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女人要有一次涅槃,痛苦之後就是重生

2021-01-11 佳佳樂多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聽到這個書名,可能很多人會覺得比較陌生,而且有點拗口。

但這本書卻獲得了豆瓣評分9.0,《紐約時報》暢銷top1,現在也是噹噹暢銷榜前三。

這本書到底為什麼吸引人,裡面又講了什麼故事呢?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就是一本自傳,講述的也是真實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也就是作者,叫做塔拉·韋斯特弗。

她的一生可以說是一個傳奇,塔拉出生在美國愛達荷州的山區,17歲前從未上過學,她的父親經營一座垃圾廢料場,是家裡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那裡機器簡陋,環境惡劣。而塔拉10歲的時候,就需要去垃圾場幹活,長釘在她腿上扯開了一道大口子,一家人傷痕累累…

有一次塔拉在廢料場被長釘砸中了,穿透皮膚組織,她大哭大號,父親卻感覺視而不見。

這讓塔拉第一次感到恐懼與絕望,塔拉的思想正在困苦中掙扎,她需要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

好在命運似乎要為她拉開一道光的裂縫——塔拉的三哥通過自學考試上了大學,並將教育的概念第一次灌輸到了塔拉的腦子當中。

她決定要去上學!

而這個決定,在這個以反政府為信條的家庭當中,她這麼膽大的行為無疑意味著背叛!

於是,她偷偷背著家人學習,在父親的冷嘲熱諷下,去學習那些普通孩子早就學習過的功課。

即使父親為了防止她學習,而不斷地給她安排活計,但她依然咬著牙堅持著,哥哥的榜樣告訴她——知識是可以改變命運的!

終於在自學了一年多後,塔拉終於拿到了她嚮往已久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可父母顯然是想阻撓她。是選擇留守家庭,還是追尋「理想國度」?需要這個17歲少女做出自己的人生抉擇!

她想要追求知識,卻要失去家庭、親人和信仰。

最終她給了自己一個答案——我要振翅「飛」出這座大山!

女人都要有一次涅槃,痛苦之後就是重生

在堅定內心想法之後,塔拉一步一步努力前行,她的毅力和天分讓她的重塑之路越來越明晰。

5年後,她成為了劍橋碩士、哈佛訪問學者、劍橋博士、文學家、歷史學家。

她就好比正在從人生的金字塔底向上慢慢爬升,雖然步履維艱,但心中夢想的火焰卻從未曾熄滅!

在學校中,教授曾經對塔拉說了一番話,很打動我:

「 無論你成為誰,無論你把自己變成了什麼,那就是你本來的樣子。它一直在你心中。不是在劍橋,而是在於你自己。你就是黃金。回到楊百翰大學,甚至回到你家鄉的那座從地山,都不會改變你是誰。那可能會改變別人對你的看法,甚至也會改變你對自己的看法一,即便是就金,在某些光線下也會顯得晦暗,但那只是錯覺。金子一直是金子。」

正如書名,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屬於自己的山,那座山就是我們期待的人生狀態與理想,而我們就像是鳥,是所受的教育與經歷支撐我們飛向它。

而這段過程,就像是一次涅槃,痛苦之後就是重生!

除了真實的荒誕產生的巨大衝擊力和感染力,《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本可以為我們帶來更多。

除了告訴我們她的父母從來不送七個孩子上學,韋斯特弗還可以更客觀地分析家庭教育所發揮的作用、更理性地解釋為何這樣的家庭可以出現三個博士;

我們熟知的首富比爾蓋茨,也將這本書作為他年度薦書的第一名,他甚至說:「我自以為很擅長自學,但與她的自學能力相比,我的簡直不值一提。」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作者塔拉並不是說,把她無盡苦難的家庭毫不留情地拋擲腦後,也不認為那些金光閃閃的學歷和獎金就是她奮鬥的唯一,而是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無論此刻的你正在做著什麼,無論有著怎樣的豪言壯語,亦或承受著怎樣的傷痛,要知道屬於自己的路都要自己去開闢,喜怒哀樂、酸甜苦辣,這些奮鬥前行途中的一點一滴,只有自己才能品嘗,擱誰,也無法代替。

就像《霸王別姬》裡的一句臺詞:「人,得自己成全自己。」

《紐約時報》評價說:這個故事像一劑鎮定劑,能讓大象都安靜下來。塔拉·韋斯特弗娓娓道出了她那無法想像的奇異成長曆程,極具誘惑力和悲劇色彩,引起強烈共鳴。

比爾·蓋茨說:一個驚人的故事,真正鼓舞人心。我在閱讀她極·端的童年故事時,也開始反思起自己的生活。《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每個人都會喜歡。它甚至比你聽說的還要好。

若有時間,請你好好讀讀《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因為,或許你也是一隻鳥,正在找尋你應當飛往的山。

多一個人讀到這個真實的故事,就多一個人勇敢做自己!

正版書籍僅需39.9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三個角度看《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和《風雨哈佛路》相似精神價值
    「這是我讀完小說《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和看完電影《風雨哈佛路》後,腦海裡想到的第一句話。小說《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美國歷史學家、作家塔拉韋斯特弗的一部自傳體小說,講述了塔拉自己受家庭桎梏從小沒接受過學校教育,到自己找尋到真正的自我,實現入劍橋、訪哈佛、拿到博士學位的涅槃成長之路。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羈絆?
    在遙遠的大洋彼岸,就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受原生家庭的影響,被父親的信仰折磨的遍體鱗傷的女孩,努力從廢墟中站起來,讓自己像一朵花一樣綻放美麗。她所處的原生家庭的環境惡劣,遠遠超過了蘇明玉,超出了常人的想像。她就是《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的主人公兼作者,塔拉·韋斯特弗。塔拉·韋斯特弗是美國歷史學家、作家,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一個敢於挑戰命運的女孩書寫的傳奇人生
    文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一個敢於挑戰命運的女孩書寫的傳奇人生作者 娛樂小丑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貝多芬今年年初,一部由美國作家寫的勵志題材的小說《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風靡全美,該書上市首周便登頂《紐約時報》暢銷榜榜首的位置!而34歲的作者——美國作家、歷史學家塔拉·韋斯特弗名字也隨之家喻戶曉。她一度被《時代周刊》評為「年度影響力人物」,甚至連著名的比爾蓋茨也對她的作品讚譽有加!
  • 霍亂時期,渴望像鳥飛往自己的山
    也特別歡迎在留言區與我分享你最近在讀的書。 Reading Note 1 疫情期間,渴望像鳥飛往自己的山 6月看了兩本書:這兩年的全球暢銷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和馬爾克斯經典的《霍亂時期的愛情》。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有聲書上線啦!
    日前,全球現象級暢銷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有聲書獨家發布儀式在第十八屆北京國際圖書節上舉行。《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有聲書由資深演播藝術家閻萌萌演繹,新經典有聲團隊傾力打造,懶人聽書與新經典文化共同完成了本次紙聲聯動。
  • 第101期《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推薦語:你是否知道,你本人(沒錯,就是你!)這些不同類型的教育方法都有一個嚴重的缺陷,那就是可能導致孩子無法以恰當的方式來表達情感和進行溝通,從而無法建立起父母與孩子的親密關係,孩子也就無法得到家庭關系所帶來的歸屬感和安全感。與這些方法相比,情感引導的教育方法更加充滿關愛,也更符合邏輯和人性。
  • 乘風破浪的姐姐:像鳥一樣飛往你的山
    今天又開始補《乘風破浪的姐姐》啦,看的內心有些激動,尤其是第一期公演結束時被淘汰的場景,突然有一種想哭的衝動。伊能靜在演出之前身體並不太好,孩子又在鬧著要找媽媽,但她依然認真地投入比賽,悉心地教著王智和麗坤如何唱歌,努力讓一個團隊的團魂綻放出來。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相信人生還有另一種可能
    你可以愛一個人,但仍然選擇和他說再見;你可以想念一個人,但仍然慶幸他不在你的生命中。《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一位從大山裡走出的美國女孩,塔拉·韋斯特弗所寫。1986年,塔拉生於愛達荷州的「巴克峰」,父親的家族在山腳下生活了半個世紀。
  • 隨筆|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2018年出版處女作《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2019年因此書被《時代周刊》評為「年度影響力人物」。很多人一開始以為這是一本雞湯,其實不是,它更像是,或者說就是塔拉·韋斯特弗的回憶錄或是自傳,講述一個女孩從大山裡,一個被父母的封建思想禁錮住的家庭牢籠中走出去,尋求改變,不斷掙扎的過程。這是一個一旦你開始閱讀就會被深深吸引住的故事。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我沒有原諒你,我只是放過了自己
    「我屬於那座山,是那座山塑造了我,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開始思考我的起點是否就是我的終點。」最近經常聽朋友最多討論的一本書就是《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帶著這份好奇心,我去看了一下,突然發現真的是一本徹徹底底的勵志作品。
  • 全球經典勵志圖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中文版譯名背後的故事
    一句話浮現了,似乎用在這裡正合適: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出自《聖經·詩篇》,這句話本身有雙重解釋,一種是「逃離」,一種是「找到新的信仰」。作者不正是逃離了故鄉的山峰,像飛鳥一樣去尋求教育,找到自己真正信仰的山林了嗎?
  • 比爾·蓋茨極力推薦,讀完《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理解教育意義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先是被這書名擊中,優美清新,像詩一樣。看到封面後,再次被擊中,太好看了!去年12月份就開始讀了,跨了個元旦,又過完了新年,才將它看完。她的記憶成形於六歲,我如果說那是1990年左右,你可能更有概念。他們一家生活在美國西北部的愛達荷州,我查了一下,這裡早期是印第安部族居住地。總之,她們住在大山裡。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同時期生活在中國東北大興安嶺一代的鄂溫克族。鄂溫克就是住在大山林裡的人們。而愛達荷來自印第安語,意思是山地的寶石。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願你衝破思想的牢籠和禁錮,願你一往無前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好書推介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Educated: A Memoir)》你有沒有想過,假如自己生在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自己的生命會是什麼樣子的?面對這樣的世界,你會變成怎樣讀完《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豆瓣9分好評,2019年度最受關注好書之一。作者成長於美國中部山區一個摩門教家庭,虔誠的宗教信仰和偏執的父親禁止孩子們去上學,不接觸現代社會,只能在廢料廠裡給父親打工。吹過山頂的風,清新凜冽,讓生活簡單原始,又艱苦粗陋。母親嚮往這種粗獷的山民風範,嫁給了父親,生了七個孩子。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有聲書|電子書|策劃編輯|閻萌萌|懶人聽書
    蕭瑟之中,有一個璀璨的閃耀之點,就是一本叫《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的書,此書幾乎成為中國今年上半年唯一、最大的亮點。因為書名太長,讀者和渠道都將其簡稱為「鳥山」。9月5日,一場簡約而隆重的發布會在北京鳥巢中心如期舉行,主辦方為《鳥山》的出品方新經典文化、有聲書運營方懶人聽書。在「鳥巢」舉辦《鳥山》有聲書首發儀式,可謂相得益彰,更可謂相當應題。
  • 原生家庭理論深度解析比爾·蓋茨的推薦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比爾·蓋茨2019年度薦書第一名,他的推薦語是:「這是一個驚人的故事,我在閱讀她極端的童年故事時,也開始反思起自己的生活。這本書每個人都會喜歡,它甚至比你聽說的還要好!」接下來我會運用原生家庭的理論來深度解析這本連續80周佔據《紐約時報》暢銷榜第一名的年度圖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Educated)。書的中文譯名《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編輯部從《聖經》中找到的靈感,據編輯介紹,這句話包含了兩重含義:第一重含義是「逃離」,第二重含義是「找到新的信仰」。比起英文書名Educated(受教育),中文書名更加形象化地表達了作者的人生歷程。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自學成才考取劍橋、哈佛的女孩自述
    今天看完了《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從收到書到看完大概用了3個晚上,整本書讀起來像小說,但是這是作者的真實經歷,這些經歷在我們普通人看來真的非常離奇。作者自學考試,17歲開始上大學,之後考取了劍橋的研究生、哈佛的博士生,可謂離奇。那這本書大概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呢?這本書大概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講她未受教育之前的事,第二部分是她受教育之後自己的覺醒之路。
  • 原著解讀: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6 終結篇:新生
    前情回顧: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1-5原著解讀Hello,大家好!消失一段時間,我來了!現在我們正在分享的是美國作家Tara Westover的educated,a memoir,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上一節我們講到在一幫貴人的幫助以及自己的一步步覺醒中,走上了自我重塑的道路。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沒上過學的平凡女孩,憑啥能劍橋讀博士
    導讀:《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作者是塔拉·韋斯特弗,她十七歲之前沒有接受過任何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通過自學考試考取了楊百翰大學,並於2008年獲得文學學士並獲得蓋茨獎學金,然後進入劍橋大學繼續深造,2009年獲得劍橋大學哲學碩士學位,2014年獲得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2018年出版《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此書一經出版,便登頂《紐約時報》暢銷榜80周!
  • 如果你是金智英,是做那籠中鬱鬱寡歡的鳥,還是飛往你的山
    「82年」這樣一個敏感的年份,金智英這樣一個在韓國司空見慣的名字,讓我這個85後心有戚戚焉。同時看了兩本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還有那本《82年生的金智英》,才突然發現,這其實不就是兩個身處困境中的女子不同的人生選擇嗎。選擇無關對錯,也沒有哪一個更值得表揚,但對於當事者來說,生活所帶來的愉悅感可能會大相逕庭。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這本《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一定要看!>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Educated: A Memoir)這是由一段特別而驚人的人生境遇所造就的一本真實傳記Part.1塔拉來自在一個極少人能想像的家庭。母親是名並未接受過專業知識訓練的助產士,而在父親看來母親就是上帝用來傳遞生命的聖手,自然母親所使用的藥草就是一種精神教義。而那些去醫院看醫生、吃西藥的人們,在父親看來,和獻祭撒旦沒有什麼區別。所以即使母親遭遇車禍、哥哥盧克燒傷了腿、父親遭遇爆炸毀容嚴重喉嚨燒傷,也沒有人敢提去醫院。爸爸說反正醫生也幫不上什麼忙,生命都掌握在上帝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