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和珅是個大奸臣、大貪官,乾隆皇帝是個比較明智的君主,在位期間,政治清明,又能肅清雍正時代的流弊,為何在晚年不動和珅,難道乾隆不知道和珅是個貪官嗎?
和珅是貪官和馬屁精的代名詞,歷史上也確有其事。和珅貪汙的所有家產加起來相當於清政府十五年的財政收入,是當時國庫的四倍。可見和珅的貪有多厲害。「寬容改革創新失誤」的提法最近這幾年一直都有,最先提出並且出臺文件的地方是上海,後來江蘇等幾個省份也提出了這樣的理念。不能不直面的是,對於「寬容改革創新失誤」的說法,很多百姓還是存在質疑的,擔心這種制度淪為另外一種保護傘。
和珅此人確實有才,他從官學畢業後考過一次科舉,但落第,之後就聽從其嶽父的意見去選了侍從,有一次乾隆用論語中一句話來下旨,虎兕出於匣,當時在場大臣都不明白什麼意思,和珅啟示說是皇帝要追究看守人的責任,被乾隆賞識。
我們不妨先站在乾隆皇帝弘曆的角度去考慮他要豢養一個忠心無貳、才幹第一的大奴才,這點代價就算高吧,也絕對值當。他孤獨啊,多疑啊,紀曉嵐能陪他吟詩,劉墉能為他辦事,固然不錯,但只有和珅能讓他天天晚上睡個囫圇覺。弘曆不怕和珅貪財好貨,就怕他另有圖謀,覬覦至尊權杖,像先朝的大臣年羹堯那樣有壯志鴻猷。他摸得很準,和珅缺乏政治野心,這就好,「我讓你位極人臣,坐在金山銀山上歡喜,再把我的掌上明珠十公主許配給你兒子,這下你要富貴有富貴,要風光有風光,諒你也不敢更進半步,去冒誅滅九族的風險了」。
新的帝王登基,往往會清洗前任帝王的勢力,以鞏固自己的帝位。和珅作為乾隆皇帝最信任的大臣,必然會受到清洗,乾隆之所以不收拾和珅,也是為兒子做打算。把和珅這個巨貪留給兒子收拾,同時也是給兒子留下一大筆錢財。乾隆是二十五歲那年登基的。這段孽緣發生在他將近二十歲的時候,當時還是寶親王,有一次乾隆去到太后宮中,見一女子,嫋嫋婷婷,有如西施再世。寶親王一下子魂兒出竅了,禁不住輕輕地從後面走過去,撫摸那女人溫潤如玉的脖子。那女人以為是哪個小太監,轉身一掌打來,,正中乾隆的額頭,當時就流出了血來。
在年貴妃逝世二十年後,乾隆見到了和珅,第一次見他時,發現他跟年貴妃有驚人的相似,尤其是他額頭上的一塊紅記,似乎也應證了二十年前的遺言。