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大創業家》: 麥當勞的崛起!麥當勞兄弟的黯然退場!

2021-02-25 致行股權

       

       一部商業電影,一個商業案例。《大創業家》是一部真人傳記電影,講述了麥當勞「創始人」雷.克羅克一手締造麥當勞帝國的故事,同時也是一個經典的商業案例。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刪除)



麥當勞兄弟倆在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個小鎮上創建了「Dick and Mac McDonald」餐廳,也就是今天遍布全球的麥當勞餐廳的源頭。雷.克羅克,一個50來歲的中年男人,曾經是一個奶昔攪拌機的推銷員,但推銷的過程並不順利,他常常四處碰壁,被客戶拒絕。突然有一天,他接到了來自同一家餐廳的6臺奶昔攪拌機訂單,一般一家餐廳最多只會訂購1到2臺攪拌機,然而這家餐廳一口氣就訂購了6臺攪拌機。確定訂單無誤之後,抱著好奇的心態,雷.克羅克決定親自去看一看。結果到那一看,麥當勞餐廳人山人海的態勢幾乎讓雷.克羅克瞬間打了雞血。



當聽完麥當勞兄弟倆關於自己餐廳改革的故事之後,雷.克羅克左思右想之下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投資麥當勞。於是,他們籤了合同,雷.克羅克成為了麥當勞的獨家代理商。然而,隨著麥當勞的擴張,雷.克羅克和麥當勞兄弟倆的矛盾也越來越大。一段時間後,雷.克羅克發現,雖然新加盟的店鋪數量一直在增加,但是根本不賺錢,反而虧了不少錢,而且大部分的錢都被麥當勞兄弟倆賺去了。於是,雷.克羅克給他們兄弟倆打電話,想重新談判,重新利益分配。但是,麥當勞兄弟堅決不同意。多次衝突之後,最終雷.克羅克用270萬美元買下了麥當勞兄弟的漢堡連鎖。麥當勞後面的價值遠遠超過這個數字,麥當勞兄弟創設了麥當勞餐廳,但最終卻黯然退場。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刪除)



原因何在?經營理念的不一致,利益分配的無法協調是他們之間最大的分歧點。雷.克羅克剛成為麥當勞代理商時,麥當勞兄弟貢獻了「Speedy System(快速度服務系統),合同上約定的分配比例是當時比較恰當的分配邏輯,雷.克羅克也同意在合同上簽了字。但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是變化。麥當勞餐廳以麥當勞兄弟都沒有料想的速度在擴張,火了的麥當勞餐廳將他們的合作推向一個向左走還是向右走的戰略岔道口上:繼續擴張餐廳,通過替代食材等手段提高收益,不斷商業化?還是按照麥當勞兄弟的要求嚴防死守品控?如果選擇向左走擴張,那麼對麥當勞兄弟的能力和心態必將帶來巨大挑戰;如果向右走死守品控,那麼雷.克羅克難免感到麥當勞的潛在商業價值被遏制。

在這個關鍵的節點,我們看到了利益分配的桎梏帶來的根本性矛盾。當戰略方向選擇上存在衝突時,理論上應該以合同約定作為最終的權力和利益分配依據。但麥當勞遇到的問題是,隨著雷.克羅克的勢能日益增強,麥當勞的核心價值已經從麥當勞兄弟轉移到雷.克羅克身上,而利益分配的大頭和品控卻依然握在麥當勞兄弟手裡。價值貢獻和利益分配的倒置,必然會引發雙方之間的分歧。而且,雷.克羅克貢獻價值越大,希望獲得的自主權和發展空間就會越大,雙方矛盾的頻次和強度會越高,走到分崩離析也是必然的結局。麥當勞兄弟與雷.克羅克可以說是千千萬萬散夥合伙人的典型,究其根源是創業初期,商業模式還在試錯階段,無論是戰略方向,還是利益機制,都存在著不確定性。

(圖片來源電影,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刪除)



作為律師,我們也經常會看到曾經很好的兄弟因志同道合一腔熱血地一起走上創業道路,到最後卻搞得一地雞毛,對簿公堂。創業過程中兄弟變路人,甚至變仇人,已然成為了一種常態。劃分股權比例,我們常常想的是「我現在出了多少錢,就拿多少股權」。對於企業創始人來講,可能只是知道,如果持有一家公司67%以上的股權就能絕對控制公司,或者說持有51%以上股權就能控制一家公司。所以,很多公司在設立之初,就圍繞股東各自的利益訴求,早早地把公司股權劃一次性就分完,卻沒有考慮到不同階段股東的貢獻存在不同,沒有能夠構建動態的調整機制。分配股權時,如果僅是考慮當下的利益,而不是在想將來的目標,勢必容易在後期產生矛盾,一開始的所謂「公平」慢慢地就變成了公司發展的「枷鎖」和股東分配之間的「不公平」。而真正地公平分配應當是蛋糕邊烤邊分,並將股權分配與股東貢獻相匹配,以始為終地設計公司股權架構,在一開始先預分配股權,在達到目標或裡程碑時,根據每個股東的貢獻點中的貢獻值來分配預留的股權,形成良性動態變化,讓真正有貢獻的人說得上話,分得到錢,如此兄弟創業,才能彼此服氣,反而容易擰成一股繩,聚力前行。


1.施喬律師,主要從事公司治理、股權架構設計,基金設立、股權投資及後期追索,國有企業法律顧問,不良債權清收與商業處置,供應鏈金融交易架構設計與風險防範等相關非訴、訴訟法律服務。2.邵玉娟律師,主要從事動態股權架構設計、股權激勵、股權投融資、股權爭議,企業合規管理,國有企業常年法律顧問等相關非訴、訴訟法律服務。

法律服務產品:動態股權架構設計

價值

我們將為您建⽴⼀套更公平的分股分權機制。

通過準確量化合夥⼈貢獻點、貢獻值,設置科學的回購機制,將股權動態分配契約化,把公司利益與個⼈利益緊密聯繫起來,每⼀個⽬標的達成也都將以看得⻅的利益回饋給創業夥伴,休戚與共,⽣⽣不息。

服務內容

• ⾼端訪談,線上、線下全⾯盡調,專職股權律師就企業頂層架構設計提供指導性法律意⻅。

• 動態股權核⼼要點培訓,實現合夥⼈認知升級。

• 專業流程引導梳理企業核⼼價值觀和戰略規劃,制定股權架構設計⽬標。

• 企業所在⾏業全景掃描,結合⾏業⼤數據及公司盈利周期,科學劃分公司重要⾥程碑。

• 深度訪談實際控制⼈、合夥⼈,挖掘關於股權分配的真實想法,確定貢獻點、貢獻值。

• 定製專屬動態股權分配⽅案。

• 合夥⼈進⼊、退出制度設計,形成制度閉環管理。

交付成果

《盡職調查清單》《訪談信息採集表》《動態股權分配方案》《有限合夥企業合夥協議》《有限責任公司章程》《保密和競業禁止協議》《貢獻值記錄表》《貢獻值計算參考案例》《合夥企業財產份額轉讓協議》等20餘份法律文件

製作周期

2-3個⽉


彩蛋:掃描下面二維碼,添加【致行股權】微信,領取【公司必看五大協議】(包括保護創始人有限公司章程、同股不同權公司章程、股權代持協議、股權轉讓協議、增資擴股協議)!!


相關焦點

  • 《大創業家》:麥當勞的發家史
    >《大創業家》是約翰·李·漢考執導的關於麥當勞創始人的傳記片,由麥可·基頓主演,於2017年1月20日在美國上映。該片講述在20世紀50年代,奶昔攪拌機推銷員雷·克羅克遇到了經營漢堡快餐的麥當勞兄弟後嗅到商機,最終將麥當勞打造成全球性快餐王國的故事。
  • 《大創業家》,麥當勞與節操無關的往事
    《大創業家》,豆瓣評分7.6。這不止是一部好電影,也是一節商業必修課。影片感覺就像是肯德基拍的,對麥當勞的創始人克羅克給予了無情的批判。
  • 電影《大創業家》:麥當勞創業史
    這部電影是以麥當勞創始人克羅克為原型創作的,其所經營的麥當勞已成為美國文化的象徵,全球性的品牌。 原本克羅克只是一家公司的推銷員,生活不景氣,在一次送貨中無意看到麥克唐納兄弟經營的麥當勞快餐店生意火爆,其門口門庭若市以及其全新的經營理念使得克羅克對快餐業產生了興趣,並向兄弟倆提出加入他們並獲得特許經營權。 一開始兄弟倆不願意,後來克羅克提出的想法讓他們同意克羅克加入,那就是讓麥當勞開遍全國。
  • 金拱門背後的麥當勞兄弟
    點擊上方「三有生活」藍字關注,互動有禮 ↑看過一部《大創業家》的電影,正如電影的名稱一樣,這是一部成功的創業劇,真實故事改編的麥當勞之父雷
  • 麥當勞之父為什麼不是麥當勞?
    2016年底,好萊塢電影《大企業家》上映。橫看成嶺側成峰,我們從電影《大企業家》的故事中,看到一個非常經典的商業創新的案例,可圈可點的地方很多,內容相當精彩,抵得上一堂哈佛商學院的大課呢。電影的敘事也極力還原真實的,並沒有為了藝術,而刻意改編或扭曲,對於穩重人物的塑造,也保持了相當程度的客觀性。
  • 一人一場成名戰:麥當勞之父為什麼不是麥當勞?
    2016年底,好萊塢電影《大企業家》上映。橫看成嶺側成峰,我們從電影《大企業家》的故事中,看到一個非常經典的商業創新的案例,可圈可點的地方很多,內容相當精彩,抵得上一堂哈佛商學院的大課呢。電影的敘事也極力還原真實的,並沒有為了藝術,而刻意改編或扭曲,對於穩重人物的塑造,也保持了相當程度的客觀性。畢竟,商人從來都不是什麼偉大的角色,他們永遠只會在不同的時期,做利益最大的那件事。
  • ...麥當勞|瑞幸咖啡|世界五百強|雷·克洛克|哈利·索納伯恩|大...
    麥當勞的創始人—雷·克洛克。今天要講的《大創業家》,就是他的傳奇故事。加盟麥當勞前,雷是個失敗的推銷員,50多歲依舊一事無成。他賣過紙杯、摺疊器、奶昔攪拌機,但全遭失敗,他認為很有用的東西,商家就是不買帳。
  • 觀《大創業家》有感
    今天要說近期看的一部電影——《大創業家》,看這部電影的起源是一本書《富爸爸窮爸爸》,書中有一章叫「關注自己的事業」,這個章節裡面,講麥當勞創始人雷
  • 麥當勞是怎樣做到全球成功的?這部電影告訴你背後的故事!
    《大創業家》電影講述的是麥當勞的誕生和麥可·基頓飾演的美國傳奇創業家雷·克洛克如何將麥當勞買下並擴張成為全球最大的快餐王國的故事。首先,這是一部傳記類的電影,主演是這類影片的出彩的關鍵。對於這樣的一個年紀,還會努力再創業,聞到麥當勞的商機,果斷出手。這開篇,就足夠吊著大家的好奇心繼續看了。對於這樣一部商業傳奇的案例,我希望大家先看完本片再來看這篇影評,因為本片會梳理一下其中的商業思維系統。所以以下的內容將會有劇透,沒看完本片的可以先去看完再往下看。《大創業家》作為電影層面分析,還是有幾點值得稱讚的。第一,視角好。
  • 《大創業家》贏者全拿,失敗者退散
    這部講述麥當勞帝國神話的電影,讓觀眾用最熟悉、最有親切感的方式,快速感受美國的商場哲學。執導過《攻其不備》與華特迪斯尼傳記電影《大夢想家》的導演約翰李漢考克,近年來已是拍美國夢題材的第一把交椅。《大創業家》將麥當勞神話推上大銀幕,沒有過多的煽情激動,但用了觀眾最熟悉的方式讓他們感受美國商場哲學,麥可基頓表現精彩。麥當勞的起點是一對兄弟的鄉下小店,他們擁有技術的創新能力,卻安於現狀。而故事主人翁雷克洛克是處在事業瓶頸的中年業務,有著銳利的眼光和不惜一搏的野心與大格局。
  • 電影《大創業家》/《FOUNDER》:成功,是對變化持續堅持熱情
    電影《大創業家》/《FOUNDER》,影片主要講述麥當從勞兄弟設計並建立麥當勞的最早原型,到被資本控制,進行擴大到全世界,是一部展現很真實的片子來的,非常值得一看。當然,麥當勞兄弟,在本片中並不是第一主角。
  • 吃過麥當勞的人,看了這部電影會冷很久
    所以我們常常需要一些讓自我感覺好起來的電影。今天杉姐推薦一部勵志電影,它也有同樣功效。《大創業家》可以說,《大創業家》是一部為所有有雄心壯志的吃貨而生的電影(反正杉姐看完是想開店的)!沒錯,《大創業家》講述的就是家喻戶曉的麥當勞餐廳發家史。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跨國連鎖餐廳創造了屬於自己的漢堡包帝國。一個世界快餐連鎖的奇蹟。被稱為最偉大超值的美國食物。
  • 經常吃麥當勞,卻不知道它的起源?麥當勞發家小故事了解一下!
    ’s System, Inc,由於麥當勞兄弟不願大規模擴張,這讓克羅克最終變得很沮喪。合夥6年後,Ray Kroc決定從麥當勞兄弟手中買下公司,他們達成一項協議,即麥當勞兄弟一次性地獲得270萬美元出讓麥當勞連鎖餐廳,每年還可以得到公司總營業額的1%作為專營權使用費。
  • 麥當勞和金拱門,其實都是他偷來的!
    微博上還有很多類似的段子,不過從這看來,大家壓根就不了解麥當勞,以至於改個名字出現這麼多笑話。所以今天扒叔要安利一部紀錄片,講講麥當勞商業帝國的傳奇和文化——《大創業家》就在麥當勞的生意越來越好時,兩位創始人和雷的分歧也越來越大,麥當勞兄弟認為,雷多次違反合同,未經允許開拓業務甚至挪用資金,而雷覺得老闆們目光短淺,畏首畏尾。
  • 麥當勞是如何創立的?這部電影告訴你背後的故事……
    終於,克羅克又找到了麥當勞兄弟倆,並表示想成為麥當勞快餐店的代理商,把麥當勞的生意推向世界各地。兄弟倆聽了克羅克的鴻鵠大志,雖然他們不想冒險,但還是被他的話打動了,準備讓他試一試。於是,他們籤了合同,克羅克成為了麥當勞的獨家代理商。
  • 金色拱門的「溫暖」,麥當勞真正的美味!
    以全球快餐的"扛把子"麥當勞為例,其財報顯示,麥當勞第二季度營收為37.615億美元,同比下降30%;淨利潤4.838億美元,同比下降68%。但這並沒有讓巨頭喪失鬥志,尤其是對於中國市場。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後,首個進入中國內地的洋快餐品牌,麥當勞在中國的發展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即便是面臨著疫情的衝擊,麥當勞依然保持了高效的中國效率。
  • 電影《大創業家》觀後有感
    閒而無事,看到了這部講述麥當勞創始歷程的電影——《大創業家》,頗有感觸。這兩天,重新看了一遍,順便寫點文字。其實,看過這部電影的朋友,可能就會發現:怎麼跟《社交網絡》這般相似,特別是最後一段與昔日伴侶、合作夥伴分道揚鑣······從一個傳統的道德觀來看,確實頗為讓人不喜。從整個電影方面,或許也會有敘事過於直白,臺詞劇情過於老套的抱怨。
  • 52歲再創業成功,他是「快餐大王」麥當勞之父
    麥當勞創始人電影《大創業家》雖然有了正式工作,但一開始,克羅克躁動的心還是安定不下來,繼續到處找機會做兼職。他白天賣紙杯,晚上會去電臺演奏鋼琴,賺點外快。有一回,他甚至趁著公司給他休了五個月的假期,從芝加哥跑到美國東海岸的佛羅裡達做了一段時間的房地產中介。
  • 電影《大創業家》
    該片的劇本曾名列2014年好萊塢「最難改編」的電影劇本「黑名單」之中。當2015年韋恩斯坦買下劇本時,科恩兄弟曾有意執掌導筒,但他們忙於其他項目,排不出時間,所以此事作罷。繼科恩兄弟後,約翰·李·漢考克成為該片導演人選。然而漢考克在拍完《大夢想家》後暫時不想拍攝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所以曾努力拒絕了兩次。
  • 麥當勞創始人的十大職業啟示
    2017年,一部《大創業家》將麥當勞的前世今生與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首次搬上了大熒幕,這是一部傳記體的影視劇,講述了雷·克羅克(Ray Kroc)將1940年麥當勞兄弟(McDonald Brothers)在加州創建的一家漢堡店轉變為市值1650億美元的全球快餐帝國的引人入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