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上將之常勝將軍趙子龍,他英勇神武,如要細說他的故事,那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因他在長坂坡七進七出,救了劉備的兒子阿鬥而一戰成名。其中的艱辛與危險,那是超出常人想像的。大家都覺得是因為趙雲講義氣、重情義,所以才捨命救劉備的孩子和妻子,話又說回來假如果趙雲沒有救出阿鬥的話,他回去後不知道怎麼和劉備交差?也許正是因為考慮到這一點趙雲才捨命救出阿鬥。
五虎上將之常勝將軍趙子龍。
話說劉備兵敗新野。他攜帶家眷,百姓逃離,曹操派精兵緊追不捨,其實劉備這次逃亡首先是為了保命,然後是為了保住在百姓中的名聲威望,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要保護好他的家眷,千萬不能落入曹操手中,否則曹操一定會用其家眷脅迫劉備,要麼劉備去曹操那裡,那可能他就再也無出頭之日;要麼他不受威脅,從而導致家人喪命,那他的仁義之劍將再無光芒,那將再無英雄豪傑來投他,如果這樣的話,敗之是遲早的事情。
劉備使用的兵器是仁義劍
劉備作為一代豪傑,肯定深知這裡面的玄妙。於是他命令二弟張飛一路護送他,而且再苦再難也得帶著百姓一起,同時又令趙子龍照顧兩位夫人和家眷,其中少主阿鬥尤為重要。他們一路奔逃,這時說曹操,曹操的軍隊立馬就到,只見眨眼工夫就將百姓,趙雲護送的家小衝散了,見此情景,趙雲心急如焚心想這下肯定完了,只見趙雲拼命衝殺幾次,
趙子龍拼命衝殺,為救劉備家眷。
將靡夫人救了出來,隨後又折返殺回,救出了糜夫人,這時遍地都是曹操的軍隊。如若再回去救人,那簡直就是死路一條。子龍身經百戰,對目前的局勢那是瞭若指掌。張飛其名為斷後而來,其中也有督促趙雲照顧好劉備的家眷的原因,見少主阿鬥沒被救出來,於是只見其目露兇光。子龍肯定也心知肚明,要是丟了阿鬥回去見劉備,其下場是可想而知的?你想想歷代哪個臣子搞死了主公的獨子,他還能有好下場的嗎?
武神趙子龍拼命救下阿鬥。送到劉備手中
子龍又不傻,於是他又折返回去只有再拼一次。這次他運氣很好,趕在曹操之前找到了阿鬥,但是這時曹操的軍隊已經將趙雲重重包圍,甘夫人見逃脫無門,便投井自盡。趙雲雖然難過,但現在自身難保,也容不得他想那麼多,於是帶上阿鬥拼命殺出了一條水路,最終完好無損的將阿鬥護送到劉備身邊。劉備見阿鬥已被救回,神色一緩,對趙雲說:回來就好,回來就好,隨之揮淚大喊一聲:「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將。」然後將阿鬥往地上一扔。子龍一看急了,趕緊上去接孩子,趕緊跪地認錯,隨後二人抱在一起痛哭。
自古得人心者得天下。
眾將領百姓見如此感人場面,便齊聲跪地大呼:「吾主英明,吾主萬歲,誓死追隨吾主。」可以說就是因為劉備這句暖人心的話,令多少仁人志士,英雄豪傑誓死追隨。成功不是必然,但失敗絕非偶然。看似一句普通的話語,卻真的暖人心得人心。劉備之所以能從一名織席販履之徒,通過結識各路英雄豪傑,籠絡人心,最終開闢西蜀一國。通過他說的這句話,你應該感覺到這絕非偶然。如果用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亡國,來評價劉備講的:「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這句話那真是恰如其分!真是實至名歸!朋友你說是不是這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