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視劇井噴的年代,為什麼人們還在懷念《老友記》?

2021-01-07 新京報

撰稿丨張帆

1994年9月22日《老友記》首播,到2004年5月6日大結局,這部劇成為了80後青春中最美好的回憶。25年過去,《老友記》的熱度卻從未消退,許多90後乃至00後都成為了它的劇迷。

最近,為慶祝《老友記》開播25周年,華納兄弟確認,將為該劇在全美1000多家影院舉行三個夜晚的限定上映,一共放映4K版本的12集,分別在9月23日、9月28日和10月2日上映,每晚都會放映不同的4集以及一些未播出過的情節和主演採訪。這一舉動,勢必會掀起一股懷舊熱潮。

當下,電視劇的數量和質量都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長,但早期播出的情景喜劇如《老友記》、《武林外傳》、《我愛我家》、《搞笑一家人》等仍受到觀眾們,尤其是年輕人的喜愛,被反覆播放。當人們在現代社會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和焦慮時,這些熟悉和溫馨的劇目能夠讓人感到安慰和放鬆。

另一方面,Netflix、Hulu、愛奇藝、騰訊視頻等在線視頻播放平臺的興起,讓人們可以輕鬆獲得任何想看的劇目,這也使得「看劇」成為當下流行的放鬆方式。

給人的心靈以安慰:30分鐘和大團圓結局

在這個娛樂化的時代,電視劇的數量前所未有的增長,但許多人在吃飯時、睡覺前,還是會選擇早期播出的情景喜劇,如《武林外傳》、《家有兒女》、《搞笑一家人》、《老友記》等等。為什麼我們會如此懷念這些電視劇呢?

在Netflix動畫片《馬男波傑克》第一季的開始,電視節目主持人問波傑克,你怎麼看你演的那部喜劇《胡鬧的小馬》?波傑克說,因為你的現實生活並不如人意,所以當你度過了漫長的一天,回到家裡後你只想看一部人們永遠相親相愛的劇。不管情節如何,你只想看到在30分鐘後,大家都會團結友愛地在一起。這就是一部這樣的劇。

《馬男波傑克》劇照

正如波傑克所說,在Netflix的收視排行榜上,最受歡迎的電視劇是美國版《辦公室》,它於本世紀初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頻道播出了九季,講述了在頭腦非常脫線的區域經理麥可領導下,一群辦公室職員充滿趣味的日常生活。

更為中國觀眾所熟知的《老友記》,是90年代一部風靡全球的情景喜劇,在Netflix上的播放量排名第二。Netflix曾在去年宣布《老友記》將於2018年12月31日下架,引發網友強烈不滿,Netflix為此向華納支付了1億美元的巨額租金,成功續租《老友記》一年。

《吉爾摩女孩》、《公園與遊憩》、《發展受阻》和《歡樂一家親》也在榜單上名列前茅,比《怪奇物語》、《紙牌屋》和《王冠》等Netflix原創劇更受歡迎。當所有人都在討論《權力的遊戲》時,仍有許多人只關注《摩登家庭》,並且反覆地觀看它。因為比起《權力的遊戲》,這部劇能夠帶給他們更多的溫暖和安慰,尤其是在糟糕的時光中。

身處於電視的黃金時代,各式各樣的劇目輪番播出,我們大多數人似乎仍然只想看半小時的節目,內容是關於那些可愛的人,結局最好是大團圓。雖然這些電視劇曾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播出過,而且情節我們也再熟悉不過。

在線視頻平臺,讓過往的節目重獲生命

Netflix、Hulu、愛奇藝、芒果TV等在線視頻流媒體服務的出現,為電視開闢了新的領域,觀眾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收看節目。當電視劇的收視率下降時,製造商也不會太過擔心,因為這些劇目還會被觀眾在網絡平臺反覆觀看。

美國風險投資家、流媒體平臺的評論員馬修·鮑爾(Matthew Ball)將在線視頻平臺的競爭力稱為「噸位」(tonnage)。對他來說,認為是「質量」推動了流媒體的轉變是一種誤解。他說:「Netflix最受歡迎的節目推動了用戶增長和品牌推廣,但它的大部分成功來自於讓觀眾能夠輕鬆地在任何地方以低成本觀看大量各種類型的內容。」

隨著注意力大戰的升級,「噸位」(tonnage)正日益成為各平臺關注的焦點。Netflix很可能會失去《老友記》和美國版的《辦公室》——總共400多集情景喜劇——因為華納傳媒和它們的所有者NBC,在未來幾年會推出自己的流媒體平臺。

蘋果(Apple)將於今年秋季推出一項流媒體服務。據報導,該公司在新節目上投入了60億美元(其中包括由瑞茜·威瑟斯彭和詹妮弗·安妮斯頓主演的電視劇,這兩個人在電視劇中飾演針鋒相對的電視主持人)。但是,儘管觀眾們來這裡是為了那些閃亮的新東西,但他們會留下來觀看像《宋飛正傳》這樣的老電影。迪士尼將於秋季推出,迪士尼擁有皮克斯、《星球大戰》和漫威的特許經營權,這是一個很大的「噸位」(tonnage)。

美國版《辦公室》劇照

鮑爾認為,無論有沒有《老友記》,Netflix都能取得類似的成功。但他強調,Netflix受歡迎的原因與《老友記》受歡迎的原因完全相同——觀眾使用Netflix和收看《老友記》都非常方便。Netflix的傳輸創新,讓人們很容易就能發現和觀看電視節目,人們不再會通過電視偶爾的重播隨機觀看《老友記》或《黃金女郎》,而是按照順序一季一季地收看。與此同時,像《歡樂一家親》這樣的半被遺忘的電視劇,也可以在流媒體時代的文化基因庫中找到新的生命。

年輕人也與電視為伴,與角色相處有如家人

我們經常想到老年人依賴電視,將其作為伴侶,但其實年輕人也這樣做。英國通信辦公室(Ofcom)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英國人平均每天在電視、筆記本電腦、手機等設備上看近五個小時的視頻。電視直播仍然佔據主導地位——平均每天看2小時43分鐘——但其他方式正在迎頭趕上,包括錄製回放(30分鐘)、流媒體服務(26分鐘)和YouTube(34分鐘)。

我們可能不再滿足於在電視的常規頻道上觀看隨意重播的節目,但據調查數據顯示,我們收看電視節目的時間並不比過去少。25年前,人們每天看將近4個小時的廣播電視,這還不包括衛星和有線電視,也不包括看舊的VHS錄像帶。

正如鮑爾所說,電視消費並沒有真正改變——只是變得更有效率了。「數以百萬計的人仍然用以前的方式收看電視節目,只是改用Netflix和Hulu等在線視頻平臺。」他說,「各大平臺對如何促進這一點越來越感興趣。Hulu剛剛推出了『隨機播放一集』功能,冥王星電視臺有一個節目時間表,觀眾可以為自己安排節目播放順序。「以前電視節目的特定陣容由廣播公司選擇,但現在我們自己選擇,就像我們選擇筆記本電腦的屏保一樣,並且不會受到太多的打擾。」

38歲的西塔爾(Seetal)來自倫敦北部,她最喜歡的電視節目包括《老友記》、《生活大爆炸》、《神煩警探》和《好漢兩個半》,以及奈傑爾·斯萊特(Nigel Slater)和裡克·斯坦(Rick Stein)的烹飪節目。「它們對我而言很熟悉,這本身就是一種安慰。在收看這些節目時會有一種強烈的懷舊情緒,因為你知道會發生什麼。有時候,我們看電視是因為我們想要被吸引和驚喜,但主要是因為我們想要得到安慰。就我個人而言,我現在有點反烏託邦,有點厭倦了那些只有在第三季才會出現高潮的電視劇,我總是更願意被推薦一部25分鐘的情景喜劇。」

《生活大爆炸》劇照

市場研究公司Canvas8的行為分析師海倫·斯尼哈·詹布納坦(Helen Sneha Jambunathan)認為,這種選擇是不可避免的——當我們許多人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和焦慮時,「放鬆的誘惑是不可避免的」。

在線視頻平臺的發展讓我們可以十分方便地收看電視節目,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身體得到了放鬆,意識雖然關注著節目,卻因為沒有思考,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放鬆。正因為如此,我們越來越難以關掉這些在線視頻平臺。

詹布納坦認為,上世紀末本世紀初電視劇的流行,說明了年輕一代普遍存在的孤獨感,因此他們更渴望純真的時光。她說:「我們經常會想到老年人依賴電視來陪伴自己,但年輕人也會這樣做。」「很多不太出名的電視劇裡都有我們熟悉的角色,我們很容易就能在故事裡跳出來,就像我們在現實世界中與朋友和家人相處一樣。」

參考資料:

《衛報》https://www.theguardian.com/tv-and-radio/2019/aug/21/the-age-of-comfort-tv-why-people-are-secretly-watching-friends-and-the-office-on-a-loop?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編譯丨張帆

編輯丨餘雅琴

校對丨薛京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人們都開始懷念八十年代了?(下)
    八十年代的體育領域,最值得自豪,值得一說的要數中國足球,可以說是國足歷史上水平相對最好,也是廣大足球迷最解氣的年代。古廣明、陳金剛、沈祥福、賈秀全等優秀隊員,以及蘇永舜、曾雪麟等優秀教練,為中國男足打出了自己的氣勢和水平。那時候沒有什麼恐韓症,也不怕日本隊,在亞洲穩居一流強隊,人們看球時不用提心弔膽,不用捏把汗,那種睥睨任何對手,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和氣質,至今令人懷念和追憶。
  • 人們所懷念的黃金年代終究是那個年代
    很多人都在懷念過去某一時刻,懷念當時的流行歌曲,懷念當時的電影,總是拿當年的作品和現在進行比較,總覺得現在的歌曲怎麼那麼口水話,唱的什麼意思都不懂,現在電視劇怎麼那麼狗血,演技怎麼那麼差。黃金年代終究只是屬於過去,
  • 猛然發現人們開始懷念八十年代了,為啥? ​
    與枯燥沉悶壓抑的氛圍相比,從十年浩劫中甦醒,從混沌迷茫中回歸人性,迎來百花齊放的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雖無法比肩先秦諸子與大師輩出的泯國,雖然短暫如曇花,但留給人們美好的記憶和永遠的懷念。八十年代,那是一個煙火與詩情迸發的年代,是一個開放包容,充滿情懷的年代,一個思想自由奔放百花爭豔的年代。
  • 這屆年輕人,愛上了90年代影視劇穿搭
    還有眾多日系、韓範兒和歐美系畫風的探索,從ins時尚博主,到明星達人,女人們善模仿,找風格,她們看漂亮偶像,也揣摩影視劇角色,對穿搭,無一不愛。11月,一個名為「泛90年代影視劇時尚美學」小組(以下簡稱:90年代美學小組)成立,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3000餘名成員聚集進來,欣賞並分享90年代影視劇髮型、妝容和穿搭。
  • 你為什麼喜歡《老友記》?
    作為一部電視劇,《老友記》能獲得經久不衰的熱度,俘獲一代又一代觀眾的熱愛,可以說是十分成功了。喜歡《老友記》的原因可以有這些:1.角色設計(character design )回頭看過來,發現了老友記埋下的人物層次:中上層階級,Rachel Green, Chandler Bing中產階級,Ross Geller, Monica Geller下層階級,Joey Tribbiani, Phoebe Buffay
  • 為什麼美劇《老友記》的熱度只增不減
    前言:為什麼時至今日《老友記》依然那麼火呢?有沒有一種不擁有《老友記》你就OUT了的感覺?那麼我們今天就聊一聊Friends對於我們這些英語學習者的影響!《老友記》簡介《老友記》是一部美國電視情景喜劇,故事以生活在紐約曼哈頓的六個老友為中心,描述他們攜手走過的十年風雨歷程。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懷念八十年代的生活?
    英雄代表了人間的正氣和擔當,改革開放的八十年代尤其需要大刀闊斧的英雄們。04八十年代,影視劇同樣閃耀著理想與人性的光芒。這一時期,不僅內地誕生了一些精心製作的電影電視劇,同時從日本、歐美、港臺等外部引進很多經典的影視片,成為八十年代人們業餘生活中的巨大精神享受和美好記憶。
  • 這麼多好萊塢巨星曾經客串了經典美劇《老友記》
    開播於1994年的《老友記》無疑是在全球範圍內影響力最大的美劇之一,至今仍舊被全世界各個國家的觀眾所懷念。《老友記》讓人懷念的不僅是那六位老友之間跨越十年的友誼,劇中的客串明星水準也是其他美劇難以做到的。
  • 猛然發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懷念80年代的生活,這是為什麼呢?
    引言:80年代,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充滿了包容與情懷,各種新思想,新潮流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呈現出一片和諧繁榮的景象。80年代,是一個樸素、單純、真誠的年代,鄰裡和氣,上街出門都能遇上熟人,嘮嗑一會兒。那時的生活節奏很慢,忙完一天的工作,還有時間陪陪家人,一起吃一頓溫馨的晚餐,但是在現在這種快節奏的時代中,我們只有拼命工作,加不完的班,才能不被這個時代淘汰,比80年代的人活得累多了。80年代,科技並不發達,但是人們的幸福指數卻是非常高,人們沒有太高的功利心,能吃飽飯,一家人平平安安,生活和諧就已經很滿足了。
  • 《老友記》穿搭盤點 | 美式復古風正當潮
    說起經典的美劇,《老友記》必定是其中之一。我最近就重溫了這部溫暖的劇。2019年為了紀念《老友記》25周年,美國上映重製4K高清版數集《老友記》。當時90年代美國是很流行碎花輕柔面料的裙裝啊。《老友記》裡的六個人啊,來自不同的社會階級,不同的原生家庭,相互扶持,執拗地在跌跌宕宕中不斷努力,喜歡的一切在身邊,這不就是很多人想要的懷念的生活嗎。
  • 被問到是否願意再演《老友記》中的「瑞秋」,珍妮弗這樣回答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珍妮佛·安妮斯頓在《艾倫秀》上表示她願意再次扮演瑞秋,與《老友記》的演員們重逢。去年夏天,在90年代的熱播劇《老友記》中扮演瑞秋·格林的一線女演員珍妮佛·安妮斯頓在《時尚》雜誌上告訴她的朋友莫莉·麥克尼爾尼,她幻想著和《老友記》中的演員們重聚。
  • 《老友記》112,還記得那張經典的足球桌嗎?
    《老友記》讓人印象深刻的除了發生在六位老友之間的趣事以外,劇中眾多的經典道具也成為日後粉絲津津樂道的對象。
  • 為什麼要懷念千禧年代?
    我的童年和青春期也發生在千禧年代,就是95-09的那些年。那時候,我們沒有那麼多的規矩,我們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因為千禧年代,中國很酷。千禧年代,北京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搖滾文化中心。遍地貨真價實的livehouse;各路金屬和朋克樂隊能在西單文化廣場露天表演。後來的幾年,九寸釘在東三環的朝陽公園演出;草莓音樂節紮根通州運河公園。
  • 十一年,為什麼我們還在懷念麥可傑克遜
    十一年, 為什麼我們還在懷念麥可傑克遜Michael Jackson早已經不是一個人的名字,他是一個標誌,一個符號,一個傳奇,一個時代。2009年,美國時間6月25日14點整,一代流行音樂天王麥可傑克遜因心臟驟停在洛杉磯逝世,年僅50歲,而此時距離他7月13日的This is it首場演唱會,還有不到20天的時間。
  • 馬修-派瑞事業失意狂增肥 懷念"老友記"舊時光
    馬修·派瑞  2013年8月13日的洛杉磯國際機場,狗仔拍到了《老友記》男星馬修·派瑞(Matthew Perry)出關時的照片。派瑞已經勻稱身材全無,雖然穿著黑衣黑褲,但缺乏身材管理的他肚子上的贅肉清晰可見。
  • 26年了,為什麼我們還是愛看《老友記》?
    這篇文章分析了美劇《老友記》為什麼如此吸引人。 儘管今天的人們因各種問題「炮轟」該劇,如前段時間《老友記》因為在選角上不夠多元化而遭到批評,但人們還是愛看。到底《老友記》有什麼魔力呢? 英語專業的同學十個有九個都被老師或者同學安利過這部神劇,這部劇也或多或少陪伴大家走過一段大學時光。讀者沒看過該劇也沒關係,這裡都為大家做了註解。
  • 《老友記》112,還記得那張經典的足球桌嗎?
    《老友記》讓人印象深刻的除了發生在六位老友之間的趣事以外,劇中眾多的經典道具也成為日後粉絲津津樂道的對象。Central Perk 中的三人沙發,Monica廚房裡的大冰箱,還有Joey和Chandler餐廳裡的這張經典的足球桌。
  • 我心中永不過時的美劇,只有《老友記》
    「每當生活不如意,就會看看《老友記》。」「每當生活不如意時,就會看看《老友記》。」26年了,為什麼我們還愛看《老友記》,並熱切期盼劇組能在今年5月如期重聚?因為它是一劑撫慰青春的靈藥。《新周刊》獨家專訪《老友記》劇組主創團隊,導演羅傑·克裡斯蒂安森分享他為什麼沒能拍成「中國版《老友記》」的故事;出品人凱文·布萊特說,他寧願少賺點錢,也不會敷衍拍《老友記》續集,如果重拍,也會觸碰更多社會問題。是的,今天的年輕人和過去不一樣了,但青春總有相似的愛與痛。
  • 為何人們懷念七八十年代的生活?老一輩人:因為那時的人情味更濃
    而現如今,世界已逐漸往物質化與商業化轉變,人們為了追求利益變得功利與急躁,現代社會也變得庸俗不堪、人心荒蕪、物慾泛濫。「希臘的夕陽至今猶照在我的背上」這是木心對逝去的光陰與時間的懷念與感懷。如今有老一輩的人在閒暇時會回憶、懷念起七八十年代的生活,覺得過去的人更有人情味,這是為何?
  • 《老友記》,開播25年為何長盛不衰
    時光網特稿作為在中國知名度最高的美劇(沒有之一),《老友記》已經不需要過多的介紹。上世紀90年代中期,是喜劇的一段黃金年代,《宋飛傳》、《人人都愛雷蒙德》、《威爾與格蕾絲》、《成長的煩惱》等大批優質喜劇紛紛湧現,《老友記》在群雄之中脫穎而出,成為了流傳最廣、最能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優質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