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跟你說,他每個月讀60本書,撰寫60篇書評,你相信嗎?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我一直覺得,愛吹牛的人通常都看不到自己的淺薄,因為他們的樂趣,就是享受被人追捧的快感,現實一定會狠狠抽打他們的臉。
但實際上,被現實打臉的人是我。
日本作家印南敦史,是一位專業的書評人,他每個月都要為四家網站撰寫60本書的書評,平均每天讀兩本書,一年的閱讀量超過700本!
所以永遠不要用自己的狹隘,去猜測別人的生活,那時我還太無知,不懂得自己的淺薄。我以為每個月讀60本書是天方夜譚,可在印南敦史的眼裡,這些不過是習以為常的生活習慣。
印南敦史到底擁有怎樣特殊的能力,可以每天閱讀兩本書、同時撰寫兩本書評出來呢?
其實,他並不是天賦異稟,更談不上出類拔萃,他曾在童年時遭遇意外,被醫生診斷為「摔壞了腦子」,他也曾自暴自棄,覺得自己一事無成。但最終,他依靠閱讀改寫了命運,將自己從困境的泥潭中拯救出來,成為了今天理想的樣子。
他將自己的人生經歷和閱讀經驗,都記錄在這本《快速閱讀術》中。如果你和我一樣,對他充滿好奇,不妨和我一起,走進他的人生。
01 有效的閱讀方法,就像一盞指路明燈
即使優秀如印南敦史,也並不是一開始就能掌握一天讀兩本書的節奏。事實上,他曾經就和你我一樣普通,閱讀一頁書大約需要5分鐘,甚至更長。
但當他需要每天為知名網站撰寫一本書的書評開始,他知道必須要改變曾經的閱讀習慣,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我們很多人對於「閱讀」這件事都有一種思維定勢,覺得讀書就應該慢慢地讀、仔細地讀、將書中的知識全部記在腦子裡,這其實是一種不明智的認知觀念。
印南敦史認為,無論我們多麼認真地閱讀一本書,依舊會忘記書中大部分的內容。既然如此,「慢閱讀」本身就是錯誤的(當然,純粹享受文體的除外)。
他提出對於商業類書籍,應該採用「流水式閱讀」的方法,所謂「流水式閱讀」,就是讓書籍內容想流水一樣從心中「流過」,只要「流過」就有意義。
「流水式閱讀」不在乎閱讀過程中到底記住了多少內容,只在乎當內容「流過」心中時,有沒有與自己產生共鳴。
閱讀不是複製書本內容,我們也不是存儲知識的容器。
閱讀應該是一種領悟,當我們被書中的某一句話、某一個觀點瞬間擊中的時候,內心產生共鳴,心中留下痕跡,思想得到升華,這才是閱讀真正的意義。
02 「流水式閱讀」,比你想像得收穫更多
每年初,我都會給自己列下計劃清單,比如每周讀兩本書、每月學習一項新技能。但事實上,很多計劃永遠停留在計劃裡,始終沒有得到實施。
每次逼著自己坐在書桌前,閱讀還沒開始,心裡的壓力已經蔓延。而我自己,也因為完不成的計劃倍感焦慮,這樣的生活漸漸陷入惡性循環,沒有目標、沒有動力、極度懷疑自我。
一個人的生活如果沒有了目標,和鹹魚有什麼差別?一個人的生活如果沒有了動力,就像被鞭子抽打著旋轉的陀螺,看起來一直在旋轉,實際上只會隨著慣性、滑向不知名的遠方。
印南敦史說,我們應該像欣賞音樂一樣對待閱讀,讓「流水式閱讀」沉浸在我們的生活中。
音樂是我們生活中觸手可及的事物,給我們美的感受,我們可以輕鬆地享受音樂,為什麼卻要「一本正經」地閱讀呢?
大概是因為在我們的潛意識裡,認為「閱讀」這件事並不輕鬆。
使用「流水式閱讀」法,從根本上提高自己的閱讀速度,就是在提醒我們,「閱讀」這件事可以很輕鬆。而人在放鬆的時候,身體和心靈才能達到最和諧的狀態,學習與工作才能達到最高效率。
03 用「流水式閱讀」,開啟新的閱讀人生
印南敦史用「流水式閱讀」法,每天至少閱讀兩本書,一年下來累積超過了七百本,他的閱讀生活不斷刷新自我能力,讓他收穫了更多。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流水式閱讀」其實是最合理的閱讀方式,那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具體可以如何辦到呢?印南敦史給出了建議:
(1)不要忘記成為書的主人
閱讀的目的是什麼?對於大多數商業類、實用類書籍來說,我們需要快速從書中掌握一些觀點、技能、或提升。我們需要在最短的時間裡吸收到書中的精華,而不是將一本書從頭翻到尾卻毫無印象。
所以在閱讀過程中,我們應該做的,是始終告誡自己,不要被作者的表述牽著鼻子走,而要成為書的主人,判斷眼前的內容是不是自己當前所需要的。
《如何閱讀一本書》中也提出,在閱讀過程中,讀者和作者處於同樣主動的地位,同時發揮作用才能讓閱讀進行下去,閱讀是一個有來有往的過程,我們對作者的觀點產生共鳴、思考、理解、重塑,才能真正內化為自己的東西。
(2)會選書比閱讀更重要
「流水式閱讀」即是讓書中的知識自然流過眼睛和大腦,這個過程看似簡單,實際上同樣需要技巧。
印南敦史提出,在進行「流水式閱讀」之前,我們首先要做的,是認真對待書本的序言和目錄,也就是最好先用「檢視閱讀」的方法,判斷一本書的類型、寫作意圖、是否自己需要等等。
讀書很重要,選書亦不能馬虎,讀者與作者的相遇,需要恰當的時機。對於一本完全陌生的書,序言和目錄就是最好的「敲門磚」。
(3)跳讀、選讀、關鍵詞讀,都由自己決定
當我們確定面前的書就是自己最想讀的,當我們已經仔細了解過書中的序言和目錄,我們心中已經對書本的內容有了大概的了解。接下來,對於「流水式閱讀」的應用,應該更加得心應手才對。
哪些地方可以著重閱讀,哪些地方可以輕鬆跳過,哪些地方應該注意關鍵詞,哪些地方完全不必考慮,這些都可以由自己決定。
別忘了我們的目的,問問自己「我需要從這本書中收穫到什麼?」帶著這個問題進行閱讀,未來的日子,只會收穫更多。
04
印南敦史用「流水式閱讀」的技巧,達到了一年閱讀700本書的目標,這個目標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似乎很遙遠,但就像我說的,我們不能用自己的狹隘去猜測別人的生活,這個方法是否可行,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去實踐。
既然閱讀應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為什麼不用更好的閱讀方式對待呢?
跟我一起走進這本《快速閱讀術》,了解更多優化閱讀的技巧,不久的未來,我們也能遇到更優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