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國家幾千年的傳統文化觀念裡,房子從來都不只是一個居住的地方,還一直是家的象徵。「有房才有家」、「先成家再立業」一直影響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而房子作為必需品,從古至今房子都是一種可以投資的商品。特別是在最近20多年,隨著1998住宅開始全面商業化,房產投資也慢慢風靡起來。在過去20多年,隨著房價不斷上漲,只要是買了房子的人都掙得盆滿缽滿,很多人都通過買房實現了財富的大量積累。而對於沒有買房子的人來說,一步錯步步錯,房子也越來越買不起了,自己掙的錢也越來越貶值。可以說,在過去買房和不買房的人,現在的生活水平和家庭條件截然不同,差距越來越大。
但是人們在投資房子時,一直忽略了一個問題,房子不管是具有多少屬性,最終還是要給人居住,房地產行業是一個民生行業,是為了解決人們居住問題的一個行業,而不是一個投資炒作的行業。現如今房價已經被炒作得很高了,一個經濟不發達的普通小縣城現在房價都在七八千元,一套房子下來都需要近100萬。根據易居研究院的調查統計顯示,2019年我們國家城鎮家庭的房價收入比是13.3,也就意味著一個城鎮家庭想購買一套房子需要13.3年的工資,注意,不會知道人,是一個家庭。房子作為民生用品,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房子,但是現在房價被炒作得太高,讓絕大多數普通人都買不起房子。房地產行業這樣發展,早就已經偏離了解決人們住房問題的初衷。
對於房價的不斷上漲,人民日報曾發文表示:「大樹不可能長到天上去,房價也一樣。」這句話筆者也非常認同,現如今房價已經非常高,買不起房子的已經買不起房子了,房價再繼續上漲能夠買得起房子的人就更少了,而剩下買得起房子的人也都不缺房子,甚至還有很多房子,並且現在我們國家已經不缺房子了。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城鎮家庭人均住房面積是39平方米,已經超過了西方那些發達國家城鎮居民人均33平方米的水平。而在2018年之後建成和在建的商品房還在每年增長,所以現在我們國家的總體住房資源已經過剩了。之所以房價還在繼續上漲,是因為大量的房源都被炒房客囤積在了手中,造成市場中的住房資源依然不夠,所以房價還可以繼續上漲。
但是在國家這些年的不斷努力調控下,從2019年下半年央行開始嚴查違規資金流入樓市以後,樓市環境就已經逐漸開始轉變,房價上漲的勢頭也慢慢也拉了下來。到了2020年,國家面對房地產行業困境不但沒有放鬆調控政策和出臺救市政策,反而是不斷加大調控政策力度,同時打擊各地炒房現象,今年以來,全國已經有70多個城市出臺新的調控政策。並且在今年9月份,央行和住建部針對房地產行業的高負債和高負債率情況,劃定了「三條紅線」,旨在降低房企負債率和控制房地產行業的發展速度。而現如今大部分房企的負債率都不符合「三條紅線」新規,所以現在房企們都面臨降低負債率的問題。所以在9月份「三條紅線」新規出臺後,房企們隨即就開啟了降價促銷的模式。目前為止房企們依然還在持續著降價促銷的模式,由於降低負債率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在未來幾年,在調控政策不放鬆的情況下,房企大概率會一直持續這種降價促銷的模式。
但是面對這種樓市環境,自然有一些人抱有僥倖心理認為房價還會繼續大漲,現在房價下跌也只是暫時的,過幾年還會大漲回來。並且有這種想法和看法的人還非常多,其實這些so基本上都是炒房客,手中囤積有大量的房子,他們不希望房價下跌,讓他們的利益受到影響。那麼5年後,房子是「隨便挑」還是「更買不起」呢?對於這個問題,曾經的亞洲首富、著名商人李嘉誠直接表示:未來5年的不管是香港還是內地的房價都將會迎來大調整,因為需求在之前幾年就已經釋放殆盡了,未來面臨「需求枯竭」,所以未來5年房價兇多吉少。可以看出,李嘉誠不看好未來5年的房地產行業和房價走勢。其實這也正常,李嘉誠這些年一直都在慢慢退出內地的房地產行業,他認為房價已經遠遠超過了能夠承受的水平,大部分人都買不起這麼高房價的房子。
其實李嘉誠一席話其實就已經說透了目前樓市存的本質現象,就是供需關係已經發生了變化。房子說到底是給人居住的,在商品房改革之初,由於住房需求量非常大,而住房資源非常稀缺,所以房價也就上漲很快。但是房地產行業快速發展了20多年,目前我們國家的住房資源已經出現了飽和甚至過剩的情況,並且住房需求也比以前小了很多。根據央行給出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我們國家96%的城鎮家庭都有房子,戶均1.5套。可以看出,現在大部分家庭都有了房子,雖然市場中還有很多剛需,但是需求量也沒有以前那麼大了,所以,未來房價已經失去了大漲的基礎。
除了李嘉誠之外,融創集團董事長孫宏斌也曾表示:雖然房地產行業對經濟非常重要,但是面對現在的調控,無論是開發商還是購房者都應該理解新的形勢。也就是說,現在房地產企業也都開始面對調控政策、認清現實。在過去,樓市庫存增加房企資金鍊有壓力時,房企都是死撐不降價,等待國家出臺救市政策。但是現在房企也看清楚了國家對房地產行業調控政策的決心,所以現在房企們都願意降價促銷,不會再像以前那樣死撐不降價了。
在調控政策方面,從2016年9月國家出臺第一個調控政策以來,調控政策不斷增加,調控力度也不斷加大。在高層的會議上也多次不斷強調「房住不炒」和不再把房地產作為刺激經濟發展的手段,可以看出國家這次對房地產行業調控的決心。因此,在國家調控政策的不斷調控下,房地產行業會慢慢回歸民生。
隨著房地產行業慢慢回歸民生,住房也會慢慢回歸居住屬性。在住房資源總體過剩的情況下,5年之後市場中流動了房源肯定會越來越多少,在調控政策的不斷調控下,房價走勢也會越來越穩定,所以5年後房子大概率是「隨便挑」而不是「買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