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第二忠臣的悲壯人生,歷史上梁山好漢都敗在他手裡

2020-12-19 天海雲端旅拍

《水滸傳》中有四個典型奸臣,分別是蔡京、高俅、童貫、楊哉。與之對應的忠臣有兩個代表人物:第一位是太尉宿元景,這是個虛構人物;第二位則是歷史上確有其人的濟州太守張叔夜。

梁山軍兩破童貫、三敗高俅的輝煌戰績嚇壞了趙宋朝廷,於是宋徽宗皇帝就像吳用預料的那樣派人來招安了,但因為先後兩位欽差大人都不能讓梁山好漢滿意,所以兩次招安都交了白卷。在這種情況下,濟州太守張叔夜挺身而出,自告奮勇親赴梁山泊與義軍商談,在他的勸說下,招安終於水到渠成,結成正果。宋江為了感激張叔夜的斡旋之舉酬以重金,但張叔夜堅辭不受。

後來,張叔夜以招討之職指揮宋江、盧俊義兩支梁山軍成功平定了在江南造反稱帝的方臘,凱旋迴京後得到朝廷嘉獎,封以重爵。

那麼,張叔夜這個忠臣義士在歷史上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歷史上的張叔夜的確和宋江義軍有著密切關係,但真實情況卻和《水滸傳》中所描述的大相逕庭。

關於此事,《宋史〉中的記載是這樣的:

宋江在河朔地區起兵,轉戰十幾個州郡,各地官軍都抵擋不住,「莫敢摸其鋒」。後來他們進入海洲境內,佔據海濱,劫的十餘艘大型戰船,準備載著戰利品到海上去找個地方快活。海州太守張叔夜得到情報後,招募一千餘名死士,準備和起義軍決一死戰。

海州之戰充分展示了張叔夜的軍事能力:他把主力埋伏在海州城外,等待甕中捉鱉,接著讓一部分軍隊去海邊設伏,準備端掉敵人的老窩,然後派剰下的士兵去和起義軍正面接觸,誘敵深入。宋江他們真就上了當,跟著對方進入了埋伏圈,結果副頭領盧俊義等人被俘。宋江原計劃回到海邊繼續抵抗,卻發現戰船已被燒毀,根據地已落入敵人手中,自己也已陷入腹背受敵的險境,最後只得接受張叔夜的招安,投降大宋朝廷。

由此可見,張叔夜是以誘敵設伏之計打敗來江義軍並迫使其投降朝廷的,《水滸傳》中所描寫的和平談判之情景在真實的歷史上並沒有出現。

張叔夜收降宋江起義軍固然是大功一件,但他能夠育史留名,主要是因為他是_位充滿悲情的抗金英雄。

北宋末期的1126年,北方剛剛興起的金國派兵大舉南下,向趙宋帝國發起進攻,不堪一擊的宋軍兵敗如山倒,金兵一路吿捷,離東京汴梁越來越近。

當時在山東任職的張叔夜火速上書朝廷,提出了一個非常髙明的主張:他請求率領騎兵抄到金兵背後,斷其歸路,然後再合力破敵。可惜這一奏議未能得到朝廷重視.但皇帝注意到了張叔夜的耿耿忠心,緊急調他到鄧州任南道都總管,為抗金籌集兵馬,此時金兵已經遍近了東京汴梁。

張叔夜剛剛到任,就接到了宋欽宗讓他帶兵勤王的手札,他便親自率領三萬部下日夜兼程趕往東京救鶯。當張叔夜趕到寓都城不到百裡的尉氏縣時,正好和入侵的金兵不期而遇,他率軍英勇殺敵,且戰且進,十一月底終於勝利到達京城。

倍感欣慰的宋欽宗在南薫門親自接見了浴血奮戰前來勤王的張叔夜,賜予他延康殿學士之銜以表嘉獎.不久又升為資政殿學士,同時授予籤署樞密院之職,把統籌指揮軍事全局的權力委任於他。

這時.金兵進一步加緊了對東京的圍攻。臨危受命的張叔夜組織宋軍展開了緊張激烈的東京保衛戰,他親自率軍與金兵連戰四天,斬殺俘虜了大雖敵兵,取得了局部範圍的戰鬥勝利。

宋欽宗大喜過望,派遣使者到全國各地宣傳張叔夜的戰功,並下令州郡長官率兵勤王。然而結果卻令人大失所望.宋欽宗等了一天又一天,各地始終沒有一兵一卒前來蟀,東京最後還是在金兵的強大攻勢下失陷了。

年過花甲的張叔夜親自參加了抵抗金兵的戰鬥.在塵戰中他雖多處負傷,仍然懷著_顆忠心苦戰不已。陷入絕望的宋欽宗不得已決定向金人投降。當皇帝的車駕駛出郊外前往金營時.聽到消息的張叔夜聞訊飛速趕來.他緊緊挽住御車的繩,極力勸諫不讓車駕前行。宋欽宗無奈地說:「為免生靈塗炭,朕是不得不親往金營啊!」張叔夜禁不住大聲號哭.向宋欽宗再三跪拜。在場的大宋軍民見此情景,無不失聲痛哭,卻也只能目送著皇帝的車駕漸漸消失在漫天硝煙之中。

張叔夜並沒有因為皇帝投降而放棄,他一直在做殊死的抵抗,他是在為做人的氣節而戰,他是在為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百姓而戰!遺憾的是,他最後因寡不敵眾不幸落入敵手。

1127年4月,金人在把張邦昌立為楚皇帝後北撤回國,不僅擄走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和所有北宋皇族,而且下令押解張叔夜、李若水等拒絕擁立張邦昌的大臣隨從徽欽二帝北上。

從被迫離開東京汴梁的那天起,張叔夜就開始以絕食表示反抗。他拒絕任何食物,只是(偶爾喝點水而已,所以經常處於昏睡狀態。

當被押解著北上的大宋君臣們走到宋金兩國之間的界河白溝時.雖已是五月天氣.北地卻猶自颯颯風寒,草木不春。眾人登船渡河之際,張叔夜聽到押運的人說:「這裡就是界河啦.過了白溝就不再是宋國故土了。-老將軍聞聽此言,按捺不住悲憤之情,矍然坐起,翹首南望,仰天長嘯,淚流不止。

第二天,滿腔悲憤的張叔夜帶著未酬的報國之志溘然逝去,以一腔熱血為北宋王朝寫下了一曲悲日土的輓歌。

相關焦點

  • 《水滸傳》裡的梁山好漢,在《三國演義》裡屬於什麼水平?
    首先,我們先將梁山好漢和三國武將的武力值做一個內部分級,然後再兩相進行比對。梁山好漢的武將層級《水滸傳》裡108位梁山好漢,雖然在座次上並不以武力值做主要考量,但在職位分配上卻能準確反映武力值的水平。梁山總督兵馬第一副元帥——玉麒麟盧俊義,堪稱梁山好漢武力值天花板。
  • 《水滸傳》前30條好漢,梁山只佔8人,盧俊義屈居第二
    如果要給《水滸傳》裡面的好漢排一個榜排行,前30名應該是哪些呢?答案肯定是不統一的,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標準,筆俠以前排過《三國》武將榜單,今天鬥膽再來排一下《水滸》好漢榜單,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 有人問,沒宋江,梁山好漢前程如何?《水滸傳》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讚賞其為忠義梟雄者有之,痛罵他狡詐陰險者有之;有人說他是農民起義領袖,有人說他是封建皇權的衛道士,只反貪官不反皇帝……但不管人們怎麼評價,《水滸傳》中的宋江作為當年社會環境的產物,的確創造了梁山集團的輝煌,其他梁山一百零七將誰能與之爭鋒?!恐怕無出其右者。
  • 水滸傳中真正的高人,一句話救下12位好漢,宋江求他上梁山都不去
    《水滸傳》是古代經典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部非常經典的鴻篇巨製。《水滸傳》底蘊厚重,書中的很多情節都發人深省,值得細細揣摩。 《水滸傳》中的出場人物非常多,梁山一百單八將性格各異,但大部分人都是蜻蜓點水一閃而過,佔用篇幅最多的還是宋江、林衝、武松、魯智深、楊志這五位梁山好漢。
  • 水滸傳梁山好漢武將應該如何排名?
    在水滸傳第七十一回「忠義堂石碣受天文,梁山伯英雄排座次」中,作者對梁山好漢的位次,職務的安排,已經說得非常清楚。包括核心管理團隊,後勤支援部隊,情報系統,及馬軍,步軍,水軍等作戰部隊都有非常明確的交代。
  •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這些諢名,你知道幾個?
    《水滸傳》中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許多都是因為生活所迫、或是受奸人所害被逼上梁山、落草為寇,但這是世道艱難、官逼民反導致的後果,選擇揭竿而起的原因多少參雜著無奈、憤怒,而後期梁山好漢追隨宋江招安為朝廷效命其實也反映出這樣的無奈,有詩云:「寧做太平狗,不做亂世人。」其實也道出了古人、今人對於和平盛世的嚮往。
  • 真實的《水滸傳》:英雄好漢還是烏合之眾?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最愛歷史,作者:最愛君。獲取更多好看文章,請關注最愛歷史。「五四」運動以後,有一部中國古典小說地位驟升。胡適稱其為中國文學「正宗」之作,認為其「很當得起一個閻若璩來替他做一番考證的工夫,很當得起王念孫來替他做一番訓詁的工夫」。閻若璩、王念孫,都是清代考據學的代表人物。
  • 水滸傳中,梁山泊最義氣的三位好漢,魯智深排第二,林衝沒上榜
    文 藍風箏一部水滸傳,講述了梁山泊108位好漢的故事,今天就來說一說,梁山泊上,最講義氣的三個人。排名第三的是晁蓋,晁蓋的義氣,人所共知,自晁蓋統領梁山泊以後,在梁山的聚義廳上,晁蓋廣聚四方好漢,為梁山泊未來的發展,打下來堅實基礎。
  •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為何如此排名?梁山泊的名字又是怎麼來的?
    一部洋洋灑灑數百萬言的《水滸傳》,其中塑造的人物之多實在讓人嘆為觀止。有人曾做過統計,《水滸傳》中除了丫鬟、老媽子、士兵以及跑龍套的「老百姓」之外,有名有姓的就有577個,有姓無名的99個,有名無姓的9人,此外包括情節需要所寫的人物也達到了40人,總計725人。
  • 單個的好漢都是英雄,梁山集團卻是流氓
    在對《水滸傳》的論述中,夏志清道出了許多前人所未能及的創見,既獨到地指出其種種筆法上的精妙,也揭露出其背後隱藏的民族心理陰暗面,不僅有助於我們更深層地了解《水滸傳》的複雜性,也釐清了判斷時的道德困惑。作為一部在歷史演義小說佔據統治地位的情況下發展出來的英雄傳奇,《水滸傳》是一個反常的產物。
  • 梁山好漢排名不止有《水滸傳》:孫立位列天罡數,一丈青原是男人
    大家都知道《水滸傳》的一百〇八將,從天魁星呼保義宋江一直排到地狗星金毛犬段景住,是百回本《水滸傳》的第七十一回《忠義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記載的,說的是梁山一百〇八名好漢分別對應天上一百零八座星辰。不過我們也知道,《水滸傳》是典型的「世代累積型」小說,並非經歷一時一人之手。
  • 盤點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的結局:魯智深是否真的死在了廟中?
    關於《水滸傳》裡的英雄好漢。魯智深絕對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之一。魯智深。沒有上梁山之前,本是經略府的提轄,當時的名字叫做魯達。後來,由於路見不平之事,出拳打了惡霸鎮關西,解救金翠蓮脫出困境。出家之後,取了一個法號:智深,於是,魯達變成了魯智深。
  • 《水滸傳》:王嶽倫喝多「壁咚」美女,梁山好漢們喝多了都幹些啥
    酒的民間氣質在於「庸俗」,千百年來真有不少人栽在它手裡。古典名著《水滸傳》中,梁山好漢與酒的感情也很深,大口吃肉是理想,大碗喝酒是豪情。兄弟們能有緣齊聚水泊梁山,與酒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他們身上,酒的民間氣質「庸俗」盡顯無餘。
  • 《水滸傳》:梁山好漢眾多,武力排行前十都有誰?
    《水滸傳》中有108位好漢,個個都身手不凡。他們的座次,可能是按照宋江和吳用的意願排得。但如果按照武力排行,前十名應當如下:第十位:小李廣花榮。花榮在梁山排名第九,是八虎騎與先鋒使之一。董平在梁山排名第十五,並位列五虎將之一,原是東平府兵馬都監,後被宋江用計生擒歸順梁山。通過他的綽號就可以得知,董平使得兩支銀槍,有萬夫不當之勇。他每次都喜歡打頭陣,為梁山屢立戰功,最後徵討方臘時死於獨松關。第六位:行者武松。武松在梁山排名第十四,十大步軍頭領之一,手持兩把短刀。
  • 梁山好漢究竟是被招安了,還是戰敗投降了?
    而並非象《水滸傳》中所描寫的那樣,是因朝廷累累舉兵無果,宋江大敗官兵後,主動受招安而降。大敗宋江的北宋將領叫做張叔夜,是北宋末年一位赫赫有名的忠臣良將。《宋史.張叔夜》中這樣寫道:「宋江起河朔,轉略十郡,官軍莫敢嬰其鋒。聲言將至,叔夜使間者覘所向,賊徑趨海瀕,劫鉅舟十餘,載滷獲。於是募死士得千人,設伏近城,而出輕兵距海,誘之戰。先匿壯卒海旁,伺兵合,舉火焚其舟。
  • 水滸傳:梁山上號稱有108好漢,真正稱得上好漢的,只有這幾人
    導語:水滸傳:梁山上號稱有108好漢,真正稱得上好漢的,只有這幾人!《水滸傳》一直都被人們稱作是描寫好漢的書,但是實際上我們觀察裡面的故事就會發現,這100多個人裡面,其實只有那麼幾個人才能被稱作好漢。
  • 梁山最孤獨的好漢,在梁山上沒一個朋友,生病後到病死都沒人照顧
    作為我國必讀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中的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書中的每一個人物都被作者刻畫的非常深刻,而其中有不少形象更是為人所熟知。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了解這麼一位人物,他堪稱是梁山最孤獨的好漢,在山上沒有一個朋友,生病後至病死都沒人照顧。而他,就是我們都非常熟悉的「青面獸」楊志。
  • 《水滸傳》用錘五大高手:前兩位均不在梁山,榜首斬殺兩位好漢
    在《水滸傳》中,使用錘作為兵器的人物較少,僅有五位,其中有三位是梁山好漢。不過,在全書中錘法功夫排在前兩位的不屬於梁山。下面按照使者五人的武藝高低進行一個排行,有不當之處還請指正。第五位:浪裏白跳張順。張順在《水滸傳》中大名鼎鼎,其事跡可謂是為人所熟知。不過,說到張順使用的兵器,估計很多人都答不上來,因為在書中幾乎沒有出現過他手持兵器的描述。
  • 盤點水滸傳中三位死的比較慘的梁山好漢!
    濟州府派何濤到鄆城縣捉拿晁蓋等,幸虧有宋江事先通知,眾好漢避到石碣村,官軍追到時,被阮小二兄弟在蘆葦港全部消滅乾淨。高俅等幾次攻打梁山泊,阮小二兄弟率水軍大出風頭,建立奇功偉業。徵方臘時在烏龍嶺水路兵敗自刎。死後追封忠武郎。這位阮氏三雄中最為傑出的人物為梁山根據地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也是早期的合伙人之一。在梁山好漢中排名第二十七位,梁山四寨水軍頭領第四位。
  • 水滸傳中最勇猛的戰將,一連斬殺5位梁山好漢,最終選擇自殺身亡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水滸傳》這本書,在中國人心目中可以稱得上是家喻戶曉了,說到這個裡面最勇猛的人,可能會有人說是景陽岡打虎英雄武松,也會有人說是和尚魯智深。但是大家都知道,宋江在投降北宋朝廷後,率軍前去徵討方臘,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的這位好漢,堪稱是水滸傳中最勇猛的戰將。此人可是一連斬殺了5位梁山好漢,堪稱是梁山大軍的惡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