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與制裁雙重壓力下,伊朗民眾如何堅韌面對生活?

2020-12-25 廣西新聞網

即將過去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影響到了我們每一個人。

環球資訊廣播推出年終特別策劃《重返抗疫現場》,通過經歷疫情的醫生、志願者、夜市攤主、華人華僑和中資企業員工等多方人士的視角,看看在疫情之下,他們的生活經歷了怎樣的變化,他們在全球抗疫進行時中的體會和感悟。

今天推出第三篇《疫情與制裁雙重壓力下,伊朗民眾如何堅韌面對生活?

「疫情總會結束,希望還是要有的」

兩年前,伊朗小夥兒黑達裡在首都德黑蘭開了一家名叫「伊朗之旅」的旅遊公司。2019年,隨著伊朗對中國遊客免籤政策的正式生效,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來到伊朗,讓黑達裡的公司發展步入了快車道,公司每月收入可達到數萬美元。但是現在情況全變了。

  △黑達裡(中文名為偉民)疫情之前在中國參加旅遊展會。

黑達裡:由於我們國家受到經濟制裁,旅遊是個很好的為國家賺取外匯的行業。疫情以前,我們公司作為一個新手發展得特別快,每月都可以吸引新的中國合作夥伴,我個人比較喜歡這個工作,天天忙也不累。2020年本來做了很多計劃,比如開始接待一些新的旅遊團和新的項目,但是因為疫情,我們在旅遊方面已經沒有營業,公司已經關門了。

新冠肺炎疫情給伊朗旅遊業帶來的衝擊是嚴重的。據伊朗旅遊部公布的數據,2020年3月-6月,僅有74名外國遊客來伊旅遊,而去年同期的數據是230萬人。

黑達裡告訴記者,2020年2月下旬,也就是在伊朗疫情暴發前的幾天,他的公司送走了最後一批遊客。4月份,他的公司不得不解散了。不過黑達裡對於旅遊行業的熱愛並沒有消失。

黑達裡:我仍然準備著重新開張自己的旅遊地接公司,疫情總會結束的,希望還是要有的。

黑達裡的中文名字叫偉民,意思就是偉大的人民。在他和很多伊朗人身上,能夠感受到伊朗偉大的人民所共有的性格,那就是充滿希望且堅韌不拔,時刻為了生活去奮鬥。在疫情期間解散公司的這段日子裡,黑達裡轉行做起了進出口業務,將伊朗的開心果出口到中國並從中國進口產品。

「希望明年藏紅花經濟能重新得到發展」

如果說到貨物進出口,伊朗的一個重要產品就是藏紅花。它的藏紅花產量佔到了全球90%以上,其中大部分以空運形式出口到其他國家。

在伊朗藏紅花主產區霍拉桑·拉扎維省的圖爾巴特·海達裡市,蘇萊曼·古裡經營著一家藏紅花加工廠,往年工廠藏紅花的出口量能達到每年10噸左右。古裡告訴記者,在疫情持續和美國制裁的雙重壓力下,今年伊朗藏紅花種植戶收入降低了很多,他的工廠出口也出現了明顯的下降。

  △古裡在藏紅花種植園。

古裡:今年工廠的藏紅花出口相比往年降低了,一是由於制裁,我們之前出口藏紅花是通過在海外的帳戶來接收款項,但現在這些海外帳戶因制裁被凍結了,我們只能通過其他渠道回收款項,這些渠道費用更高,我們的利潤就相應減少了。二是由於疫情,疫情導致全球對藏紅花的需求減少了,我們的藏紅花出口量大概下降了30%。

美國單邊制裁還不知什麼時候結束,但面對疫情,古裡表示,只要全球各國積極防控,疫情總會過去,經濟也能逐步好轉,他的藏紅花生意也在等待這樣的復甦。

古裡:希望明年世界各國能夠恢復正常往來,國際旅遊、貿易能夠正常進行,特別是藏紅花經濟能重新得到發展。

「受美國制裁,加上疫情,我們有了更多壓力」

目前,伊朗是中東地區新冠肺炎疫情最為嚴重的國家。疫情難以有效控制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美國政府疫情期間不僅沒有放鬆對伊朗的制裁,反而步步加碼。

美國的制裁使得伊朗在購買呼吸機、核酸檢測試劑盒等本來就短缺的醫療物資方面更加困難,而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批准向伊朗撥付的50億美元抗疫貸款也被美國政府阻撓。伊朗外長扎裡夫就曾批評,美國的行為無異於「醫療恐怖主義」。

而最終承受傷害的,只能是普通的伊朗民眾。接受現實,成了他們生活的必須。比如索瑪耶女士,她在德黑蘭一家進出口企業擔任中文翻譯,今年疫情剛剛在伊朗暴發時曾經接受過記者的採訪。

她說,疫情在伊朗已持續了10個月,完全改變了她的生活方式,美國的制裁與這次的疫情給她帶來了太多壓力。

△索瑪耶(右)與同事在辦公室。由於需要執行社交隔離措施,公司要求每次上班只能兩三人一起。

索瑪耶:伊朗現在的情況比較糟糕,我因此很少去父母家,上次我見他們大概是3個星期以前,因為是我女兒過生日。伊朗人的娛樂本來就比較少,疫情發生後,我們的娛樂基本就沒有了。一方面工作要保持下來,工作方面感覺很不穩定,本來受到美國制裁,伊朗經濟不行,現在加上疫情,我們有了更多的壓力。

「醫生們儘管身體疲憊,但依然精神飽滿、堅守崗位」

就像伊朗總統魯哈尼說的,實際上伊朗同時在跟兩種病毒作鬥爭,一個是新冠病毒,另一個是美國的政治病毒。

在伊朗法爾斯省省會設拉子工作的扎爾扎德醫生,對於美國制裁給抗擊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深有體會。扎爾扎德介紹,目前他所在的醫療中心每天要接待1500人左右,其中不少人需要進一步確認是否感染新冠病毒,但是美國制裁導致的物資短缺讓檢測效率大大降低。

  △扎爾扎德(中)在設拉子市布斯坦新冠肺炎診療中心。

扎爾扎德:我們看到,醫生們儘管身體疲憊,但精神飽滿,依然堅守崗位。當然,美國制裁對醫院應對疫情的實際影響也不容小覷,現在對新冠患者最重要的檢測手段是核酸檢測,現在有快速檢測手段,但由於制裁造成的困難,我們採用的核酸檢測出結果速度較慢,病人需要等一段時間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患病。

就像扎爾扎德所說,雖然醫生們身體疲憊,還要面對美國制裁造成的困難,但包括醫護人員在內的每個人都在堅守崗位,都在為了勝利而「戰鬥」著。

扎爾扎德:我相信,我們最終會戰勝新冠肺炎,所有人都期待著好消息。

策劃丨鄭磊

記者丨雷湘平 李慧中

攝影/攝像丨李慧中 雷湘平

編輯丨王昆鵬 李琳

審核丨王增麗 張哲

監製丨關娟娟

相關焦點

  • 疫情與制裁雙重壓力下 伊朗民眾堅韌面對生活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李惠中、 雷湘平):2020年,對伊朗民眾來說,是異常艱難的一年。除了要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天災,還要面對美國非法單邊制裁的人禍。他們在疫情與制裁帶來的雙重壓力之下,依然展現出了面對困難的堅韌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美伊衝突下,伊朗普通人的生活不堪一擊-虎嗅網
    在兩國衝突面前,普通人的生活總是不堪一擊。本文於2019年2月發布,當時距離美國重啟對伊朗制裁已過去半年的時間。在嚴厲的制裁下,伊朗經濟與民眾生活受到巨大影響。早在制裁正式生效前,伊朗的外匯市場就陷入一片混亂,持有外匯的出口商捂金惜售,對裡亞爾失去信心的伊朗民眾則瘋狂搶購外匯避險,匯率的黑市價格如同火箭般一路狂飈。2018年8月,美元兌裡亞爾匯率升至全年最高點1:17萬。伊朗政府隨即加強了外匯管控,凍結有多筆大額金錢交易記錄的外國人銀行帳戶,以防止外匯外逃;臨時叫停了外匯錢莊的自由交易,只買美元不賣出。
  • 通訊:古巴民眾批評疫情下美國制裁有增無減
    新華社哈瓦那11月25日電 通訊:古巴民眾批評疫情下美國制裁有增無減新華社記者 朱婉君「以前我幾乎每月都通過西聯匯款公司營業網點收取匯款,以後只能想別的辦法領取匯款了。」
  • 對話|伊朗當代藝術生態,疫情下的雙重含義表達
    新冠病毒在伊朗擴散開來後,伊朗無疑成為了不少人重點關心的區域。伊朗當下的藝術生態如何的?在疫情危機下,伊朗藝術家又能做什麼?對此,澎湃新聞特約記者與生活於德黑蘭的伊朗藝術家、攝影師雅爾達·埃斯坎達利(Yalda Eskandari)聊了聊,在她的講述中,我們能感受伊朗的藝術生態和面對疫情的改變、以及藝術生態面臨的困境。
  • 通訊:疫情下伊朗人迎來非同尋常的「雅爾達」之夜
    新華社德黑蘭12月20日電 通訊:疫情下伊朗人迎來非同尋常的「雅爾達」之夜  新華社記者夏晨 利納斯  12月20日,伊朗迎來今年冬至節的「雅爾達」之夜。  塔貝什說:「因新冠疫情,今年的『雅爾達'之夜與往年有所不同。」為防止民眾參與大型集會與家庭聚會,伊朗各地政府宣布自19日起的兩日內實行部分時段交通管制。  塔貝什家中電視裡正播放著訪談節目。德黑蘭大學教授曼蘇裡告誡民眾,因天氣寒冷,「雅爾達」之夜團聚易造成室內通風不足,加劇疫情風險。而伊朗衛生部副部長哈裡奇更難掩擔憂之情。
  • 美國制裁伊朗,為何歐洲3個老牌帝國反對,未來伊朗能否變化?
    伊朗人恨川普牙痒痒,但又對美國無可奈何。畢竟美國是超級大國,不好惹,伊美之間除了打嘴仗,再就是美國對伊朗一系列制裁。川普甚至下令:誰也不準買伊朗的石油,誰買制裁誰。
  • 阿聯作為伊朗的死敵,為何「心甘情願」的幫伊朗洗錢?
    2020年,大部分國家的日子都不太好過,伊朗的日子就更難了。在美國制裁與疫情的雙重夾擊之下,伊朗經濟持續動蕩,裡亞爾兌美元的匯率一度跌至270000:1,有關「伊朗要垮」的傳言再次甚囂塵上。事實上,自從川普政府重啟制裁後,這種流言就沒停止過,可伊朗人民至今還活得好好的。
  • 《環球時報》駐韓、日、意、伊記者記述,疫情下4國民眾真實生活狀態
    【環球時報駐韓國、日本、義大利、伊朗特約特派記者 林龍優 郭偉民 葉琦 逸朗】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使得中國人不得不進入一種特殊的生活和工作狀態,儘管中國的應對舉措目前來看已取得不小成效,但想完全回到正軌仍有待時日。
  • 疫情下美國仍加大對古巴制裁 古巴人的生活怎麼樣了?
    近200萬古巴移民生活在美國,每年有數十億美元僑匯從美國寄往古巴,西聯則是美國乃至海外向古巴匯款的主要渠道。  在古巴,僑匯是很多當地人生活的重要來源。中斷僑匯,對於疫情下的很多古巴人來說相當於中斷了重要的生活來源。哈瓦那的一位餐廳老闆一年前在海外親戚的資助下開始創業,他給我們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 面對嚴重疫情,這個國家不顧自身困頓毅然捐贈物資
    突如其來的一場疫情,使中華大地陷入危機。世界各國紛紛施以援手,其中也包括了一個比較特殊的國家。它受到美國封鎖,經濟困頓,卻還是展現了偉大的人道主義精神。 中東地區對美國來說是塊肥肉,但肥肉中也有難啃的骨頭。伊朗就是其中之一。
  • ...內澇是怎麼回事 颶風疫情雙重壓力下的墨西哥旅遊業能否快速恢復?
    墨西哥在颶風和新冠疫情的雙重壓力下,如何儘快恢復,包括受衝擊最大的旅遊業是否能夠在2020年的旅遊旺季前恢復正常?△圖為疫情期間的墨西哥旅遊城市坎昆的沙灘 遊客帶著口罩漫步在沙灘歷史上就是內澇重災區 最強颶風季即將結束 為什麼塔巴斯科州的內澇退不下去?
  • 澎湃思想周報|伊朗疫情中的民間行動;西方人為何抗拒戴口罩
    伊朗脆弱的底層與民間互助組織伊朗疫情爆發至今,已經成為中東地區最嚴重的國家,然而政府層面對疫情的控制則顯得嚴重不足,始終沒有頒布大規模隔離政策,很多生產領域也並未停工,這招致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魯哈尼在周日(3月29日)回應外部的強烈批評時指出,他必須要考慮伊朗在美國制裁下搖搖欲墜的經濟,需在防治經濟崩潰與大力控制疫情之間作出權衡。早先疫情剛在中國武漢爆發時,伊朗難以作出切斷與中國貿易和航班的決定,因為與中國的經濟連接之於美國制裁下的伊朗至關重要。除此之外,伊朗的官員在近日承認,防疫行動遲緩也與二月伊朗正在進行的議會選舉相關。
  • 全球戰疫·連線|伊朗抗疫:生活和工作還得繼續
    自從2月19日伊朗庫姆市發現兩例確診的新冠病毒患者以來,在半個月的時間裡,伊朗的疫情正在快速上升。副總統確診、衛生部官員感染,多位政府官員的病例從一個側面說明,這場疫情似乎不僅正在威脅著這個國家每一個人的健康,也給這個國家的正常運行帶來了挑戰。此時在伊朗發生的疫情又讓這個多年受到制裁的國家更多了一層複雜的因素。
  • 全球疫情最新消息:美國/韓國/日本/伊朗/義大利疫情最新消息情況
    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106萬例美國疫情最新消息,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疫情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5月1日6時30分左右,美國累計確診1067061例,死亡62860例。加拿大新冠肺炎疫情由美國輸入引發,而非中國根據加媒報導,來自加拿大人口最多的四個省份的最新數據顯示,加拿大新冠肺炎疫情非中國輸入引發,而是來自美國。
  • 蘇萊曼尼的仇,伊朗還報嗎?
    ● 伊朗媒體在近日刊出「獵殺川普」社論 / 網頁截圖於是,隨著新冠疫情爆發而平息了近半年的為蘇萊曼尼復仇的聲音,最近在伊朗境內外輿論中再度甚囂塵上。人們不禁要問,蘇萊曼尼死了近九個月後,伊朗還在惦記著報仇的事麼?
  • 美國對伊制裁的是否起到作用,為何高壓之下伊朗仍不妥協?
    最近由於美國政府再次拋出要與伊朗進行無條件會談的消息,所以外界認為這是美國對伊朗示弱的信號,並認為美國對伊朗出口石油進行制裁沒有取得任何效果。於是一些粗製濫造的文章裹挾這謠言和曲解開始在網上流傳,收一波智商稅,蹭流量。這些文章都存在很多常識性錯誤,有的甚至哭笑不得。
  • 伊朗核科學家被當街殘忍暗殺!民眾:和美國開戰
    這,可能還是和美伊關係有關……2015年,伊朗與包括中國、美國在內的六個國家籤署了《伊朗核協議》。伊朗承諾不繼續研究核武器,而美國解除了對伊朗的經濟制裁。然而,2018年,川普宣布,美國要退出這份核協議,沒有任何迴旋餘地。
  • 美國無恥行徑天怒人怨,伊朗這次不再忍耐,向中國發來了求助信號
    據半島電視臺報導,當地時間12月7日,伊朗央行行長赫馬蒂在社交網站上發文稱,由於美國從中作梗,伊朗難以通過「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即Covax)獲取疫苗給民眾接種,而在目前伊朗疫情愈發嚴峻的情況下,美國此舉簡直是在草菅人命,也是一種極其惡劣的「違反人道主義」的行為。
  • 伊朗議長呼籲國際社會共同行動以使美國對伊制裁失效
    新華社德黑蘭3月10日電(記者陳霖)伊朗議會議長拉裡賈尼10日在致各國議會聯盟和各國議長的一封信中呼籲國際社會共同行動,以使美國對伊所有制裁立即失效,包括美對伊醫療方面制裁。他在信中對美國「非人道主義的制裁」表示遺憾,並稱對醫療、製藥和醫療設備的制裁阻礙了伊朗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拉裡賈尼說,世界正見證新冠肺炎疫情對人類帶來的空前威脅,受疫情影響的國家不斷增加,病毒越過國界威脅著全球各個地區。在這全球危急時刻,強調國家、地區和國際間努力與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
  • 美國制裁,蘋果下架,伊朗年輕人「解鎖」創業
    ( Kaveh Kazemi/Getty Images)美國制裁對Snapp有何影響?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前夕,福茲本打賭希拉蕊·柯林頓獲勝。選舉前幾個月,美國在伊核協議中解除了對伊制裁,使得來自美歐的投資者得以追回1000億美元的可觀收益,這些收益來自曾被凍結的固定資產、石油交易,以及在中東第二大市場伊朗獲取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