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時期大家都饞火鍋饞瘋了,就連凱旋姑姑在完成了為期14天的集中隔離後,也深深地感受到了想念火鍋的滋味!
翻一翻手機裡的收藏夾,發現裡面有好多火鍋店真的都是心頭好。這不,立馬就給大家推薦姑姑反覆斟酌之後選出來的,10家各種各樣在魔都絕不容錯過的火鍋店,走起~
姑姑家鄉的味道,味道很正的臺式火鍋。多次探店之後的經驗總結,酸菜鍋底適合五花肉,麻辣鍋底則理所當然的該搭配招牌鴨血豆腐;店家自製的手工牛肉丸則是獨有菜品,在口感上不俗。
這個店適合多人聚餐時前往。
滋補鮮美的港式打邊爐。招牌鍋底是花膠走地雞鍋底,湯汁味道濃鬱,特別養生,食材取用上極為高大上,特色招牌牛肉丸功夫很足,很有嚼勁。同時餐廳的各式前菜也都很不錯。
此處環境優美,特別適合宴客。
算是比較正宗的京味涮肉火鍋店。一般的老北京火鍋湯底都是清淡到毫無味道的,所以北京風味的蘸醬顯得格外重要。滿滿的一碗蘸料基本都是類似於蒜醬、韮菜醬、花生醬和芝麻醬的醬料,搭配手切羊肉和牛肉食用,味道簡直了!這兒的爆肚也在水準之上。最推薦點單的還有芝麻燒餅,一口下去香脆四溢。
味道不錯但環境一般,適合同事團建聚餐。
撈王豬肚雞火鍋也是臺灣老闆創辦的。美味的豬肚雞鍋底,湯底本身就是極為滋補的靚湯,加上濃濃的胡椒香,無論搭配什麼食材真的都是兩個字「好吃」。撈王的蝦滑和肥牛都是姑姑必點的美味。
有多家分店,適合隨聚隨吃,非常方便。
地道的潮汕火鍋,湯色清亮,姑姑習慣點牛雜鍋底,開吃前必須先喝上一碗清湯,雖然看著味道寡淡,其實卻極有滋味。「生牛肉丸」是手打出來的,非常Q彈;真正的精華則在於牛肉的選料,店裡售賣的每一分牛肉都是從當天現殺的整牛身上取下,肉片則是店裡現切的。由於是整牛的關係,牛身上的多處部分可供點單,像匙柄、吊龍這些部位的肉質都各有其滋味,姑姑都很喜歡。
適合作為宵夜必吃,免掉上火的煩惱。
主打臺式火鍋,店內空間設計的線條結構簡練,光源就是懸在天花板上的一隻只孔明燈,古典大氣。冰淇淋豆腐是絕對的獨家招牌菜,口感細軟香甜,有濃濃的奶香味,屬於店家的招牌精品。
環境清幽,作為兩人火鍋約會頗為合適。
滿是煙火氣息的重慶火鍋,店內的裝修是傳統的中式風格,隨處可見灰色的磚牆和中國紅的桌椅。鍋底是真的辣,由於底料中加了牛油,吃起來也格外的香。
重慶火鍋的菜品不拘一格,在菜品上多了許多內臟的選擇,普通的鮮蝦滑和九尺鵝腸還算常見,但是像豬腦和黃喉、天堂這種平日裡不多見的食材,在這裡都有機會品嘗,會為從來沒有體驗過的食客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是個適合麻辣重口味人士的聚餐選擇。
地道的成都火鍋。經典的譚公紅鍋鮮香麻辣,鍋底用料豐富,隔著照片都能讓人感受到辣味,煮開之後更是香麻嗆辣之味撲鼻而來。
招牌當然是鴨血,口感新鮮順滑,配合這辣鍋更加刺激味蕾;譚公四寶中的毛肚和肥腸更是一絕;甜點則推薦十分解辣的紅糖餈粑,還有冰粉。
特別的開鍋儀式是一大特色,適合喜慶聚會!
湊湊火鍋也是臺式火鍋,目前算是大熱的餐廳之一。麻辣和菌菇湯的雙拼鍋底可以兼顧口味和養生;鴨腸和毛肚,這兩樣搭配辣鍋快涮簡直完美;特色的企鵝造型的魚丸長得特別可愛,好玩又好吃(話說一個個的小企鵝排隊下鍋真的很有喜感)。作為火鍋店,另一樣招牌卻是大紅袍珍珠奶茶,贏得了大眾喜愛。另外應是因為疫情,用餐買單後每桌還會獲贈一包外帶的麻辣鴨血豆腐,讓你回家後還可以繼續回味!
這兒特別適合年輕朋友&臺胞(憑臺胞證可以打折)聚餐!
豬骨煲是粵式火鍋,這家肥仔文是經由朋友介紹才發掘到美味餐廳。主打的就是原汁原味的澳門式經典。坐在裡面用餐頗有置身於電視劇大排檔場景中的感覺,很有吃飯的氣氛。
作為鍋底的豬骨煲本身就食材豐富,湯底中的大骨不僅讓人看著就有食慾,據說還是補鈣聖品,喜歡啃豬骨的朋友絕對不能錯過。
這裡的環境熱鬧有趣,適合闔家聚會。
姑姑我精心為大家備好了的
滬上火鍋拔草名單,
趁著天氣還不是太熱,
各種大宴小酌行動起來!
編輯 | Lance 設計 | Jili
圖片 | 自攝及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