、同時撰寫兩本書評出來呢?

其實,他並不是天賦異稟,更談不上出類拔萃,他曾在童年時遭遇意外,被醫生診斷為「摔壞了腦子」,他也曾自暴自棄,覺得自己一事無成。但最終,他依靠閱讀改寫了命運,將自己從困境的泥潭中拯救出來,成為了今天理想的樣子。

他將自己的人生經歷和閱讀經驗,都記錄在這本《快速閱讀術》中。如果你和我一樣,對他充滿好奇,不妨和我一起,走進他的人生。

01 有效的閱讀方法,就像一盞指路明燈

即使優秀如印南敦史,也並不是一開始就能掌握一天讀兩本書的節奏。事實上,他曾經就和你我一樣普通,閱讀一頁書大約需要5分鐘,甚至更長。

但當他需要每天為知名網站撰寫一本書的書評開始,他知道必須要改變曾經的閱讀習慣,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我們很多人對於「閱讀」這件事都有一種思維定勢,覺得讀書就應該慢慢地讀、仔細地讀、將書中的知識全部記在腦子裡,這其實是一種不明智的認知觀念。

印南敦史認為,無論我們多麼認真地閱讀一本書,依舊會忘記書中大部分的內容。既然如此,「慢閱讀」本身就是錯誤的(當然,純粹享受文體的除外)。

他提出對於商業類書籍,應該採用「流水式閱讀」的方法,所謂「流水式閱讀」,就是讓書籍內容想流水一樣從心中「流過」,只要「流過」就有意義。

「流水式閱讀」不在乎閱讀過程中到底記住了多少內容,只在乎當內容「流過」心中時,有沒有與自己產生共鳴。

閱讀不是複製書本內容,我們也不是存儲知識的容器。

閱讀應該是一種領悟,當我們被書中的某一句話、某一個觀點瞬間擊中的時候,內心產生共鳴,心中留下痕跡,思想得到升華,這才是閱讀真正的意義。

02 「流水式閱讀」,比你想像得收穫更多

每年初,我都會給自己列下計劃清單,比如每周讀兩本書、每月學習一項新技能。但事實上,很多計劃永遠停留在計劃裡,始終沒有得到實施。

每次逼著自己坐在書桌前,閱讀還沒開始,心裡的壓力已經蔓延。而我自己,也因為完不成的計劃倍感焦慮,這樣的生活漸漸陷入惡性循環,沒有目標、沒有動力、極度懷疑自我。

一個人的生活如果沒有了目標,和鹹魚有什麼差別?一個人的生活如果沒有了動力,就像被鞭子抽打著旋轉的陀螺,看起來一直在旋轉,實際上只會隨著慣性、滑向不知名的遠方。

印南敦史說,我們應該像欣賞音樂一樣對待閱讀,讓「流水式閱讀」沉浸在我們的生活中。

音樂是我們生活中觸手可及的事物,給我們美的感受,我們可以輕鬆地享受音樂,為什麼卻要「一本正經」地閱讀呢?

大概是因為在我們的潛意識裡,認為「閱讀」這件事並不輕鬆。

使用「流水式閱讀」法,從根本上提高自己的閱讀速度,就是在提醒我們,「閱讀」這件事可以很輕鬆。而人在放鬆的時候,身體和心靈才能達到最和諧的狀態,學習與工作才能達到最高效率。

03 用「流水式閱讀」,開啟新的閱讀人生

印南敦史用「流水式閱讀」法,每天至少閱讀兩本書,一年下來累積超過了七百本,他的閱讀生活不斷刷新自我能力,讓他收穫了更多。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流水式閱讀」其實是最合理的閱讀方式,那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具體可以如何辦到呢?印南敦史給出了建議:

(1)不要忘記成為書的主人

閱讀的目的是什麼?對於大多數商業類、實用類書籍來說,我們需要快速從書中掌握一些觀點、技能、或提升。我們需要在最短的時間裡吸收到書中的精華,而不是將一本書從頭翻到尾卻毫無印象。

所以在閱讀過程中,我們應該做的,是始終告誡自己,不要被作者的表述牽著鼻子走,而要成為書的主人,判斷眼前的內容是不是自己當前所需要的。

《如何閱讀一本書》中也提出,在閱讀過程中,讀者和作者處於同樣主動的地位,同時發揮作用才能讓閱讀進行下去,閱讀是一個有來有往的過程,我們對作者的觀點產生共鳴、思考、理解、重塑,才能真正內化為自己的東西。

(2)會選書比閱讀更重要

「流水式閱讀」即是讓書中的知識自然流過眼睛和大腦,這個過程看似簡單,實際上同樣需要技巧。

印南敦史提出,在進行「流水式閱讀」之前,我們首先要做的,是認真對待書本的序言和目錄,也就是最好先用「檢視閱讀」的方法,判斷一本書的類型、寫作意圖、是否自己需要等等。

讀書很重要,選書亦不能馬虎,讀者與作者的相遇,需要恰當的時機。對於一本完全陌生的書,序言和目錄就是最好的「敲門磚」。

(3)跳讀、選讀、關鍵詞讀,都由自己決定

當我們確定面前的書就是自己最想讀的,當我們已經仔細了解過書中的序言和目錄,我們心中已經對書本的內容有了大概的了解。接下來,對於「流水式閱讀」的應用,應該更加得心應手才對。

哪些地方可以著重閱讀,哪些地方可以輕鬆跳過,哪些地方應該注意關鍵詞,哪些地方完全不必考慮,這些都可以由自己決定。

別忘了我們的目的,問問自己「我需要從這本書中收穫到什麼?」帶著這個問題進行閱讀,未來的日子,只會收穫更多。

04

印南敦史用「流水式閱讀」的技巧,達到了一年閱讀700本書的目標,這個目標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似乎很遙遠,但就像我說的,我們不能用自己的狹隘去猜測別人的生活,這個方法是否可行,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去實踐。

既然閱讀應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為什麼不用更好的閱讀方式對待呢?

跟我一起走進這本《快速閱讀術》,了解更多優化閱讀的技巧,不久的未來,我們也能遇到更優秀的自己。

相關焦點

  • 從讀一頁書要5分鐘到一年讀700本,他是怎麼做到的?
    如果聽說有人一年看了100本書,不少人內心會有那麼點崇拜之情。然而,如果聽說有人一年看了300本書,就會有相當部分人開始懷疑他是翻書黨。如果聽說有人一年看了700本書,絕大部分人會說他肯定是一個翻書黨——這樣看書能記住什麼?據說巴菲特每天都看500頁的書;而孫正義兩年看了四千多本書,我想他修養的那兩年看的書是許多人一輩子也看不完的吧。
  • 一個速度很慢的閱讀者,用什麼方法兌變為一年閱讀700本書的大神
    一年閱讀700本的圖書,一個普通人能做到嗎?一個原本閱讀一頁內容需要5分鐘甚至10分鐘的人,有可能兌變為平均20-30分鐘讀完一本書, 一個月閱讀60本以上的書的強者嗎? 有人說:「怎麼可能?除非是天賦極高的人。」也有人說, 能做到這樣的人是「神人」。
  • 他曾因車禍險毀容,一年4部劇霸屏資源逆天,卻連趙麗穎都帶不火
    俗話說「娛樂圈裡小紅靠捧、大紅靠命」,用堆資源的方式捧藝人,能夠讓一位新人在短時間內知名度直線上升,但今後的事業能達到怎樣的高度,就要看他的努力和運氣了。娛樂圈裡有無數藝人,才貌資源樣樣不差,可偏偏就是半溫不火,比如曾為「巖男郎」的張峻寧。
  • 職業讀書人如何高效閱讀的?他狂言:一年只讀800本的,不值一提
    比如,現今文史學界奉為楷模的葛兆光教授,是公認踏實勤奮的讀書人,號稱「一年365天,每日上午8點半準時坐在辦公室,大年三十也是如此」,為看書視網膜一年脫落3次,毫不顧惜。但這就是這樣的「讀書種子」,28歲之前都在山區種地挖煤,無書也看不了書。不是他尤其慘,而是那代人集體如此。
  • 蕭山:租客租住房子的熱水器壞了,讓房東維修,「腦子有問題」
    杭州蕭山一名租客租住的房子熱水器壞了,想要讓房東承擔維修費用,結果房東不僅一口回絕,表示無論是租客故意破壞導致的還是因熱水器老化而引發的故障,房東都不會承擔任何維修費用,更是出言中傷租客:你腦子有問題吧!
  • 爆紅、車禍,最後胡歌是這樣治癒自己的
    車禍給胡歌的事業帶來的危機也是毀滅性的:一張破碎的臉,長時間的麻醉還導致半邊臉和右眼幾乎做不出表情,正在拍攝的《射鵰英雄傳》也不得不停拍一年,從每天通告接到手軟到無所事事,人生仿佛一下子跌進了谷底。 在香港養傷期間,他開始慢慢放下車禍帶來的身心創傷,給自己找到了新的選擇:讀書、寫作,「皮囊難以修復,那就用思想去填滿。」
  • 他曾比劉德華還紅,卻因車禍妻離子散
    蔡國權這個歌手大家應該有點陌生,因為他是老牌明星,再加上他已經退出娛樂圈很多年了,所以大家對他不熟悉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是他在80年代,可是一個天王級的人物,唱了很多首膾炙人口的歌曲。《不裝飾你的夢》《順流逆流》《最後的一班渡輪》等,為當時的樂壇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成為眾多樂迷們心目的天王。
  • 從「腦子摔壞的小孩」到馬斯克專屬腦力教練,他總結出人生無限可能...
    在YouTube、Instagram等平臺,他擁有數百萬的擁躉,視頻播放量過億。然而,誰曾想,這樣一位厲害的大腦培訓師,小時候卻是一個」腦子壞掉的小孩「。「腦子壞掉的小孩」吉姆出生於美國一個普通的華裔家庭。
  • 我一年讀300本書,你呢?高效讀書,推薦這三步
    雖然每天用碎片時間讀書學習,日程表被安排的滿滿當當,但就是沒什麼效果。一本書讀了前面,忘了後面。貌似讀了不少書,但真到用的時候,只能想起來書名,書裡關鍵講了什麼,腦子裡像隔了一層霧。書的內容都記不清楚,更別提用來改善自己的生活了。
  • 他曾比劉德華出名,因車禍斷送前程,現被妻子棄在養老院17年
    蔡國權曾比劉德華出名那個時候他與譚詠麟張國榮齊名,而且比劉德華還要出道,在那個時候比劉德華還要出名。當時的香港樂壇發展的非常好,他也創造了一個神話,他能把歌曲做成詩。到2002年,他打算再次復出,並且推出了新專輯的計劃,但是命運對他似乎不公。
  • 新的一年,願你「壞」一點
    快到機場的時候,計程車司機說到達廳的T2航站樓排隊很長,問她能不能在T1航站樓下車,還說T1到T2很近。因為對機場不熟悉,她本想拒絕,卻又不好意思,就稀裡糊塗答應了。結果司機把她扔在T1嗖地一下就開走了,「謝謝」都未留下一個。司機省了10分鐘排隊時間,她卻花了近一個小時才走到T2航站樓。弟弟一個人託著幾大箱的行李先到,下樓梯的時候不小心摔了一跤,把腳扭傷了。
  • 李光洙車禍後續:需要入院動手術,曾被神預言註定遭遇車禍?
    在治療期間李光洙的工作則面臨著全面停擺,他所出演的綜藝節目則可能因這次突發事件不得不換人。至於李光洙身上的其他合約如代言等,目前尚不知道品牌方會採取什麼樣的後續手段作為彌補。但也有網友稱,最壞的情況會是李光洙因為這次車禍,工作進入全面停滯的狀態。不過也有網友的看法較為樂觀,腳踝手術相對影響不大,像一些非戶外綜藝,李光洙仍可繼續錄製。
  • 曾與胡歌因戲生情,推掉工作照顧車禍的胡歌,分手原因真令人惋惜
    在感情的世界裡,並非所有人都能做到完美,普通人如此,明星亦如此。在娛樂圈裡,很多對明星因戲生情,對於工作上的行程的安排並不是自己能如意的,異地戀也是常見的事。而花花世界,無奇不有,想要真正的維持一段感情的確難於常人。即使分開後,曾經相愛的兩個人不惜開撕,甚是難堪。
  • 被B站up主玩壞的defense防摔手機殼,真的如此耐摔嗎?
    最近一款名為defense防摔手機殼的產品被B站up主們玩壞了,由於網傳它有著過人的抗摔性,所以這款defense防摔手機殼到了up主們手上,就開始了「九九八十一難」的磨礪。各種新奇的摔法層出不窮,有「生氣摔」、「無聊摔」、甚至還有「8層樓梯摔」,通過各種真實的摔機場面,來檢驗defense防摔手機殼是不是真的那麼抗摔。
  • 奉賢區政協第二委員讀書群組舉行線下讀書分享會
    委員們表示,從紙質到數字、從讀書到讀屏,雖然閱讀的方式不斷翻新,但走進實體、書卷在手,對讀書活動的認識就更具象更真切更厚重。腳步無法丈量的時空,書籍可以在國內疫情最嚴重的時期,一張武漢方艙醫院內患者讀書的照片在網絡上曾引起強烈關注,他安靜讀書的樣子,仿佛身邊的紛繁都與他無關。
  • 8000元箱子摔壞只賠400,遇到暴力託運怎麼辦
    2、該如何避免行李箱被摔壞?那如果摔壞了就賠償幾百塊的結果短期改變不了,那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去避免損失呢?首先就是避免行李箱被摔壞。1.選擇質量好的行李箱一個行李箱要做到抗摔,需要在很多地方下功夫。用料是否紮實、結構設計的是否合理、組裝的工藝是否細緻到位都會影響。這些部分消費者可能看不到。
  • 女子郵寄近萬元小提琴被摔壞 多次與快遞商談賠償事宜無果
    然而一天後快遞到達時家人卻發現琴被摔壞了,她多次打電話與該快遞商談賠償事宜也沒有結果,記者調查了解,因缺乏權威鑑定機構,損失價值始終無法認定,此事因此拖延至今。寄小提琴時快遞師傅已驗收 保價八千說起小提琴被摔壞一事,白女士至今還有些生氣,她表示自己選擇某快遞公司是因為其口碑好,而自己保價也不是為了索取賠償,而是希望小提琴能安全送達到孩子手中,不耽誤練習。
  • 曾比鳳凰傳奇還紅,卻因車禍從「兄妹」變夫妻,如今生活過的怎樣
    曾比鳳凰傳奇還紅,卻因車禍從「兄妹」變夫妻,如今生活過的怎樣若論鳳凰傳奇,相信大家對它的熟悉程度應該相當的高了,當年鳳凰傳奇就是火遍大江南北,而且時至今日,還常常能聽到它的歌聲,而當大媽們跳廣場舞時,卻是火上澆油
  • 讀屏本是「零食」 讀書才是「正餐」
    開一盞暖燈,翻一本好書,有人依然在堅持非紙質書不讀的習慣;帶著隨身書庫,利用碎片化時間閱讀,有人愛上了電子書;左手電子屏,右手拿著書,有人不做選擇,兩者都要;聽一本好書,與文字產生新的連接,有人愛上了聽書……關於讀書介質的選擇,小編有話說。
  • 因其助理摔壞粉絲手機,賠償5000還被批冷漠
    因其助理摔壞粉絲手機,賠償5000還被批冷漠娛樂圈裡有不少因戲生情的熒幕情侶,從戲裡走到戲外,也是被很多喜歡他們的觀眾看好,像羅晉和唐嫣就是如此,雖然兩人在戲裡的感情之路都是轟轟烈烈,但在戲外的感情狀態卻十分低調,很少在媒體面前提及感情生活,當然,合體在鏡頭前的話,那種甜蜜也是擋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