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顧問雲
做投資是要思考未來的,只有從時代的視角出發,才能做好投資布局。
2020年即將結束,復盤2020的同時,相信大家也會思考,未來的行情將會怎麼走,展望下個十年,機會在哪裡?
我國的資本市場經過30年的發展,到了而立之年。在這一年,受到了國家前所未有的重視。政治局會議上提出,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包括股票市場在內的資本市場是國家重要核心競爭力的組成部分。這意味著,有國家戰略意義的資本市場將會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國家將用更強的政策合力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發展,從頂層設計推動資本市場建設步入綱舉目張的新階段。
30年的發展,A股市值突破73萬億元,一直是我國直接融資的主戰場。由於A股的帶動,近年來,我國直接融資比重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跟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直接融資比重仍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美國直接融資比率接近80%,而我國只有30%左右。我國目前還是以間接融資為主,形成了一個龐大的信貸市場,誕生了大家熟悉的各類固定收益的金融產品,比如信託產品。這也跟我國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有關係。這30年裡,我們國家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這些產業通常風險比較小,項目建成周期比較短,項目利潤可預期,而且都有相當大量的不動產。這些特色都符合信貸資金的要求,因此優先都用間接融資。
但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結構開始調整,發展重心調整到高科技行業,信貸資金已經完全不能滿足需求了。高科技行業的產品研發周期長,項目風險大,而且通常沒有大規模的不動產可以作為抵押。這些特點都無法滿足銀行的要求,但這些特點跟資本市場能提供的資金非常吻合。推動A股改革為高科技企業賦能已經是推動國內經濟結構調整的重大助力,關係到科技強國、民族復興的大計。因此,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已經成為不可逆的大趨勢,近期資本市場利好政策密集程度前所未有。
「配置易」示例畫面
但說起A股,作為老股民的我們又愛又恨。愛的是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好的投資渠道。恨的是,它的不爭氣。簡單來說,它有三大毛病。一個是上市審核制,由證監會決定什麼樣的公司能上市,並有著各種盈利指標的要求,直接「趕走」騰訊、小米和美團等這些優秀的企業。二是退市難,我國上市企業的退市率遠低於發達國家,但是尾部企業的清退很重要,它將極大促進市場資源向頭部企業和優質成長類公司傾斜,績優股享受更高的估值,從而實現優勝劣汰,提升股票質量。這主要是我國的退市規定很寬鬆導致的,比如連續三年虧損才觸發退市,這直接產生了「二一二」規則,也就是很多績效差的企業為了避免被退市,將利潤處理成虧損兩年,盈利一年,再虧損兩年,盈利一年,這樣永遠也不會被退市。三是資本市場長期以來存在違法違規、成本過低、法律威懾不足的問題。趙薇與其先生黃有龍在17年收購萬家文化的披露文件中遺漏了重大重要事項,導致以此信息為參考的股民損失慘重,但趙薇只是被罰了30萬。罰款金額這麼低是因為這些法律是上世紀90年代制定的,30萬在當時可謂天價。因此,法律需要修訂,與時俱進。
針對這幾個突出矛盾,我們國家大刀闊斧在這兩年做了很大的調整:用註冊製取代了審核制,並且在著手制定退市新規,新《證券法》在今年落地。
01. 註冊制改革開創了資本市場新的徵程
2018年11月5日,宣布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的重大決策,標誌著註冊制改革進入啟動實施的階段。今年3月,《證券法》修訂完成,明確全面推行註冊制。2020年10月,易會滿表示,當前證監會推動形成了從科創板到創業板、再到全市場的「三步走」註冊制改革布局,預計1-2年內註冊制全面推進將取得重大進展。
註冊制率先在科創板推行,從2019年7月科創板上市到現在,有207家公司登陸,總市值3.7萬億。雖然上市公司數量和市值在A股中的佔比還比較小,但科創板創造了多個A股史上的第一。中芯國際、君實生物和康希諾等多家擁有硬科技但尚未盈利的企業登陸了科創板,開創未盈利企業登錄A股的先河;九號公司是我國的第一家CDR,紅籌企業無需拆除架構也能回到國內融資。科創板的成功造富了企業,也造富了員工。在科創板成立1周年之際,科創板員工持股資管計劃滿一年,浮盈70億元。跟投的券商也跟著賺得盆滿缽滿,其中中金公司目前帳面浮盈最高,逼近28億元。
「配置易」示例畫面
02. 完善退市制度
雖然這兩年的退市企業數量有所上升,但是目前我國的退市率還是大幅低於海外市場。從 2007-2008.10全球主要市場的退市率來看,深交所和上交所的退市率分別為 0.1%和 0.3%,同期美國紐交所和納斯達克退市率分別為 6.6%和 7.6%,倫敦交易所最高達到 9.5%。我國的退市率比發達市場低,與制度設計有比較大的關係,因此必須從制度上改善。
「配置易」示例畫面
「配置易」示例畫面
同時,退市制度和上市制度是相輔相成的。在核准制時期,發行審核權在證監會,證監會對企業質量全面把關。在註冊制實施後,證監會就不再對企業質量進行審核,而只是對企業信息披露進行形式審查。因此,為了確保上市企業的質量,讓尾部的企業退出A股市場,退市制度也必須進行改革。
當前我國退市制度主要依據是2018年證監會《關於修改的決定》。科創板和創業板進行註冊制試點時也對退市制度進行了修訂。今年,新《證券法》將退市制度權限下放到了交易所。
12 月 14 日,滬、深交易所分別發布退市新規及配套制度徵求意見稿。跟原制度相比,新制度在退市標準、退市程序、退市監管等方面進行了較大改進。
「配置易」示例畫面
03. 新《證券法》的執行
新《證券法》系統總結了多年來中國證券市場改革發展、監管執法、風險防控的實踐經驗,在深入分析證券市場運行規律和發展階段性特點的基礎上,在註冊制、提高證券違法違規成本、完善投資者保護制度和強化信息披露等十個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新的制度改革完善。
本次證券法修訂的一大亮點是大幅提高違法違規成本。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提高罰款倍數,從原來的一至五倍上升到一至十倍;提高固定金額罰款,如對欺詐發行最高可處二千萬元罰款,對操縱市場和信息披露違法行為最高可處一千萬元罰款。加大對責任人的處罰力度,如對欺詐發行人責任人最高可處一千萬元罰款,對信息披露違法的責任人最高可處以五百萬元罰款。較之舊證券法,違法違規成本顯著提升。
另一個亮點是壓實中介機構責任。新《證券法》將欺詐發行作為性質最惡劣、處罰最嚴厲的違法行為予以規制。同時新設了股份回購制度,要求欺詐發行人或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回購其發行的證券,督促其切實起到市場「看門人」作用。
最後是設立投資者保護專章,創新多項具體制度。比如規定了舉證責任倒置,即普通投資者與證券公司發生糾紛時,證券公司應當證明其不存在誤導、欺詐等情形;不能證明的,則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解決了以前普通投資者舉證困難的弊病。
不可否認,這兩年,A股這麼多利好的消息出臺,極大地加強了投資人對A股的信心,資金入市踴躍,而且都收穫了不錯的回報。2019年1月1日以來,創業板指數上漲超一倍,滬深300指數和上證50上漲超過50%,開放式基金有1196隻基金區間回報超過100%。
我們回顧A股的幾輪牛市,每一次牛市的誕生都伴隨著政策改革。1999年5月,國務院批准了《關於進一步推進和規範證券市場發展若干政策的請示》,即「搞活市場六項政策,引發了一波牛市。牛市持續到2001年6月,歷時25個月,漲幅1倍。2004年國務院發布《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即「老國九條」,引發了2005-2007年的牛市,漲幅5倍。2014年5月,國務院發布《關於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即「新國九條」,帶動了2014-2015年的牛市,漲幅2.5倍。
「配置易」示例畫面
抓住這一改革關鍵時刻,A股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