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然發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懷念80年代的生活,這是為什麼呢?

2020-12-26 小酒九說歷史

引言:80年代,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充滿了包容與情懷,各種新思想,新潮流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呈現出一片和諧繁榮的景象。

80年代,是一個樸素、單純、真誠的年代,鄰裡和氣,上街出門都能遇上熟人,嘮嗑一會兒。而這個時代更是知識分子的天堂,他們可以做更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那時的生活節奏很慢,忙完一天的工作,還有時間陪陪家人,一起吃一頓溫馨的晚餐,但是在現在這種快節奏的時代中,我們只有拼命工作,加不完的班,才能不被這個時代淘汰,比80年代的人活得累多了。

80年代,科技並不發達,但是人們的幸福指數卻是非常高,人們沒有太高的功利心,能吃飽飯,一家人平平安安,生活和諧就已經很滿足了。那時的人們,笑容是真實的,生活處處充滿驚喜,愛情充滿甜蜜。

在那個電話都未曾普及的年代,有時候一個承諾就能讓人記住一輩子,兩個相愛的人有時間耳鬢廝磨,不想現在的人們匆匆忙忙,工作日夜顛倒,兩個人即使生活在一個屋簷下,一個星期也很難見到幾次,更不用說坐下來聊聊天了。

80年代,是一個展望未來的時代,人們的思想覺悟,行為藝術都是現在無可比擬的,那時大多數是批判主義文學,文學學者創作出的文學體裁更加貼合實際,可謂是朗朗乾坤,星河燦爛,前途一片明亮。

現在的我們,多了風花雪月,感懷悲秋,卻不能靜下心來,思考以後的路程該怎樣走,我們的生活充滿了抱怨。把工作中與同事產生的矛盾帶回家中,將自己內心的怨氣發洩給自己最親近的人,兩人的距離越來越疏遠,最後走到覆水難收的地步。

結語:80年代,人們的生活樸素而充實,現在的我們,浮躁而快節奏,人情世故,生活壓力讓我們感到無盡的焦慮,這也是為什麼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懷念80年代的原因,因為那個時代,單純而美好。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懷念八十年代的生活?
    瓊瑤的白紗裙隨風搖曳,筆下花前月下海誓山盟的愛情,讓人如痴如醉,人們在現實世界尋找著純情故事裡的浪漫情節。她的很多小說都被拍成了觀眾熱捧的電視劇,劇中演員多是帥哥美女,如秦漢林青霞,這兩位仿佛身陷瓊瑤的小說情節中不能自拔,在現實世界裡演繹了令人慨嘆的兒女情長愛戀故事。劇中很多主題曲傳唱很廣,成為經典。
  • 猛然發現人們開始懷念八十年代了,為啥? ​
    用精美、清新、充滿生活情趣的圖文與您同行。如果用三個詞來形容八十年代,這三個比較合適:年輕---真誠---單純。八十年代的激情、浪漫、理想主義,成為知識分子及普眾心中的烏託邦。那時的生活是慢的,人們的要求是簡單的,笑容是真實的,愛情是美好的。那是一個許下諾言就會銘記一生並身體力行的年代,是我們永遠都回不去的往昔。
  • 身處21世紀,為何很多人懷念70、80年代的生活,因為「人情味」?
    從前的城市,雖然沒有如今般的繁華,城裡的人們體會不到現代科技帶來的便捷與舒適,但那時候的城市人,卻避開了巨大的生活壓力,生活得十分愜意……通過對比,我們不難發現,時代變遷,日新月異,科技給人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好處,卻也在無形之中抽去了許多生活的「滋味」。
  • 豆瓣上,有兩萬人假裝生活在80年代
    那是一個已經屬於過去的事情,榮光已經消逝,但你怎能否定,那些喜悅不是發自內心的呢? 還有人發帖:聽了一首樸樹的新歌,有點嚮往新世紀的到來。生活一定會越來越美好吧。 在這個擔心未來到底會變成什麼樣的時代,我們似乎很久沒有體會過這樣的憧憬了。你真的相信未來會更加美好嗎?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些人相信過,也有人還在繼續相信著。
  • 為何現在的人,越來越懷念七八十年代的生活?或許那時更有人情味
    如今已經是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了,我國正在走向全面小康社會,許多家庭也越來越富裕了起來,但不少人覺得如今的生活雖然看似比較富足,錢也多了起來,但相比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來講,少了那麼一點意思。
  • 80年代那麼多經典,為什麼《怪奇物語》致敬的都是恐怖片?
    同一時期,中國與蘇聯的關係也開始緩和,最後在1984年恢復了中斷20年的對話,但蘇聯卻自此開始滑落。東歐的許多國家開始脫離社會主義陣營,日本在當時正憑藉佔據世界80%的半導體產業笑傲全世界。每個國家,每個陣營都在經歷著巨變。一度喬治·歐威爾預言的1984終究沒成書中那樣,世界正越來越開放。
  • 為何現在的人,越來越懷念七八十年代的生活?也許那時人情味更濃
    有人說七八十年代是最好的年代,這也是很多人都嚮往的年代,可那時候沒有這般繁華與方便,為何現在的人們都越來越懷念那個年代的生活呢?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鄰裡之間每個人都認識,見了面也問一句:「吃了嗎?或者是去哪裡呀」,街巷非常熱鬧。空閒的時候,人們也都會聚在一起講著方言說著趣事,小孩子們則在一起嬉戲打鬧,這家有了好吃的,也會叫小孩子給鄰裡街坊送去。
  • 讓人魂牽夢繞的思念六七十年代的生活,確實有值得懷念的地方
    六七十年代的人,生活很苦,有時候吃了上頓沒下頓,文化生活單調,多數就是看露天電影,但還是有很多人非常懷念那個年代的生活,為什麼?依我的觀點來看,人們之所以懷舊,是在那個時代,房子沒有商品房一說、蔬菜不打農藥、可以夜不閉門、當官的沒有貪腐、沒有人騙熟人給拉進傳銷窩去……真誠、善良、樸實、人與人之間交心、有人情味……這些才是那個時代的主題。而這一切,怎能叫人不懷念?
  • 七八十年代,家家戶戶窮得叮噹響,為什麼如今卻越被更多人懷念
    但是即便物質生活非常的豐富了,但是人們卻越來越覺得生活沒有上個世紀末期那麼舒適和開心了,這又是為什麼呢? ,但是就其他方面來說,的確有很多地方讓人覺得不如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這些都是因為現代生活改變了一些東西,讓人們覺得越來越沒有之前的那些良好的感受了。
  • 為什麼80年代的香港武打片讓人念念不忘
    香港80年代,從《大俠霍元甲》到《陳真》,從《霍東閣》到《再向虎山行》,香港武打電視劇席捲整個香港,東南亞和大陸,可以說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人看武打片。為什麼時至今日,仍然那麼多人喜歡80年代的武打片呢?比如香港第一部引入大陸的武打片——《大俠霍元甲》的霍元甲扮演者黃元申,祖籍重慶,一九四八年出生於上海一個書香門第,次年隨父母到香港,一家人生活在九龍調景嶺。年少時家境清貧,在艱苦的生活中他過早承擔著家庭重任,一手帶大五個弟妹,養成了獨立、顧家的性格。十二歲時,為了強身健體,開始拜師學習武藝,由於刻苦、機靈,練就了一身過硬武功。
  • 為什麼要懷念千禧年代?
    我的童年和青春期也發生在千禧年代,就是95-09的那些年。那時候,我們沒有那麼多的規矩,我們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因為千禧年代,中國很酷。千禧年代,北京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搖滾文化中心。遍地貨真價實的livehouse;各路金屬和朋克樂隊能在西單文化廣場露天表演。後來的幾年,九寸釘在東三環的朝陽公園演出;草莓音樂節紮根通州運河公園。
  • 肺結節為什麼越來越多,發現後怎麼辦?生活上應該注意什麼?
    近年來,大家可能都有發現,自己身邊有肺結節的人是越來越多,經常能夠看到或者聽到自己身邊的親人或者朋友查出了肺小結節,而事實上,大數據統計也顯示,體檢查出肺結節的人是越來越多,那麼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發現肺結節我們又應該怎麼辦?生活中需要注意什麼呢?今天劉醫生給大家講講肺結節的相關知識。
  • 為什麼80年代的電影是香港最高水準的作品了?
    在80-90年代,也正是香港電影最輝煌的時期,一大批優秀影片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了出來,對比現在的香港片,不難看出以前的拍攝水準是相當高的,像《古惑仔》系列、《無間道》系列等在香港黑幫警匪電影中都屬於「殿堂級」的作品,也是香港同類題材電影的最高水準了。
  • 80年代的頂流,影響當今大腕的男人,值得懷念的高倉健
    80年代的頂流,影響當今大腕的男人,值得懷念的高倉健「杜丘,你看,多麼藍的天啊。一直走下去,你就會融化在藍天裡。走吧,一直往前走,別往兩邊看……」以上這段話,在80年代的中國,傳遍了大江南北,幾乎人人成誦。
  • 80年代演員周裡京,這幾部電視劇,你們懷念嗎?
    80年代演員周裡京,這幾部電視劇,你們懷念嗎?周裡京在《西藏秘密》中演飾德勒噶倫,主要講述了以四個西藏貴族家庭自30年代中期到50年代末的歷史變遷為主軸,圍繞進步、愛國人士扎西頓珠這一核心人物,以藏人說藏事的方式,展現舊西藏種種鮮為人知的日常生活原貌,揭示農奴們毫無人權的悲慘生活,三大領主的剝削本性。 扎西是一個機智狂傲的雲遊僧人,十三世達賴喇嘛圓寂之後,老噶倫德勒被政治對手仁欽害得家敗人亡。
  • 我懷念的,還有他在的80年代香港樂壇
    20世紀80年代,可謂是香港樂壇的全盛時期。那時候群星璀璨:許冠傑、徐小鳳、關正杰、羅文、林子祥、譚詠麟、張國榮、陳百強、梅豔芳......光芒四射的他們讓整個香港樂壇發光發亮。那時,縱然中國大陸和臺灣同胞不諳粵語,卻到處都播放著當時的粵語流行歌曲,甚至跟著唱。
  • 70.80年代TVB最好看的電視劇,這兩部劇當之無愧,滿滿的回憶
    大家好,我是Ai剪輯的80後,如果你也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關注,評論互動。香港TVB對於80後的我來說是再熟悉不過了,相信很多從那個年代過來的人都知道,在當時那個年代我國國內的影視劇行業尚處在摸索階段,還沒形成一個完整的製作輸出產業鏈,國外的更是稀缺,每年引進的數量有限,這時候TVB的電視劇就成了老百姓們茶餘飯後打發時間的最佳選擇。
  • 你會懷念80年代的農村嗎,三十年後的農村會是什麼樣子
    城市吸納了太多的人,農村留不住年輕人,在農村,不管是種地還是養殖,都是保本或者收入很少,真正在農村能致富的人沒有幾個。前幾天村裡一位老人去世,小編前去行禮,坐在席口,立桌子的是一位年近六十歲大叔,看著他有點顫抖的手在上菜,忽然感覺非常的心酸。在印象中,這都是村裡比較體面的人才能幹的活啊,而端盤子上菜的都是四五十歲的人,整個主人家的執事的人,普遍都年齡偏大。
  • 在影視劇井噴的年代,為什麼人們還在懷念《老友記》?
    當人們在現代社會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和焦慮時,這些熟悉和溫馨的劇目能夠讓人感到安慰和放鬆。另一方面,Netflix、Hulu、愛奇藝、騰訊視頻等在線視頻播放平臺的興起,讓人們可以輕鬆獲得任何想看的劇目,這也使得「看劇」成為當下流行的放鬆方式。
  • 我懷念的,是還有他在的80年代香港樂壇
    20世紀80年代,可謂是中國香港樂壇的全盛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