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一些流行語,古人早說過,比如「主要看氣質」是:「請君莫羨解語花,腹有詩書氣自華」。解語花,會說話的花,這裡比喻美女。再比如:「你這麼牛,家裡人知道嗎」,就是:「腰中雄劍長三尺,君家嚴慈知不知」。可惜古文沒那麼容易學,要是你揣著三腳貓水平去翻譯古文,只怕會離題萬裡、貽笑大方。
你見過把電視劇翻譯成古文的嗎?請欣賞《回家的誘惑》:
這就是「小學生水平」,如果用這種水平翻譯古文,笑料更足。比如鴻門宴上,樊噲對項羽說「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意思是「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啥好推辭的」,奇葩翻譯是「我喝死都不怕,一杯酒哪兒夠」。
《鄒忌諷齊王納諫》裡,有一句意思是「老婆誇我美,是偏愛我」,學生翻譯成「我老婆漂亮,那是我自己的」,啥意思啊?炫耀嗎?
「宰予晝寢」是說宰予白天睡覺,奇葩翻譯是「宰了我也要白天睡覺」,懶得好有骨氣!李清照表現內心煎熬說「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被翻譯成「守著窗子,望著外面的人,怎麼只有我長得這麼黑」,啊,聯想還真豐富!
「齊桓公好服紫,一國皆服紫」,「服紫」意思是「穿紫色衣服」,吃貨翻譯成「齊桓公喜歡吃紫菜,於是整個國家的人都喜歡吃紫菜」,是「醬紫」嗎?紫藥水、紫水晶、紫禁城都不服呢!
孔子在河堤上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話啥意思?
有人翻譯成:「孔子在四川說:『死去的那個人好像是我的丈夫,不分白天還是晚上』」,這腦迴路太清奇了!按照這種思路,「方寸小亂,靈臺崩摧」我猜是「我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
那「天高地闊,欲望觀之」呢?應該是「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
會出現這種錯誤,古人早就說了原因,用成語說是「秀才識字識半邊」,用歇後語說是「半桶水——冇料又認叻」。解決方法也說過了,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