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亂時期,渴望像鳥飛往自己的山

2020-12-21 騰訊網

跑步和閱讀,

都是那種需要長期堅持才會看到收穫的事情。

長期堅持不容易,

但是開卷有益,每一步都算數。

只要想,任何時候,都可以開始。

6月份加入了深愛讀書的Q小姐組織的讀書群。

也是疫情時期讓人安靜下來的緣故,

竟很快養成了每日閱讀的習慣。

以後也跟大家分享讀書筆記吧~

之前讀書太少,所以書評寫得不好。

做不到旁徵博引,沒有深度,也很personal。

權當共勉,和大家一起跑,一起讀。

也特別歡迎在留言區與我分享你最近在讀的書。

Reading Note 1

疫情期間,渴望像鳥飛往自己的山

6月看了兩本書:這兩年的全球暢銷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和馬爾克斯經典的《霍亂時期的愛情》。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講的是一個1986年生於美國「大山裡的孩子」。父親具有躁鬱症和被迫害妄想症,不讓家裡的孩子上學,也不讓他們接受現代醫學,就希望幾個孩子一輩子呆在山裡繼承他的垃圾處理站。母親是用意念和自製精油給人看病的「神醫」。有個哥哥從小就對這個妹妹進行各種身體暴力和辱罵。

女主人生的前17年就成長在迷信、暴力、羞辱、垃圾處理站的轟鳴聲和自製精油的特殊味道中。沒有受過正規學校教育,不被允許擁有自由意志。直到17歲通過自考上了楊百翰大學,而後一路披荊斬棘,2008年獲得文學學士學位和蓋茨劍橋獎學金,2009年解鎖了劍橋獲得哲學碩士學位,2010年解鎖了哈佛進行訪學,2014年獲得劍橋大學歷史博士學位,2018年出版這本自傳,2019年被《時代周刊》評委「年度影響力人物」。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經典名著了,號稱寫盡了愛情的種種模樣。女主費爾明娜,暴發戶家美麗傲嬌聰慧的女兒,與男二,英俊儒雅的富二代海龜醫生,他們之間那種門當戶對、相濡以沫、壽終正寢的愛情;在認清現實之前,少女費爾明娜與富有音樂天賦和才情的憂鬱窮小子阿里薩之間純潔熱烈、充滿想像而終被現實戳破光芒的愛情;失去費爾明娜之後,阿里薩與620個女人之間的風流韻事;以及半個世紀後,老年費爾明娜和老年阿里薩像初戀般重墜愛河,登上一艘永不靠岸的愛情郵輪……細節真實細膩,然而讀起來絲毫不感到瑣碎,有一種沉鬱迷人的氣質。

一本講成長,一本講愛情,在現階段的我看來,都是關於孤獨的自我成長。

成長終究是一個人的旅程,愛情很大程度也是關於一段關係中的自我。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英文名是Educated,短短的一個被動語態卻非常有力量。女主從大山飛往劍橋,是被誰教育了,被什麼重塑了?

通過教育了解歷史的脈絡,了解不同的視角,因而發現自己的狹隘。一點一點發現自己原來活在無知和偏見裡,一點一點敲碎乃至推翻自己從前所有信仰。

在這個過程中,伴隨著巨大的痛苦,自我懷疑、自我否定、自我欺騙,乃至自我接納,最終自我重塑。正像作者塔拉·韋斯特弗接受《福布斯雜誌》訪談時談到的對教育的理解:

教育意味著獲得不同的視角,理解不同的人、經歷和歷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讓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應該是你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視野的開闊。它不應該使你的偏見變得更頑固。如果人們受過教育,他們應該變得不那麼確定,而不是更確定。他們應該多聽,少說。他們應該對差異滿懷激情,熱愛那些不同於他們的想法。

在五十三年七個月零十一天的日日夜夜裡,阿里薩其實是一個人在踐行對費爾明娜的愛。

愛戀的對象,其實是某種理想自我的投射。

你所迷戀和嚮往的對象,會讓你發現自己與理想自我的差距。

得到的愛情讓人快樂舒適地成長;得不到的愛情讓人孤獨痛苦地成長。

經過了歲月的洗鍊之後,老年阿里薩太有魅力了。當他決定對自己愛戀了半個世紀、剛剛喪偶的費爾明娜重新發起追求時,他給費爾明娜寫信,但不是年輕時那種熱烈的情詩,而是「採取一種截然不同的方式誘導她」,寫的是「對人生、愛情、老年和死亡的思考」,教會她「把愛情想成一種美好的狀態,而非達到任何目的的途徑,愛情自有其本身的起點和終點」。

由此,費爾明娜發現了一個陌生的阿拉薩,「他的真知灼見和年輕時那些熾熱的情書不相符,也和他一生陰鬱的舉止不相符」。

睿智而溫柔,太可了,讓費爾明娜重獲精神的平靜,且重啟生命的熱情。

日本漫畫《夏目友人帳》中有一句話:

必須承認生命中大部分時光是屬於孤獨的,努力成長是在孤獨裡可以進行的最好的遊戲。

不要害怕「太晚」,不要低估「堅持」。

17歲才開始上學晚不晚?

73歲才得到真愛晚不晚?

垃圾堆長大的孩子踏入學術最高殿堂,敢不敢?

半個世紀對一個人不死心,敢不敢?

把自己重塑一遍。

一遍一遍。

相關焦點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有聲書上線啦!
    日前,全球現象級暢銷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有聲書獨家發布儀式在第十八屆北京國際圖書節上舉行。《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有聲書由資深演播藝術家閻萌萌演繹,新經典有聲團隊傾力打造,懶人聽書與新經典文化共同完成了本次紙聲聯動。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有聲書|電子書|策劃編輯|閻萌萌|懶人聽書
    蕭瑟之中,有一個璀璨的閃耀之點,就是一本叫《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的書,此書幾乎成為中國今年上半年唯一、最大的亮點。因為書名太長,讀者和渠道都將其簡稱為「鳥山」。9月5日,一場簡約而隆重的發布會在北京鳥巢中心如期舉行,主辦方為《鳥山》的出品方新經典文化、有聲書運營方懶人聽書。在「鳥巢」舉辦《鳥山》有聲書首發儀式,可謂相得益彰,更可謂相當應題。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女人要有一次涅槃,痛苦之後就是重生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聽到這個書名,可能很多人會覺得比較陌生,而且有點拗口。但這本書卻獲得了豆瓣評分9.0,《紐約時報》暢銷top1,現在也是噹噹暢銷榜前三。這本書到底為什麼吸引人,裡面又講了什麼故事呢?《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就是一本自傳,講述的也是真實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也就是作者,叫做塔拉·韋斯特弗。
  • 全球經典勵志圖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中文版譯名背後的故事
    一句話浮現了,似乎用在這裡正合適: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出自《聖經·詩篇》,這句話本身有雙重解釋,一種是「逃離」,一種是「找到新的信仰」。作者不正是逃離了故鄉的山峰,像飛鳥一樣去尋求教育,找到自己真正信仰的山林了嗎?
  • 乘風破浪的姐姐:像鳥一樣飛往你的山
    今年已經50多歲的伊能靜依然能夠如此專注地拼搏在自己熱愛的事業上,這份精神真的很值得人敬佩。她的專業精神也深深地感染了自己的隊員。這就是這群乘風破浪的姐姐,為了自己的夢想,不斷挑戰,全身心地投入。 這讓我突然想起前段時間看過的一本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書中的主人公也是一個乘風破浪開了掛的姐姐。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我沒有原諒你,我只是放過了自己
    「我屬於那座山,是那座山塑造了我,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開始思考我的起點是否就是我的終點。」最近經常聽朋友最多討論的一本書就是《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帶著這份好奇心,我去看了一下,突然發現真的是一本徹徹底底的勵志作品。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相信人生還有另一種可能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一位從大山裡走出的美國女孩,塔拉·韋斯特弗所寫。1986年,塔拉生於愛達荷州的「巴克峰」,父親的家族在山腳下生活了半個世紀。17歲前,她從未上過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她的處女作。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一個敢於挑戰命運的女孩書寫的傳奇人生
    文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一個敢於挑戰命運的女孩書寫的傳奇人生作者 娛樂小丑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貝多芬今年年初,一部由美國作家寫的勵志題材的小說《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風靡全美,該書上市首周便登頂《紐約時報》暢銷榜榜首的位置!而34歲的作者——美國作家、歷史學家塔拉·韋斯特弗名字也隨之家喻戶曉。她一度被《時代周刊》評為「年度影響力人物」,甚至連著名的比爾蓋茨也對她的作品讚譽有加!
  • 隨筆|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2018年出版處女作《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2019年因此書被《時代周刊》評為「年度影響力人物」。很多人一開始以為這是一本雞湯,其實不是,它更像是,或者說就是塔拉·韋斯特弗的回憶錄或是自傳,講述一個女孩從大山裡,一個被父母的封建思想禁錮住的家庭牢籠中走出去,尋求改變,不斷掙扎的過程。這是一個一旦你開始閱讀就會被深深吸引住的故事。
  • 比爾·蓋茨極力推薦,讀完《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理解教育意義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先是被這書名擊中,優美清新,像詩一樣。看到封面後,再次被擊中,太好看了!去年12月份就開始讀了,跨了個元旦,又過完了新年,才將它看完。我很難以自己的視覺去感受書中所寫的故事,因為與我成長環境和教育經歷很不一樣。作者經歷的教育,是宗教名義下極端教條主義的體現,是以愛之名的精神綁架和教育僵化。除此之外,這個家庭,還充斥著家庭暴力、精神疾病、輕視女性及反科學反現代化等種種問題。與其說是家庭,不如說像一個戰場。當我了解到作者塔拉跟我們算是同時代人時,我有點慌。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羈絆?
    明玉自己爭氣,刻苦學習想要考清華,母親硬是逼著她去上師範。就是在這樣偏執的管束下,明玉選擇拼盡全力,擺脫母親給予的不堪,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救贖之路。雖然,這只是一個電視劇,可這樣的事情並非個例。在遙遠的大洋彼岸,就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受原生家庭的影響,被父親的信仰折磨的遍體鱗傷的女孩,努力從廢墟中站起來,讓自己像一朵花一樣綻放美麗。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願你衝破思想的牢籠和禁錮,願你一往無前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好書推介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Educated: A Memoir)》你有沒有想過,假如自己生在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自己的生命會是什麼樣子的?面對這樣的世界,你會變成怎樣讀完《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豆瓣9分好評,2019年度最受關注好書之一。作者成長於美國中部山區一個摩門教家庭,虔誠的宗教信仰和偏執的父親禁止孩子們去上學,不接觸現代社會,只能在廢料廠裡給父親打工。吹過山頂的風,清新凜冽,讓生活簡單原始,又艱苦粗陋。母親嚮往這種粗獷的山民風範,嫁給了父親,生了七個孩子。
  • 原生家庭理論深度解析比爾·蓋茨的推薦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比爾·蓋茨2019年度薦書第一名,他的推薦語是:「這是一個驚人的故事,我在閱讀她極端的童年故事時,也開始反思起自己的生活。這本書每個人都會喜歡,它甚至比你聽說的還要好!」接下來我會運用原生家庭的理論來深度解析這本連續80周佔據《紐約時報》暢銷榜第一名的年度圖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Educated)。書的中文譯名《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編輯部從《聖經》中找到的靈感,據編輯介紹,這句話包含了兩重含義:第一重含義是「逃離」,第二重含義是「找到新的信仰」。比起英文書名Educated(受教育),中文書名更加形象化地表達了作者的人生歷程。
  • 分享:霍亂時期的愛情-馬爾克斯
    ——霍亂時期的愛情 ertert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85年。戰爭和霍亂威脅著拉美人民的生命,而人為的破壞加劇了人與自然的對立,人的社會孤獨感使人與人之間缺乏理解信任,心理距離加大。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自學成才考取劍橋、哈佛的女孩自述
    今天看完了《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從收到書到看完大概用了3個晚上,整本書讀起來像小說,但是這是作者的真實經歷,這些經歷在我們普通人看來真的非常離奇。我在閱讀她極端的童年故事時,也開始反思起自己的生活。」作者自學考試,17歲開始上大學,之後考取了劍橋的研究生、哈佛的博士生,可謂離奇。那這本書大概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呢?這本書大概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講她未受教育之前的事,第二部分是她受教育之後自己的覺醒之路。
  • 第101期《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sid=B0ADD830-4C74-F13B-0617-76FDBEF2A014&code=nCF014《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我在閱讀她極端的童年故事時,也開始反思起自己的生活。《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每個人都會喜歡。它甚至比你聽說的還要好。——比爾•蓋茨教育意味著獲得不同的視角,理解不同的人、經歷和歷史。接受教育,但不...
  • 三個角度看《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和《風雨哈佛路》相似精神價值
    「這是我讀完小說《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和看完電影《風雨哈佛路》後,腦海裡想到的第一句話。小說《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美國歷史學家、作家塔拉韋斯特弗的一部自傳體小說,講述了塔拉自己受家庭桎梏從小沒接受過學校教育,到自己找尋到真正的自我,實現入劍橋、訪哈佛、拿到博士學位的涅槃成長之路。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這本《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一定要看!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鹽鹽的私藏書影分享,ID:yanyanshuying】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你好呀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是在《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波士頓環球報》暢銷書排行榜中都獲得第一名的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 霍亂般的愛 ——《霍亂時期的愛情》
    《霍亂時期的愛情》加西亞·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是作家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的首篇作品,其內容毫不遜色於《百年孤獨》。小說娓娓道來一份持續了半個多世紀的愛情,讀罷整本書,也好似度過了男主人公 <弗洛倫蒂諾·阿里薩> 的一生。霍亂貫穿著整個時代,愛也貫穿著整個時代。
  • 【二次元揭秘】人渣與霍亂:剖讀《人渣的本願》與《霍亂時期的愛情》
    但在這之前我要先簡介(劇透)一下我另一部要安利的作品《霍亂時期的愛情》,這個兩作搭配一起食用更有逼格哦!霍亂霍亂是因攝入的食物或水受到霍亂弧菌汙染而引起的一種急性腹瀉性傳染病。或許正是因為太喜歡自己了,所以她總能利用自己的優勢用各種方式撩起男性對她的好感。當我在看到那段茜老師的回憶的時候我腦中蹦出了一個鮮活的女性形象,就是薩賓娜。薩賓娜並不是出自《霍亂時期的愛情》的人物,而是另一部同樣出名的傑作《生命中無法受重之輕》中的二號女主。米蘭昆德拉通過這個「無節操」嗜背叛如命的女性角色詮釋作品關於輕盈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