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小夥伴們,我們在這裡又見面了。我是你們的小馬老師,炎炎夏日,小夥伴們是不是感到空前的熱啊?所謂心靜自然涼,心裡少一些躁動,就會感到一絲絲涼爽。現在咱們開始繼續學習漢字的結構與意義。今天的課程為口語課,主要以老師的講述為主,同學們要認真聽講。
紅軍長徵過程中有一段歷程叫做「三渡赤水」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聽說過?赤水就是赤水河,當時的中央紅軍多次突破故人的封鎖,最後取提了突圍,保存了革命的火種。今天咱們就來說一下「赤」字的結構與意義。
根據東漢許慎在其著作《說文》一書中的記載:「赤」者,南方之色也。從「大」、從「火」。凡赤之屬皆從赤。依據《說文》一書的體例:某字,從某,從某某,會意也;某字,從某,某聲,形聲也。可以知道」赤「字是一個會意字。其本義為火的顏色,紅色。
古人認為:東方在五行當中屬木,其色青。南方在五行當中屬火,其色赤。西方在五行當中屬金,其色白。北方在五行當中屬水,其色玄。中央在五行當中屬土,其色黃。
從「赤」字的古文字形來看,「赤」字的上部是一個「大」字。「大」者,明也。夏季太陽運行遠日點,太陽運行的速度相較於近日點較慢,太陽炙烤著大地,天空一片空明之狀。古人認為東方屬於木,南方屬於火。東方的木生南方的火,換句說,東方的木為南方的火提供了巨大的能量。古代方術認為:木是火之母,土是火之子。
「赤」字的下部像一個沒有點的「亦」字,它是「火」字古文字的變形。「火」在五行當中屬於南方之行,其色「赤」。「赤」字,從「大」、從「火」會意。「赤道」常年接受太陽光的直射,那裡的人皮膚多呈黑色,大概與高溫有關。
又,古人認為「空盡無物」謂之「赤」。「赤身裸體」是說沒有穿服,可以看到人體的膚色。「赤地」是說不毛之地,也就是不生長莊稼的地方。赤足就是光著腳,沒有穿鞋。河南有個地方方言叫做「赤腳板子」也就是光著腳,沒有穿鞋,腳底板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