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第一屆同志遊行2000年在首爾舉辦,僅有500多人參與。而在2014年前,遊行一直只能在局部區域舉辦,如梨泰院、惠化、新村等等。是後來在前任市長樸元淳支持下,才於首爾市廳廣場舉辦,參加人數五萬人左右。
在2014年9月舉行的一次採訪中,隨後於10月份就任首爾市長的樸元淳宣布支持同性婚姻,他希望韓國成為第一個將同性婚姻合法化的亞洲國家。幾天後,市政府宣布他的話被誤解了,而樸元淳的話可能是韓國將成為亞洲第一個將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這是在保守派基督教團體的反對和強烈敵意之後發生的。
除了樸元淳曾公開發言力挺同志,表示希望韓國成為亞洲第一個通過同志婚姻的國家,其餘主流政治人物,甚至現任總統文在寅在類似議題上,都保持著反對,或是尊重但不接納的立場,造就韓國社會至今對同性戀存有相當多歧見的局面。
甚至在今年五月,因梨泰院同志夜店爆出新冠肺炎疫情,對同志群體的汙名再添上一筆。
韓國的宗教
以宗教而言,基督教佔韓國人信仰之大宗。在全民調查中,更佔了全人口接近20%,可見是個多麼龐大的數字。
因此,對於民族概念濃厚的韓國人而言,宗教是自身生活、家族圈凝聚一大主因。另,宗教勢力深入財閥、政治圈,因此絕大多數政治人物皆公開反對同性戀,以彰顯固有立場,並吸收大部分的傳統票倉。
韓國的社會
對多數韓國人而言,同志是個不能提及的存在,於是漠視與否認,遺忘確實有個「少數群體」生活在自己的國家裡這個事實(韓國人稱同志等群體為「性少數」)。
每年夏天舉辦的首爾同志遊行,不管是在事前規劃、實際舉辦時都因為保守勢力的反對、請願等等而一波三折,甚至現場也會爆發相關肢體衝突。
韓國的文化
韓國社會注重群體,厭惡「異己」。他們認為,要和大家一樣融入社會才是對的。因此許多人在自我認同過程中,接收到過多「所謂男女相戀」才是正常的觀念,即使自身終有一天,意識到自己是同性戀者,也不敢對任何一個人坦承。
韓國愛情案例裡,不少人強忍著自身傾向認同,強迫自己與異性交往,達到社會認為成年男子、適婚女性「應該要有的樣子」。更有不少案例與黑數,是這些人選擇走入婚姻,以試圖將最後一個「正常」的拼圖拼起。
韓國的大男人主義
韓國的大男人主義問題十分嚴重,這包含了更多社會現象,包括長幼有序、男尊女卑……等意識形態。
剛強、陽剛、熱愛女體、將女性視為己有之物等等,即使到了今天,不談同志議題,針對互相尊重的兩性平權仍需時間進步的韓國男性霸權主義,仍佔有一定比例。
包括職場、校園、同儕之間的侵犯、偷拍、欺壓、暴力,絕大多數都是以男性佔有生理與階級優勢,成為加害者。
也因此,韓國男性普遍有一種「群體盟友」的意識,因此朋友可以一起洗澡、去澡堂、睡同張床、整天膩在一起。韓國的汗蒸幕、校園文化便可略知一二這種同性之間的親暱性。
因此,對大部分男性而言,其他男性都是和自己一樣陽剛的「鏡面反射」,不能有任何被懷疑的機會。也因此韓國許多男同性戀者,不敢曝光,便是害怕這樣的男性主義,會毀了自己原有的生活圈。
男性對其他女性而言,除上述所說刻板印象外,更讓人感到厭惡的,是韓國男性對「女性主義」獵巫般的手法。女性主義泛指女權進步、女權至上等說法,在性別意識不平等的國家與地區,更是種容易被針對的學術及意識形態。
韓國厭惡同志文化,也深深厭惡(害怕)女性主義。光是女藝人閱讀女權主義,或是出演女性主義相關的影視作品,就會引發大批責難。足以見識這類男性主義思想,早已根深蒂固在每個男人的心中。
韓國的群體
在校園裡,多數人沒有受到完整的性別教育,無法理解、包容那些與自己不同的差異。因此在韓國許多同志電影中,不少都是探討學校霸凌的現象。
霸凌現象更嚴重是在軍隊。韓國軍隊是強制性徵兵,每名男性都必須讓別人覺得,自己加入軍隊是陽剛、禁得起考驗。長達18個月以上的服役生活,混合了男性主義與長幼尊卑,使得軍隊裡的霸凌、性侵事件層出不窮,但也往往被壓下來,銷聲匿跡。
2017年,韓國軍隊開始大規模獵巫,逮捕休假期間從事同性性行為的士兵們,強迫他們指認軍隊裡其他同性戀者。
無論受到調查之後,有沒有遭到定罪,那些言語、肢體霸凌、性侵犯對當事人而言,都將成為生活苦難。
最常見的就是那些無意義的玩笑,同儕與長官透露類似訊息,將軍隊內的陽剛形象維持,剔除陰柔份子,再再揭示韓國對於同性戀群體的無法包容,是少數發達國家中,仍在相關議題上剝削人權的罕見現象;甚至是最近爆出的海軍陸戰隊性侵案件,再再顯露韓國在性別教育上的不足。
在韓國職場,多數人也同有類似的經驗,因為被人得知性傾向,而受到言語上有意無意的風聲與霸凌。
另外,多數韓國人都清楚了解,韓國群體社會是如何毀了一個不小心失足的人,受到「良好訓練」而倖存下來的同性戀者,在這一生,更不可能輕易向任何人告白自己的性別認同。
韓國的同志文化
相對於普遍壓抑的社會風氣,文化似乎成為韓國同志的最大宣洩。韓國同志電影不少都以自己故事為例,或根據社會現實,拍出讓人心碎的告白。
以上這些韓國的同志電影,分別以歷史、幽默小品、校園題材,傳達出同志於社會、親屬、異性戀之間的掙扎。
只是隱藏在畫面之中的人,絕對比想像中更多。電影無疑是他們對生活的反抗。但無論文化面向如何,韓國同志的處境,絕對不比電影世界裡的演出輕鬆。
韓國藝界
韓國藝人洪錫天(홍석천)於2000年公開出櫃,承認自己是同性戀者,此舉卻迎來了他近七年的工作困境。因為說出事實、做自己,反而遭到韓國社會群體公審,反而使得這個社會無法進步。
韓國導演金趙光秀(김조광수)也公開出櫃,並在同志婚姻仍被禁止的當下,金趙光秀與男友於首爾舉辦了史上第一次的男同志婚禮,轟動一時。
近期,韓國trot歌手權祹芸(권도운),透過經紀公司公開出櫃,但也因為惡評等壓力,並發恐慌症而暫時停止演藝活動、入院治療。
韓國同志的未來
在韓國人觀念裡,兩個男生或是兩個女生親近,就是友情的展現,並無法用愛,也「不容許」用愛表述。
這對韓國同志來說是慘痛的命運。身邊朋友不接受,家人不接受,學校或軍隊不接受,職場不接受,大多數人戴上面具,龜縮在世俗眼光下生活,並深受疾病、性愛、用藥等汙名化,受到更大檢視。
韓國生活已經十分辛苦,加上諸多心理與社會壓力,使得同志不敢為自己發聲,韓國同志處境也罕見於其他發達國家。
而任何一個要求與進步都是奢望,在華麗的外表背後,比現實更令人難受的韓國同志處境,似乎永遠都是無法見光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