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本身比較強大的IP下,尹力執導的《雲水謠》獲得了一度良好口碑。這部由陳坤、徐若瑄、李冰冰等主演的電影中,講述了一個輝煌時代中一群人渺小而又不可忽視的人的愛情。至情至性的同時,又引領觀眾進入了家國的主旋律中,更升華了「我們曾在這個時代相愛過」的主題。
影片使用了插敘手法,多方面的講述了關於陳秋水與王碧雲和王金娣之間的故事,結構清晰明了。本片結構分為三層:其一,陳秋水和王碧雲的愛情約定。其二,徐秋雲(陳秋水)和王金娣的相伴。其三,就是作為後人的陳曉芮尋找真相的過程。不僅引起觀眾對於愛情的高度嚮往,也充斥著一個黃金時代的自由戰歌。
豪情萬裡柔情水——陳秋水
「雲水謠」講的便是陳秋水的故事,而他作為影片的主人公,影片花了很大的心思刻畫人物形象,開篇一個拉鏡頭特寫他在船上站著淋著雨的樣子,臉上滿是風霜,風塵僕僕。而那個年代,惟獨有革命家才會如此,果不其然影片提到了他是一名左翼分子,為了革命而進行著堅定付出。好男兒,定當有報國忠心與秋水長眸。在王醫生家做英語家教時,他默默地喜歡上了一個也在默默喜歡他的女孩子,王碧雲。兩人經常眉目傳情,李秋水再被留在家裡共進晚餐時,兩人暗生情愫,李秋水的笑容給了觀眾一種痴情的笑容,也勾起了部分觀眾曾經的回憶。在陳秋水被辭退後,他聽到王碧雲來找他,給了一組連續蒙太奇給觀眾,表現出他對於心上人迫不及待的思念,然後深情款款走來,兩人相互依偎,相互生活。而在這個年代,沒有一帆風順的愛情,只有跌宕起伏的時代。陳秋水不得已上了前線當一名戰地醫生,思念母親和王碧雲,便改名徐秋雲,機緣巧合下,認識了王金娣。「遠親不如近鄰」、「往往最愛的不一定是最合適的」這些話,仿佛就是徐秋雲,兩人在相擁而泣下在一起了,相濡以沫,可惜最後兩人不幸死於雪崩,而王碧雲終生未嫁,更是從側面烘託了這個男人的一種魅力,和一個時代的每個人都要背負的宿命。而正是這個宿命,更顯輝煌時代的相愛不易,與家國自由的戰歌。
堅貞不渝望夫石——王碧雲
作為富家子女,王碧雲本來可以選擇一個更為優渥的生活,而她偏偏愛上了陳秋水。一個口吐流利英文的男人,在那個時代往往都十分有魅力,兩人眉目傳情互相聊表心意,但卻奈何不了父母之命。令人震撼的是,一個女孩子孤身離家,只為了心上人,王碧雲孤身一人來到陳秋水的家鄉,這份對於愛情的執著追求令人讚嘆嘖嘖稱奇。可惜壞事傳千裡,陳秋水很快就要離開臺灣參加前線的戰爭,兩人約定相見後,王碧雲又以兒媳身份照顧陳母,一邊等著自己的未婚夫凱旋歸來,一邊贍養母親盡了孝道,如此對愛情忠貞不渝的女子,或許也是世間大多男子的完美理想女子。最令人難忘的一幕便是最初兩人相見,一個正反打鏡頭拍攝兩人的神態,王碧雲則是以一個待字閨中的我見猶喜的姿態笑著,那種內心的竊喜和歡欣鼓舞,大概是每個女孩子最初的懵懂的樣子。仿佛一切都是最美好的樣子,她還是愛著深愛的男人,等啊等,最終終身未嫁,如此對愛情痴迷且執著追求的少女,不正是那個單純美好而又輝煌時代的一群人的縮影嗎。
人間得意尤歡喜——王金娣
李冰冰飾演王金娣那種單純美好且有種淡淡憂思的情感再合適不過。一個上海姑娘,反而展現出不屬於南方女子的好爽大氣和靈氣。缺失了南方女子的溫婉柔情的王金娣更加具有魅力,在部隊裡吃苦耐勞做一名護士,甚至為了徐秋雲不惜去了西藏的高原而起了高原反應,但一一克制住了,最後王金娣再也難耐心中的相思自願改名「王碧雲」也只願為了徐秋雲能有片刻歡愉。王碧雲可能是陳秋水這一生最喜歡的女子,但是王金娣則更適合他。兩人在房間裡,一組中近景:兩人在房間裡,她眸中帶淚說:「叫我王碧雲」更是突出了她對於這個男人的付出,不過她也是幸運的,和自己心上人育有一子,雖沒有安享晚年,但是陪伴徐秋雲在最後一刻,那麼最後一刻便也歡愉。如果說王碧雲是「我曾在這個時代愛過這個男人」,那麼王金娣就是「我曾在這個時代和這個男人度過一生」,她的歡喜便有了著落,這個時代在她眼中便有了溫情所在。
如果歲月在記憶的洪流裡褪去,那麼就請你追溯時光之地;如果愛情在一片混亂裡淪陷至今,那麼就請你充滿希望;如果這個時代中渴望自由,那麼請你大膽的邁著步子去追逐。愛情要麼在記憶裡退卻,要麼在洪流裡熠熠發亮。而《雲水謠》則是告訴觀眾如何讓它發亮,也是藉由回憶來勾起觀眾們一段回憶,希望他們回想起時候會說「哦!我也曾有過如此轟烈的模樣。」
謝謝金主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