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禁長達55年 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香港什麼樣?

2021-02-13 央視網

近期,在外部勢力幹預下,香港一些激進勢力,惡意破壞社會秩序,暴力行為不斷升級。甚至有人叫囂,「寧願做英國狗屎上的蒼蠅」,也不願做中國人。然而,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香港真有那麼好嗎?

28任港督都是英國委派,華人長期沒有參政權

英國自1841年佔領香港後,實行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由英女王任命的港督集行政、立法、軍事大權於一身。從首任港督璞鼎查,到末任港督彭定康,155年間,28任港督從未徵求港人意見,從未經過民主選舉產生,港督無須向香港民眾負責。

100多年間,立法局議員無一人是老百姓選舉產生

1843年英國委派第一任港督組成了行政局和立法局這兩個重要的政治機構,在37年間,立法局中沒有一個華人議員。直到1880年,伍廷芳成為第一個被委任的非官守議員,實際上也只是一個政治擺設。直到1984年,香港立法局中只有官守議員和港督任命的非官守議員,沒有一個經選舉產生的議員。

1949年,港督葛量洪提出:作為基本原則,英國屬地的重要政事應由英國人處理。香港大多數市民沒有英國國籍,他們無權過問。

港英時期,港人連公民基本的權利都沒有

在英國對香港進行殖民統治期間,佔香港人口98%的華人長期不能享有平等的公民權和參政權。

而回歸祖國後,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基本權利和自由,受到憲法、香港基本法以及香港本地法律的充分保障。香港特別行政區還通過實施《性別歧視條例》《種族歧視條例》《最低工資條例》等法例,為香港居民的權利和自由提供進一步保障。特別行政區政府設立平等機會委員會、申訴專員公署、法律援助署、婦女委員會、扶貧委員會等多個機構,協助推廣、保護居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

港人即使劃歸英籍,仍是二等公民持「特別護照」

在港英時期,香港雖然被譽為王冠上的明珠,但香港同胞並沒有地位。即使港人劃歸英籍,拿的也是二等公民的護照:BDTC(英國屬土公民護照),BNO(英國海外公民護照)。持有這類護照的人,不能享有英國國民的種種權利。

而回歸祖國後,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中的中國公民依法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依法享有基本權利和自由。

宵禁長達55年,華人被抽藤條被搜身

在殖民主義的早期統治中,英國制定了歧視華人的法律。1843年,港英政府實施宵禁,以「盜賊橫行為由」限制華人夜間行走。強令華人夜晚行走時,必須「手持燈籠,以便識別」。這一宵禁直到1897年才被廢除。另外還規定,華人不準與英人共用馬場看臺及其他一些公共設施。

魯迅先生曾發表文章稱,「即如今天的香港《循環日報》上,有這樣兩條瑣事:第一條我們一目了然,知道中國人還在那裡被抽藤條。第二條是『搜身』的糾葛,在香港屢見不鮮。」

香港華人長期不能享有平等權利,窮人幾乎得不到幫助

在殖民統治下,香港華人長期不能享有平等的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英國學者霍普金斯在其主編的書中談到,當時「香港是個殘酷的社會,窮人在這個社會中幾乎得不到幫助。」

早在19世紀80年代,英國就實行小學義務教育。但直到1971年,香港才實施免費小學教育。

港英政府並不重視香港福利。在1973年才開始使用社會保障這個名稱,此前沒有社會保障制度。

 

當前,香港青年在成長過程中的確遇到了很多困難,對未來表現出的迷茫可以理解,但只要翻一翻歷史資料、聽一聽老一輩人的講述,就會知道英國殖民統治下香港同胞究竟過得怎樣。

年輕人,請看看真相,這就是某些人懷念的港英。

別再成為亂港、禍港分子政治圖謀的棋子和炮灰!

相關焦點

  • 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香港,真有那麼好?
    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香港,真有那麼好?甚至有人叫囂,「寧願做英國狗屎上的蒼蠅」,也不願做中國人。然而,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香港真有那麼好嗎?28任港督都是英國委派華人長期沒有參政權英國自1841年佔領香港後,實行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由英女王任命的港督集行政、立法、軍事大權於一身。
  • 英國殖民統治下香港不為人知的黑暗面
    日前,香港立法會舉行的普選法案表決的結果是未通過,這使得2017年第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不能實行由普選產生的辦法,而在表決過程中,反對派不顧民意,一意孤行的行為令人嘆息。
  • 宏國聚焦丨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香港,真有那麼好?
    近期,在外部勢力幹預下,香港一些激進勢力,惡意破壞社會秩序,暴力行為不斷升級。甚至有人叫囂,「寧願做英國狗屎上的蒼蠅」,也不願做中國人。然而,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香港真有那麼好嗎?曾於1878—1897年擔任香港視學官長達20年之久,對港英統治階層內幕了如指掌的歐德禮曾毫不掩飾地表示:「在這個時期(19世紀,引者注)幾乎沒有這種想法即振興中國人的社會使之達到歐洲人的水平。」
  • 外交部:「專制」是英國對香港殖民統治真實寫照
    澎湃新聞記者:英國外交大臣拉布2日向議會稱,英方一直尊重《中英聯合聲明》,而中方「專制式」的國安立法破壞了「一國兩制」,與中國的國際義務有直接衝突。如果中國幹預香港政治和自治基礎,將可能對香港的經濟模式和繁榮構成長期威脅。中方有時間再做考慮並懸崖勒馬。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駐英大使劉曉明:英國殖民統治香港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
    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7月1日在社交媒體推特(Twitter)上發布數條推文就「港版國安法通過且生效」一事表達了觀點。劉曉明表示,「港版國安法」針對的目標是威脅國家安全的犯罪行為,並非香港政治,香港民眾的合法權利與自由將會得到充分保護。
  • 【真相】英國殖民下的香港真的那麼好嗎?
    今天轉發此文,希望更多的中國人認識到英國殖民統治下香港同胞的真實境遇,認識到只有中國人團結一心才能共創美好未來。近期,在外部勢力幹預下,香港亂象不斷,連續發生非法暴力事件,更有網絡電視臺主持人放言:「我下輩子再投胎,我寧願做英國狗拉出來的那坨狗屎上面的那粒蒼蠅,都不肯做你支那人。」
  • 英國殖民下的香港真的那麼好嗎?
    我們撰寫此文希望更多的中國人認識到英國殖民統治下香港同胞的真實境遇,認識到只有中國人團結一心才能共創美好未來。近期,在外部勢力幹預下,香港亂象不斷,連續發生非法暴力事件,更有網絡電視臺主持人放言:「我下輩子再投胎,我寧願做英國狗拉出來的那坨狗屎上面的那粒蒼蠅,都不肯做你支那人。」
  • 勿忘國恥:英國殖民下的香港真那麼好?
    近代史是屈辱史,是血淚史,香港在鴉片戰爭中被英國殖民,香港同胞在殖民統治下飽受欺凌,同時期的大陸更是在列強割據、軍閥混戰、日軍侵略中生靈塗炭。我們撰寫此文希望更多的中國人認識到英國殖民統治下香港同胞的真實境遇,認識到只有中國人團結一心才能共創美好未來。
  • 英國殖民下的香港真的那麼好嗎?
    1950年幫工賣馬鈴薯的女孩 曾於1878—1897年擔任香港視學官長達20年之久,對港英統治階層內幕了如指掌的歐德禮曾毫不掩飾地表示:「在這個時期(19世紀,引者注)幾乎沒有這種想法即振興中國人的社會使之達到歐洲人的水平
  • 二戰後,英國為什麼主動放棄對印度的殖民統治
    而在英國的殖民體系之中,最重要的土地莫過於印度,所謂「大英帝國王冠上的明珠」,印度是英國殖民體系中最重要的一環,沒有之一。其實也很好理解,印度上億人口,英國在印度的力量連帶著僱傭兵算上也不過一萬多人,根本無法有效統治,所以這一直以來,英國統治印度有三大法寶: 1.印度王公 2.文官體系 3.與國大黨合作
  • 香港回歸後,殖民統治的結束,香港警察的警服出現了哪些變化?
    香港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社會矛盾不斷加劇,犯罪情況也不斷惡化。但同時,香港也是亞洲重要的金融中心,因此,當時的香港政府也大力建設香港的警察隊伍來維護社會的治安。
  • 香港需要轉型正義,徹底剷除殖民遺留
    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  只轉國民黨1945年統治臺灣以來的不正義,而對於1945年之前日本長達50年殖民統治的更大的不正義,卻刻意迴避,其背後,當然是民進黨的親日情結驅動。其實和臺灣相比,從轉型正義的立意本源出發,真正需要轉型正義的是香港。 我們知道,香港原來根本並沒有什麼民主體制,在港英政府長達一百多年的殖民統治期間,從英國本土派駐的總督,就是香港人頭上的皇帝。當時香港什麼選舉都沒有,官員基本都是任命制,根本沒有什麼代議制民主或選舉機制存在。
  • 二戰後英國殖民統治;被擊斃的馬來西亞遊擊隊員慘遭曝屍
    二戰改變了世界格局,尤其是對英國而言。曾經稱霸世界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國最終還是走向衰退。但是二戰後,英國曾一度全力維持自己在殖民地的統治,只不過收效甚微。今天,一組馬來西亞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圖集,帶大家看一看英國紳士背後的兇殘。圖中是一名英軍少將在地圖上指出馬來西亞共產黨武裝的主要活動地點。
  • 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統治,給臺灣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上)
    如今的臺灣社會皇民當道,以效忠日本、歧視中華血統、打壓中華文化為政治正確,經濟萎靡,薪資連續16年下滑,綠色文革,社會怪像叢生。很多人會疑惑:雖然臺灣被日本殖民50年,但是後來兩蔣帶著一大批知識分子在臺灣執政40年,戒嚴統治下撥亂反正,即使不奢求今天台灣社會遵循三民主義、彰顯華夏文化,也不至於搞得如今臺灣皇民遍地吧?
  • 日本殖民臺灣對回歸後的香港的啟示
    1895年至1945年之間,臺灣被日本帝國殖民統治長達50年,這一段時期又稱為日據時代或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 50年的殖民統治,日本在臺灣幹了什麼?
    1895年侵略臺灣的日本軍艦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也是臺灣擺脫日本殖民統治回歸祖國60周年。50年的殖民統治,使臺灣人民遭受了比祖國內地更深重的苦難,臺灣人民的抗日鬥爭在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的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了解了這段歷史的真相,那些鼓吹日本殖民統治優越的論調也就不攻自破了。
  • 辛亥革命前夕的香港,被割讓給英國半個世紀,老照片紀念香港回歸
    香港的維多利亞山頂。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和英國籤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給英國,從此香港淪為英國的殖民地,香港九龍新界等地逐漸被英國佔領。香港山間小路。在英國的殖民統治下,香港從一個地瘠山多、水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港口,成為歐洲各國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教堂的塔頂。香港已經成為一個國際型的小都市,世界各國都有人聚集在香港。維多利亞港。香港島與九龍之間的維多利亞港,是一個天然良港。自1841年1月26日開埠以來,維多利亞港經過多次填海及改造。其經濟和貿易樞紐的地位日益顯現。公園。
  • 英國統治下的香港眾生相:圖6是婆媳二人,赤著腳上街賣報紙
    1945年9月,日本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英國人恢復了對香港的殖民統治,快速的醫治了戰爭留下的創傷,圖為1945年香港街頭,一群人在推一輛運送建材的車輛。1945年香港的街頭鮮花店,從這個就能看出來,香港的經濟恢復的不錯。
  • 往事不如煙,從《貝爾戈維亞》看英國對印度的好奇與殖民正向影響
    英國人對印度的好奇也並不為奇。英國殖民統治也對印度社會造成了深遠難以磨滅的影響。1853年,馬克思在《不列顛在印度統治的未來結果》寫道英國在印度要完成雙重的使命:一個是破壞性的使命,即消滅舊的亞洲式的社會;另一個是建設性的使命,即在亞洲為西方式的社會奠定物質基礎。
  • 香港回歸前夕的瞬間:最後一次降下英國國旗,港督離開時大雨傾盆
    1898年,英國強迫清廷籤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的230個島嶼總計975平方公裡的土地租借,租期為99年,至此英國佔領香港全境。(這是一組反映香港回歸前夕的老照片)英軍舉行「日落儀式」1997年6月30日傍晚,象徵英國對香港殖民統治結束的「日落儀式」在距離香港英軍總部不遠的添馬艦廣場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