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日本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英國人恢復了對香港的殖民統治,快速的醫治了戰爭留下的創傷,圖為1945年香港街頭,一群人在推一輛運送建材的車輛。
1945年香港的街頭鮮花店,從這個就能看出來,香港的經濟恢復的不錯。
1945年9月香港郵局門口,幾個印度裔的老人在閒侃,背後是日佔時期的日本人搞的株式會社協同組香港支店的牌子。二戰期間,日本人也侵略了印度,印度包頭門衛以「忠誠」而聞名世界,現在很多地方的高檔住宅小區,都以包頭門衛為賣點。
香港街頭擁擠的人潮,左上方的娛樂場招牌非常顯眼,有什麼可娛樂的?其實就是賭檔,麻將館。
香港辦公大樓前,一些等活的黃包車夫,圖中還有一個身穿制服的英國人。香港從來沒有英國人拉過黃包車,這就是殖民者的被殖民者的區別。
在英國人聚居區賣英文報紙的兩個中國女人。她們是婆媳關係,左側的兒媳婦在數錢,右側的婆婆在整理報紙,一天掙不了幾個錢。她們腳上連個鞋子都沒有。
二戰以前,香港本土人對英國人有種族仇恨,英國在強租九龍時曾屠殺過元朗當地人,英國人對華人也存在種族歧視,二戰過後,中國和英國經歷了共同的苦難,拋開了以前的成見,英國人和中國人開始聯姻。圖為1948年,英國人舉辦的舞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