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慶州》:茶的滋味
這電影如茶,看似清新通透,品則淡淡苦澀,卻又回甘悠長。電影由7年前慶州茶館的一幅春宮圖引起。樸海日飾演的男主崔賢難忘舊情又回到茶館尋找7年前的回憶,茶館裡女老闆允熙奉上了寺廟老師傅送來的黃茶,慶州的隱秘故事不疾不徐展開。電影裡很多情節和行為幽默有趣,卻又全片一股憂鬱揮之不去。男主是北大教授,回韓國參加摯友的葬禮,死因不詳。
-
《慶州》慶州處處見墳冢,抑鬱男主告別昔日春情基情
故事整體很平淡,畫面構圖很美,覺得總有種淡淡的愁緒瀰漫期間男主怪怪的行徑,最後的註腳就是,女主說了句:我就猜到會這樣因為牆上春宮畫旁邊旁白是:喝完茶,來一發!男主、女主都是知道內容的……所以最後女主房門沒關!但是男主沒進去……離國多年,抽的中南海,裝扮氣質穿衣也不再像韓國人,跟周邊有種淡漠的疏離感。
-
《慶州》茶能當酒
茶能當水,也能當酒,即是空,又是色。3 男主一路在找尋:回憶,青春,情感,欲望,自己。4 節奏好,不悶。到處都是曖昧,都是欲望,都是可能性,但欲做還羞,人散後一彎新月,天如水。5 旅遊公司的導遊女是現實中大多數女人:欲望和虛榮的化身。茶室老闆娘和朋友妻子是乾淨的情慾和想像的符號。前女友和中國妻子是日常的世俗和心靈的羈絆。
-
韓國慶州祇林寺:琴與茶的相遇(之四)
茶過三旬。雲巖法師邀如山師父與幾位道友一起,漫步山林。含月山綿延數裡,滿目蒼翠。我們一行都覺得這清幽的環境,最適合琴聲。
-
《慶州》「慶州」,貫穿生與死的平靜生活
上面這句話來自於《慶州》這部電影中的男主人公——崔賢。幾個小時之前,他從北京出發,踏上了首爾的班機,在參加完前輩的葬禮之後,他獨自一人來到了慶州,故事也就在這裡開始了。《慶州/경주》這部電影是一部很奇特的電影,它總是在回憶、現在和幻覺之間來回遊走,卻並不沉重,亦不悲傷。就像是電影中的那個慶州民間茶館,素樸乾淨,泡一壺茶的功夫,便能守過雷雨與新陽。
-
《慶州》發乎於情而止於理
固定機位、「慢」、結構,所以很多人看完《慶州》後喜歡和洪常秀的作品作比較。洪常秀擅長利用結構和細節製造小驚喜,從而達到補充敘事的效果,犀利的情感表達也是洪常秀的拿手好戲。反觀本片,張律在結構和情感上顯得沒有洪常秀玩得老練。但是《慶州》依然不失為一部好作品。在商業化和模式化泛濫的韓影叢林中,《慶州》散發著自己獨特的韻味。 《慶州》到底想表達什麼?
-
在《慶州》裡,韓國人是這樣喝茶的
電影如黃茶一般不為多數人所知,但慶州卻像普洱一樣為很多人所知,它是有名的韓國觀光城市。在多數韓國電視劇裡,裡面的人物基本上喝的咖啡,但有公司高層會面的基本都會弄一套茶具,多數是比較現代的茶具,不會像中國電視劇裡茶具種類那麼多。韓國電影小編看的不算多,基本上沒看到茶出現,不過這部電影例外,它出現了四次。
-
《慶州》生活有時候比電影更電影|慶州映後
拍完後,我覺得有可能有關係有可能沒關係。或者說允熙可能對崔賢有一種想法,但允熙也好,崔賢也好,性格都是很複雜的,我也作為一個觀眾,也好奇他們的關係。(電影裡有一個情節是男主來到女主家裡,女主摸男主的耳朵。他們之間確有一種曖昧的關係) 手持的鏡頭原因是什麼呢?一是崔賢的狀態是非常惶恐不安的,他覺得學妹的丈夫來追他,處於一個不安的男人的狀態。
-
《慶州》電影劇本
7年前,你、我,還有昌熙哥,我們三個人過慶州。春元:是嗎?崔賢:話說當時我給昌熙哥照的照片,現在怎麼成了他的遺像了。春元:你還真是靠回憶活著的人啊。崔賢:你還記不記得那天我們過一個茶屋,當時我們一起坐的桌子旁邊,畫著一幅春宮圖,哥你還記得嗎?春元:茶屋的春宮圖啊-----(略帶不解,頓了一下)你還好嗎?別說沒用的了,我家吧,不得來一杯嗎?崔賢:不,我打算趟慶州。現在一趟,後天就回北京。
-
摹寫:《慶州》劇本
7年前,你、我,還有昌熙哥,我們三個人去過慶州。春元:是嗎?崔賢:話說當時我給昌熙哥照的照片,現在怎麼成了他的遺像了。春元:你還真是靠回憶活著的人啊。崔賢:你還記不記得那天我們去過一個茶屋,當時我們一起坐的桌子旁邊,畫著一幅春宮圖,哥你還記得嗎?春元:茶屋的春宮圖啊-----(略帶不解,頓了一下)你還好嗎?別說沒用的了,去我家吧,不得來一杯嗎?
-
《慶州》:一鉤新月天如水
慶州,曾古代新羅王國都城所在地,如今韓國主要的旅遊城市。而在朝鮮族導演張律的鏡頭下,那個從中國前來韓國教授崔賢短暫的慶州之行卻並不是為了觀光遊覽。電影《慶州》裡的千頭萬緒,皆由一幅茶館的春宮圖而起。七年前和好友在此地茶館小坐閒聊,突然瞥見牆上畫著的野合男女。正在指指點點,恰逢女店主端茶送水。此情此景嵌入腦海,久久不去。當彼時共同品茗的友人駕鶴而去,重訪慶州便成了崔賢最大的願望。
-
《慶州》以茶代酒,飲一杯無?
酒能勾魂,茶能消暑,而努力克制的衝動並不止於「想摸一下你的耳朵」。張律筆下的情感是彆扭的,我想不僅僅是因為「中國之含蓄」,而是由中國漢族,中國朝鮮族,韓國人這三方身份的聯結微妙地牽制著。身份認同的壓力,文化的互相觀照,統統大有文章。現在我們不扯什麼「導演創作闡述」,只來聊聊這部電影本身。
-
Spotlight加映 | 張律導演作品《慶州》&《詠鵝》
3月詞語放映邀請到張律導演做客焦點影人展映,放映了他在韓國創作的五部作品,導演與主演樸海日也在映後進行了精彩的分享和交流。
-
《慶州》在文化裡反覆求證
他們的尋古旅行之地是韓國慶州。慶州是古代新羅國都城金城所在地。至今依舊有許多古蹟保留,也因此成為韓國的旅遊熱地。比較有名的是,古代鄉村遺蹟,古墳堆,佛國寺,石窟庵等。其中古代鄉村遺蹟是古代鄉村生活的活化石,曾經儒家文化下的鄉賢士紳鄉村自治生活場景在那裡還可尋得一二。這是自己感興趣的地方。古蹟上隨處可見的漢字,儒家經義等,或許闃見一點東亞歷史在時間深厚皮肉下的肌理吧。
-
《慶州》想一個人去慶州喝喝茶
一個人背著包到慶州,忘掉妻子。從只是幹聞香菸過過癮,到後來兩支香菸一起抽被嗆到。詢問石橋。大大的墳包。被牆紙遮蔽的春畫重見天日,男主噗嗤地笑出來。黃茶與普洱。去世六年的算命老先生。女主背靠著男主,為了男主360度環拍院子不拍到自己。雨後天晴明亮的光照進來。豐子愷《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KTV裡女主唱的《茶杯》。男主清早起來走向床邊望向窗外的墳包,耳機裡中國姑娘給他唱《茉莉花》。
-
《慶州》這就像是學校的性教育
(其實也不算是女友,倆人有過關係) 茶屋的女主人?還是他的中國媳婦兒?都在,又都不在。不管是結髮妻子,傷心戀人,還是萍水相逢的氣質女神,都仿佛只是他身邊的花開花落,雲捲雲舒。他被花色的幽香吸引,也被雲姿的曼妙吸引,不刻意追求,靠近即可得到。當他重回慶州之前大概也沒有經歷過「求不得」的尷尬,畢竟磁力是在他這一邊,即便他對此沒有察覺或者說他根本沒在乎過關於自己的魅力。
-
《慶州》一壺茶飲千杯醉
崔賢,北京大學教授,主研東半球政治,三十歲往上,有些英俊,與妻子一次不睦後離家,兩日散漫的追憶之旅。 早夭好友的靈堂,遺像是慶州旅行時的照片,身邊的朋友和著酒咀嚼出新寡婦的長短,素淨的女人在流言背後還禮鞠躬。
-
《慶州》北方固不是我的故鄉,南來卻只是一個客子
無論是《豆滿江》,亦或是這部《慶州》,張律導演的片子總有其他導演身上少見的乾淨清澈之感。崔賢與茶屋女主人淡淡地,慢慢地聊天,漸漸接近,卻又始終保持著合乎禮的距離。穿著黃裙子,蹦蹦跳跳,因為一個小小的問候就很開心的小女孩被母親帶著自殺了,老友毫無徵兆地走了,茶屋女主人的丈夫在掛上豐子愷的畫幾天後死了,死亡來的是那麼容易,或意外,或自覺,或只是因為他人不想活了,可愛的小生命就變成了犧牲品。
-
觀影丨慶州,慶州,舊愛不再來
《慶州》的味道值得一再估摸。▍看似無聊卻有聊樸海日飾演的大學老師,故地重遊慶州,風物依舊不見故人,約舊情人來相會,卻毫無浪漫激情,人家打一個照面就匆匆而返回,搞得自己一肚子窩囊,在茶店遇見了年輕老闆娘申敏兒,有一搭沒一搭吹牛皮。時間慢得可以看見溜走的腳步,唯獨不見煥然的奇觀,這是一個無聊的旅行,就像每一天一樣無聊。
-
《慶州》慶州
情感、死亡、欲望是導演著重討論的主題,男主由朋友之死,為了懷念七年前的情義去往慶州,執著地找尋那幅春宮圖,之後與茶館女主展開的微妙的曖昧,而中間夾雜著母女之死、女主前夫之死、算命老先生、目睹三人車禍之死,都是為把氛圍壓抑到幾乎無法喘息,從而把情感需求徹底地、不加修飾地釋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