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風起雲湧,群雄割據,最終天下三分,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曹操、劉備、孫權成為三國之主。三人中當屬曹操實力最為雄厚,最終挾天子以令諸侯,成為最大的軍閥勢力;孫權繼承了父兄基業,手下謀士盡心,武將用命,坐擁江東之利,自然割據一方;要說出身最為卑微,上位之路最難的,必屬劉備無疑。
劉備出身微賤,號稱皇叔,其實血脈已經稀薄,皇室是不會認這門親的,家道衰敗,只能以織席販履為生。雖然劉備在黃巾之亂中立有戰功,但做的官一直不大,也沒有積攢起崛起的家底。劉備一生打得敗仗不少,但要說最慘的一次,莫過於敗走長坂坡了。雖然以前也經常吃敗仗,經常妻離子散,但每次都能化險為夷。但長坂坡這一次卻不同,曹操是鐵了心要把劉備幹掉,不想讓他有一丁點兒活命的機會了。
當貼身保鏢趙雲從曹操的百萬軍中把阿鬥救出來的時候,劉備接到手裡連看也不看,直接扔向地上。嘴裡還念念有詞: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
而在一身都是膽的趙雲呢,現在卻被劉備這個動作嚇壞了,當時就哭著拜倒:我趙雲就是肝腦塗地也不能報答主公的知遇之恩啊(雲雖肝腦塗地,不能報也)!
這一段就是有名的劉備摔孩子。後人評價起這件事的時候,無不認為劉備是在耍心眼兒,邀買人心。趙云為他出生入死,命都豁出去了,可是他呢,手裡卻沒有安慰趙雲的資本。給人家錢吧,他手裡一個銅板也沒有;封人家官吧,劉備自己都不是官(即便有皇叔和左將軍的官銜,也只是中看不中用)。沒錢又沒官,兄弟們還得安慰啊,怎麼辦?既然物質上滿足不也,那就來點精神上的吧。於是乎劉備就把孩子扔在了地上。
筆者看三國演義究竟有多少遍,自己也記不清,可是每看到此處都覺得這事不這麼簡單。好像摔孩子的背後還另有隱情。這裡我們不妨試著分析一下,劉備摔孩子除了安慰趙雲以外,背後還哪些可能的因素。
第一種可能,劉備把孩子扔到地上,是想看看這孩子還活著沒有。因為趙雲剛回來時曾經說過,阿鬥一直在他懷裡哭泣,現在沒了動靜,不知道到底怎麼樣了。劉備接過來不好意思仔細看,乾脆扔在地上,沒有反應就是死了,如果哭出聲來就是沒死。反正劉備雙手過膝,摔孩子跟直接把孩子放在地上沒什麼區別。這種分析好像並不怎麼在理,畢竟想看孩子的狀態,仔細看下鼻息,摸摸心跳也能看出來,沒必要動作這麼激烈。不過再想一想,劉備被曹操追得走投無路,後邊大軍趕得這麼急,當時心急之下,做出過激舉動也不是完全沒可能。
第二種可能,這就要從阿鬥被救的經過說起了。趙雲是如何把阿鬥救出來的,那是糜夫人用自己的命換來的。在萬馬軍中讓趙雲一個人把糜夫人和阿鬥都救出來,可想而知,最後的結果就是三個人一起死。於是糜夫人只能跳井,用她的死來換取阿鬥的活。用自己女人的死來換自己兒子的活,這對於劉備來說實在有些殘酷,摔子實在是情不自禁。況且死去的糜夫人還是糜竺的妹妹,人家就在旁邊看著呢,他不能沒有任何表示。
第三種可能,被曹操大軍追得狼狽不堪的劉備當時可是帶著十多萬百姓跑路的,老少婦孺什麼人都有。十萬百姓啊,那得是多麼大一片。劉備恐怕會產生這麼一個疑問:趙雲抱出來的是自己的親兒子嗎?會不會抱錯了?當然這不是他對趙雲的忠誠有懷疑,而是怕趙將軍忙裡出錯。即便趙雲不出錯,糜夫人未必不會出錯,當時她是跟著好幾百百姓一起逃亡的,保不準會弄錯。當時的阿鬥還很小,大家都知道,嬰兒和嬰兒之間外表區別很小,醫院那麼安靜的地方都有可能抱錯,更何況是混亂不堪的戰場。這種因素不合理的方面是,即使不一定是自己的孩子,摔在地上也不符合劉備仁義的光輝形象。不過換個角度,如果不是自己的孩子,但在別人眼裡卻是啊,摔一下更可以換得手下大將忠心,怎麼說也不算賠本的買賣不是?
第四種可能,劉備被追得很辛苦,他長途跋涉一路逃命,累得腰酸背痛腿抽筋的,在接過阿鬥時一不小心掉在了地上。反正兒子也摔了,不如做個順水人情。於是才說出了那句令趙雲感動一生、為之終身效死的話。
第五種可能,阿鬥是甘夫人親生的,糜夫人頂多算姨娘吧。糜夫人和甘夫人的私下關係如何,《三國演義》的書中沒有交待。即便是不錯,好得跟親姐妹似的,但是在生死關頭,糜夫人也未必會捨去自己的命去保全阿鬥的命吧。糜夫人為阿鬥而死的理由並不很充分。因此劉備感覺這個孩子的出身有貓膩,該不會是糜夫人臨死耍他一把吧。以上是筆者腦洞大開下的一些猜測,也許劉備當時的心理活動包含了以上一種或幾種的可能吧,不管當時的事實如何,劉備這麼一摔,把心眼兒挺實誠的趙雲給感動眼淚花花的,從此更死忠於劉備。而阿鬥呢,被劉備象徵性的一摔給摔出了後遺症。因此阿鬥在整部書裡基本上等於智障。劉備對這事的後遺症一直耿耿於懷,臨死的時候還不忘囑託諸葛亮,我這個孩子智商有問題,你看著辦吧。
公號ID : lishigushi
商務合作QQ:328662397
閒聊歷史 個人微信號:lsgs2016 閒聊QQ群:423261292
購書WeChat : lsgs2016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