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麗特餅乾有個相當長的名字:「住在義大利史特蕾莎的瑪格麗特小姐」。英文名為Italian Hard-boiled Egg Yolk Cookies。據說,很久以前,一個義大利的糕點師在做餅乾時,心中一直默默的念著自己心愛女孩的名字,並將自己的手印按在了餅乾上。這就是瑪格麗特餅乾背後的浪漫愛情故事。也是「住在義大利史特雷莎的瑪格麗特小姐」小餅的由來。這款餅乾後來也被人叫做「愛人的印記」。
瑪格麗特餅乾的配方和其他餅乾的配方有所不同,裡面加了一半的玉米澱粉,所以會出現漂亮的裂口,有這樣漂亮的裂口才算是真正的瑪格麗特餅乾。也正是由於加了澱粉,也使得它的口感更加酥脆,入口即化。瑪格麗特是絕對的新手級餅乾,它不會用到繁多的工具,也不需要特殊的材料,簡單樸實的外觀,味道卻是香酥可口,有些類似旺仔小饅頭的口感。
配料:低筋粉100g,玉米澱粉100g,黃油100g,熟蛋黃2個,鹽1g,糖粉40g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適當加減。
做法:
1、煮兩個水煮蛋,取其蛋黃。
2、黃油軟化後,加入糖粉和鹽,用打蛋器打發。打到體積稍微膨大,顏色稍變淺,呈蓬鬆狀。
3、把蛋黃放在篩網上,用勺子按壓,使蛋黃通過篩網,成為蛋黃細末。
4、加入打發好的黃油中拌勻。
5、篩入低筋粉和玉米澱粉,攪拌均勻,揉成麵團。
6、揉好的麵團應該是略微偏幹的,不過分溼潤,也不會因為乾燥而散開。將麵團用保鮮膜包好,放進冰箱冷藏1個小時。
7、取出冷藏好的麵團,先室溫放置幾分鐘,使其稍微回軟,方便揉團。把麵團分成大小相等的小劑子,比湯圓略小一些。和做小圓子一樣,輕輕揉成小圓球。
8、將小圓球均勻的擺放在烤盤上(每個之前保留一定距離),用大拇指按扁。按扁的時候,餅乾會出現自然的裂紋。力度不要太大,周圍像花瓣一樣裂開就行。以防按散或中間過於薄,烘烤時容易出現中間烤焦周圍還沒烤熟
9、烤箱上下火160度預熱,將烤盤放入中上層,烘烤15分鐘,可以看到邊緣稍微焦黃即可。這裡要注意的是:烤餅乾時,最後幾分鐘一定要在旁邊看著,發現餅乾上色後要馬上取出,以免上色過深。
剛取出的熱餅乾不脆,放涼後是酥脆的。
貼士:1、關於煮雞蛋。煮雞蛋的時候,雞蛋涼水下鍋,先在涼水中浸泡幾分鐘,再開中火直到水沸騰。然後煮大約8分鐘撈出,放入涼水中冷卻。煮到這個時候的蛋黃較為乾爽,容易通過篩網。
2、關於麵團冷藏的問題:根據季節和家裡的溫度,如果室溫低,也可以不冷藏。冷藏後的麵團能稍微幹硬一些,用拇指按的時候更容易出現漂亮的裂紋。
3、關於揉麵團。為打發黃油方便,一般選用大小合適的容器,用此容器整理麵團不方便,你可以把所有材料攪拌均勻後倒在大號矽膠墊上,用手抓捏成麵團。我就是這樣做的。還有關於冷藏後的麵團比較幹硬,分成小劑子後不太容易揉成圓球狀的問題,告訴你我總結的方法:要邊捏邊揉,會比較容易成型。這個是需要一點點耐心的。
4、關於烤箱溫度和時間的設置問題。這個得根據自己的烤箱實際操作,不一樣的烤箱,溫度和時間的設置也是不一樣的。我上面所說溫度和時間是根據我家烤箱來說的。
© 版權聲明:圖文來源於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 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