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德輿,字載之,秦州人,新唐書中有傳。他四歲能詩,不到二十歲就已經頗具名聲。唐德宗對文學很感興趣,得知權德輿的才名後,召為太常博士,時間在貞元八年。
今天寫的這首詩寫在他被召為太常博士之前,有學者考證寫於貞元二年。是年,他往江西赴任。
全詩如下:
十年曾一別,徵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這首詩的名字叫嶺上逢久別者又別,說明作者和來朋友才見面寒暄了幾下,又不得不分別,才有了這首詩。
十年曾一別,徵路此相逢。距離上次離別已經十年過去了,誰曾想到,在這遠行的途中會與老友相逢。
十年的漫長歲月自然會引起雙方回憶和聯想,這兩句樸實平淡的詩,實蘊含著無限的深情,無窮的感慨。好似杜甫那句「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所蘊含的激動心情。
這首詩的重點,不是寫重逢的喜悅,而是寫重逢之後,又馬上離別的傷感。可以想像一下,在四面群山的山嶺道路上,伴著夕陽殘照,突然老朋友出現了,這兩句詩不就是這樣的場景嗎?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不用想也可以知道:再次離別。
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馬首所向是什麼地方呢?是夕照殘照下的群山萬壑,是即將催馬向前的未知前途。
沒有任何語言、動作、表情的描寫,只有夕陽殘照,和面前的一群山,卻更加有一種不可言說的意境。
他們不是辛棄疾,「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實」,在他們眼中山峰象徵著寂寥、荒涼以及沒有漫漫長路。
在人生的徵途中,離合聚散從來都是那麼難以捉摸,誰能想到十年前的別離在十年後再次上演,而這次比上一次的時間更加急促,最後一句看似寫景,實際上也是在寫情。
聚散匆匆不偶然,這或許就是人生的常態。
有詩評家說,寫五言詩的時候,用十個字寫一件事就是笨拙,用五個字寫多件事就是工整。韋應物」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在權德輿這裡只用了五個字「十年曾一別」。
古人離別後,想再見一面非常難,這首詩的最後一句也預示著和朋友此生可能再也見不上面了。
這首平淡質樸的小詩,蘊含著極為豐富的內容。詩人與老朋友久別重逢,好像不費力氣寫了二十個字,實際上將人生聚散無常,人生的世路茫茫,都寫了出來,稱得上千古絕唱。
詩人還有一首送別詩:
蕪城陌上春風別,幹越亭邊歲暮逢。驅車又愴南北路,返照寒江千萬峰。
你更喜歡哪一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