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州》想一個人去慶州喝喝茶

2020-10-12 敬亭山一層樓

想給七顆星,太合我胃口了,喜歡得不得了。一個人背著包到慶州,忘掉妻子。從只是幹聞香菸過過癮,到後來兩支香菸一起抽被嗆到。詢問石橋。大大的墳包。被牆紙遮蔽的春畫重見天日,男主噗嗤地笑出來。黃茶與普洱。去世六年的算命老先生。女主背靠著男主,為了男主360度環拍院子不拍到自己。雨後天晴明亮的光照進來。豐子愷《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KTV裡女主唱的《茶杯》。男主清早起來走向床邊望向窗外的墳包,耳機裡中國姑娘給他唱《茉莉花》。女主覺得他耳朵像她前夫的耳朵,於是摸了摸,發現一點都不像。……導演把一切都拿捏得如此細膩:尷尬(比如樸教授那段)、幽默(比如兩個日本遊客誤認為男主是演員,要求合照)、溫暖、憂傷,所有情緒都溫潤如玉,空氣潔淨,野草水綠。影片有一點點像門羅的小說《女孩和女人們的生活》,死亡巨幕淡淡覆蓋了這黃綠色的慶州之行,提及死亡的次數很多卻都是輕描淡寫,隱隱約約編織了一張愁緒薄霧。一開始昌熙哥的去世、在慶州偶遇的母女的死亡(席間聽說的母女自殺事件)、目睹的摩託車車禍,以及女主提到的抑鬱症自殺的丈夫、六年前去世的算命老爺爺、巨大的文物墳冢,以及那句在慶州不看到墳是不可能的,就像門羅小說裡媽媽說的"這個城市流行自殺"。死亡濃度明明那麼大,卻通過藝術手段稀釋到讓你覺得只像是國畫遠景裡用清墨渲染的遠山。淡淡的愛,淡淡的死亡,放逐與尋找,這是我們凡俗的永恆。

相關焦點

  • 在《慶州》裡,韓國人是這樣喝茶的
    電影如黃茶一般不為多數人所知,但慶州卻像普洱一樣為很多人所知,它是有名的韓國觀光城市。在多數韓國電視劇裡,裡面的人物基本上喝的咖啡,但有公司高層會面的基本都會弄一套茶具,多數是比較現代的茶具,不會像中國電視劇裡茶具種類那麼多。韓國電影小編看的不算多,基本上沒看到茶出現,不過這部電影例外,它出現了四次。
  • 《慶州》「慶州」,貫穿生與死的平靜生活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文藝片或許應該是《後會無期》、《海角七號》、《不能說的秘密》之類,它們有著愛情與夢想、年輕與離散的共性。但《慶州/경주》不是,它並不年輕,一幹三十而立的人物讓它遠離青春的澎湃與輕快;它並不關乎夢想,成家立業的背景讓每一個人都不再熱血激昂,故事裡的每一個人物都有心中的結,在平凡的生活中小心翼翼地將其隱藏,這是一種成熟帶來的隱忍。
  • 《慶州》:茶的滋味
    這電影越想越覺得神奇。你以為它小清新,主題卻深沉憂鬱;你以為它沉悶,某些地方又讓人忍俊不禁;你以為它小家子氣,卻折射了社會上的某一類人;你以為它四兩,卻挑動了千斤。這電影呈現了一組又一組的悖論,走馬觀花看不明白,當細想時會覺得它妥帖異常。這電影如茶,看似清新通透,品則淡淡苦澀,卻又回甘悠長。電影由7年前慶州茶館的一幅春宮圖引起。
  • 一場神奇而難忘的《熔爐》《慶州》尋訪之旅
    如華語電影人萬瑪才旦、楊凡、李心潔,以及《極限職業》《夕霧花園》劇組、《寄生蟲》《工作女郎》趙汝貞、曾出演《春夢》的樸庭凡導演,和主持人《鐵雨》鄭雨盛。 心血來潮,臨時在行程中新增了一個拜訪地點:光州仁和聽障學校(인화학교)。這裡就是電影《熔爐》中駭人聽聞的、虐待性侵學生事件的真實案發地。
  • 《慶州》書生氣
    這種感覺也許只有潔癖的人可以體會。女主的相貌,衣著,她的那間古樸的茶室。男主角的眼鏡,不修邊幅的衣服,褲子。所有演員淡色的戲服。淡色的背景。淡色的天氣。全部是白色,米色,灰色。真舒服,就像個會穿衣服的姑娘,一個乾乾淨淨的年輕姑娘。或是個有學問不自誇的男子,書生氣的那種。我可以摸摸你的耳朵嗎?女主這樣問男主。他允許了。她摸了摸他的耳朵。這就是這部電影情感的最高點了,僅止於此。
  • 《慶州》附一篇導演張律專訪,如果不做做白日夢怎麼在這個讓人窒息的世上生存
    先說點個人感受,如其他影評所說,本片確實有很多有意思的細節,但看完後還是沒辦法搞明白整個故事,因為有不少似乎幻想的部分,虛實相間,讓人能猜想出很多可能性但無法確定。。。看了採訪,原來與好友在慶州茶館喝茶,有一幅春畫,7年後參加好友葬禮,故地重遊慶州,去茶館尋訪春畫,是導演自己真實經歷!酒、茶、墓地、春畫混搭的意境就是本片的基調。
  • 《慶州》喝完茶後
    對白不多,卻又讓人覺得並不枯燥。慶州是古代新羅王國首都金城所在地,感覺上和西安有點像,當然兩個小山包組成的王陵跟西安的各種陵墓沒法比。到了慶州之後,崔賢似乎也進入了一種舒緩的節奏,有點隨遇而安。或許是喝茶給予的平靜吧。茶館女主人在丈夫去世後酗酒了一段時間,也是在寺院大師的指點下開始喝茶,後來又經營起了茶館。種滿綠植的庭院中,小小的魚池和正在晾曬的黃茶,木門和石子路,一切靜謐而美好。
  • 《慶州》生活有時候比電影更電影|慶州映後
    它讓我想到:我們努力地去讓自己開心,讓別人開心,讓你愛的人開心,就真的那麼重要嗎?我想請問一下您對我這個問題的看法,謝謝。 張律:儘量開心吧hhh。大家都是成人嘛,開心,其實大多數人是一樣的,不是常態,常態是不開心、儘量開心。但是對於不開心,你是不是應該想一想它可能會影響到你的情緒、你的生活。
  • 觀影丨慶州,慶州,舊愛不再來
    這是韓國導演洪尚秀的鮮明特色,一般人無法模仿。而在韓國的中國籍的導演張律(該導演的其他作品網上已有),用同樣的模板,拍出別樣的味道,一絲禪味,一絲宿命,摻雜在男女關係裡成為鉚釘。《慶州》的味道值得一再估摸。
  • 摹寫:《慶州》劇本
    7年前,你、我,還有昌熙哥,我們三個人去過慶州。春元:是嗎?崔賢:話說當時我給昌熙哥照的照片,現在怎麼成了他的遺像了。春元:你還真是靠回憶活著的人啊。崔賢:你還記不記得那天我們去過一個茶屋,當時我們一起坐的桌子旁邊,畫著一幅春宮圖,哥你還記得嗎?春元:茶屋的春宮圖啊-----(略帶不解,頓了一下)你還好嗎?別說沒用的了,去我家吧,不得來一杯嗎?
  • 《慶州》一壺茶飲千杯醉
          故友,慶州。飲茶,春宮。舊情,煮水。別緒,入喉。      茶館老闆娘,五個字合在一起已經頗讓人有些風流遐想。這個他人口中的「慶州之花」,純白襯衣米黃長褲,一根頭繩挽起髮髻,從僧侶那裡領取新生茶葉,從茶客這裡聽取兩分閒話,有英武的愛慕者但視而不見,偏對男人的兩隻耳朵動了心。
  • 《慶州》電影劇本
    覺得你和我認識的人有點像。崔賢:啊,是嗎。允熙:你運氣真好。昨天望月寺有位認識的師傅,送來了親自做的黃茶。您是今天第一位品到的客人。崔賢:望月寺在哪兒?允熙:它是慶州的一個小寺廟,不是像佛國寺那麼有名的寺廟。想問下您,怎麼會點——黃茶?崔賢:難道以前沒有人點過嗎?允熙:是沒什麼人知道黃茶。看來您對茶有所了解。崔賢:不,不太了解。偶然喝過一次,覺得很好喝。允熙:這是師傅們喜歡的茶呢。
  • 《慶州》發乎於情而止於理
     固定機位、「慢」、結構,所以很多人看完《慶州》後喜歡和洪常秀的作品作比較。洪常秀擅長利用結構和細節製造小驚喜,從而達到補充敘事的效果,犀利的情感表達也是洪常秀的拿手好戲。反觀本片,張律在結構和情感上顯得沒有洪常秀玩得老練。但是《慶州》依然不失為一部好作品。在商業化和模式化泛濫的韓影叢林中,《慶州》散發著自己獨特的韻味。  《慶州》到底想表達什麼?
  • 《慶州》慶州處處見墳冢,抑鬱男主告別昔日春情基情
    所以他出來一到慶州就約舊愛出來想著放鬆或者春風一度什麼的,被拒!他在這個「處處可見墳冢」的慶州漫走,路遇的母女倆,抑鬱症自殺;昔日的好友,抑鬱症自殺(疑似);女主前夫,抑鬱症自殺;女主因為前夫自殺而長期抑鬱,也想著鑽進墳冢裡安眠。
  • 你沒見過的韓國 - 慶州
    這個角色的內心戲最多,總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話到嘴邊又咽下,讓人有種想抽一巴掌的衝動。仿佛是那個青春時代的少年們的通病,感情細膩卻並不打算有所表明,自我感受往往屈從於過多的其他的感情:比如兄弟情誼。據說每年來慶州遊玩的觀光客達900多萬人次,但是大部分是本國人。在慶州遊玩的時候基本上也沒見到什麼外國遊客,中國人特別少。如果真的要拿這些古遺蹟和天朝的那些歷史瑰寶比較的話,也並沒有什麼可比性,所以想看令人嘆為觀止的大排場的人還是不要來了。但如果想要看一眼較為全面的韓國,還是非常推薦來此一遊。地方的風土人情和首爾比起來非常不一樣。
  • 韓國的古都:認識慶州(一)
    但是在這些現代的元素裡面,有一個古樸的城市,靜靜的在韓國的一隅,守護著古老的文化遺蹟。慶州位於韓國慶尚北道的東南部,從在公元前57年開始到公元935年截止,一共有56位王在這裡掌權,是韓國唯一一個千年古都。
  • 《慶州》淡如水
    將近兩個半小時的時長,看完以後,能記住的似乎就只有一個字:「淡」。    演員身上的戲服,臉蛋上的妝,說話或互訴衷腸時的口氣,似乎都已經被限定好了在這個淺淡色調的畫面裡。崔賢在這次回慶州的一路上,不斷地在和自己的未來,過去打聲招呼,或是久別的問候。從故友的葬禮上到茶館的老闆娘,面對兄長質疑與死者的時候,他的眼神裡沒有絲毫迴響。
  • 《慶州》慶州
    影片的整體風格就如其中豐子愷的畫——「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在那種沉靜的氣氛下訴說著看似淡然實際壓抑的故事。情感、死亡、欲望是導演著重討論的主題,男主由朋友之死,為了懷念七年前的情義去往慶州,執著地找尋那幅春宮圖,之後與茶館女主展開的微妙的曖昧,而中間夾雜著母女之死、女主前夫之死、算命老先生、目睹三人車禍之死,都是為把氛圍壓抑到幾乎無法喘息,從而把情感需求徹底地、不加修飾地釋放了出來。
  • 《慶州》:一鉤新月天如水
    慶州,曾古代新羅王國都城所在地,如今韓國主要的旅遊城市。而在朝鮮族導演張律的鏡頭下,那個從中國前來韓國教授崔賢短暫的慶州之行卻並不是為了觀光遊覽。電影《慶州》裡的千頭萬緒,皆由一幅茶館的春宮圖而起。七年前和好友在此地茶館小坐閒聊,突然瞥見牆上畫著的野合男女。正在指指點點,恰逢女店主端茶送水。此情此景嵌入腦海,久久不去。當彼時共同品茗的友人駕鶴而去,重訪慶州便成了崔賢最大的願望。
  • 《慶州》自
    電影《慶州》講述了會韓國參加朋友葬禮的北大教授,回到七年前去過的慶州追溯過往,放鬆因婚姻矛盾帶來的壞心情。在導演自己的世界裡,這部電影是好的,導演也的確有能夠處理好電影的才華。但對於大多數觀眾來說,它不是那麼好懂。電影的主題放在婚姻上,有很多美好進入婚姻就如同陵墓,甚至有很多人葬送生命。去世的朋友這個部分還比較好理解,外人看來美好的婚姻突然跌入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