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秋生說他玩搖滾樂受到黑鳥樂隊的影響
香港是華人地區最先出現搖滾樂和搖滾樂隊的地方。追述到70年代,香港誕生了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搖滾樂隊 - 黑鳥。還有很多更早的樂隊,但是他們完全稱不上是「搖滾」。黑鳥是全港第一支公開和ZF唱反調的樂隊,他們從開始就宣布不上任何與港英ZF有關係的電視節目,也不會把自己寫的歌交給被港英ZF資助的電臺,藉此保持自己在音樂和精神上的獨立人格。可想而知,這樣的策略執行起來有多麼艱難,但他們也因此受到尊重,香港真正意義上的搖滾樂由此開始。
80年代,鼎盛時代
張國榮、梅豔芳與伴奏樂手的合影,這些樂手很多都來自當時的搖滾樂隊
像我這個年紀的人,回憶起香港這個名字,大多是和小時候那些前所未見,聞所未聞的音樂與電影有關的。那時候交流不暢,只有最主流的音樂和藝術能輻射到遙遠的北方,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都是像神一樣存在的名字。雖不能夠全方位深層次地感知香港文化,卻也通過多種途徑透射過來,而這種被動的接受卻是如饑似渴。在一代人印象中,當年香港藝術的前衛、活力是大陸所不能比擬的。
BEYOND 樂隊早期合影
那時的香港搖滾樂隊出道基本通過兩種渠道。
一類是參加比賽。80年代初期,前面提到的黑鳥樂隊主唱郭達年決定要集結全港所有志同道合的搖滾愛好者。他在任《吉他》雜誌主編期間,開始力撐舉辦全港樂隊比賽,挖掘香港優秀的搖滾份子。而包括影響香港搖滾圈深遠的BEYOND、達明一派的劉以達、太極樂隊的盛旦華就是從郭達年主持的「香港吉他大賽」開始嶄露頭角,並參與錄製了由郭監製的早期搖滾合輯《香港》。其中以 BEYOND 最為成功,趁著香港流行樂的黃金年代,嘗試走商業與搖滾相結合的路線,從地下金屬搖滾樂隊,成為影響一代人的主流藝人。他們早期作品中思考社會問題和呼喚世界和平的主題已成為經典作品,無論商業領域還是個性搖滾樂迷雙方均給予讚賞。
高速啤機樂隊 左1黃貫中 左3葉世榮
另外一種就是所謂的地下圈,那個時代香港的獨立音樂圈也已經有多支重金屬樂隊活動頻繁。甚至有幾支是Speed Metal的雛形,比較出名的就有黃貫中和葉世榮參與的高速啤機及 CRYSTAL ZONE(1989年發行專輯)。還有單立文參與的CHYNA(1983年發表英文專輯,後改名為BLUE JEANS 藍戰士)
BLUE JEANS 藍戰士樂隊合影 他們的前身為重金屬CHYNA樂隊
那時香港的文化正值巔峰時代,除了內容形式豐富之外,他們在演奏技術、設備、服裝、後期製作方面也人才濟濟,創作概念更是與世界同步。今日回頭來看,那時候香港文化所達到的高度,所涉及的領域之豐富,以及前瞻性,都是今日難以逾越的。80年代香港文化對於大陸的影響直到今天還存在,在百度等資訊類網站搜索就可以感受到。
在百度貼吧和百度知道搜索中 BEYOND 樂隊被神化
90年代,地下勢力活躍
1991年黑豹樂隊到香港演出 在後臺與BEYOND樂隊合影
我記得非常清楚,我第一次知道黑豹樂隊,是在東四那個常去買磁帶的商店裡。售貨員告訴我:聽聽這個,新到的香港樂隊盒兒帶,特別牛X。後來有了網際網路深度挖掘資料才發現,當年是香港著名經紀人陳健添(Beyond經紀人)最早發掘了黑豹樂隊,並在他的牽線下簽約香港勁石唱片(臺灣滾石唱片的分支機構)。他們的第一張專輯在香港獲得「十大中文金曲獎」之後才傳回大陸。當時介紹黑豹的資料並不多,因此被售貨員認為是香港樂隊,也許不是故意欺騙消費者。在那個時候我的認知中,帶著「香港」這個前綴就是 VERY FUKKIN GOOD 的意思。
竇唯在紅磡體育館演出之前(攝影:高原)
90年代的香港,紅磡體育館,從沒有想過大陸人可以在那裡開演唱會。魔巖三傑和唐朝創造了歷史,雖然沒有機會親臨現場,但從那個時候起大陸搖滾崛起,我們的注意力也自然轉移。
第二張專輯《地踎搖滾》據稱他的專輯銷量並不高
另一方面,香港的地下樂隊依然活躍。從中國火我認識了亞龍大(Anodize,1989年成立,後改名為L.M.F. 大懶堂,是90年代香港說唱樂的代表性樂隊),1994年發表第一張同名專輯,風格就是非常純粹的重金屬;香港第一支帶有死亡金屬色彩的激流金屬樂隊 AZYLUM 稍晚一年誕生,他們的風格受到早期 SEPULTURA 的影響;到了90年代下半期已經有很多極端金屬樂隊在發展,比如1996年成立的 HYPONIC ,這也是中國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厄運死亡金屬樂隊。另外值得一提的還有黃秋生的專輯《支離疏》(1995)、《地踎搖滾》(1996),風格混合重金屬、朋克、民謠、說唱、拉丁音樂...歌詞更是富有香港本土特色,絕對是香港搖滾的代表作之一。郭達年說:「很多人都可以扮地痞(無產者),但不是每一個都願意、有勇氣站在地痞的一邊罵社會的既得利益者,黃秋生雖然無法成為地痞,但他有這個意願和勇氣,這令他與所有娛樂圈的人截然不同,令他值得所有知識分子撇開偽善,用心,去聆聽。」
《冥通》第一期於1995年9月發行
1995年香港已經有了第一本自己的地下極端金屬雜誌《冥通》,採用手抄和複印的方式,專門報導世界最前端的地下音樂。剛剛有網際網路的時代,我們發現了香港的 X-music 網站,站長 Blue 也是香港地下音樂圈的能人。私以為那時候他的收藏和對極端金屬的了解,全中國鮮有人能比得上。早期的中國網站 - 死域(AreaDeath)很多圖片和文字資料都是從這裡獲得。
香港信和中心是每次去香港必去的地方 現已今非昔比
曾幾何時覺得香港是個非常遙遠的地方,也從未想過有一天會有機會去香港。1999年,第一次去,那時的香港除了有五星紅旗和駐港部隊,還是想像中的那個地方,大陸遊客不多,物價還是貴的驚人。但是看到那些街道、大廈、港灣,甚至是路邊的廣告牌、地鐵站口,又或是路邊的雜誌攤,香港的開放給人印象頗深。即便是中環、廟街、觀塘、跑馬地、銅鑼灣這樣的地名,在電影中被主人公無數次的讀出,這時候站在那裡就很有感覺。尖沙咀地鐵出來,信和中心以及周圍大廈中林立的個性書店音像店一層樓接著一層樓。那裡海一般的二手書、CD,以及DVD商店讓我們這些熱愛音樂電影文化的人流連忘返。在那裡我也訪問到當年最有影響力的 Trinity Records Hong Kong,那只是一個很小的店鋪,大約不到10平米,但是裡面展示的CD和LP唱片對於我這個大陸樂迷來說好像博物館。這家店的老闆就是前文提到的 AZYLUM 主唱 Soni,斯裡蘭卡裔香港人,幾乎不會中文。
2000以後,在灰暗中前行
香港的文化像他們的經濟一樣地位日漸衰微。據說現在香港的街頭也有了廣場舞,他們伴奏的音樂都是小蘋果、56個民族... 這被香港媒體認為是一種大陸文化的侵襲。
Hidden Agenda 的負責人告訴我 他們一直在努力想保住這個地方
地下搖滾幾乎沒有什麼生存空間,不但在主流領域沒有任何報導,還總是聽到新聞XX唱片店經營不下去關閉;工業大廈內的 Live House 將被政府封門;朋友從香港回來告訴我信和中心已經不同往日,檔口很少,都改為經營其他... 即便是這樣,香港地下依然有很多音樂人在堅持自己的路線。荔枝王(1999年成立,硬核金屬風格)、EVOCATION(2002年成立黑暗死亡)、CADAVER、卸甲、慘慘豬,這些都是在目前的惡劣環境下誕生的。許多香港本土音樂人親口對我說,他們都很羨慕大陸的音樂環境,有那麼多歌迷的關注,而且很多都非常專業,不像香港年輕人很少去聽搖滾樂,而且更多的是無動於衷。
香港招魂樂隊 在曾經來大陸多次演出
而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香港的樂隊很少在形式上特別注重本土化,或者說著重於創造香港特色音樂,但大多數香港樂隊的歌詞都帶有強烈的個性和自我的思考。這點倒是顯得比許多大陸樂隊更搖滾。當然造成前者的原因可能是香港的歷史和地域問題,造成後者的結果則可能由於他們受到的教育和環境更加開放。
2016年8月10日,香港的 HYPONIC 推出了新專輯 《前行者》,這張新專輯距離上一張已經有11年之久。相信歌迷依然會從中體會到認真、嚴肅、縝密的音樂,以及其中對人性和今日社會的深邃思考。
每個年代,香港都有搖滾音樂人通過音樂和自己的作品去反思自己所處的年代和社會,質疑當權者,挑戰權威,這才是搖滾樂的意義所在。
———————————————————
向更多金屬黨搖滾迷分享你的觀點,回復「投稿」
====================================
關注 Xmusick,關注重金屬搖滾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