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陰的火車站叫華山站
華陰的高鐵站叫華山北站。
大家總說要去華山玩,很少有人說我要去華陰逛。
也因此,說起華陰,大家會反應:在哪。
山北水南謂之陰,西嶽華山以北,稱華陰。
華陰依山傍水,南靠秦嶺,北臨渭河。
你知道華陰有山,名華山。
但華山只是秦嶺支脈分水脊北側的一座花崗巖。
華陰境內還有有秦嶺的10個峪。
蒲峪、杜峪、黃甫峪、華山峪、仙峪、翁峪、竹峪、大敷峪、柳峪、蔥峪。
除此之外,還有牛心峪、文仙峪、秦峪、白馬峪、方山峪等都沒有收錄在秦嶺72峪之內。
這些峪風景相同,又各有千秋。
春秋賞景,夏季乘涼,峪中有水,匯入渭河。
華陰人夏天就愛躲進這秦嶺山溝溝,你抱上西瓜,我拎著啤酒。
「山裡涼快走。」
華陰老漢愛聽曲,除了老腔,還有迷胡和木偶戲,我總覺得差不多。
但在這個問題上,我外爺總是精神一抖擻,「那不一樣,迷胡是迷胡,老腔是老腔。」
再多的解釋我也聽不懂。
華陰人愛逛廟會,每年農曆三月十五,華山會有盛大的古廟會。
說是為了紀念陳摶,場面有多熱鬧,我不知道,也沒去過,因為那一天華陰所有學校全部封校。
華陰人愛熱鬧,清明節前後,會有司家鞦韆會。十裡八鄉的人都跑去看熱鬧。
華陰有紅社火表演,場面極其「血腥」。
華陰人會耍龍燈,一般聽見人群竄動的時候,表演隊伍就過來了。
總有幾個小孩,比如小時候的我,湊向前,吵著鬧著然後跑開,嘴裡還念叨著:龍頭來了,龍頭來了。
華陰的這些活動大多被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越來越不常見了。
華陰在歷史上是重要的軍事要地,華陰市境內有八處,分布約十餘裡的魏長城殘跡。
除此之外還發現了目前規模最大的西漢糧倉建築遺址。
華陰的文化底蘊很身後,但卻從來都不是個文鄒鄒的小城。
光是那老腔,你也能感覺到那地動山搖。
「刁蒲城,野渭南,不講理的大荔縣,土匪出在二華縣,胡攪蠻纏屬長安,殺人放火在潼關」。
華陰有土匪嗎?
有,我姥爺說了,他們小時候,一到土匪活動的季節,他們就逃到外村去了。
以至於我讀大學後,同學常開玩笑「你們華陰土匪多,蠻橫不講理,我也不反駁」
華陰人講陝西方言,渾然天成,霸氣側漏,城東城西又是不同的方言味道。
一個自我介紹能講出掐架的味道。
華陰有煙火十足的早晚市,方方面面都透露出豪邁的好漢氣質。
華陰人愛吃麵,對麵食情有獨鍾。
大刀面,褲帶面,棍棍面,筋道的麵條灑上孜然辣椒麵,淋上熱騰騰的油,少鹽多醋。
聽著,過癮嗎?
清晨,找到小馬扎支起的野攤子,「老闆,要一份豆腐腦。」
然後還有夾饃或油條,麻食菜,酸辣米線,還有甑糕。就坐在路邊,一周換著花樣來。
晚上,新修的西河兩岸,人聲喧譁,車水馬龍,城市依舊喧囂。
路兩邊的小馬扎又換成了燒烤攤,串串鍋,還是在路邊。
華陰人在吃麵前,是沒有形象可言的。
肚子至上。
華陰媳婦會蒸花卷饃,華陰娃也愛吃饃。
華陰人吃碗麵,總習慣再來口饃。
就差那一口饃,就飽了。
華陰媳婦會蒸麥飯菜疙瘩,槐花,蒲公英,馬齒莧。
你以為的草,全都是寶。
華陰有個鎮叫華陽,生產的豆腐遠近聞名,嫩,香。
還有餈粑和攪團。
華陰的八一粉條燉好得豆腐菜泡饃,賣到了我學校食堂的窗口。
我經常帶著同學去窗口排隊。
你眼中的華陰就是一座山,但華陰人的心中這裡不止有山。
百年文化沉澱下的華陰人心中滿滿都是得瑟。
「我(e,四聲)覺得我(e,四聲)華陰美太太,嘹得很。」
「我(e,四聲)們華陰交通四通八達,有山有水。」
如果你來陝西,除了西安城,來華陰看看。
華陰好像啥都沒有,又啥啥都有。
華山華山,「華夏」之「華」源於華山。
但華山又豈止一座山。
崔顥在《行經華陰》中寫道「借問路旁名利客,何如此處學長生」。
下一次來華陰,慢下來,給你不一樣的人間煙火氣。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END—
凡姑娘:
這是去年就起好的稿子,但一直拖延著。
我眼中的華陰送給你,期待你來分享。
如果你喜歡小酒館的故事,那記得送我個「在看」。
做一個溫暖的原創公眾號
擁抱平而不凡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