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劉表把的盧馬還給劉備,為什麼?
A、自己不喜歡
B、劉備更需要
C、擔心的盧馬妨主
解析:《三國演義》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聽密語 劉皇叔躍馬過檀溪」中有述:次日出城,見玄德所乘之馬極駿,問之,知是張武之馬,表稱讚不已。玄德遂將此馬送與劉表。表大喜,騎回城中。蒯越見而問之。表曰:「此玄德所送也。」越曰:「…此馬眼下有淚槽,額邊生白點,名為的盧,騎則妨主。張武為此馬而亡。主公不可乘之。」表聽其言。次日請玄德飲宴,因言曰:「昨承惠良馬,深感厚意。但賢弟不時徵進,可以用之。敬當送還。」玄德起謝。
看出來了吧!劉表原本很喜歡這匹的盧馬,所以劉備送給他。後來因為有人說此馬妨主,劉表害怕了,就以劉備徵戰更需要的理由把它還給劉備。
2、劉備兒子小名阿鬥,大名是?
A、劉鬥
B、劉禪
C、劉封
解析:《三國演義》第三十四回中有述:建安十二年春,甘夫人生劉禪。是夜有白鶴一隻,飛來縣衙屋上,高鳴四十餘聲,望西飛去。臨分娩時,異香滿室。甘夫人嘗夜夢仰吞北鬥,因而懷孕,故乳名阿鬥。——可見,劉備這個小名阿鬥的兒子,大名是劉禪,不是劉鬥。
劉封是劉備的義子,原名寇封,是樊城縣令劉泌的外甥。被劉備看中後收為義子,改名劉封。
3、劉備在荊州時,誰最擔心提防?
A、劉表本人
B、劉表的兒子
C、劉表夫人蔡氏姐弟
解析:《三國演義》第三十四回有述:蔡瑁告其姊蔡夫人曰:「劉備遣三將居外,而自居荊州,久必為患。」蔡夫人乃夜對劉表曰:「我聞荊州人多與劉備往來,不可不防之。今容其居住城中,無益,不若遣使他往。」表曰:「玄德仁人也。」蔡氏曰:「只恐他人不似汝心。」
瞧瞧,劉表夫人蔡氏姐弟很有警惕,對劉備領著幾員大將在荊州地盤生活很擔心,提醒劉表,劉表卻對劉備很信任。而且,當時劉表的兩個兒子還沒有考慮這些大事,對這個「叔叔」沒有什麼警覺。
4、在檀溪劉備後有追兵,怎麼脫險?
A、趙雲營救
B、的盧馬一躍上岸
C、追兵止步
解析:《三國演義》第三十四回中有述:回頭看時,追兵已近。玄德著慌,縱馬下溪。行不數步,馬前蹄忽陷,浸溼衣袍。玄德乃加鞭大呼曰:「的盧,的盧!今日妨吾!」言畢,那馬忽從水中湧身而起,一躍三丈,飛上西岸。玄德如從雲霧中起。
神話般的故事在《三國演義》裡面也時有出現,劉備在蔡瑁追兵逼近、趙雲還遠未出現之時得以逃脫,全靠這匹「妨主」的駿馬。
5、劉備逃脫蔡瑁追殺後的當晚在哪裡落腳?
A、自家營地
B、荒野山林
C、水鏡先生莊院
解析:《三國演義》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隱淪 單福新野遇英主」中有述:劉備單人匹馬逃脫追殺後,遇到一個童子,被他引到道號水鏡先生的司馬徽的莊院草堂中,在那裡得到一番指點,到來晚上。
水鏡曰:「天色已晚,將軍可於此暫宿一宵,明日當言之。」即命小童具飲饌相待,馬牽入後院餵養。玄德飲膳畢,即宿於草堂之側。
看明白了吧,劉備當晚既沒有回到自家營地,也沒有在荒野山林中過夜,是在水鏡先生莊院裡落腳。
6、水鏡先生認為劉備長期落魄流離的原因是:
A、運氣不好
B、缺乏智謀高人
C、缺乏根據地
解析:《三國演義》第三十五回中有述:劉備與水鏡先生敘談時,水鏡問劉備:「吾久聞明公大名,何故至今猶落魄不偶耶?」玄德曰:「命途多蹇,所以至此。」水鏡曰:「不然。蓋因將軍左右不得其人耳。」玄德曰:「備雖不才,文有孫乾、糜竺、簡雍之輩,武有關、張、趙雲之流,竭忠輔相,頗賴其力。」水鏡曰:「關、張、趙雲,皆萬人敵,惜無善用之之人。若孫乾、糜竺輩,乃白面書生,非經綸濟世之才也。」
顯然,劉備說自己運氣不好,水鏡先生否定這個說法,指出劉備長期不得志的根本原因在於身邊缺經綸濟世的謀略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