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故事,我有態度,歡迎訂閱大圓說故事。
詫異、震驚。
最近有很多資訊報導了綠地高管出軌事件,讓我不免想起了前陣子才剛剛平息不久的蔣凡張大奕事件,首先,看到這樣的新聞層出不窮真的讓人心寒憤懣。
最近報導的這兩位男主角放眼整個社會大環境來說,也算得上是人才了,既有才華,又有能力,並且可以將這些轉化為物質,這樣的人才不可多得。照理說,他們本應該光鮮的出現在大眾的眼前,為何如今如此聲名狼藉?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都觸碰了道德的底線,雖然很多人都愛說什麼道德綁架一類的,但是道德基準的存在自然是有它存在的原因的,不然人類文明的發展怎麼能夠體現呢?換句話來說,沒有這些道德的約束,又怎麼區別人與其他動物的不一樣呢?
社會,是高度發展的文明社會,社會需要人才,但是同樣約束著人才,有能力與才華的人更應該注重個人素質修養等問題,而不是憑著這些才華所帶來的便利肆意妄為,甚至做出不正確的示範,影響整個社會環境。
我們都知道表率的力量,前有雷鋒好榜樣,現有鍾南山無私做奉獻,看到好的一面,人們讚頌它,學習它,懂得知恩明理,看到不好的一面,人們批判它,摒棄它,懂得明辨是非。所以,當他們被撕下光鮮的偽裝後,人們難以接受,同樣,難以原諒他們。但是,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又有多少人呢?
因為他們是人才,所以被重視,給大眾一個簡單的說法,欺騙網際網路的忘性,然後呢,他們真的得到了懲罰嗎?真的明白了自己的錯誤嗎?真的已經改正了嗎?還是說,只是向這個社會做了短暫的低頭。(這裡的他們是泛指,非特指)
我們都會犯錯,在這樣的一類事件下,我們都是罪人,因為我們的偏寵。我們珍惜人才,但是不應縱容人才,才華與能力並不是判斷一個人的主要標準,除了這些,人品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