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墨西哥的土著語長期被壓制?還是西班牙殖民統治下的歷史遺留

2020-12-24 落筆曉生

導語

一個國家的形成往往充滿機遇和挑戰,也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特別是對於那些民族構成複雜和歷史遺留問題較多的國家和地區更是如此。比如各民族和不同人口之間的語言、民俗民風、社會地位等等錯綜複雜的問題。以墨西哥來講,這裡原本是印第安人的土地,在新大陸被歐洲人發現以後,被西班牙人殖民統治了300年,在墨西哥獨立以後,這裡不僅形成了複雜的人口分布,也形成了多種語言混合的情況,那麼在如此複雜多變的情況下,到底如何讓不同民族的語言進行平衡發展呢?這對墨西哥來說,不僅面臨著巨大的政策考驗,其政策執行的好壞也決定了未來國內的和平以及政治穩定。

墨西哥國內的人口和語言概況

墨西哥位於美州中部,在經歷三百年的殖民生涯以後,墨西哥的人口超過百分之六十為印歐 混血人,也叫做麥士蒂索人,其餘百分之三十是印第安人,剩餘百分之十為歐洲人後裔。對於麥士蒂索人的劃分,最開始的時候指是以血統為標準:印第安人和歐洲人的混血就被稱為是麥士蒂索人,後來把願意接受西班牙語言和文化的人都稱為麥士蒂索人。

在西班牙人到來之前,印第安人使用的是傳承了幾千年的納瓦特爾語,而西班牙人開始殖民墨西哥以後,西班牙語開始強勢取代了納瓦特爾語的地位,雖然在墨西哥建國以後兩種語言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由於印地安人口的持續減少,如何保存這些僅有的人口使用本族語言變得越來越艱難。

在墨西哥的官方語言中,西班牙語屬於第一語言,單墨西哥也並未將其定義為唯一的官方語言,而是和其他幾十種土著語言並列為官方語言,並且在政府的事務文件中,土著語言是得到默許和使用的,墨西哥政府對土著語言的重視和保護間接的推動了他們的發展和使用。但隨著西班牙語的傳播不斷擴大,印第安人放棄原有土著語言改為使用西班牙語的情況開始增加,這又進一步導致了墨西哥對保護土著語言的難度加大。

傳教士推動了墨西哥土著語言的發展

在西班牙人到達墨西哥之前,這裡的阿茲特克帝國使用的是各部落之間通用的納瓦特爾語。1525年,西班牙人通過不斷的戰爭,最終擊敗了阿茲特克最後一任皇帝誇烏特莫克所率領的反抗軍,控制了整個帝國,隨著殖民的開始,原先的納瓦特爾語也開始逐漸失去優勢。為了強化殖民滲透,西班牙王室頒布法令,要求印第安人必須學習西班牙語,同時在公共場合的交流也必須使用西班牙語,印度安人的土著語言只能在私人場合使用。

我們知道,在殖民的過程中,往往伴隨著傳教活動,遠渡重洋在墨西哥傳教的天主教徒們發現,在使用土著語言傳教的時候,印第安人的接受程度會更加快速,於是傳教士們悄然開始違背國王的命令。他們不僅開始學習和掌握大量的土著語言,同時也開始為這些原本沒有文字的土著語言創造文字,比如當時傳遍墨西哥大陸的納瓦特爾語就是出自這一時期的傳教士之手。很顯然,傳教士們並非是保護土著語言的「聖母」,他們只是覺得使用土著語傳教會跟家的方便,但這種無心之舉卻間接的為土著語言提供了保護,也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雖然有著傳教士對土著語言的間接推動,但在西班牙殖民墨西哥的時期,白人依舊是這個世界的主宰,並且隨著殖民活動的深入,墨西哥原有的種族結構被固化形成,印第安人始終處於社會的底層,而白人則高高在上,西班牙語自然就享有了至高無上的地位,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20世紀70年代。也就是說從墨西哥建國開始,掌握了統治權力的白人和混血人依舊把西班牙語當成是國家官方的第一語言,並且開展對土著語言的壓制,直到傳統印第安人的民族語言文化意識覺醒,墨西哥的語言政策才開始逐漸鬆動。

獨立建國後的語言推進政策

1821年,墨西哥獨立以後,以白人和混血人為主的統治階層開始建立,並倡導墨西哥只有一個民族和語言,既墨西哥只有墨西哥民族和西班牙語。所有的印第安族群都要學習西班牙語,這就造成很多印第安人無法適應,教學效果達不到預先的設想,最終印第安人被更加邊緣化,文盲率進一步提高。1857年,墨西哥頒布憲法開始實施所謂的雙語教學,也就是實行西班牙語和土著語言並行的策略,但這種過渡性政策並未考慮到當前的實際環境,比如,雖然很多小學生在低年級的時候可以學習土著語,但是在高年級的時候西班牙語就成為了唯一語言,學生們被迫做出選擇,要麼被同化,要麼因為自己無法適應或者被放棄掉。

於此相反的是,墨西哥在對土著語有意無意的打壓之下,更加積極的推進西班牙語的推進,不僅於其他國家展開西班牙語的交流和合作,還定期召開推廣和學習,從國家層面政府也一直強調推行西班牙語有利於國家統一和民族的團結。從這種截然相反的待遇可以看出,西班牙語的地位即便有法律的適當保護,但因為條例的不完善和不具備良好的社會環境,土著語的使用依然是一件非常棘手的難題。

墨西哥政府對多語言保護的反轉

到了20世紀70年代以後,隨著墨西哥印第安人的民族意識覺醒,他們開始積極的參與政府制定的各項政策,並且不斷的通過各種活動表達自己本民族的訴求,而不是像以前一樣消極的接受政府的打壓。至此,墨西哥開始改變對印第安人的相關政策,在2003年墨西哥通過的《印第安民族語言權利基本法》是針對保護印第安人語言權力的重要法律。他在法律上給予了印度安人在社會、司法、文化、政治、經濟中的全面鬆綁,讓印第安人能夠享受到上述領域中的所有權力。

同時它在法律上承認了土著語言是墨西哥多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土著語可以不受場合限制的使用,包括可以參與國家政府公文和文件中的使用,可以在法律上進行申辯和抗訴使用等。並且尊重支持印第安人選擇本民族語言學習的權力,同時全國開始大力的推廣土著語和西班牙同時進行的雙語教學,開展土著語言的深入研究和探索等等。

雖然墨西哥政府改變了以往對土著語言的態度,但還是難以掩蓋土著語言使用率逐步下降的事實。在19世紀末期,使用土著語言的比例大概佔到總人口的4成左右,到了20世紀末期,只佔有了不到一成,到了21世紀的初期,這個數字再度下降到百分之5到百分之7左右。很多印第安人雖然對自己的民族充滿著感情和留戀,但是他們在外出求學和謀生的過程中,很多時候會因為語言問題而遇到障礙,也就是說,雖然墨西哥政府頒布了相關政策,倡導大家使用土著語,但實際在社會的執行過程中並不理想,或者說還需要時間來消化。在面臨生存問題之下,大量的印第安人不得不轉而使用西班牙語,土著語的推廣和普及仍然充滿艱難。

雙語教學的失敗引發的思考

可以看出,墨西哥在針對本國的語言融合問題上在不同時期經歷了不同的政策,但總體來看,西班牙語在社會中的使用依舊強勢,但我們仍然可以看到,政府對於語言推廣和均衡上的奴隸,不管他是被迫的還是自願的,至少政府還是做了一些事情。比如從墨西哥實行雙語教學的觀點來看,他們也主要是為了將不懂西班牙語的原住民培養成均衡的國家公民,但實際效果卻不好,為何會這樣?

首先,政策的實施往往是個人意志的集約化產物,其實在好的政策,最終實施的還是個人,也就意味著個人對政策的執行是否到位決定了最終的效果。雖然政府發行了有利於土著語的推行政策,但是很多官員並未理解這一政策的實質好處,並且他們還抱著西班牙語仍然是改善印第安人境遇的唯一途徑,對政府實施的雙語教學採取消極和不置可否的應對態度。

其次,教育是一個體系化的過程,把某一環節做出改變並不意味著能將整個體系做出變革,在高度集權化的墨西哥政府的統治之下,他們在制定相關的程序和實施的過程中,由於施政時間的關係或者由於當地官員缺乏經驗,導致他們在具體落地政策的時候過於死板,也會影響政策執行的效果。

另外,即便是墨西哥政府想推廣土著語言和雙語教學,在長期的不良社會環境之下,很多印第安人的父母也片面的認為只有學好西班牙語才能夠擁有未來。政策制定和脫節導以及普通百姓對於土著語的認知局限性都讓雙語教學的政策收效不大。

結語

墨西哥的語言問題,我們也可以看成是國家和民族融合之路上的一部分,而出現這種問題的也並非只有墨西哥一個國家,在很多被殖民過的第三世界國家中或多或少會都出現這種本土文化和殖民文化相衝突的情況,語言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在長期的殖民統治過程中,由於殖民文化體系一直佔據領導地位,而原生文明則屬於從屬地位。

就像墨西哥一樣,即便是國家獨立以後,給予原生的土著語言推廣和支持,但長期壓制之下的畸形文明,不管是社會環境還是個人的主觀思想,都開始排斥和抵制原有的土著語言,所以說,想要理清這種複雜的歷史遺留問題,並非是一朝一夕之事,也是對國家和民族的雙重考驗。

相關焦點

  • 奮進號背後的歷史-西班牙殖民帝國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西班牙美洲殖民地」和「日不落帝國」這兩個偉業。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凸現了當時西班牙對於整個世界的統治~西班牙美洲殖民地西班牙在拉丁美洲擁有如此強大的文化影響力源於其歷史上對這裡的殖民統治。現藏於美國國會圖書館的一幅美洲地圖生動地描繪出了450年前西班牙美洲帝國的面貌。
  • 美墨戰爭中,為何美國不佔領墨西哥全境?因為真的用不著
    「美墨戰爭中,美國為何不直接佔領墨西哥全境?」其實這個問題,現在的墨西哥人也在思考,為什麼美國人當年不全面佔領墨西哥,如果是那樣的話,今天我們就不需要了想方設法的偷渡到美國了,自然就成為了美國公民。當然這是網上流傳比較廣的一個段子,說是墨西哥人非常想成為美國公民,因而吐槽美墨戰爭的那段歷史。
  • 非洲國家也殖民:埃及對蘇丹的殖民統治為何以失敗告終
    而且雖然說是殖民蘇丹,將其作為埃及工業化原料的供應地,但埃及沒有像歐陸列強那樣,把蘇丹作為殖民地單列出來,建立特殊的制度進行治理,而是將其作為整個國家的一部分,和埃及本土平行管理,而本土和殖民地無論是在經濟結構、管理制度乃至歷史文化等方面其實大不相同,兩者在各方面的發展水平大不相同,本應「對症下藥」,實施不同的政策。
  • 二戰後,英國為什麼主動放棄對印度的殖民統治
    而在英國的殖民體系之中,最重要的土地莫過於印度,所謂「大英帝國王冠上的明珠」,印度是英國殖民體系中最重要的一環,沒有之一。在整個印度歷史上,最大的王朝莫過於蒙古後裔建立的莫臥兒帝國,但是其面積也遠沒有英屬印度來的大,英屬印度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以及印度,斯裡蘭卡長期也歸印度總督控制,那麼這麼龐大而重要的殖民地,為何英國在二戰後居然主動放棄,沒有堅持繼續統治呢?為何英國在二戰後放棄了幾乎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呢?
  • 歷史上菲律賓是個國家嗎?被西班牙和美國殖民後,終成島嶼大國
    西班牙人,從此佔領了除蘇祿國之外的菲律賓全境,開始了長達300多年的殖民統治。值得一提的是,在西班牙人佔領呂宋島後不久,海盜林阿鳳曾試圖進攻呂宋島,但是被西班牙人聯合明朝海軍擊敗。而且,在隨後的幾年內,西班牙人多次擊敗倭寇,保全了呂宋島。
  • 宵禁長達55年 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香港什麼樣?
    近期,在外部勢力幹預下,香港一些激進勢力,惡意破壞社會秩序,暴力行為不斷升級。甚至有人叫囂,「寧願做英國狗屎上的蒼蠅」,也不願做中國人。然而,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香港真有那麼好嗎?28任港督都是英國委派,華人長期沒有參政權英國自1841年佔領香港後,實行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由英女王任命的港督集行政、立法、軍事大權於一身。從首任港督璞鼎查,到末任港督彭定康,155年間,28任港督從未徵求港人意見,從未經過民主選舉產生,港督無須向香港民眾負責。
  • 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香港,真有那麼好?
    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香港,真有那麼好?然而,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香港真有那麼好嗎?28任港督都是英國委派華人長期沒有參政權英國自1841年佔領香港後,實行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由英女王任命的港督集行政、立法、軍事大權於一身。從首任港督璞鼎查,到末任港督彭定康,155年間,28任港督從未徵求港人意見,從未經過民主選舉產生,港督無須向香港民眾負責。
  • 香港需要轉型正義,徹底剷除殖民遺留
    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  只轉國民黨1945年統治臺灣以來的不正義,而對於1945年之前日本長達50年殖民統治的更大的不正義,卻刻意迴避,其背後,當然是民進黨的親日情結驅動。 我們知道,香港原來根本並沒有什麼民主體制,在港英政府長達一百多年的殖民統治期間,從英國本土派駐的總督,就是香港人頭上的皇帝。當時香港什麼選舉都沒有,官員基本都是任命制,根本沒有什麼代議制民主或選舉機制存在。
  • 宏國聚焦丨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香港,真有那麼好?
    近期,在外部勢力幹預下,香港一些激進勢力,惡意破壞社會秩序,暴力行為不斷升級。甚至有人叫囂,「寧願做英國狗屎上的蒼蠅」,也不願做中國人。然而,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香港真有那麼好嗎?佔香港人口98%的華人長期不能享有平等的公民權和參政權。1922年英國愛德華皇儲乘坐八抬大轎經過幹諾道中。香港的最高行政長官28任港督都是英國委派的,從來不會徵求港人意見。
  • 50年的殖民統治,日本在臺灣幹了什麼?
    1895年侵略臺灣的日本軍艦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也是臺灣擺脫日本殖民統治回歸祖國60周年。50年的殖民統治,使臺灣人民遭受了比祖國內地更深重的苦難,臺灣人民的抗日鬥爭在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的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了解了這段歷史的真相,那些鼓吹日本殖民統治優越的論調也就不攻自破了。
  • 菲律賓是以西班牙國王名字命名的?菲律賓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菲律賓作為千島之國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憑藉著其白色的沙灘,碧藍色的海洋、茂密的熱帶雨林以及中西方碰撞下的文化氛圍吸引著眾多遊客前往遊覽。如果你以為這就是菲律賓的全部,那你就錯了,本期小編就來為大家說說關於菲律賓的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 歡迎來到《尋夢環遊記》中墨西哥的音樂世界
    去之前並沒了解很多的我,甚至是皮克斯還是迪斯尼的都不清楚... 電影中小男孩說:「我們大概是墨西哥唯一一個不喜歡音樂的家庭了」。你就會懂,墨西哥人就像我們印象中的印度人那樣家家戶戶能歌善舞。嘴裡唱著西班牙語是因為1519年,西班牙入侵墨西哥。開啟長達三個世紀的殖民時期,連宗教歌曲也由西班牙語代替了印第安人的土著語。
  • 英國殖民統治下香港不為人知的黑暗面
    而現在的香港經濟發展明顯不如過去,因此就會把責任推到了中央政府的身上,可殊不知,所謂的東方之珠只是「描金箱子白銅鎖,外面紅來裡頭空」。香港剛回歸的那幾年,內地對香港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的驕人成績報導非常多,卻忽略了港英政府留下的貧困問題,這非常不利於人們全面的了解香港以及英國殖民統治的嘴臉。
  • 【歷史長廊】墨西哥十大歷史謎團
    英雄男孩(los Niños Héroes)的傳說在墨西哥廣為流傳,講的是在1847年九月十三號,美軍進攻墨西哥城的Chapultepec 城堡時發生的感人故事。當時墨西哥六名童子軍堅持戰鬥到無路可退,危急之際,一個名叫Juan Escutia身裹國旗從Chapultepec城堡上一躍而下英勇就義。多麼感人的故事。可惜事實並非如此。
  • 紀錄片《世界歷史》64
    1810年,墨西哥人宣布獨立,與西班牙殖民者進行了一場獨立戰爭,最終在1821年獲得了承認。1846年,美國對墨西哥發動了侵略戰爭,奪取了墨西哥一半的國土。今天美國的德克薩斯州、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亞州都是從墨西哥掠奪的。1860年,墨西哥又遭到法國的軍事佔領,但不久墨西哥愛國者奮起抵抗,最終趕走了侵略者。內憂外患之下,人民處於苦難之中。
  • 臺灣有些人為什麼對日本殖民統治不反感,日本在臺灣留下了什麼?
    「本省人」有著長期的誤解,至今不能融合無間。1895年至1945年對於臺灣來講,是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又稱「日治時代」。日本佔領臺灣以後,臺灣人民進行了英勇的反抗,但是日軍經過5年時間的「平叛」,到了20世紀初,臺灣已不再有武裝行動,大多數臺灣人甚至希望能以議會選舉取得參政的權力。日本統治臺灣,是為了把臺灣作為帝國擴張戰略中南進的基地,也是為了以臺灣的農業生產力支持日本本土的工業化。
  • 西班牙在加勒比海的布局與「德雷克船長的寶藏」
    只是德雷克的船員們就算再敬重他,應該也不會把只有活人才能享用的財寶拿來給他陪葬,如果誰有興趣尋找「德雷克船長的寶藏」的話,還是把方向定位在陸地上比較好。順便說下,剛才我搜索了下今天的銀價,大概是3.5元一克。如果將那20噸「德雷克寶藏」全部按白銀折算的話,價值為7000萬人民幣。由於西班牙在美洲所獲取的貴重金屬中,黃金的比例較低,並且之前雷德克還帶走了一部分。
  • 拉丁美洲的智識傷口:墨西哥人如何克服殖民制度造成的自卑感?
    薩穆埃爾·拉莫斯指出殖民制度造成了墨西哥人心裡深處的自卑感,讓他們不敢正視過去,企圖將歷史一筆勾銷,從零開始。他認為墨西哥革命在反對獨裁者迪亞斯政權媚外傾向的同時,又陷入了封閉性的民族沙文主義。他深入解析塑造民族心理的歷史力量,並指出真正的自救之路應該是直面自我,墨西哥人應該擺脫世界主義眼光的風情畫式的「墨西哥主義」,辯證地看待歷史遺產和民族性的優劣。本文摘編自《面具與烏託邦》一書的《人民剪影》一章,由出版社授權發布。
  • 同樣是鄰國,美國對加拿大不設防,為何卻要修圍牆攔住墨西哥
    (川普)同樣是北美國家,同樣是有著數千公裡邊境線的鄰國,為何美國偏偏要在墨西哥邊境線上,修建隔離牆呢?要搞懂這個問題,首先得弄清楚歷史上美國和兩個鄰國的關係。一、歷史認同不一樣。美國和加拿大之間如此和諧,當然並不是雙方天生好感。早在兩國獨立之前,都屬於英屬殖民地(或者說是英國移民國家),有著共同的殖民宗主國英國。
  • 法蘭西殖民帝國是如何衰落的?
    至於原因,除了法國擁有發達的經濟,優越的福利,多元的文化之外,昔日法蘭西殖民帝國的統治應該也是難民去法國的一個考慮因素。1604年,處于波旁王朝統治下的法國,在北美建立起了殖民地阿卡迪亞(北美東北部),標誌著法蘭西第一殖民帝國的開始。殖民者以魁北克城為中心,開始向北美大陸滲透。不僅如此,法國人還效仿荷蘭,在亞洲建立法屬東印度公司,管理當地的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